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区域经济学

>>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

发布:fgq5910 | 分类:区域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摘要:文章结合中国现实,对国内外学者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提出的区域差异理论作了比较与评述,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最后指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摘 要:文章结合中国现实,对国内外学者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提出的区域差异理论作了比较与评述,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最后指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差异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时期,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变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近年来关于区域差异问题的探讨,原因的分析,演变趋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矫正和控制差异的措施与对策,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而且形成了有关地区差距的多种理论学说(Annstrong and Tavr,2000)。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明显差异的现实,为构建和谐社会,调控差异,本届政府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文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应用的过程,对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演变进行了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解释和面对当今的经济地区差异困窘。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及局限
  1.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最初从马歇尔(Marshall,Alked,1890)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来,此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关于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空间均衡论、低水平均衡论和大推进论。
  1.1.1空间均衡论
  早期区域均衡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自动平衡倾向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说上,索罗和斯旺(Solow.R and Swan.T,1956)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也提出了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类似理论还有格申克龙(Gershenkron, A,1952)、阿布拉莫维茨(Abramovitz,M.,1986)等主张的“后发优势理论”,库兹涅茨(Kuznets,1971)的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变动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巴罗(Barro,R,1992)、加罗尔(Galor,O,1996)、萨拉伊马丁(Sala-I-Martin,X,1995)和MRV(Mankiw,D‘Romer & Weil)等主张的条件趋同理论等等。
  1.1.2低水平均衡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1956)指出,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称为“低水平均衡陷阱”(low level equilibnumt rap)理论。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纳克斯(Nurkse,R,1953)贫困恶性循环论也认为,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低,储蓄能力就小,由此必然形成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也就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反过来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地形成了恶性循环。
  1.1.3大推进论
  罗森斯坦一罗丹(Paul N.Rosenstein Rodan,1943)的大推进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即“大推进”式投资和发展,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可分性,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赖宾斯坦(Leibenstein,Harvey,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认为,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1.2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及局限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就是在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平衡布局,均衡发展,经济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提出各地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遵循“五项原则”。在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从而把全国经济分为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到60年代末,从战备的角度考虑,又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采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建设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利用东部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补贴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但也由此带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低水平上徘徊,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的差距加大。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很难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该理论面临这样的困境:(1)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2)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2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实施和局限
  2.1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
  为了对上述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产业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然后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非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2.1.1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缪尔达尔(Myrdal,C,1944)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循环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1)“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s)(或极化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2)“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1.2不平衡增长论
  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2.1.3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1975)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j.b.boudeville)从理论 -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应指出的是,最早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
  2.1.4中心——外围论
  此理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核心——边缘”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J.R,1966)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发达地区)和外围(落后地区)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相对于中心,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模糊最终消失。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赫尔希曼(Hirschman,A.O,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也是类似的观点。
  2.1.5梯度推移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梯度”实际上就是差异度
  背景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n, Raymond,1968)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由夏禹龙、冯之浚“982)提出梯度发展战略,首先让高梯度的东部掌握先进技术,逐步向梯度较低的中西部推移,缩小差距,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在中国的区域开发中,基本上是遵循梯度理论和点轴理论(中科院陆大道1984年提出),特别是梯度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都是梯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但是梯度理论应用过程中,也时常遭遇推移迟迟未果,如“中部凹陷”的困惑。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梯度相差过大,或是高梯度区域的积累不够,时机不成熟,或在低梯度区难以形成生产协作网络,或其它因素,实现产业转移就很困难,强行推移势必得不偿失,而且会形成梯度推移中的扩散“粘性”。所以梯度理论即便是完善的,也有应用的时机、时空、社会和客观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况且梯度推移理论本身也有缺陷,理论自身需要改进和更新,从而有国内学者提出的广义梯度理论(李具恒、李国平,2005)。广义梯度理论将影响区域开发模式的多元要素抽象为梯度,并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尝试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
 2.1.6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J·G·Williamsonl,1965年)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先扩大”和“后缩小”)。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关系。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1999年国内学者饶会林教授发展这个观点,通过双S曲线的理论与方法,清晰地全面地反映和回答了两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发展趋势,对倒U字型观点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说明。
  但威廉姆逊的倒U字学说所描述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轨迹只能是众多的变化轨迹中的一种,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通意义,更不能脱离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现实和国情,作为全面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规律性的理论。
  2.2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和局限
  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提出了:“目字型”(张伦1992)战略;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型”发展战略:“东部重点论”:“一个半重点论”等,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把过去以内地为建设重点、过分强调平衡布局的政策,调整为以效率为重心的第一阶段发展(1978-1990),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通过这些地区优先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梯度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重大问题:(1)老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之间,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拉大。(2)基础产业供应不足的“瓶颈制约”与中、西部资源开发滞后的“短腿现象”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后劲。(3)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倾斜,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过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摩擦加大,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面对这种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学术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从而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3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实施
  3.1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3.1.1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GDP每年都以9%以上速度递增,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引起世人瞩目,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根据胡鞍钢等学者的分析和预测,区域间差距的泰尔系数从1978年的0.031上升到2002年的0.096,如果不加以调控,收入差距将会急剧扩大,基尼系数将会从1999年的0.437上升到2020年的0.474。倾斜式非均衡发展尽管使东部获得了很高的发展速度,但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了抑制,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这不仅影响总体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解决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问题,又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①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非均衡发展并非单纯、孤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体系。②强调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协调。在重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只有各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非均衡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非均衡发展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这种既重视效率强调非均衡发展,又重视公平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差异显著,矛盾凸出,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观,那种只重视增长而忽视发展,只重视局部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短期发展而忽视持续发展,只重视非均衡发展而忽视全面协调发展,都是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相悖的,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
  3.1.2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曾坤生(2000)基于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在现代协同论领域中,协同力是以下面的力学公式为基础的:http://58.40.126.49:2186/DRCnet.common.web/docimage.aspx?ImageID=1332653按照这一公式所揭示的规律:合力方向同两力方向一致时,合力最大。将这一力学原理引入区域经济领域,从而得出结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围绕整体目标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功能放大作用(动态协调放大原理)。
  在一国整体经济系统中,如果各区域经济子系统目标不一致,或区域间没有建立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就不能保证动态协调发展的形成和有序状态下的良性循环,而且还会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各自为政的混沌状态。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不仅有非线性作用,也会有线性作用。非线性作用导致协同放大,而协同又导致有序结构的形成。
  但非线性作用并不完全是积极作用。如果发挥不好,在系统发展的一定阶段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若各区域的发展差异不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差异过于悬殊,就必然引起区域间矛盾的复杂化,造成区域摩擦,区域间的协调因子就可能被干扰因子所取代,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任何系统都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一个封闭的区域经济系统,其非线性的增长与发展必然是短程的;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功能放大是非平衡作用的结果,但更是不断协调发展的直接结果。一个开放的差异过大的区域经济子系统,也可能面临着速度太低的增长与发展。动态协调放大原理既坚持有效利用非线性作用的积极方面,又重视限制线性作用产生的弊端。只有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才会有令人满意的增长与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
  3.1.3网络(点——线——面)开发理论
  陆大道(1984)最早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后由魏后凯(1995年)等人提出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点——线——面)的“网络开发发展战略”,“点”,即各类城镇(或优势区位地区):“线”(或轴),即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也为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网及交通、通信网:“面”,即点、轴、网的吸引范围(或区域)。推崇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点轴贯通,点——线——面结合的三位一体格局。从而形成“网络型开发、域面推进”的较为完备的开发系统和模式。强调提高区域各结点、域面、特别是结点与域面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
  3.2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实施
  为缓解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先后有学者陈传康(1987年)提出的“TYIS字型”生产布局;晏学康(1987)和徐炳文(1987)的“π字型”生产布局;刘宪法(1997年)的“菱型”发展战略;张培刚(1997)提出“中心开花论”也叫中部崛起理论或厉以宁(2000年)中心辐射战略;城市圈域经济理论;魏后凯(1995年)提出的,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和“网络开发理论”等中性发展战略,及曾坤生(2000年)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之路。
  同时,我国政府在1996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从“九五”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提出本届政府的“24字”执政方针: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五个统筹”:2004中国区域经济年会针对这“五个统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交流。这都是基于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日趋严重的基本国情而采取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第二阶段(1990-1999)发展,加快了对中西部的开发和开放,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沿黄海、陇海线、沿江、沿边的“以东部带中部及西部”轴线式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以及第三阶段(1999-现在):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确立了西部大开发(1999-2003)、东北大振兴(2003-现在)、中部大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缓解东、西部差距、解决“中部凹陷”的困惑、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总结与回顾
  上述理论都是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发展时段提出的地区差异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国内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协调发展是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同时指出协调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国内一些学者把以前的发展战略归结为效率和公平的替换战略(trade-off)。改革前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而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则以牺牲公平换取效率(冯宗宪、陈永华,1997,刘玉、刘毅,2002)。建议每一个地区应以其资源禀赋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战略。
  一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是如何同时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差距缩小的两难选择,地区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松地实现。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虽然差异理论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对差异的形成因素和矫正方法也处于热烈探讨和争论中,但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已经取得的长足发展,建立起了差异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并且对实践和政策制定也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杨竹莘 来源:《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8期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81035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