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格林斯潘的反思再答:《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版主的公开信》-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以格林斯潘的反思再答:《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版主的公开信》

以格林斯潘的反思再答:《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版主的公开信》

发布:ldjdkj | 分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导言该文《以格林斯潘的反思答:《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版主的公开信》》曾于2017-5-13在本论坛发表。时过境迁,现在看来仍有不足:主要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优劣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讲的不透。尤 ...
扫码加入经济学习群


导言


该文 《以格林斯潘的反思答:《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版主的公开信》》曾于2017-5-13 在本论坛发表。时过境迁,现在看来仍有不足:主要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优劣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讲的不透。尤其是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其表现的优劣没有涉及。故,在此略加补充。(以黑体字表述)


新自由主义的模型在“女王之问”下已经无言以答,而新古典主义学派倡导的理论模型在哈耶克的反驳之下也无言以对。理论研究模型不是不可以用,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能仅靠“简化模型”预测未来。艾伦·格林斯潘在《动荡的世界》一书开始说:“本书是我在危机之后进行探索与思考的结晶,我希望弄明白我们为什么错的那么离谱,以及从我们做过的这些事情中能够学到些什么。”他在反思2008年的次贷危机时说:“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经济家从未做过的事情,检验一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的行得通”。
就研究范式,艾伦·格林斯潘说:“各种类型的经济预测,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其他学派,都总是伴随着永无休止的挑战。模型,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复杂经济现实的超级简化。即使在一个相对简单的市场经济体中,GDP的创造也意味着每天实际发生了千百万次的人际交互作用。任何经济模型都只是把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考虑进来,经济学家们只能处理数量极有限的方程组,并假设他们反映了现代经济的基本驱动因素······然而预测者的道路一直不平坦。简单模型在教室里能够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却不那么成功,在凯恩斯的理论模版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后不久,美国经济就开始呈现出一些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某些基本原则相矛盾的特征······于是,十年前,还是ZF经济学家们显得颇有先见之明的预测工具开始暴露出错漏。”(摘自艾伦·格林斯潘《动荡的世界》)
刘易斯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当政府的目标具体明确,方法有效和可行,那么实现这个计划的体制将优于市场机制。反之,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利于资源的市场配置。笔者认为:这里需要厘清的是政府的具体目标并不等于宏观经济视角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可以无限扩大。但是在社会公共产品或服务以及国家应急行动中(比如救灾或战争状态下),政府直接干预是必要的。而在产业发展规划中国企和民企应当一视同仁地遵循市场机制。尽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这绝不是计划体制所能实现的。
实际上在经济世界中,计划与市场总是同在,发达国家讲均衡,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协调,绝对单一的经济架构是没有的——“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例如深圳的发展和当前的“疫战”就表明两种机制各有所长。
经济学是关于人的动机和行为科学,经济理论不是1+1=2,是“若干路径求其优”。人类的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多因素交叉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基于假设的模型理论只是为了探求某些个体的过程之规律所建构的研究框架。根本的错误就在于把部分当做了整体。新自由主义错在这里,而新古典主义学派也是错在这里。问题是格林斯潘能审视自己的错误,我们却还在“假设模型”的泥坑里不想爬出来。假设就是一种猜测,既不是正确,也未必错误,原本就是未知数。
马云与曹德旺、宗庆后和李东生之间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争”似乎各有道理。但是这场争论忽略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应当是争论的基础。
比如,马云的淘宝离开实体经济的支持后会是什么样?曹德旺、宗庆后和李东生的企业没有网络经济的支持又会是什么样?可以说,“马云们”离开“曹德旺、宗庆后和李东生们”活不下去,反之,“曹德旺、宗庆后和李东生们”没有了虚拟经济也寸步难行。不管人们承不承认,新经济下的经济发展理论早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大系统理论。经济学的很多事情之所以与理论发生对抗就在于理论的研究范式没有进入大系统的视角这一点,格林斯潘的反思恰当其中。
舆论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互联网平台提供者的成本和税负与传统生产企业的成本和税负明显不同。马云在网络“造房子”、“开门店”与曹德旺、宗庆后开门市和专营店在经营环境上不是一回事。马云至少无需考虑“钢筋水泥”和房租,宗庆后则连货架和POS机等等“一样都不能少”。马云的淘宝再神奇,没有实体经济提供的“物”做铺垫,马云的“网络房子”不过是空中楼阁。同样,“曹德旺、宗庆后和李东生们”没有虚拟经济来“架桥”,天天打发人“坐火箭”来实现全球化也无济于事。所以虚实兼容并包才是新经济的基本模式。
汪宁先生,在《公民经济学丛书》总序中说:“市场经济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人。经济学,不是二三素心人的商量培养或野心家的密室谋划,经济学是经国利民之学,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乃至身家性命,是公共性知识······象牙塔和庙堂的经济学家应该明白这一点。”现在创建“简单模型”的格林斯潘都能反思自的错误,我们那些还在“假设模型”泥坑里的人为什么还不醒悟?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传统经济学的的成就。例如,国内2019年6-7月份开始的猪肉涨价到年底带来的一系列的供求关系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涨价风潮就很好地印证了“刘易斯拐点”的理论科学性。由此,我们也对在传统经济学中对“经济人”的假设是有前提的即“经济人的理性”的质疑:“理性堪称社会科学和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从根本上决定了理论的基本走向。从现代经济学和政治哲学中的讨论来看,主流的观点将理性都视为一种经济理性。但是这种主流的观点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相近而又彼此相区别的定义······社会选择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偏好。但偏好具有多种解释。比如判断、价值、选择、愉快的感觉等等。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如果在使用偏好这一术语时,试图将它同时指称所有这些不同的含义,却只会造成混乱。主流经济学文献通常把偏好同等于个人选择。同时又同等于最佳实现个人利益和最大化个人福利的动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过分简单化的体系。其结果是主流经济学体系中的个人就被模型化为一个‘理性的白痴’(rational fool。”(阿玛蒂亚·森《理性与自由》)故而,对在市场条件下经济人理性问题上也不能简单化,否则以此为基点的理论就会出错。
现在回到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来再讨论几个问题:首先,作为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要警惕主流经济学倡导的“帕累托最优”所表达的公平在本质上存在的虚假性:阿玛蒂亚·森(1970)发现,帕累托标准与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用来衡量社会效率最常用、最普遍、甚至是唯一的指标,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大家都好得不能再好,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损害他人福利的前提下使自己的福利得以改善,而个人自由原则又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二者都是人们直觉上能够完全接受的标准。但是,森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如此诱人的标准却是矛盾的和无法同时成立的。
再一个,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如果你是劳动者,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圣经;如果你是剥削者。那么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咒语。
以上就是对《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版主的公开信》的作答。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7879580-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