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分享-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世界经济

>>

复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分享

发布:xlx198607 | 分类:世界经济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大家好,我是一名二本的考研人,09年考上复旦经院世界经济系。我考复旦两年,08年过了初试,考了380,但由于复试表现不佳,最终被刷掉了,第二年又重头再来,考了390+。比较幸运,09年是人称的“小年”,上线的人不是太多,最终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大家好,我是一名二本的考研人,09年考上复旦经院世界经济系。我考复旦两年,08年过了初试,考了380,但由于复试表现不佳,最终被刷掉了,第二年又重头再来,考了390+。比较幸运,09年是人称的“小年”,上线的人不是太多,最终被留了下来。
我觉得对于许多外校的同学尤其是对于外校二本的同学来说,考复旦最大的困难就是信息的不畅,在此我想把我的这两年来的考研经历和大家说说,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吧,也希望有更多有实力的同学不要因为一些外部因素而抱憾终身。
一、公共课
我正式的准备是在07年的2月份,当时开始下决心去考复旦的经济学院。但是这里有一点要说的是,我指的正式准备主要是是针对专业课而言的,实际上大家都应该明白,像数学和英语这样的公共课一定要有以前的基础,甚至我觉得高中的基础也要有,在大一和大二这两年,虽然玩的也比较多,但我还是注意了要多注重对于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尤其是打基础,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学习本身是没有捷径的,完全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想在几个月内去一下子从无到有,从0分到100分,我个人认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我一直觉得我不是个聪明的人,所以我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慢慢积累。启弘教育复旦考研辅导班所以在此希望大家不要轻信某人三个月可以把经济学综合基础给拿下,也许这样的事情会有,但毕竟是少数,决定你实力的是你天天看多少小时的书,以及你本身原有的实力。
1、数学
由于数学在大一和大二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英语也过了四六级,所以这两门花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前期花的时间较多,以后时间逐渐减少),数学我用了三个月做完了陈文灯书,到了六月份我就开始做了数学的真题(我留了03~07年的真题到十一月后再演练),完全是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做,并评分,来检验下自己的数学水平以及知识点有哪些疏漏,七八月份的话就开始把以前数学做错的题目又重做了一遍,当时又把李永乐的660题做了遍,这样一直到九月份。九月份后,我开始做李永乐的400题,我觉得比较难,当时平均分也就110多分吧,当时挺打击自信心的,因为数学110多分想考上几乎不可能,除非英语有80分。十月份后调整了心态,开始重新通过对数学大纲来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还有就是把以前做错的题目反复的做,直到会做为止,当然,一定要对着大纲做,陈文灯和李永乐书上有些题目我觉的是超纲的,所以没有必要去琢磨了。启弘教育复旦考研辅导在这段时间我把剩余的几套真题给做了,检验下自己的水平,以后的日子就是做题来保持题感,以免过于生疏。后来的数学花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第二年的话数学方面花的时间更少,大概一天最多3个小时吧,只要就是做卷子,做自己原来的错题,保持状态,这样一直延续到了考试之前。
在此我想对基础不大好的同学说,如果你在考研前基础不如别人,那就你在考研时就要付出比你基础好的同学更多的时间和汗水,这是必然的,而且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毕竟自己身上的潜力是不可估量,一定要有信心,这个信心的来源就是你在教室里或者在图书馆里学习的时间,不要因为卷子做得很差就打退堂鼓,就丧失信心,以为做得不好说明你有问题,你要做得就是防止这些问题在临场考试时暴露出来。
通过这两年的数学试卷,我觉得命题的趋势有些改变,现在的数学考得题目更注重基础,至于解题技巧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难题几乎没有,所以在复习时我觉得大家应该把数学课本给吃透,勿盲目的去做题,毕竟要考得知识点全部都在课本上,你只有把这些知识点全部吃透了才能去用它。还有就是注意要数学的定理和性质,以前的数学考题都是直接将定理或者性质或者公式拿来去用,但是这两年的考题却让你证明公式定理,比如今年的证明拉格朗日定理,这本身就说明了数学的命题趋势和数学学习的方法。我想,任何一门学科,它可以自成体系,本身就有它的内在的逻辑性,数学尤其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复习时一定要把知识点与知识点给串接起来,就是有一个从A推到B再推到C的过程,我觉得这样才能事倍功半吧。就如微积分来说,它的起点就是极限,而所有讨论的中心都是以极限为中心的,对于导数、定积分、多元积分的定义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我觉得在学习微积分时要首先把这条线索给记住,来层层推进。
至于真题,当然要去做,但也没有必要做个7~8遍,主要是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来说去又归结到了基础知识上面。对于能力很强的同学,而且时间充裕的同学来说,可以适当看看数一和数二里的与数三相关的考题,应该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数学方面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英语
我的英语两次考得都不是太好,一次66,一次65,而且比我原定的分数70要低些,这说明我在复习方法上还是有问题的,这里大概说下我的复习思路。
英语的组成:词汇、阅读、作文。所以,词汇是基础,一定要去背,不管它有多麻烦,这是基础。但是也不是一天到晚全拿着个单词书在那里背,这样既枯燥又乏味,效果也很差。所以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有两个:一是采用艾宾浩斯单词速记法,每天的不要花整体的时间去背,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启弘教育复旦考研辅导然后就是反复的记忆;二是通过阅读去记忆单词,我一向很讨厌单纯记忆单词,所以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关于阅读理解,我用的是张健的那本书,也是以前的学长学姐们推荐的,还不错吧。但我觉得一个重要问题是,英语的阅读到底该怎么做?我想方法一定有,这在参考书里写的一清二楚,但我觉得大家在做阅读时应该把精力放在看懂文章大意上,方法本身是次要的。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感觉,大家在做题时还需真正体会一下。
至于翻译和作文,这两项我练的最少,所以这次主观40分我只拿了17分也在情理之中吧,这也直接导致了我的总分被拉了下来。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希望大家要多注意作文和翻译,不要拖后腿。两次考试我都是在还剩20分钟的时候写作文的,所以策略上有些失误吧。
3、政治
有好多人说政治不难,考前背背就行了,但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我觉得政治可能是你花时间复习,反而你却进步很慢,得高分可能性很低的科目。常听别人说某人政治从来不复习却考了XX分,于是自己索性也不去看了,实际上这是及其错误的方法。政治是社会科学的龙头,它的复习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大纲解析、去背它,而是要去理解,多关心实事,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也许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吧。我第一年从7月开始看,第二年看的时间比较杂吧,具体的计划就是做选择题之类的;至于大题目,我在考前写了几套题,用于练手,还有就是在考前重新把知识点做了个总结。我个人觉得政治的分数有多少由你的平时的知识储备量和把大纲解析看得有多透来决定,两者大概是3:7的比例吧,所以把大纲解析看明白是很重要的。启弘教育我政治还报了个班,感觉一般化吧。
二、专业课
1、初试
初试的科目是微观、宏观、政经、国经。至于看几遍,我想因人而异吧,关键还是理解。这里我主要说下除了他提供的参考书外,我还看了些其他的书目,有平迪克的《微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这三本书我是作为补充教材来翻看的,感觉主要还是搭架子吧,对于参考书目看得不大懂的地方,可以翻翻这几本书。这三本书我是在第二年考时才看的,第一年只看了指定的参考书,但我觉得这几本书还是有必要过一下,因为要考得知识点太广了,参考书不是每个知识点都会涵盖到,尤其是你碰到一个不熟悉的东西时,如果一题论述25分拿不下来的话,基本上宣判了你的死刑,所以考经济学综合基础的话讲求的是要全面些,不要有盲点,否则会很麻烦,所以这个尤其是对于外校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报辅导班,你基本很难打听得到重点,只有自己一点一点的把书给啃下来,直到全会为止。
初试时写卷子应该还是遵循文科考试的方法吧,分点答,让老师看着舒服些,尽量多答些,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更要答细。一般分数的分布是:宏微观75分、国经35分、政经40分,近两年是这样的分数分布,也不排除有异样的情况出现。
总而言之,在准备专业课时一定要谨慎又谨慎,功夫一定要下到,对于外校生来说,花的功夫最多的也应该是专业课,但是最后你得到的分数却可能很低。
下面说下分数的情况,我的两次考试,两次都在105左右,比较低。实际上,复旦的专业课是压分的,或者说,他改得很严,不会轻易给高分,一般历年的专业课线是90分,所以你会发现,你花的时间最长的是专业课,但取得的分数是最低的,性价比很低,但是这就更意味着你必须在专业上多下功夫,在每年的基本分数要求中,专业课的分数从来没有低过90分,即使英语和政治降分(如今年是50,历年基本是60),专业也不会降分,所以为了过90分,就必须更加努力,全面的准备。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84186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