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学者访谈问答汇总-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劳动经济学

>>

陆铭(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学者访谈问答汇总

陆铭(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学者访谈问答汇总

发布:资料狂人 | 分类:劳动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经历: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6工作经历: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3月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
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6
工作经历:
  • 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3月至今
  • 《世界经济》编委,2011年1月起
  • 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7-8月
  • 里尔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3月
  • 加拿大“UWO/CIGI/BRIC (China) +Ontario Project”特邀研究员,2009年11月至今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2009年9月至今
  • 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社会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今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科发展委员会顾问,2009年6月至今
  •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9年4月至今
  • 巴黎(索邦)大学(Université Paris Sorbone)访问教授,2009年5月
  • 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2009年2月至今
  • 比利时鲁汶大学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访问教授,2008年11-12月
  • 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2008年9月至今
  • 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访问教授,2007年10-11月
  • 世界银行咨询专家,2007年至2008年
  • 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2008年3月
  • 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8月至今
  • 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
  • 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2004年5月至8月
  •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3年10月至今
  • 复旦大学匿名审稿杂志《世界经济文汇》编辑,2002年1月至今
  •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2001年7月至今(200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 法国就业研究中心(le Centre d'études de l'emploi),1999年10月至12月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
教学:
劳动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
应用计量经济学(截面和面板数据处理)(研究生)
微观经济学(本科生)
问答汇总:
1,坛友榇椅聍:
陆教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一个区域经济的问题。我在新疆,关于新疆1994年至今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及特征你怎样看待。对于新疆这样连接亚欧大陆桥的关键位置,你怎么看待新疆如果抓住地理优势,发展经济?
A1:
以上两个问题均事关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做调研,难以回答。一般的原理是,要利用周边的市场,较远的市场会因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运输成本。另外,就是要发展一些不依赖于运输成本的产业,比如本地具有优势的教育、旅游、资源类产业,等等。

2,坛友china19901015:
陆老师: 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看到你们的一篇文章(城市化.. 世界经济),说复旦大学团队正在做 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问题是,目前统计局公布的是 中国城市单位从业人员数 与 中国城市单位从业人员工资, 显然,这两个指标不包括,城镇私营与个体从业者的人数 与 工资,如果用单位的就业与工资出发,得到的结果只能说明 城市规模与中国单位就业与工资之间的关系。请问,贵团队,一般是如何处理这种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呢?
A2:
这篇文章中文版本马上就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我们的就业用的是微观数据,因此其定义是,个人就业与否。建议此类研究多用微观数据。

3,坛友godmom:
陆老师,您好,请问产业转移和产业扩散的区别,近几年大量企业迁入苏北地区是属于产业转移还是产业扩散呢?期待回复,非常感谢陆老师。
A:通常,产业转移(如果你说的是集聚)还是扩散是相对于“中心-外围”模型来说的,因此,如果相对于更大的中心城市,产业进入苏北,可能是扩散,但如果相对于更偏远的地方,这就是种集聚。

4,坛友gujing1:
陆老师:您好!请问您觉得中国人口红利是否已经快消耗殆净,或者还能维持多久?受到中国领导换届,明年经济将有怎样的影响?QE3没承诺结局,您认为这个相对QE2是大打折扣还是有过之?谢谢
A4:
连续有几个贴子问到人口红利的问题,请各位参考以下文章,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不能将人口政策简单地理解为人口数量的问题,要注意到人口数量对其他变量(如储蓄、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afdbf801011zzo.html
刘永平、陆铭,2008,《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1271-1300。
5,坛友ssjj12345:
教授:您好。请问(1)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对受教育者而言,教育成本在不断上升,但教育收益(主要是指工作收入)没什么变化,反而有下降的趋势。(2)随着区域经济的差异,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如何实现现在常说的“三化同步”(3)您如何看待现在大城市的人幸福感不断下降?
A5:
有证据证明教育收益在下降吗?从研究来看,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回报接近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水平,而且是比较高的。
对于西部(内地)的发展及其与东部的关系,请看我这一组文章:http://www.proflumin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1
大城市的人,幸福感下降,有证据吗?即使的确如此,也应分离出各种可能与城市规模有关的其他因素,比如,大城市收入差距大、房价高,可能会让大城市居民幸福感降低,但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好、消费更多样,却可能使大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增加。总的来说,当前的制度阻碍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恰恰说明,总体来说,大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生活质量)总体是更高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口要向大城市流动了。具体可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http://lumingfudan.blog.sohu.com/210718413.html
Shiqing Jiang, Ming Lu and Hiroshi Sato, 2012, “Identity,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 40, No. 6, pp. 1190–1200. (available at http://dx.doi.org/10.1016/j.worlddev.2011.11.002)
6,坛友lovezxx366:
陆教授
您好!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且在坚定地执行着。
关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放开二胎)有许多争议,您是研究劳动经济学的,请问您对建国以来,历史的和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评价?支持还是反对,亦或是保持中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与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有什么联系?谢谢!
A6:
上面有个回复,我已经提供了两篇有关人口政策的文章,请参考。当前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主要是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来谈的。请注意,克服养老危机还有其他途径,例如,通过城市化,改善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通过教育和城市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迟退休年龄,等等。
至于经济增长方面的考虑,需要区分总量增长和人均增长。人口增长通常对总量增长有利,但未必有利于人均增加,具体要看人口增长对教育、储蓄等变量的影响,这些,请参考刚才回复中推荐的两篇文章。
7,坛友财经学友:
陆教授:谢谢您来人大经济论坛解答提问!
请教陆教授2个问题:
(1)不同城市或地区的工资保障线制度或计时工资限额的差异性,是否会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解决起到消极作用?
(2)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通货膨胀条件也在逐步形成,居民生活开支逐年攀升,如何调控实际工资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民购买力下降的趋势?
A7:
(1)个题目,最近正陆续有些文献,总的来说,中国的相关研究还相当缺乏,工资的影响主要影响最接近工资线的人群的就业与收入,总的影响则要看这部分人群的多少。这些都是研究中正在关注的问题,我因为没有做这题目,只略知一二。
(2)我认为,中国当前的关键,不是“调控”工资水平,而是要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工资增长符合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市场环境。
8,坛友yeting2000:
陆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资源性区域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但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出现了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使得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我国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面临着自身发展与服务区域的双重压力。面对上述困难,想请教您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谢谢!
A8:
国际上有不少资源类城市(如法国的里尔)在转型中,都是在发展教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机遇中成功的。当然,这需要整个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方能实现。在中国,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从大的方向上来说,中央的财政支持、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必须的两个条件。

9,坛友song5067:
陆铭教授您好:
对于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沟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其空间经济效应是会强化核心—边缘的空间结构?还是会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这种效应如何衡量?谢谢。
A9:
在理论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肯定是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的确既有可能加剧核心-边缘结构,也可能是导致经济的扩散出现,具体要看处于哪个阶段。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的总结,建议读者看我们主编的一本书,相信一定会有帮助,此书的英文版本也即将要出版了:
陆铭、陈钊、朱希伟、徐现祥(主编),201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
10,坛友谢长青:
陆教授您好,想请您谈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有哪些,新经济地理学是否有些过时了,当前研究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理论或方法?谢谢!
A10:
新经济地理学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大有发展。尤其是如果进一步深入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问题,以及产生规模效应的微观机制。同样推荐我们的书:陆铭、陈钊、朱希伟、徐现祥(主编),201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
这方面的综述文献非常多。恕不一一列举了。
11,坛友544194779:
提问:中国现在是否能够推迟退休年龄?若是不能,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推行这项政策?
A11:
这方面,复旦的封进教授是专家,请搜索她最近的一系列文章。我代为解释一句,推迟退休年龄的操作通常是每年推迟一点,不是一下子实现的。中国的退休年龄相比于预期寿命来说,的确是太低了。

12,坛友dxconnie:
陆老师是不折不扣的牛人,我想问的是:如何能在期刊发表那么多的论文?有何心得可以分享给搞社会科学研究的同仁?
A12:
请千万别称我牛人,比我牛的人多了去了。关于研究心得,请参考我主页的一组文章:
http://www.profluming.com/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26
我一直认为,这样两点是重要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中国问题,全球视野。
13,坛友拥抱大海的鱼:
陆老师您好:
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你主张劳动力的充分流动,而认为教育的作用很小,但设想如果让农民工都进城,他们能找到工作吗,不还得靠教育提升技能吗?国家间的流动与我国地区间的流动应该不是一样的,如果中国人都去美国可能真能富起来,因为国家的一些体制和机制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你认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据说超过0.5)与当年同样超过0.5的拉美国家还有美国具有可比性性吗?换言之,基尼系数可靠吗?抛出实际生活成本真实的差距有多大?
A13:
关于城市发展与就业、收入的关系,下一期《中国社会科学》就会发表我一篇文章,其中主要的思想参见:http://lumingfudan.blog.sohu.com/208945551.html
国家间流动不能自由,因为这是政治决定的,而国家内(甚至欧盟内部),人口的自由流动应是题中之意才对。
基尼系数在9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得不多,是指全国层面,单独看城市内部,增长速度是快的。另外,东部地区存在省间的收敛,这也对全国范围的收入差距缩小有作用。具体可参考李实教授的一系列研究。至于数据的问题,那就没有办法回答了。我们的工作是尽量用准确的数据,但离开现有的数据,也没有更可信的了。
关于城市发展与就业、收入的关系,下一期《中国社会科学》就会发表我一篇文章,其中主要的思想参见:http://lumingfudan.blog.sohu.com/208945551.html
国家间流动不能自由,因为这是政治决定的,而国家内(甚至欧盟内部),人口的自由流动应是题中之意才对。
基尼系数在9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得不多,是指全国层面,单独看城市内部,增长速度是快的。另外,东部地区存在省间的收敛,这也对全国范围的收入差距缩小有作用。具体可参考李实教授的一系列研究。至于数据的问题,那就没有办法回答了。我们的工作是尽量用准确的数据,但离开现有的数据,也没有更可信的了。

14,坛友霍冠锦:
陆教授:您好,您觉得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地方债务居高不下的隐患,我觉得这是中国经济的一颗毒瘤,谢谢
A14:
只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推动真实的有效的经济增长才是正解。在平衡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结果是低效率的,那么,地方债务就难以偿还,最后,就是通胀这一条路。非常危险。

15,坛友坛友zhangchaopku:
陆铭教授:
您好,能否从城乡土地市场分割角度谈谈我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未来我国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路径有哪些?
A15:
目前的选择是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两种,请参加我的文章:
陆铭,2010,《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137-148页。
陆铭、陈钊,2009,《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月刊》,第9期,78-84页。
16,坛友xianghui2081:
请教陆老师:在当前外需乏力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是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城市经济的集聚优势?还是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
如果没有“应该”,未来5-10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的区域发展将会呈现怎样的格局?当前的国内外局势是不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良机?
A16:
当前的思维误区是,将东部和其他地方的发展割裂开来,将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发展割裂开来,实际上,通过推动经济集聚、促进东部和大城市(包括内地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对此,请参考:
许政、陈钊、陆铭,2010,《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第7期,144-160页。
陆铭老师结语:
各位老师和同学,
感谢大家对我研究的关注,以及对我的支持。也感谢人大经济论坛的邀请。今天因为后面有工作安排,我就先和大家说再见了。我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不上论坛,请大家原谅。请大家继续支持,并通过主页和BLOG与我交流,欢迎大家对我的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Web: http://www.profluming.com
Blog: http://lumingfudan.blog.sohu.com
LM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90477-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