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现实思考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现实思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政策和目标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天心区作为省会长沙的核心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必须紧密结合区情,走好创新之路。  创新的基础:保持较快发展  1.尽量扩张优势产业。  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天心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商业大区,有着十分发达的现代商贸业,特别是五一商圈,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平和堂、王府井等名街名店集聚,产业优势十分明显。在今后的发展创新中,仍然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保持和巩固我区在全省商业领先的地位。  2.适量增加建设投入  建设投入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国家对建设投资实行了调控,但是根据天心区的发展实际,特别是天心生态新城的建设,还需不断地增加建设投入,在“十一五”期间,要保持投资有效增长的态势。  3.大量发展产业项目  产业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这几年,天心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拥有近百个在建和签约项目。必须着力于推进和落实签约的项目早动工,动工的项目早投产,投产的项目早见效。  创新的关键:激活发展要素  1.激活技术要素,实现由粗放生产向科学生产转变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创新的关键。天心区有驻区高校24所,科研院所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去年拥有科研成果1100多项,科研专利100多个。要着力营造就地转化和有机结合的平台,抓紧建好湖南天心科技创新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2.激活资金要素,实现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要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应着力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使资金更多地投向消费领域。  3.激活土地要素,实现由基本附加开发向高端附加开发转变  土地是宝贵和有限的资源。天心区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不足,要激活土地要素,实行集约用地,实现由基本附加开发向高端附加开发转变。  4.激活人才要素,实现由使用人才向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相结合转变。  人才特别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是经济创新发展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激活人才要素,一靠培养,二靠引进,再才是使用,要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作用发挥突出。  创新的动力:注重改革深化  1.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定期将产业投资方向、行业发展前景、区域发展规划等投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发布,使投资者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优化整合,防止以行政手段搞“拉郎配”。  2.更好地完善政府服务。  按照“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益,提高服务效率。  3.更优地改善发展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职能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进一步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构建良好的体制环境;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着力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着力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创新的重点:解决瓶颈制约  1.认真解决好拆迁安置问题  目前,由于天心生态新城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我区的拆迁量非常大,困难也比以往要多。做好拆迁安置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依法依规,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和投资者的利益。  2.努力解决好发展空间的问题  一方面要努力放大长株潭一体化“主要节点”的建设平台,争取“南进”战略的早日实施,把天心区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以上;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解放垸用地的调规工作,增加发展用地。  3.正确处理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必须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把握生态保护和集约发展这两条原则,所引进的项目必须与省府核心区相适应,必须与天心生态新城建设相配套,努力促进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系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区长)

  • 对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历史的再研究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历史共时和历史历时观分析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过程,指出该战略的实施是在我国长期所处极其恶劣的历史共时环境中和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生产力分布高度畸形的历史历时性经济基础传承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该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增强,国际地位上升,并为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共时与历史历时,在该战略的实施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无论成就还是问题,均是目前我们在常态下按常规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应予重视和借鉴的。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历史唯物主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长达29年的历史时期中,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再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无疑会对目前正在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一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就是运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和方法论,不仅要遵从“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的历史发展顺序,而且要依据“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规律修正”的逻辑规律。  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为基本出发点,人类历史发展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不仅体现在历史的共时性方面,而且体现在历史的历时性方面。共时性是人类社会运动的广延性或伸展性;历时性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同时,共时性和历时性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联系和不可分体现了空间和时间相统一的四维空间概念。  把共时性与历时性世界观运用到对我国“均衡”发展战略的历史分析中,就是概要分析其之所以提出和实施的国际环境,又要具体地分析其之所以提出和实施的国内经济基础的历史传承。  (一)均衡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共时性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执掌中国政权大势已定的格局下,美国策划12个西方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并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其目标是共同防止共产党的“入侵”。“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国从欧洲、大西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也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正式形成。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49年10月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指示国务院“不要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11月,美国纠集,15个西方国家筹组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负责管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问题,新中国也自然是被管制的对象。美国在积极支持和配合国民党利用海、陆、空优势,对上海、天津、青岛等大陆沿海城市和港口进行封锁的同时,还向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同美国保持不承认新中国的一致行动。到1953年,参加对新中国实施禁运的国家达45个。与此同时,从1950年到1954年,美国先后与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协定和条约。1954年9月6日,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下,美、英、法、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八国会议,并于9月8日签订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从而使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  不仅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还不断地在中国边境地区挑起局部战争。1950年6月在对朝鲜战争干涉的同时,麦克阿瑟提出“保合意见书”,宣称台湾一旦落入共产党之手,对美国远东防线的威胁就如同“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并派第七舰队占领中国台湾海峡。1954年12月2日美国与蒋介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1957年后,美国在台湾布置了可携带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和B52轰炸机,成立了“美军驻台协防军司令部”。1958年7月15日美派海军陆战队入侵黎巴嫩后,海军参谋长伯克公然威胁:美海军正密切注视台湾地区的局势,随时准备进行像在黎巴嫩那样的登陆。1961年,对越南实行出钱、出枪、出顾问、出特种部队的“特种战争”。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出版顾问委员罗伯特·舒尔辛格一语道出了侵越战争的真谛:“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对抗的”。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除在我国新疆的塔城、伊犁地区参与叛乱,并引渡和胁迫6万余名中国公民跑到苏联境内外,还在中苏7300公里的边境线上不断增兵,由赫鲁晓夫时期的10个师20万人,增加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54个师100万人,还不时在边界线上挑起事端。在中国北面,苏联与蒙古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并在蒙古驻扎重兵,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在南面,挑拨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并取得在越驻兵的权力。唆使越南侵略柬埔寨,导致中越、中柬关系严重恶化;在西面,于1971年8月与印度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从而对中国形成了北、西、南三面包围之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才开始缓和。  以上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表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至上世纪70年代,战争的危险始终存在,而且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这种危险更加增强。  (二)均衡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历时性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内不仅连续遭受110年的战争之苦,而且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形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很浓的经济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全国钢产量只有60多万吨,工农业总产值100亿美元。重化工业集中在东北,轻工业集中在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7%以上,集中在不到国土总面积12%的东部沿海狭长的地带中,而占80%以上的国土面积的西南、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业。其中,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3%;占国土面积23%的川、滇、贵、藏等西南各省的工业产值,也仅占全国的6%。而且,工业生产与广大内地和农村相脱节,农业生产方式极端落后,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国内经济基础表明,新中国面临的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十分薄弱且生产力布局极度畸形的经济基础。  二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向全世界声明:“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的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一再挑衅,1954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讲:“中国是农业国,要变为工业国还需要几十年,需要各方面的帮助,首先需要和平环境。经常打仗不好办事,养许多兵是会妨碍经济建设的。如果诸位同意的话,我们要继续创造一个和平的好环境。……,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穷,如果能得到几十年的和平就好了。……,谁要打仗,就反对他”。同年10月,他在会见印度总理尼克鲁时讲:“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打仗,假如能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那就很好”,“如果发生战争,我们的经济和文化计划就要停止,而不得不搞一个战争计划来对付战争。这就会使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延迟”。  但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良好愿望,受到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的严重制约。在这一制约下,国内的经济建设方针自建国到70年代初,特别是中苏关系破裂后,始终贯穿着备战和加强国防的理念。早在“一五”计划中就提出,“在全国各地适当地分布工业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消费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当时的中央政府,1)将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在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1950—1952年开工的17项中的13项被安排在东北地区),并集中了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1/4,对冶金、煤炭、机械制造等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新建。此外,还先后在武汉、包头、兰州、西安、太原、郑州、洛阳、成都等地进行工业建设,从而较快地形成了支撑全国经济建设的生产资料供应基地;2)将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的51项安排在西南、西北地区。我国自行设计的694个限额以上重要工程的472个被安排在内地;3)将国内限额以上工业建设项目中的222个,安排在东部沿海地区,占总额的32%,在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和内地分别占36.9%和46.8%,其投资比是0.79:1。  为了平衡全国的生产力布局,1956年毛泽东同志用近2个月的时间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中央部委的工作汇报。在掌握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1956年4月25日由毛泽东同志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主要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的中心思想是:尽量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围绕这一基本方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_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在论及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新的工业大部分应摆在内地。但是,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要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要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援内地工业。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才能有效地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  “二五”时期,国家更明确地提出:“必须在内地有计划地建设新的工业基地,这是我们坚定的、不可动摇的方针。  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继续实行经济封锁的双重压力下,为防备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196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同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全国搬迁会议,提出对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按照一、二、三线进行整体布局的决定。从而形成了中国工业建设历史中一次大规模的空间战略转移。从投资看,自1965年开始的10年间,用于“三线”建设的投资额达2000亿元,占同期新增投资的43.4%;从项目看,“三五”安排的1476个大中型施工项目,“三线”地区占55.8%。直到“四五”前期,国家宏观布局仍以战略后方为中心,中部在全国基础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4.4%。  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共时性与历时性这对矛盾中,历时性是根据,共时性是条件,历时性要受共时性的制约,共时性也要通过历时性起作用。  从此出发不难理解,受长期恶劣国际环境的制约,当时我们只能与苏东和极少数承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有限的贸易和资金往来,而且在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传承的国内基础条件下,如果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五个不可能。其一是,战争的危险始终存在,如果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沿海,一旦战争爆发,其损失不仅将使我国大伤元气,而且有可能使政权得而复失;其二,台海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我国南部邻国的局部战争始终存在,这不能不对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形成严重的威胁;其三,当时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主要是由设备和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的轻纺工业构成,这不仅在长期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国实施禁运、封锁的国际环境中不可能得以发展,而且由于历史上的长期战乱和帝国主义入侵造成的经济结构畸形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国内基本状况,使当时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生产与广大内地,特别是农村相脱节,城乡之间、各工业城市之间均缺乏有机的联系;其四,也正是由于恶劣的国际环境,我们发展工业的重点在重化工业,东部沿海地区缺少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和条件;其五,十分落后的内地经济对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较强的内部制约。因此,基于当时的历史共时和历时性约束,只能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内地,并且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一些发展,也是为了支援内地的经济建设。这是历史的抉择,并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余地。  在这种选择下,“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时期,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共时性方面讲,打破和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和武力威胁,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其次,从历史发展的历时性方面讲,在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和极端畸形的生产力布局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得以增强。  第三,从1953年到1957年,三大地带人均国民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由0.218下降到0.195。  第四,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除以武钢、包钢等工业基地为中心外,还加强了西南、西北地区大型水电站和新疆石油、有色金属的建设,并随之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许多重工业生产和科研基地;修建了连接西南的川黔、成昆、贵昆、襄渝、湘黔等几条重要干线;建设了攀枝花、酒泉、武汉、包头、太原等五大钢铁基地;新建扩建和迁建了一大批煤炭、电力、石油、机械、化学和国防工业项目。  第五,从“一五”到“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内地投资数千亿元,建成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形成了数十个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使内地的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30.6%提高到1978年的39.1%。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所有这些成就均为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后能在宽松的国际环境中以东部沿海地区为经济发展龙头、为非均衡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由于均衡发展战略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特别是特殊的国际环境中采取的战略措施,其间就难免存在有违常规的问题。  1、一概地排斥商品经济,人为地使经济发展逾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2、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经济强国,不至于被动挨打、受制于人,不顾客观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搞赶超美英的“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浪费。据估计,从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和工业布局上的遍地开花,使国民收入大约减少1500亿元。  3、“三线”建设时期,将现代化工业人为地植入缺乏相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内地,全国的资金产出率仅有0.217,大大低于“一五”期间的0.338;有些项目的厂区布置极不合理,国家不得不在“七五”期间投入30亿元资金,对121个“三线”项目进行关、停、并、转、迁。  4、三大地带间人均国民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由1957年的0,195急剧上升到1960年的0,282;1965—1976年间则由0,209提高到0,390。  5、1953—1978年,全国投资形成4000亿元的资产,但真正发挥效应的仅为2500亿元。“三线”建设按照“山、散、洞”原则布局,致使很多一流技术、一流产业工人、一流设备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四  尽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是在极特殊的历史共同和历时性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其间的经验与教训,已足以为我们现今在常态环境中按常规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达到预期目标提供了可以引以为鉴的启示。  (一)在对外方面  1、坚持开放。马克思主义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和作为对这一原理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具体化的现代横断科学的系统观告诉我们,世界各国是人类社会这个有机大系统的子系统,各子系统由于自然禀赋、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基础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之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联系之中。这种联系客观上决定和要求各子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能使各子系统从其他系统不断地吸收“负熵流”并以此抵消内部不断产生的“正熵流”,进而使各子系统能够摆脱混沌和无序而走向有序运作。以此推之,坚持开放,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  试想,在均衡发展战略时期,如果我们的国际环境不是那样恶劣,靠中央集体的强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将会取得不可估量的经济建设成就。  而现今,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长达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经济建设的基础,均为我们坚持开放提供了历史共时和历时方面的有利条件。  2、坚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上述理论同样告诉我们,各子系统之所以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联系中,是基于各子系统的各自利益。没有各自的利益和运作方式,子系统就不会存在,进而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也不会存在。因此,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正是这一客观要求的具体体现。  在均衡发展战略中,若不是当时的中央集体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我国的领土早就被瓜分完了,我国人民的利益也早就丧失殆尽了。  (二)在对内方面  1、坚持发展商品经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商品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不能人为地逾越这一阶段。这也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2、坚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另一种表述,其深刻内涵是以实际情况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方针、政策。  国际国内经验已经证明,只有坚持量力而行的世界观,才能使经济、社会及其他建设事业稳定有序地推进,而将不应付出的代价和损失降到最低点。作者:孙翠兰来源:《探索》2009年第6期

  • 区域经济创新的战略思考

    区域经济创新的战略思考  柳新华 吕志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苏南地区、胶东地区等等,发展势头强劲,对全局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和影响力令世人瞩目。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也日益严重。区域经济如何立足优势,大胆创新,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区域经济创新的作用  区域经济创新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始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形成新优势。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经济区域依托本地区的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如何持续不断地再造发展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其关键在于创新,要充分利用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市场等条件,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使传统的优势延伸到未来的发展,创新的作用便在这一过程中显现出来。  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央赋予地方的发展决策权不断扩大。自觉的创新有助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维、提出新思路;有助于充分认识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增强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针对性;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规律,增强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合理的区域分工可以明确各区域在全国范围的分工中担负的职能,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向,使各区域各展所长、相互配合,充分开发利用各区域资源,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协作优势,避免区域自成封闭体系和区域分工的极端不合理。其次,科学的区域经济布局能有效保证国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产业布局的调整通常是通过重大项目的选点布局来实现的。重大项目的选点布局一般受区域分工与经济重心选择的影响,同时重大项目的落实又会反过来影响区域分工和经济重心的变化。  区域经济创新的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下大气力推进,方能奏效。  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1)建立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宏观调控体系。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把区域经济格局与国家生产力布局相协调,解决宏观与微观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保证经济发展既有微观的活力,又有宏观的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完美结合。(2)建立区域经济开发创新体系。在坚持企业是区域经济创新主体的前提下,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向生产领域的拓展进程,切实形成科研与经济结合、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互补互动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3)建立区域经济创新支撑服务体系。组建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面向中小企业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区域经济的规模膨胀和质量提高。搞好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大力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采用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和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研究和制定推进区域经济创新的政策措施。(1)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政策。中心城市的形成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各种生产要素集中于城市,能够缩短再生产的时间,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发挥强大的聚集效应。这种集中在一定限度内愈大,其创新的动力就愈大,对经济发展也愈有利。(2)区域经济发展分工协作政策。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区位、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出效益。(3)区域产业布局政策。主要着眼点是在明确区际及区内分工的基础上,确定一定时期内的经济重心区,以及经济重心区的推移、转换和跨区域重大项目的选点布局,促进经济布局的合理化,有步骤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4)区域经济发展扶持优惠政策。区域扶持政策属于特殊政策,扶持的对象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过去,我们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多采取补助、救济的方式,今后则应改为补助、救济与开发相结合,以开发为主,重在增强这些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  区域经济创新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在科技、经济比较发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进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有效方式。当前,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步伐。一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优势,确立技术发展主攻方向,加强与国外大公司、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提高聚集力度。二是注重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区内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的能力,尽可能多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和产品更新快的特点,各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包括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发展基金和专项基金,创办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等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面向未来的区域经济创新网络建设。所谓区域经济创新网络,是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与其他相关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营销机构和ZF管理部门以及金融、保险、法律、人才、信息、咨询等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建立的一种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培育区域经济创新网络须做多方面的工作。(1)建立区域营销服务网络,使众多重要的市场需求信息通过网络流向区域决策系统。(2)建立区域研究开发网络,把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实验基地、科技园区联成一体,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成果。(3)建立区域教育和培训网络,把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任务,同教育机构、专业机构、合作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的教育培训结合起来。(4)建立区域决策与管理网络,使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及微观经济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核算、营销服务、市场信息等各个环节,在信息反馈集成的基础上达到优化运行,从而提高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 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文化需求

    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文化需求摘要:自主创新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环境,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战略思维;实现区域科技创新,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多足鼎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观。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文化,自主创新,文化需求  在济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呈现出特色性、创新性、多足鼎立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逐渐失去生命力,需要以自主创新文化为背景,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发展理念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正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世界范围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以特色经济为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客观要求。特色经济的发展是相对于某一区域而言的,要以区域为空间载体。而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的差异使每个区域白成特色,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多媒体产业,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通讯产业,英国的工业革命摇篮威尔士,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被喻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高科技工业区以及美、中跨国形成的硅谷——新竹——东莞PC产业全球生产网的新干线模式都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  实践表明,没有特色,区域发展就很难在世界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相当于一国的工业化过程,主要指不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模仿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传统文化的支配,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雁行追赶模式,模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念。造成不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资金、技术、资源、产业的依赖性,不能根据自然禀赋和各种地域要素及经济发展要素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加重了粗放式经营,弱化了区域品牌意识,导致区域产业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没有形成一区一品的特色经济模式,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经济愈来愈呈现区域化特征,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为界限,而是按照区域的竞争力来进行,全球的生产要素、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着,并越来越集聚于有个性的地区。这就需要认真思考应以何种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区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自主创新文化的发展理念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发展、自主化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原创精神和品牌意识。因此,需要以自主创新文化的发展理念,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  以自主创新文化的理念发展区域经济就是要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找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谋划好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确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可行的措施,逐渐摆脱对发达地区的依赖和模仿,探索一条适合区域经济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把自己独特的、领先于其他地方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逐步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转向大力培育竞争优势,从培育国内区域竞争优势逐步转向培育国际区域竞争优势转变;依托区域优势实行差异化战略,巩固和强化区域特色经济,打造强势产业,打开国内外市场,创出知名品牌,使区域内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区域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环境,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战略思维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是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开放环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使区域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伴随着包含技术转移的国际间交流的加深,全球经济和一些主要国家经济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造成冲击,出现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波动,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开放环境下发展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自给自足、满足现状、拒绝开放的封闭文化造成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区域经济发展一度处于封闭状态。封闭式发展,使区域经济缺少动力和活性,丧失了在开放环境下发展经济的主动性。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既立足本国又通观全球的经济战略思维及战略筹划,就最终会成为开放环境下全球经济战略的失败者。应对开放环境的挑战,封闭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出路,只有走出去,充分利用域内域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自主创新文化源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开放环境下因困境、压力和挑战聚集而成的战略思维。因此,在开放环境下发展区域经济,需要以自主创新文化的战略思维,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正确区分区域发展比较优势的独占性和非独占性,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区域有限的创新要素进行区域优势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逐渐形成不受其他竞争挤压的比较优势;培育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延长主导产业链条,增加主导产品科技含量,形成主导产品的品牌竞争力;重点改造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旧的或传统的产业部门,创生一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未来前途的新的或先进的产业部门;强化区域经济中心增长极作用,不断优化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的组合联系,使三大构成要素的组合和协调效应不断提高。  三、实现区域科技创新,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价值观  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贯穿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已成为改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局面的根本途径。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都必然受某种价值观念的支配。区域科技创新也不能不受价值观念的支配。“人类社会达到统一,首先是由于其成员持有某些共同的最高价值观念和目标。这些价值观念和目标虽然是主观的,但它们影响行动,它们的整合使这个社会象系统一样运转……”(艾伦·斯温杰伍德,1982)。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是区域顺利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的价值一元性,一方面表现为缺乏求新求异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缺少价值整合,缺少推动事物发展的合力。因此,当传统文化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时,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创新、缺乏创新的原创精神及缺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工程中的价值整合的凝聚力。  自主创新文化价值观既表现为求新求异的多元性,也表现为价值整合性。因此,区域科技创新需要一方面保持各领域价值观的独立性,保证区域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价值观整合,形成全社会区域自主创新的最高价值观和目标。惟有如此,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造就开放、进取、宽容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环境,才能使从事不同领域和系统研究的人们自觉地调整各自的价值取向,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多足鼎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多足鼎立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区并立的基础上,世界各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如亚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中东的“阿拉伯合作委员会”、拉丁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非洲的“西非经济共同体”等。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已建立大大小小的区域经济组织达35个之多,并呈现不断扩大、多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从我国看,以区域经济为特征的多足鼎立的布局结构也逐步展现,总体思路和格局不断清晰,全国形成了七个跨省区的经济区域,即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和西北地区。  区域经济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板块已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体系。在这种多足鼎立的格局中如何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锁定作用,使区域市场经济观念比较薄弱,表现为当某一产业的需求空间比较大时,特别在短缺经济时,各区域的这一产业都会有所发展,不会存在较大的竞争,逐渐形成对某一产业的依赖性,但最终丧失了竞争意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激烈、高度对抗性的竞争,行政的分割性使得这一竞争加剧,竞争的结果往往“你死我活”。只竞争不合作、只当“龙头”不当附庸的思想也随着格局的形成而发展。  在多足鼎立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区域经济要想保持竞争力,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实行竞争与合作战略。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增强竞争意识,强化区域优势;另一方面要学会扬弃,学会如何通过合作不断从竞争对手身上吸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经济发展中的劣势,扬长避短。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只有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才能在合作中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荣;才能在竞争中公平竞争,充分认识区域贸易摩擦增多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妥善处理各种贸易摩擦,建立健全预警系统,完善应对机制;才能制定科学的应对战略,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积极配合各区域的战略定位,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以竞争强化优势,以合作求得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五、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观  近几十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汹涌澎湃,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为先导,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两翼,以亚非拉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中、东欧国家构建的中小区域集团为后续,在世界范围内势头更猛,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在这股大潮的涌动下,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政治经济安全,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性贸易集团和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经过近50年的努力,其区域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达60%以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域内贸易已超过45%,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协调统筹是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原则,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表现出对一体化理解的片面性:一方面表现为过分强调某个领域或某个层面的一体化,过分依赖已有的区域一体化基础,不能从协调统筹发展观出发,多渠道、多层面、多领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各区域过分强调自身利益,不能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统筹的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共同推进一体化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同时也要实现科技、文化、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政策一体化。由于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和整合区域内乃至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与自主创新文化协调统筹的发展观。区域经济要想真正实现一体化,需要自主创新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观;需要以这种发展观通过文化的影响产生渗透,催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注意培育区域自主创新文化,摒弃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解的片面性,以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重,打破小区域发展和单纯经济一体化的狭隘思想,不断寻求区域科技、文化、社会、体制、机制、政策的一体化。来源:《经济纵横》

  •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提要: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为主线,围绕该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并进行简单评论。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和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形成于20世纪五十年代,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一)农业区位论。古典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在该书中,杜能还创建了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以此形成农业的区域配置。通过这个理论,杜能证明了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而非自然条件。  (二)工业区位论。劳恩哈特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系统完整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他认为,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业区位指向的决定性因素。  (三)中心地理论。20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当只有一个服务点市场区时,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但是,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服务面之间就会出现空当,处于空当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留空当,圆形之间必须相互重叠,这样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如此一来,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成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多级六边形图形,即为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四)市场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园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档,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当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平衡发展理论  1、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  2、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3、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短缺—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生产率)。这两种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难以得到好转,经济增长无法实现。要解开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战略。  4、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和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使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他们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不应将投资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而应首先放到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重工业产品。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1957)认为,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因此,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这一概念是20世纪五十年代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1950)首次提出来的。佩鲁认为,经济空间由若干中心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空间都是一个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场所组成。佩鲁把空间中心称为增长极。他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3、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循环说”。他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1966年汤普森在《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旦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梯度理论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是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  4、产业集群理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世纪九十年代初,产业集群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认为,专业化产业集群具有“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并强调指出“相互了解与信任”和“产业氛围”对区域内聚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可以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  三、新经济地理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间因素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空间的均衡问题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的问题。  (一)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瓦尔兹(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1999)探讨了存在聚集经济条件序列区位竞争的结果,他通过模型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较早的投资吸引所获得的动态的或者说长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经济效果,因为这对以后的产业吸引形成一种区域环境。由于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对区域发展具有如此的动态经济效果,因此各区域内为吸引新企业进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  藤田和莫瑞(1997)研究了许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际贸易理论。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他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  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  巴罗与萨拉·艾·马丁(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  总之,区域经济理论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学者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丰富起来。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向实证研究,对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使区域经济理论对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更具操作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倪瑛.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1.  [2]何金玲.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J].经济纵横,2007.1.  [3]李红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7.  [4]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作者: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万鹏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4期

  • 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区域经济学

    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1厦门大学5★111302兰州大学5★111303南开大学5★111304中央财经大学5★111305中国人民大学5★111306北京大学5★011307河南大学5★011308东北师范大学4★011309暨南大学4★0113010西安交通大学4★0113011清华大学4★0113012武汉大学4★0113013吉林大学4★01130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0113015东北财经大学4★011301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0113017湖南大学4★0113018上海财经大学4★0113019西南财经大学4★0113020辽宁大学4★01130注:本文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授权中国教育在线发布。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http://www.sina.com.cn2007年11月05日14:08新浪财经  一、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要素流动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  经济全球化是人们在追求成本下降、收益增加过程中的一种制度选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通过产品与资源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整合,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全人类的福利水平。各国、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基础。  全球化特点之一:贸易扩张  贸易扩张即国际贸易增长和贸易自由化过程,是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最直接的表现。  1990年,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突破60%,标志着全球服务型经济格局的形成。  到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至68%。其中,发达国家高达72%,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2%。  伴随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1980—2005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24147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7上升到近1/5。  全球化特点之二: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的载体最初是跨国公司(MNC),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同时避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开辟国外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  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生产、销售、商品与劳务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促进了遍及世界和地区的公司内部贸易,从而加强了贸易联系。  目前,FDI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般经济增长整体中的部分,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  全球化特点之三:新技术浪潮  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降低了运输与通讯成本,使国际间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大为降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而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  为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发展了区域经济整合,以区域的竞争力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范围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一)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处理各地区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为以后各个经济区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60年代初,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三线建设的任务,沿海的部分企业也内迁,促进了内地各省、市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来工业生产力过分集中于沿海的经济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二)  1978年末,中共中央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将发展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即是非均衡发展战略  90年代初开发浦东新区,并推进沿江沿边开放。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形成与发展。  总体格局  纵观国内各地情况,我国已基本形成各具特点的几个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目前正在发展成为包括港澳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两岸经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区、西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  在各大经济区内部还形成若干小经济区或城市群,如辽中南城市群、鲁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等。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分工格局的演化  外部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情况,外国直接投资对投资地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个方面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性(2)层次性(3)区域性(4)多面性(5)差异性(6)时间性  2、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  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履行中国政府承诺的义务,中国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实行统一、公正、合理的经济与贸易政策,强化中央的宏观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些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向那些条件较好地区,特别是向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大中城市地区转移、集中。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和产业组织的变革,将促使中国产业布局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聚。在家电、汽车、机械、计算机、医药等加工行业更加明显。  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及其格局不断变化。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新问题。  (二)改革开放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面对国民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提出了要按科学发展观来发展中国经济,其实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其中的要点之一。据此,中国政府调整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布局,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战略。  最近几年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成果:  1、西部地区投资大幅度增加  2、中部崛起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主要经济区域:  几个主要经济区域将继续加快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互联互动、互相竞争、互相补充的局面,成为中国经济空间结构中的支柱:  1、长三角经济区。  2、珠三角。  3、环渤海经济圈。  4、东北老工业基地  (三)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的主要经济区(欧洲、美国及北美、非洲、澳洲)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中国将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逐步构建亚洲自由贸易经济区。包括东北亚经济区,强化与东盟的经济联系,加强10+1的体系。  加强上海会议成员国的经济联系,与俄罗斯、东欧、中亚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将进一步发展构建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四)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各省内部及跨省市的经济合作,形成一批小而有特色的经济区和城市群。  四、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  促进我国区域分工与合作,以下两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1.加快技术进步,培育地区竞争优势,使各种区域都能在区域分工合作格局中增加利益。  2.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  (二)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都市圈或城市群的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改变现有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需要。  “跨省区域治理”应该是中国都市圈或城市群经济空间整合的新思路。  (三)加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  1.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和社会基础的区域,努力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力。  3.加强集群发展的环境建设  (四)发展区域创新网络问题  1.提高区域创新网络意识  2.发挥政府职能,培植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3.促进区内行为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培植企业的地方根植性

  •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0(PDG)

    中国区域经济年鉴2000年的,老了点,不过也没见到过之后各年的区域经济年鉴出版,难道2000年的是绝版?超星格式。[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76:52:42编辑过]

  • 区域经济视角下国内支线航空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反映一定区域内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国内支线航空发展陷入困境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我们对支线航空区域发展布局的科学性和社会总体经济效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支线机场的规划建设。  关键词:区域经济,国内支线航空,发展布局,社会总体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推动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它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区域经济合理发展的程度。换句话说,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来衡量特定区域经济合理发展的程度,对解释当前国内支线航空的发展困境有很大帮助。  支线航空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尚没有完整清晰的定义,学界一般将其定义为航距在500公里左右,由70座以下的机型在中小型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或中小型城市之间的航班飞行[1];也有学者根据中国民航“十一五”机场布局规划中关于大型枢纽机场、中型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的分类,将支线航空概括为可以在非省会城市且年旅客吞吐量低于100万人次的机场开展的营运[2]。不管具体如何表述,支线航空作为枢纽—干线—支线航空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始终是中国航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航空运输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其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都已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早已确定了世界民用航空大国的地位。但是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它在整个航空市场中的份额常年徘徊在2%~4%之间[3],这种落后的发展水平与中国民用航空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其实这些年中国支线航空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支线航空的潜在需求开始向有效需求转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活跃,支线航空需求较高;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旅游业快速增长等,也为支线航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中国幅员辽阔,很多地区的自然条件都适合发展支线航空[1]。然而,中国支线航空却没有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实现应有的发展。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支线航空运输市场的问题就逐渐凸现,由于支线机场运营成本过高、缺乏合适机型和航班安排不合理等诸多原因,国内支线机场大都呈现出吞吐量较小和经营困难的景象,支线航空的发展陷入困境,与同期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班的大幅度增长形成了鲜明反差;随着近年来国内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和铁路几次提速,支线航空运输市场更进一步萎缩,甚至不少地区支线航空运输已经被高速公路和铁路挤出了运输市场。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65%的支线机场旅客年吞吐量低于10万人次[4]。更为严重的是,面对支线航空运输市场的低迷,很多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和地方政府曾经一度认为规模就能带来效益,试图通过增加支线机场的数量和飞机的运力来实现市场的兴旺,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一方面,各地争相上马支线机场的建设,无视支线航空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国内支线航空经营效率不高、网络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多数航空企业偏爱购买大运力飞机,由此造成航空企业在许多客流量小的支线航段上使用中型客机运营,导致上座率较低,长此以往,航空企业往往会在亏损的压力下大幅减少班次,而班次较少就更难以获得广大旅客的认可——运力和客源的矛盾导致支线航空陷入了客源不足的恶性循环。事实上,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30座~120座的支线飞机只有81架,仅占全部民航运输飞机的8%,而欧洲和北美的比例分别是36%和43%[3]。上述这些不利因素结合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国内支线航空的健康发展,从民航总局《200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可以略见一斑:2008年中国境内民用航空通航机场共有158个(不含香港和澳门),所有通航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有47个,与上年持平,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5.49%,而其余111个支线机场完成的年旅客吞吐量合计只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4.51%[5]。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支线航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较差;在不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整个运量中比重很低,与干线航空的发展不够协调;面临铁路提速、高速公路等的激烈竞争,市场开拓困难重重;多数支线机场耗资巨大却难见效益,国家每年还要拿出巨额资金进行补贴。尽管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仍要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因为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支线航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航空运输市场结构,而且也能更好地满足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需求,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水平。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还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国内支线航空的繁荣。根据最近出台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国要在完善现有100多个支线机场的基础上新增45个支线机场,建设资金预计1400亿元;而到2020年之前,准备新增支线机场97个,总投资将高达4500亿元。届时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将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2%[6]。与其他航空大国相比,更可以看出中国的支线航空是个朝阳产业,比如美国国土面积与中国相近,却拥有公共机场五千多个,每万平方公里的民航机场服务密度高达5.96个;而中国的密度仅0.1个,远低于世界民航运输量前40名国家0.5的平均水平[1]。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困境主要就是支线机场的经营困境。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支线机场,虽然有温州、台州等地区的支线机场生意红火,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但更多的机场修起来了之后却长期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效益,甚至难以收回投资。这些支线机场普遍都困窘于航班量太少,出现巨额亏损,甚至随时都有停航的可能;有的因为线路取消而被闲置,给当地留下了巨额的债务包袱。国内各个地区只有特点的差异,而没有本质上的高下之别,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建设类似的支线机场却产生了如此之大的效益差距?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区域经济的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在不同组合情况下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区域经济合理发展的程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何在不同的地区科学地修建支线机场?如何发挥已建成支线机场的效能?以及如何支持各地支线航空和整个航空运输体系步入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支线航空过程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从表面上看,当前支线航空困境的原因在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支线航空网络不健全,机场布局不合理,市场管理混乱,机场对支干线航空调节能力差,等等。但是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其成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支线航空区域发展布局的科学性和社会总体经济效益重视程度不够,具体到各地来说就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正是反映了区域性的资源、资金、技术和政策等的开发利用状况,即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社会综合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视角首先体现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支线机场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规划立项要首先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发展模式以及社会需求的特殊性等。是经济发展总量决定机场建设数量,而这种因果关系却被某些地方弄颠倒了。区域经济视角也体现在各区域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上。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格局,它们相对集中又分工协作、互动发展,对国内支线航空发展和支线机场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格局中支线机场的交通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能力下降在所难免,必须调整思维,重新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费效比严重失衡的发展困境。区域经济视角还体现在自然、人文、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差异上。  综合各种情况的考虑,笔者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下,国内支线航空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一些地区对支线航空、支线机场的盲目规划建设和对社会总体效益的忽视。我们要从各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支线航空的布局和支线机场的建设,科学、合理地推动国内支线航空事业的长远发展。作者:王志勇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0期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升级

    摘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都普遍形成了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也应该是培育产业集群。因此从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是培育产业集群,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了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升级的形式、集群升级的途径,最后得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产业集群,培育,升级  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稀缺的性体现在相对于人类的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总体上讲我国资源有效利用率并不高、资源分布西部偏多于东部、单一的产业结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很有限等原因,制约着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及探索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理论内涵  从19世纪的“产业区”到20世纪70年代的“新产业区”,至1990年波特正式提出“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聚研究跨入新的研究阶段。在中国,产业集群现今也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概念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研究真正引起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年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从研究文献看,产业集群又被称为“地方企业集群”、“地方生态系统”、“区域集群”、“产业区”、“专业化产业区”、“块状经济”。等。按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的聚集形式,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的、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等。产业集群通过规模经济、技术传递和人力资本共享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纯经济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其空间优势集聚,可以发现集群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集群中共同的文化背景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来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创新。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的产业(通常是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为指标,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其实产业集群就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产业与产业所在区域的结合,使该产业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在该地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促进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本地经济增长。  二、培育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首选目标  工业园区是为了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工业园区通常包含若干个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形成产业联系。总体而言工业园区都是相对专业化的园区,由于产业的关联度把这些企业联系在一起,多数企业的相似或相关而在该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区,北京的中关村高新技术园等。事实上,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就是由于产业的相似或相关而把企业联系在一起,它本身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区。工业园区的雏形可能不是产业集群,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联系的加强会逐渐形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调整要依赖于产业集群理论,如此可以走上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就比较成功的工业园区的培育方式进行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如下:  1、珠三角产业集群是利用该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优惠的政策吸引该区域之外的企业在该区域投资建厂并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招商引资,把众多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将企业落户,这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不谋而合的。  2、江西景德镇培育发展的陶瓷产业集群是极具竞争力的,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吸引、凝聚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因此可以考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企业投资环境,通过合理的规划来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3、温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形成的产业集群,这是比较成功的模式,由此可以考虑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三、资源型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共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些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太大一旦资源供应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企业的发展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集群如不进行及时的改革,区域内产业的矛盾会凸现,毫无疑问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相悖的,因此资源型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资源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的形式。  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学派:一是关注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二是关注动态能力的研究;三是关注全球价值链上附加值的提高。  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产业集群的雏形到产业集群的成熟完善,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升级转型的过程。波特是最早提出产业集群升级的学者,产业集群达到完善的程度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升级不及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集群升级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通过加强企业间的联系,提高劳动分工和组织协调能力而得到升级。第二种形式是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升级。价值链的升级包括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这两种升级模式目前主要的详细论述都要求与世界相联系,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联系在一起,从价值链的终端向两端移动,从生产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品牌专利和营销渠道的开拓,来获得价值增值,从而实现集群升级。  (二)资源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的模式选择。  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中型企业与龙头企业的生产建立起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能够为企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持。产业集群的升级就是企业制造更好的产品,更有效地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产业集群升级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常见的升级模式:(1)企业所在的生产过程的升级,企业生产体系进行重新组合优化配置,或者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益。(2)购买新的生产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强产品的研发,推出新产品或者及时改进落后的产品。(3)开发新功能放弃旧功能来达到功能升级的目的。比如从制造环节向研发和销售策略等价值增值的环节转化;(4)通过从一条价值链向价值量更多的其他价值链转化来实现价值链的升级。价值链公司创造价值活动的过程是有一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所构成,包括基本活动(如物流与生产活动)与辅助活动(如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些活动把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通过不断地让渡价值,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价值增值,从而形成价值链。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竞争激烈的加剧,价值链发展进一步突破空间限制,在全球展开,形成全球价值链。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明显,如果从价值链角度看,我国的产业集群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价值增值的高端环节未曾涉及或者说涉及很少,因此对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1、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而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专利以及销售渠道等附加值丰厚环节的竞争优势有待提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政府要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  2、面对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行业和区域,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扩大生存空间,从产品的低端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环节转型,引进先进技术,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品的研发,品牌的设计和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增值。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商会的联系,完善市场体系。  3、政府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所在区域的市场体系密切相关,该区域能否提供完善的、专业化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和融资困境;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畅通方便的现代物流体系。  (三)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措施和办法。  产业集群要实现从低成本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内的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包括该区域内独特的文化氛围、创新的法规制度、合理的技术人才流动机制,使得该区域内能够保持稳定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  第一构建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对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奠定了文化基础。诚信可以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也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不充分,缺乏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企业遵循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  第二发挥政府的守夜人角色,政府为公共管理提供保障。政府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化,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比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的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体制和制度建设,消除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等。此外,政府要对教育和科研机构提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提供智力支持。  四、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人口等。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战略,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开发资源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环境的道路。为治理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所以导致了人与资源的矛盾。人与资源的矛盾,实质上人和这个复合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比例关系的失调。所以,从人和资源矛盾的视角出发,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正确处理好这个复合系统中各个主体的关系。发展经济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同理,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会失去物质保障和人力支撑。所以,需要把资源、环境与人的主体因素结合起来,确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追求的是应当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并保持该复合系统的主体功能稳定。  参考文献:  [1]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刘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科研管理,2007,  [3]梅丽霞,柏遵华,聂鸣.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科研管理,2005,(5).  [4]张连业.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大学,2007.  [5]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41-47.作者:周智伟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年第3期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