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需求量:概念问题很严重,经济学人很茫然-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经济学

>>

[原创]需求量:概念问题很严重,经济学人很茫然

[原创]需求量:概念问题很严重,经济学人很茫然

发布:张建平 | 分类: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需求量的问题谈论很多了,但是,沦陷于传统概念不能自拔的人很多。基本的理由就不再重复了,只是针对刘海民先生的“需求量其实不含混”一文针对做答如下。第一,关于会计学方面的理解。总经理的问法很多,全在于他说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需求量的问题谈论很多了,但是,沦陷于传统概念不能自拔的人很多。基本的理由就不再重复了,只是针对刘海民先生的“需求量其实不含混”一文针对做答如下。

第一,关于会计学方面的理解。总经理的问法很多,全在于他说“购买量”的时候默认它的性质如何。如果他说“购买量”的时候默认它是“流量”,就自然会附带时间段概念,否则就会出现刘先生所谓的“会计的反问”。但是,如果他默认购买量为某次购买的数量,这就是一个存量的概念了,比如当采购员外出借款的时候找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可能就会问:怎么要这么多钱?你要买多少?这个“你要买多少”,是“购买量”,但是针对此次借款购买而言的,采购员决不会出现“会计的反问”,毫无疑问总经理问的是此次购买行为,不涉及到时段问题。家庭主妇到市场上买菜,购买量就是购买这个行为时点上的量,不对应于“周”、“月”这种时段概念。两个家庭主妇在去菜市场的路上碰面了,一个会问另一个:你买了几斤肉?而不会像刘海民先生的会计那样问:你这个月买了几斤肉?也就是说,刘海民先生“购买量对应的总是一个时段”的论断是不成立的。对应于时点还是时段,全在于具体界定,也正因为经济学把生活中的这种有假定前提的说法不加甄别的当作严肃的学术概念,所以我才说经济学的需求量概念是含糊的。

第二,忽略某期购买量和某期消费量之间的误差,这是理论上不可接受的。这意味着可以任意忽略“储蓄”的存在。购买量不应该单单针对一般商品,而应该在经济学意义上针对一切商品,包括货币在内。销售行为其实就是用实物商品对货币商品的购买。购买量应该对应于货币流入(收入)、需求量应该对应于货币支出(消费),而其差额就是“储蓄”(对应于物品库存)。

刘先生所说对于易腐烂难保存的商品可以忽略储蓄,这在理论上也是不能接受的。谁家都有一袋子粮食几斤食油,仅仅是因为易腐,大家不会增加这个储蓄量而已。商家也不会增加库存,但是有一个经济库存量,而不能因为商家不会去增加它就忽略它的存在。

至于“总需求=消费+投资;总供给=消费+储蓄”的公式其实更是含糊,而且是严重错误。这种公式首先违背了“部门分析法”的部门概念划分。要知道,货币流的流动是有方向性的,即针对“流域”(所有权范围)的矢量性质。对于“总需求=消费-投资”这种所谓的公式,一定要说明,是谁(部门)的总需求等于谁对什么商品的消费加上谁的投资。要知道,矢量性质的流,不能把不同域的流简单相加,这样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一个“总的经济体”来说,就货币流而言,因为没有货币的流入和流出,因此没有“消费”和“投资”;而对于一个经济体中的一个部门而言,就货币流来说,“消费”就是“投资”。

在凯恩斯的概念当中,投资被看作是商业银行对生产商的贷款,这本身就是糊涂透顶的解释,于部门分析法不相融和。商业银行不过是厂商的一份子,同属一个“厂商”部门,是自己把左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右口袋里而已。在部门分析方法当中,“投资”概念的唯一正确解释就是厂商部门对居民劳动服务的购买,即支付居民工资。如果投资、消费概念都一塌糊涂,“总需求=消费-投资”这种所谓的公式就是开玩笑了。需求、消费、投资、储蓄……都是一种经济行为,行为(谓语)就有一个行为主体的概念(主语)和一个行为对象的概念(宾语),即要考虑是谁对什么的需求、谁对什么的消费、谁对什么的投资、谁对什么的储蓄……,现代的宏观经济学对这些概念含而混之,什么都说不清楚,还自我感觉良好。在许多经济学人看来,部门划分仅仅是个摆设,真正分析起来,就把张三对驴子的消费和李四对马匹的投资也加加减减,随意运算了。

最后,刘海民先生把“存量”解释为可以保存下来的量,实在是贻笑大方了。之前有网友把“水流量”说成是“流量”,想必像刘先生这样把“存量”当作可以保存的量的经济学人也不少,难怪经济学人会对着一个不清不楚的需求量概念不以为然了。

重复一遍:存量是描述事物在某个时点上的存在状态的变量。如果连价格是存量都搞不清楚,对需求量概念的理解就更不用谈了。

如果流量、存量这类称呼容易让人误解,那么,直接用“时段数”、“时点数”这种说法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刘先生以及和刘先生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妨用“时段数”、“时点数”概念考察一下所有的经济学概念,解释一下为何对应于一个时点的价格变量P和对应于一个时段的需求量Q可以写在一个二元方程中?为何时点数资本存量K和时段数收入可以一一对应?为何没有源于实际的需求表?

附文:需求量其实不含混(刘海民·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原载jjxj网站)

我觉得张建平先生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这个问题得分两个层次来说:第一,张先生说需求量是流量,而购买则是按次进行的,只能说某次购买多少,因此某次的购买量是存量。而我认为,如果张先生掌握一些会计学知识,就能理解购买量是流量而非存量。在会计上,一次性的购买行为被视为“会计事项”。从购买行为本身,它是构成一个时期,比如一日、一周、一月乃至一年等等流量的一个元素。当总经理问会计人员购买量是多少时,他通常会加上一个时段限制词,否则会计人员必反问“你问的是本周,还是本月的购买量?”。换言之,购买量对应的总是一个时段,因此购买量是“时期数”即流量。从购买行为的结果看,它又是构成时点数,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存货量的元素之一。之所以说它是“之一”,是因为某个时点的存货量(存量)并不是每次购买量的简单累加,而是期初存量本期购买量本期出库量之余额。因此,不能把购买量直接等同于存量。

第二,张先生认为购买量不是需求量的理由,除了上面提到的外,似乎还想说一个时期购买到的一定数量商品不一定在当期消费掉了,因此购买量与消费量在数量上不一定相等。而我以为,经济学对需求的定义虽然是“愿意且有能力购买”,但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购买,在现实中很难验证,通过对消费者调查即使能取得数据,其可靠性也较差。因此,以购买量替代需求量主要是取其方便。以我从事的钢铁行业研究为例,以一年的钢材生产量加减进出口得出“表观消费量”,就以它代替当年的消费量或需求量,可能存在期初期末存货变动导致的差异,但对于不宜久存的钢材来说,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对于食品等更不能久存的商品更是如此。况且,在宏观统计中把库存净增加也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库存因素已经被考虑在内了。

综上,“总需求=消费+投资;总供给=消费+储蓄”的公式其实是很清楚的。其中的消费、投资、储蓄都是流量,都是时期数。特别是储蓄,它是指居民一年(或其他时间段)内取得的收入减去当期消费后的余额,而并非在银行的存款加上手持现金的合计数。正如前面提到的期末存货一样,银行存款和手持现金合计数是个时点数,它是期初数+本期增加的储蓄-本期动用往年储蓄的余额,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金额上都不等于当年的储蓄。

同样道理,张先生用电表数字说明的“流存量”也是令人费解、没有意义的概念。某一时点上电表上表示的数字是从零到查表时的用电累计数,它虽然是一个时点值,但并不代表存量(电力不能被保存下来)。时点值并不一定是存量的另一个例子是商品价格,商品在某一时点有一个对应的价格,但价格本身不是存量。由于电表不能倒转,因此本次查表与上次查表数字之差是一个时段的用电量,是流量。这个关系很清楚。但是,电表例子不能用于对需求量的解释,商品期末库存减去期初库存,不等于本期的购买或销售量;居民户期初期末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差,也不等于本期总供给,即消费和储蓄之和。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94716-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