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就、问题及趋势-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教育经济学

>>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就、问题及趋势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就、问题及趋势

发布:岁月静好博博 | 分类:教育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释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的辅成关系,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经济关系的运行规律,提供经济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释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的辅成关系,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经济关系的运行规律,提供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中经济决策与管理技术。所以,教育经济学是集理论与实践研究于一体,兼容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论,开拓理论新领域与提供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经济学出现于世界学术之林,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教育经济思想逐步演变和系统化的结果,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国,尽管有关教育经济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教育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产物。因此,回顾中国教育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这门学科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分析学科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学科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中国教育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所必需的。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概观

  作为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们对教育经济意义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朴素到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条件之一,就有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魏源、龚自珍等也看到了教育对改良社会、国家富强的作用。洋务派张之洞等人提倡“新教育”——“西学”,提倡学“西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和“求富”,尽管是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但在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清末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也都看到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认为教育不良是中国软弱的主要原因。梁启超认为:“中国之衰弱,由于教之未善。”①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仿照德、日学制,把书院祠堂的公产作为学校的公费,提出国家也应大量筹集教育经费,并“鼓励绅民,捐创学堂”。由于历史和阶级原因,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等人都提出了发展教育促进国家富强的主张,提出了“实利教育”“实业教育”“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等主张。孙中山谈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认为,要普及教育必先“治本”,即要先用革命的方法推翻阻碍经济发展的势力,教育普及才有可能。而要使可能变为现实,“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学费、书籍,以及学童之衣食,当由公家供给”②。蔡元培1912年把实利主义教育列为宗旨之一,说:“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固以当务为急者也”③。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们认为,随着工业日渐发达,工厂日多,职业教育必然要得到不断发展。他们把职业教育作为解决生计问题的根本,看到了职业教育在发展生产和解决生计上的作用。

  五四运动和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现了新的契机。不少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如李大钊、鲁迅、陶行知等对教育与经济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发展等都发表了有价值的论著。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他在1918年3月主编的《学生杂志》中提出了“如何可费最少精力而举最大效果”的思想。在其所著《新教育大纲》中,他提出了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一种特殊的资格的”。他强调“科学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他深刻地指出:“一般的学校,无论是高级,是中级,是小学,都是社会的劳动领域,为赋予劳动力以特种的资格的地方,就是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到特殊的劳动力的地方。”杨贤江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实施知识技能的教育是社会“生产组织自身的必要”,“在工业生产上,不学无术的人与多少会读写的,他们的能力是迥乎不同的。……故当今日,读写的能力,乃是工作本身的要求”,“资产阶级迫于生产组织自身的必要,不得不向劳动阶级也施教育了”。杨贤江还看到教育“受制于经济”,“受制于政治”,并大声呼吁“要力争增加教育经费,使学校各项教育设备臻于完备,反对军阀官僚以任何名义减少或挪移教育经费”。杨贤江关于教育经济思想的精辟论述,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经济和教育事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教育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充分发展的阵地。但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和比较封闭的状态,当教育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和前苏联东欧形成之后,却没有在中国经济学界和教育学界引起重视。直至1965年在《人民日报》上才发表了第一篇介绍教育经济学的文章。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这一刚刚开始的教育经济学的学习、探讨工作又被扼杀,使教育经济学在西方蓬勃发展的十年,成为中国教育界对其一无所知的十年。这是在中国开展教育经济学研究非常迟缓的主要原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使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后教育被确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1977-1979年的三年,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了数以百计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文章、译著,介绍了国外教育经济学的一些材料。在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1980年8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交流会,于光远、许涤新、董纯才等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在会上倡导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1981年8月成立的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前身)筹备组在北京举办讲习班,由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首次在我国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和前苏联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基本内容。此后,陆续出版了一批译著、论著和教材。1984年10月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在安徽黄山正式成立,1985年学会与华中师大联合创办的《教育与经济》杂志正式出版。与此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一百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设立了该学科的硕士点或博士点,已培养了大量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支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对其一无所知到能够大量培养本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表明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已基本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已得到很好的开展。二、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是从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过程中逐步从经济学和教育学分化出来的。在中国,尽管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形成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学科属性,确立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学科属性日益明确

  所谓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通俗地讲,是指教育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科属性的认定,是研究和探讨教育经济学问题的前提,对学科属性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对教育经济学中其他问题的认识,因为“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划定归属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学科立场问题。如果把教育经济学归为部门经济学,就必然强调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研究教育部门中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规律,使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在教育部门得到具体运用和实现,而不必过多地考虑和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如果把教育经济学归为教育分支学科,就必然强调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研究教育的规律和作用,从中揭示出教育与经济相互联系的规律性问题,以及教育本身一些与经济有关的规律,它不仅强调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注重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④。但教育经济学从其引入中国之后,对其学科属性的认识就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其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种。一是认为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可称之为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等。他们侧重从经济角度出发,用各种经济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预测教育发展、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如北京大学的厉以宁教授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与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一门科学。”⑤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善迈教授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理由是:其一,教育经济学发端于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他从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历史出发,指出:“无论是增长经济学还是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都遇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问题,都强调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开始的。这也说明教育经济学是从经济学,主要是从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的经济学分支学科。”⑥其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象是教育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所用的基本工具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⑦。

  二是认为它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学科从属说在中国很有影响,因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为教育学从属说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从学术团体隶属关系来看,教育经济学分会是中国教育学会下设的一个分会;从国家学位管理看,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合并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申请的学位是教育学或管理学;从研究成果看,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更多见于教育类杂志而不是经济类杂志⑧。正因为如此,国内不少学者都将教育经济学归为教育学科群中的新兴领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的教育学科,通过借助经济学的研究而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推动国家的教育投资与学校效益的提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就将其列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之一,解释为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瞿葆奎先生也明确地将教育经济学纳入他所提出的教育学科总体系之中。在这个体系中,教育经济学属于“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方式运用其他学科——把被运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的类别⑨。 三是认为它是一门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无论是教育学科说,还是经济学科说,都是将学科属性问题与专业划分问题区分看待的,因为学科都是人为设置的,专业的划分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地体现该学科的学科属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大都认为,教育经济学产生于教育学科与经济学科的交叉,是一门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既不属于教育学科,也不属于经济学科。如王善迈教授在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同时,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⑩。他明确指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既不同于教育科学,也不同于经济科学。”(11)“也可以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因为,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互相交叉,它研究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也部分地、少量地运用了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当然,上述不同的分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合,但这种重合正是对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认识的复杂状况的真实反映。“就国内而言,对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看法不同。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在1998年前,也曾将教育经济学列入教育科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多认为它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二者都能接受的观点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13)1998年在调整学位分类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归入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使得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认识变得更加多样化,因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既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交叉,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又与管理学、社会学、行政学等学科交叉。“如果说最初的教育经济学带有它刚脱胎出来的母体的特征,是一种幼稚性的话,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它又从其他的交叉领域吸收营养,发展自己,将可能是一个新的进步。”(14)但不管教育经济学如何发展,怎样同其他学科交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从学科性质来看,应当将教育经济学定位为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首先,从教育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教育经济学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从教育经济学的涵义来看,它是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因此涉及教育学和经济学两大领域;再次,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来看,教育经济学既要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有关问题,又要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的智力开发等问题。简言之,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科学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其学科属性日益明确。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8310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