发展经济学史评论(第一章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主要流派)-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发展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史评论(第一章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主要流派)

发展经济学史评论(第一章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主要流派)

发布:fancunhui | 分类:发展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发展经济学史评论第一章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古典经济学产生比较公认的观点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提出了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机理。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此前的经济学都被成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发展经济学史评论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

古典经济学产生比较公认的观点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提出了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机理。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此前的经济学都被成为政治经济学,马歇尔引入边际分析方法以后,开始出现新古典主张的自由经济论。

1936年英国凯恩斯发布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经济的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发挥作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二战后开始形成发展经济学,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该学科也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


二战以后,世界殖民地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要求发展经济,客观上要求一门经济理论支持其发展。发达国家也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并将其发展纳入自己的经济体系。实际上发展经济学产生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又被称为落后国家(BackwardCountries),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的,也被称为欠发达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undeveloped/less developed countries)。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人均GNP<=500$ (世行标准);二是劳动生产率低(技术进步水平低);三是人口压力较大;四是存在着隐蔽性失业,主要是在农业领域。这个概念是刘易斯最早提出来的,他的二元经济学说表明,本来劳动者应该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却被迫从事低层次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这个现象就是就业不足,就业不足不同于显性失业;五是农业比重较大,占到GDP的20%以上,农业就业的比重也较大;六是生活水平低,收入差距大;七是出口水平低,并且以出口原料为主,主要是初级产品出口,形成扭曲的外贸结构;八是国际关系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九是存在一些体制性问题,难以解决,发展存在困难。


二、发展经济学的主题

(一)研究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二)研究范围比较广,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三大方面: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的是如何积累增长所需的资金,是宏观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发展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实现快速经济增长。


2、经济结构变动问题。比如,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投资如何配置的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等。收入分配结构涉及到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宏观经济需要依靠税收杠杆调节收入结构。我国主要强调经济结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观念。其中包括政府的角色和发展模式。我国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管理漏洞太多,政府的权力太大,因此需要调整政府结构。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区别

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的重要分支。

1、与宏观、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微宏观经济学一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是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仅为发展经济学的基础,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2、与增长经济学的不同。经济增长不能取代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只研究发达国家如何增长,发展经济学还要研究经济结构变动,建立经济结构体系。

3、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发展经济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也是从西方引进的,但是又不同的体系。


三、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度量

(一)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指一个国家GNP或者人均GNP(这个指标更科学)的增长情况或者程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GNP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消耗)价值总和。GNP包括一切活动,甚至可以用工资计算。


公式:总产值=∑(产品产量×价格),这个指标存在重复计算。净产值=总产值-物耗,其中的物质生产部门不包括服务部门。


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结构变革,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改革,其中又以产业结构变革最为重要。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投资结构、区域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产业结构有两条主线。随着经济发展,一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二是劳动力份额中,劳动力结业降低,产值下降,也就是说GNP中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但是二者并不同步,一般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会更快一些。


农业比重下降是永恒的, 而工业比重的增长则不是永恒的,具有阶段性,经济发展达到成熟期,工业比重就不再上升了,会被第三产业取代,到了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35%左右。经济增长一般会带来分配问题。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业。


概括起来,ED=EG+SC,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革。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手段,标志着财富的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构,但是并非必然结果。有经济增长但是没有经济发展,称为无发展的增长,因为社会分配会严重不公平,经济利益被少数人占有,也可以称为零发展的增长模式

(二)经济发展的度量

经济增长的度量,国际上有通用模式,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 1。例如92~97年五年发展成就,计算时用计算。如果计算一个时期,则采用平均增长速度。缺陷是增长率不能说明GNP的来源情况;不能反映环境的变化情况;不能说明分配问题,可能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是分配不合理;当然GNP不能包括所有活动,必然家庭主妇的劳动。


为此西方经济学提出了一些修正方法:比如采用加权增长率,G=p1y1+p2y2+…+pnyn,其中pi可采用人口比重。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为p,收入为y,用加权平均可以反映收入分配情况。加权平均的结果可能数值相对于修正前的方法要小一些。

经济发展没有很好的解决度量问题。现在常用指标体系。联合国提出了16个指标反映经济增长:人口寿命;城市人口率(这个指标超过70%以后就难以上升,会出现反城市化现象);消费动物性食品情况;中小学生注册人数比例(入学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入学率;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口数(人均居住面积);每千人口读报人数,反映劳动力素质;居民用电水煤气比率;每个男性农业工人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中成年劳动力百分比;人均消费;人均消费钢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GNP中的比率;人均外贸比重(数量);工薪阶层收入者在经济活动人口中百分比;16个数据之间可能计算结果有矛盾,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综合指数。


四、发展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50年代初~60年代初,这是发展的黄金时代。特征是唯资本论,强调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唯工业论;唯计划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是结构主义,认为市场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中不是唯一机制。这个阶段从发展战略上看,主张内向型发展战略,强调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阶段二:60年代~80年代,处于调整时期。特点是开始重视农业,必然舒尔茨发表的《传统农业改造》等著作;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强调了贸易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的实践是一直存在的,但如何指导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这个阶段流派的特征是新古典主义学派。认为尽管市场不完善,但是可以通过培育市场体系,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阶段三:从80年代至今的悲观状态。后面会有叙述。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概论

(一) 三个主要流派

一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tschool),二是新古典主义学派(Neoclassicalschool),三是激进主义(新马克思主义)(Radicalschool)。

(二) 各自的特点

结构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解决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社会经济结构问题,市场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

新古典主义强调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主张完全竞争,用发达国家的模式套用到发展中国家。

激进主义重视阶级分析,认为是世界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三) 发展经济学家的归类:例如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结构,属于结构主义,也强调市场的作用,有时候可归于市场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


二、结构主义学派

(一) 基本思想

认为市场价格机制不适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系列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有其特殊性,如市场不完善,价格被扭曲,经济结构缺乏弹性等,经济行为不合乎理性,从而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该学派不同于凯恩斯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实施需求管理的赤字财政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因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在于供给不足,是短缺经济学(钱尔奈的观点),应该刺激供给(生产)。

(二) 代表人物

一是刘易斯(黑人),提出了二元结构,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现代部门(短缺)问题,存在公开性失业;传统部门(农业)存在隐蔽性失业,存在公开机会。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主线,把劳动力转移到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相当才会停止。农业部门完全商业化,二元结构趋向于一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发展为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个结构调整的问题。问题在于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业会有什么影响?刘易斯认为没有影响。实际上,往往是首先从农业转移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这是农业精英的外流,导致农业人力资本外流的损失,从而会影响农业发展。舒尔茨曾经对此有过批判。托达罗针对该观点认为应该在农村搞综合发展,进行适度的教育投资。

二是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资本大推进理论(economic backward, big push),强调对农业进行投资的重要性。

三是纳克斯。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只有投资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四是辛格。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需要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五是缪尔达尔(瑞典)。提出了循环因果关系理论。

(三) 政策主张

第一,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调整)和社会改革。理顺社会经济,为晋级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二,政府需要干预经济。经济不能放任自流,市场经济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第三,以国内资源配置为基础,首先进行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工业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出口推动。

(四) 评论

缺点是过分贬低市场价格机制作用,过分高估了政府的作用。动态观念从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中研究经济发展问题,通过改变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三、新古典主义学派

(一) 基本思想

这是应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发展问题的学派。经济学从原始状态发展到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这时候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想,还不是经济学。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以后,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古典经济学才开始形成。

1890年马歇尔著的《经济学原理》中以“自利”的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假设条件,引入了数量分析方法,比如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这就是所谓的数量分析革命,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形成。

荷兰的丁伯根开始采用计量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开创了计量经济学。用数量制定计划,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瑞典学派开始在凯恩斯理论中引入概率论,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庸俗化的开始,强调价值的心理评价的作用。

新古典主义认为价格机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唯一机制。通过它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只要价格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经济就可有很好地发展。

新古典主义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累进的过程,价格是调节发展进程的原动力。发展是一个和谐平稳的过程,经济发展本身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可以实现良好的循环秩序。经济发展是可能的,前景是乐观的,经济增长利益可以自动分配到社会各主体。


经济发展具有纵向的涓流效应和横向的扩散效应。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称之为帕累托推进,典型的代表是农村承包制。决策过程中的卡尔多准则指的是如果政策出台,部分人受损,部分人收入增加,但是增加的部分大于受损的部分,就认为这项政策是好的。这也是经济决策的补偿原则,也被称为准帕累托准则。但是其推进要困难些。例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存在困难,可以进行虚拟补偿。

(二) 代表人物

1、舒尔茨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是《改造传统农业》,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

2、鲍尔

3、怀特

(三) 政策主张

1、培育和完善市场价格体系,并用价格机制调整经济发展。

2、政府不应该过多的干预经济。

(四)评论

这是主流派的发展经济学思想,强调市场价格机制,不厌其烦的宣传这一思想。缺点是过分强调市场机制,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加于发展中国家。


四、激进主义

(一) 基本思想

1、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而非自然现象,不能用发达国家模式套用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达国家的长时间殖民统治,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落后。

2、强调发展中国家不发达不是由于内部原因,而是由于外部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依附的结果。对殖民统治经济上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要看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阻碍性的一面。

3、在国际关系方面,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秩序。

(二) 代表人物

主要集中在拉美国家,比如巴兰,阿明,费兰克等。

(三) 政策主张

1、调整国际经济秩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2、建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等关系。

3、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四) 评论

观点偏激,但论证粗糙,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优点是有反潮流的精神,明确要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的。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46772-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