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计量经济学学习体会-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计量经济学

>>

中级计量经济学学习体会

中级计量经济学学习体会

发布:danielmira | 分类:计量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中级计量经济学学习体会四川大学杨可扬在学习计量之前看到过一位网友的计量学习经验,对我很有帮助。现在自己学完中级,有点小体会,记录下来,希望对正在学或者将要学的朋友有所帮助。1,学习的路径。我以为计量的学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中级计量经济学学习体会

四川大学 杨可扬

在学习计量之前看到过一位网友的计量学习经验,对我很有帮助。现在自己学完中级,有点小体会,记录下来,希望对正在学或者将要学的朋友有所帮助。
1, 学习的路径。我以为计量的学习可以沿着:初中级教材——》高级教材——》时间序列和面板的专门教材——》学术论文,这样的路径。初中级教材,我刚读完,有发言权,下面详谈。高级教材中,我即将读,从已经学过的同学得到的经验来看,要想建立完整的理解体系,林立夫是首选;要想重在应用格林和戴维森的很好。时间序列的教材,汉密尔顿是经典(不过,我翻了一下,很技术化。汉密尔顿自己上计量的课也只将其作为参考,而将林立夫的作为教材。)面板的教材,伍德里奇的很好,可惜的是国内网站上似乎还没有完整的答案提供。
2, 中级教材的比较。我学习中级计量主要是选用了伍德里奇和古扎拉蒂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伍德里奇的。伍德里奇教材比起古扎拉蒂的最明显优势在于海量的例题。这些例题一般也都提供了数据。它的数据质量通常较好,样本量很大。这才容易得到大样本性质嘛。古扎拉蒂的样本量通常较小,有时只有10几个数据,怎么得到大样本性质。伍德里奇的习题也很好,通常都有着十分现实的背景,有时是作为例题的延伸。古扎拉蒂的习题有的相当繁琐,而且待做完之后回首一看,这种繁琐很多都是不必要的。伍德里奇本人的对计量经济学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你看论文或者是别的教材的时候经常都会对他有所应用。但是,伍德里奇的教材也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比古扎拉蒂好。例如,伍德里奇对分布滞后模型的处理上面就显得比较散,有的模型是在习题中做的介绍。还有,他将时间序列部分不如古扎拉蒂简明、清晰,特别是在讲预测部分的时候有点偏难。顺便说说版本问题。伍德里奇常见的中文版是第1版的,英文影印版是第二版的。两个版本差别不大。翻译的错误也较少。古扎拉蒂的中文版,有第四版,也有第三版。强烈建议拥有第四版的。英文第四版网上可以下载。理由是:第三版翻译错误较多,第四版做了很大的调整,比如直接增加了面板、非线性估计等章节。
3, 我基本的学习步凑。
(1) 看伍德里奇的教材,然后看几个课件,然后做习题。如果做完之后还没有理解,就把古扎拉蒂的拿来看看。全书学完之后,作一个总结。我读的是伍德里奇第二版的英文教材。这还是我第一次通读英文教材。原来一般都是选读部分章节。经济学英语一般都不难。读原版教材有两个好处:避免翻译带来的信息的遗失和扭曲;把接受英文信息作为习惯,阅读论文很方便。我这次读书有个特点就是做了大量的旁批。旁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公式推导和总结。书中的公式有些是没有推导的,或者是推导的步凑不够详细。如果数学知识够用,我都推一遍。还有就是总结。一边读,一边概括,伍德里奇这一段、这个例题、这个练习究竟想讲什么。这也为后来的复习提供了便利。
(2) 看课件。我最喜欢的两份课件分别是:沈艳教授的和李子奈教授的课件。沈艳教授的课件是和伍德里奇教材配套的。可惜的是我手中的并不齐全。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沈艳教授没有讲完所有章节的原因。李子奈教授是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泰斗了。他的课件十分简明清晰。阅读课件对形成整体理解很有好处。有时候,刚读完一章,感觉很含混,记得的只是一个个细节,看完课件,这些细节才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图景。
(3) 做题。这里我要多说两句。最初接触经济学的时候,有人声称无需做题,他的理由是:“如果你不懂,那么做不来题;如果你懂了,你又何必做题”。这是完全错误的。练习题不仅是测试手段,更重要的是,你在做题前后水平是会发生变化的。好的练习题有助于加深对原文理解。对于经济学学生而言,我们甚至可以仿照数学系的学生说,不做题等于没学经济学。伍德里奇的习题分为两类理论题和计算机习题。理论题有的就是要你自己动手推导一下,有的就是要你对某个回归结果做出解释。计算机习题的量也很大。我学完全书做了几百个回归,每章的计算机输出结果都是几十页。做这类题可以加深对理论理解。例如,当时期只有两期的时候,固定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的回归结果是一样的。这点从推导的角度未必显然。但是你做一下,就发现确实是一样的。又如,什么是遗漏变量偏误。你先用对数工资对教育回归,得到很显著的结果。逐步加入变量,如工作经历等,显著性通常就会下降了。在另一些例子当中,甚至可能不显著了。
(4) 最后就是全书的总结。我现在还差一点就做完了。做这个总结意义很大。一个总结就帮你在脑子中把中级计量的框架搭起来了。“温故而知新”。绝非虚言。你明显的可以感觉到自己理解的加深。我做总结的原则是尽量多些自己的体会,尽量简洁。
4, 理论与应用。首先我们应该反对把中级计量经济学搞成一个软件培训。没有理论就没有应用。比如,关于P值的问题。P值就是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而显著性水平就是我们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第一类错误就是指原假设本来正确而被我们拒绝的概率。有了这个基本理论常识,怎么可能出现P值0.76还拒绝的情况呢?(现实当中确有其人)。另外,你对统计推断也就有了一点戒心:我们拒绝了原假设,但实际上,原假设可能为真!再举一例,在面板数据的处理中可以使用一阶差分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个最常见错误就是第一期的数据仍然存在,没有缺失。这显然就是没搞清一阶差分的过程。第一期的数据去减谁呢?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数学推导。其实在中级的数学推导主要就是用到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的知识。自己动手推一推对理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应用最根本的是把计量作为工具撰写论文。我没有什么经验,不敢乱说。应用当中还包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计量软件的使用,下面专门谈。
5, 计量软件。我用的软件是EVIEWS 5.0。软件手册两个:张晓峒教授主编的和EVIEWS自带的。张教授的书一个好处就是比较精简,从而也比较便宜。我重点推荐EVIEWS自带的使用指南。它最权威也最齐全。读后,你会发现有的国内教材不过是它缩写版。国内的操作手册当中一般都没有讲到使用EVIEWS来处理面板,自带的使用手册当中都有详细讲解。使用手册没有必要挨着读。我是要用什么了就到手册中去找。看几个操作例题,自己操作两次基本就会了。我做完中级的习题,可以说这么一句:EVIEWS可以解决伍德里奇的所有计算机习题。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可以学习STATA,SAS等。
6, 课堂讨论。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计量经济学老师,她一开始就对我委以重任:由我来讲双变量模型的估计和推断。我之前就学过这部分知识。但为了能上课堂来讲,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来准备。在那段时间当中,我基本把概率统计又复习了一篇,把书上所有公式反复推导过几遍,看了10多个课件,自己做了一个比较好的课件。总之,我站上讲台,就有信心,同学们就这部分的问题一般是问不倒我的。这部分实际是整个计量学习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我由此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还一次课堂讨论是论文选讲。同学们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论文出来讲。我选的是利用双胞胎数据来研究党员地位的经济收益的。通过学习这篇论文,我再次体会到什么经济学帝国主义(在褒义上),什么叫批判性、分析性思维。当然,在讲论文的时候我还没有学习面板数据,不知道其实双胞胎数据是cluster sample的典型例子。选讲论文也就为我学习固定效应模型做了很好的铺垫。
7, 网友的讨论。这要感谢TASTECONMIC网友的热心相助。通过讨论很能增进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对分段线性回归的讨论就加深了我对虚拟变量、分段线性模型、作图重要性、模型之间比较的理解。具体讨论可以见: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58752498.html" target="_blank"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58752498.html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58934982.html" target="_blank"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58934982.html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59881199.html" target="_blank"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59881199.html
当然,学习计量的收获还不止于此,它是要改变人的思维的。关于我这方面的体会,可以看我的一个帖子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60287756.html" target="_blank"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60287756.html
刚学完初中级的计量,认识还很肤浅,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各位高手的指点。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2896-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