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还能买吗——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谈基金投资-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金融>>

金融分析师

>>

基金还能买吗——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谈基金投资

基金还能买吗——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谈基金投资

发布:giveall2 | 分类:金融分析师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在基金公司工作的这些年来,写一本关于公募基金投资方面的书,通俗易懂,就是给老百姓看的,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虽说国内基金行业少说也有14年的历史了,但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目前市场的状况,都可以说距离成熟还 ...
扫码加入留学交流群


在基金公司工作的这些年来,写一本关于公募基金投资方面的书,通俗易懂,就是给老百姓看的,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虽说国内基金行业少说也有14年的历史了,但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目前市场的状况,都可以说距离成熟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在美国,基金产品多得不计其数,竞争可谓激烈,很多人依靠自己投资的公募基金组合养老,进行的都是长达几十年的投资。

反观国内,大多数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一经推出,往往成了炒作工具。这一方面有顶层结构设计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国内投资者的习惯有关。在慨叹诸多结构安排不合理,发发牢骚之后,我们还是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当下的投资策略,实现保值、增值的财富管理目的。

财富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鉴于本书的定位,我会重点分析在中国进行公募基金投资的一些方法。公募基金,无论您的财富状况、投资目标、风险承受力是何种状况,理应都有一席之地。

这几年公募基金的口碑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谈基色变。这一方面和近来较长时期的熊市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很多人基金投资理念的误区。好像一提基金,基本总是与股票市场关联,2007年进去大赚一笔因为此,前两年亏得一塌糊涂亦因为此。当年赚钱了,欣喜的同时不免有些沾沾自喜,甚至动用了老本在6000点上进去,这两年亏钱了,有人甚至注销了账户,永远地离开这个市场。我想,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如果拿投资当做一场赌博游戏的话,长期来看我们都是会输的。

基金产品可不仅是有股票型基金,还有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另类投资风格的基金产品。资产配置,我相信每位投资者都听说过,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很少有人可以比较完整地理解它的理念,更不肖说多少人可以经年累月地实践了。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就这么容易冲动,赌性十足。对比百年前的美国市场,也有很大的类似之处。多少美国人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前押上了自己的身价,也因为股市的崩溃变得一无所有,老无所依?这和我们不类似吗?但是,你再看看其后的50年,他们的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借鉴的。

无论哪种方式的投资,最重要的,你先要理清投资目的,时间范围,风险承受能力。如果你看本书,目的是迅速致富,希望能够发现那种年年翻番的品种。那我真心的奉劝您就不用再继续看了,还是回到赌场,发挥您的赌性吧。人生苦短,就比如我自己来说,可能携带癌基因,期望寿命也不会格外长,谁不想尽快增值呢?但问题是,曾经出现过的短期机会并非常态,无数专业人士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挖掘投资机会,您怎么就能这么幸运,看几本书,几篇文章,饭局上随便聊聊,就老能让您抓住呢?这并不现实。

我认为,实现财富保证增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使用多元化的手段,方可能达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您必须认真、勤奋的工作,不断提升您的职场比较优势,争取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突破。如此经年,机遇可能会降临到某些比较幸运的人,让他们有机会大比例提升主动收入或者被动收入。对绝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讲,这步是最关键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您的财富安排就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投资期限应尽可能长期,对于刚有子女的年轻父母来说,某项投资可能包括18年后子女的留学经费;对于进入职场稳定期的中年人来说,这可能包括二三十年后的退休金。只有投资期限够长,您才更有可能分享股市、债市、另类投资市场牛市时的退出机遇。

投资工具应当合理分散化。在此有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主张将鸡蛋放在少数几个篮子里,然后好好地看管这几个篮子,而不是像投资理论告诉我们的那样,要做分散投资。这不能说错,你看巴菲特这么庞大的资产组合,也不过重仓数家公司,如果真正分散化,估计他的组合应该不下数百。这里,我只说明一点,如果您真觉得自己有对那少数几个篮子的掌控能力,就像巴菲特,可以直接干预公司经营,做出很高权限的决策,那我估计您也不需要看我的这本书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并非专业投资人,分散化投资就非常有必要了。我有一次在上海,遇到一位老者,他说他的分散化投资做得很好,分散在不下20只基金上,但后来一了解,基本都是股票型基金。我想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散投资,顶多是在第二个层面上的分散,和第一个层面上的分散要差一个数量级。

国内目前合法的投资工具并不是非常丰富,但是也勉强可以够我们进行分散投资了。我这里可以列举一些:银行的存款、短期理财产品、外汇产品,保险公司的医疗、养老、意外、分红险种,各种类型的公募基金产品等等。对于一般的资产量,是够用的了。

我见过很多人很极端,比如下阶段看好股市,他就把资产全转移过去,下阶段看好某品种的外汇,又全部押上,这本质上还是赌性。如果押对了,我相信很多人奔走相告,以此为榜样;如果哪次不幸失误,就又怨天尤人,比如这两年公募基金公司挨的骂。殊不知,财富管理就是要让理性,战胜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感性因素——赌性。

合理的财富安排,应该是个连续、稳健的操作。并不是刚才讲到的财富大转移、大搬家。有人可能会不理解了,我都没有多少闲钱,还搞什么分散投资,再不押注在某个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上,岂不更没有机会?

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都很无奈,不理性居然可以到此种地步。是,有些投资品种是要求门槛的,资金量小的投资者,一来可能都不够一个产品的门槛,即使够也不够买多个。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投资门槛千元甚至几百元的,大把存在呀。第二个问题,他觉得资金量小,更要博一下。我觉得这种人肯定没有理解我之前提及的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比较优势这个基石的意义,很可能他自己这步就没有打好基础,反过来希望中个彩票扭转命运。我只能祝福执着的这类投资者,去发现那张每万年有可能发生一次中大奖的几率发生在自己身上吧。理性的投资,长期来看,比如十年以上,你就不应该期望年化回报率超过20%。根据72法则,用72除以年化回报率,得出的数字就是你资产翻番所需要的时间。即使10%的年化收益率,7.2年左右,1万也变2万了。

大家都认同投资,首先是不能亏本。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人呢?都是在大师采访时候事后我们听到的这句话。对于普通投资者,我认为几乎不太可能你每次投资都不会亏本。那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控制这个过程。

刚才我提到了一些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购买的投资工具,可能你没有精力每个都分析的完全透彻。那我们就从波动性最强的产品开始分析。所谓波动性,就可以理解为风险,波动性大的产品,风险亦大。这和我们耳熟能详的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是对应的。我们当然欢迎高收益、低风险的品种,但问题是,这实在太困难了,我并非说这不可能。但对于非此领域的专家而言,绝大多数人于此无缘。所以,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是我们开始分析的第一步。你先要很好地控制他的比例。

一般意义上的双高产品,我们知道有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资大宗商品的另类基金等。我这里有个简单的公式,大家可以参考。如果你的投资目的是安排养老,那70法则就可以适用。用70减去你的年龄,得出的数字,应该是你投资在风险类资产在可支配资产中的比例。例如30岁的年轻人,可以使用40%的可动用资产配置在股票、股票型基金、大宗商品基金上。而对于60岁的老人来讲,他的风险承受能力就极为有限了,按照公式,最多分配10%在风险资产上。而年龄大于70岁,基本就不要再碰了。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资产配置的第一步。

这个原理看似简单,实践起来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它不但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资产比例上限不断下降;还意味着当你的风险资产表现良好,不断突破比例上限时,你要做的是卖出!它不断涨,你不断的卖,始终让这个比例在理论值附近;反之,它不断跌,你应该不断的买!谁能掌握这个工具,长期看来一定是胜者。一定要坚持,最少每年您都要调整一次。既然您已经投资了,保持一定程度的跟踪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可能,每季度汇总一次数据比较理想,根据表现进行上述操作。太频繁了也没有必要。

本书篇幅有限,我这里只讲基金的配置。(待续)

作者:Felix,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CFA,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总监。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4108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