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大区域经济读书会欢迎您!

    为了扩大人大区域经济读书会的影响力,我会于2008年9月23日起在网上开设交流平台,欢迎海内外的区域经济爱好者光临指导!人大区域经济读书会:www.zehui.org/bbs[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323:55:29编辑过]

  • 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应关注的学术会议

    在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的总体会议中,好不容易遴选出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本年度相关学术会议,大家有时间一定多关注一下哈:“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发展论坛”2010-4-10广西省2010中国旅游科学年会2010-4-10北京市2010年制度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0-4-17山东省“让城市更宜居---生态、智能与建筑”学术研讨会2010-4-19广东省2010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10-4-17山东省2010年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ASGIS2010)2010-4-22重庆市2010年全国地理期刊编辑出版年会2010-4-22陕西省2010中国城市管理发展年会2010-4-23北京市“世博会与上海发展的新机遇”学术研讨会2010-5-1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与社会保护”学术会议2010-5-8福建省第12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年会2010-5-10山东省中国低碳经济高层论坛2010-5-15山东省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2010-5-14湖北省中国科学院“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2010-5-24山东省第五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2010-5-28上海市资本主义危机与出路:21世纪社会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5届论坛2010-5-29江苏省2010·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2010-6-1北京市“中国调查”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6-1上海市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2010-6-1北京市低碳农业研讨会2010-6-1北京市2010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2010-6-14上海市第18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2010-6-18北京市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6-26湖南省第四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2010-7-1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青年论坛2010-7-1北京市第二届农村发展博士生学术论坛2010-7-3北京市2010’全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10-7-11云南省中国科协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2010-7-10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博士生学术论坛2010-7-10山东省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2010-7-19上海市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成立30周年暨纪念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学术研讨会2010-7-30山东省532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变化学术研讨会2010-7-30河北省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10)2010-8-1江苏省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2010-8-1北京市2010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国际论坛2010-8-7安徽省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2010-8-17河北省第17界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2010-9-1台湾省2010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9-17山东省第二届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10-9-15湖南省第十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2010-9-20陕西省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10年学术年会2010-10-1山东省2010中国公共财政论坛“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财政”2010-10-16北京市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2010-10-15福建省信息系统、信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全国研讨会2010-10-15福建省2010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国际会议2010-10-16天津市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0-22重庆市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1-1浙江省第一届可持续城市化国际会议2010-12-15香港特别行政区

  •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研究的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和我国国内一体化程度的研究。研究多以经验描述为主,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效应的分析,这些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模式  1.前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间/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经济区域集团。其实质就是降低区内交易成本,使产品、要素自由流动,在市场作用力下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到国际经济之中,整体经济实力和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尽管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经济的总体水平尚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世界中也处于较低的位置,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加大。为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早在20多年前我国就提出了经济一体化问题,并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相继提出了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发展到现在已颇具影响,并正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就是其典型代表。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整合已经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特点以及研究趋势。  2.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概况  2.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补充还是损坏世界经济体系,是阻碍还是促进全球化的发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强调二者相互替代的“此消彼长”论,也有强调二者相互补充的“互补共生论”。对此,我国的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华民、王疆华和周红燕(2002)①5,伋晓光(2005)②等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华民、王疆华和周红燕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从国际比较优势的转移、部门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中得出建立一体化的内在原因。但是,这些理论没有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化解经济全球化风险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产生了源于市场机制作用过程中的具有随机性的系统性风险和来自于一国不能在全球化冲击下做出有效结构调整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国家之间的谈判把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国家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如果把科斯的市场内部化理论从微观向宏观扩展,把国家或者国家间的经济联盟看作全球化市场中的企业,并加入随机和动态因素,则可以得出,一体化的区域经济除了对参与国有福利上的增进之外,其通过国家谈判内部化全球市场,降低了经济全球化的非系统性风险,降低了广义的交易费用以及通过货币合作促进金融稳定。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组织,并促进其向更高级的合作形式发展。伋晓光(2005)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源于对世界市场潜在利润的追求,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者是两种空间上并存的制度安排。不同的是,全球化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它具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行为主体看,跨国企业是初级行为主体,各国政府是次级行为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是以国家签订一系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又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它能减少全球化中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从行为主体看,政府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是初级行为主体。  田春华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关系③。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世界多极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所实现的自由化在地域范围上不及GATT或WTO,但其内部实现商品免税流动是多边贸易体制目前尚不能达到的,它不能取代GATT或WTO。侯若石(1996)分析了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④。他认为,3“I”(产业内、企业内、区域内贸易)现象说明地区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发展,3“A”(亚洲经济奇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欧会议)现象说明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地区经济一体化出现了突破传统的新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也将发生变化。从经济一体化的地理范围看,出现了跨地区趋势;从一体化方向看,出现了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的趋势;从一体化的内容看,出现了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转向多方面的经济合作趋势;从一体化方式看,从契约型转向协商型;从一体化制度看,出现了多种体制向单一体制转变的可能性。因此,地区经济一体化只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的中间阶段。廉晓梅(200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构建开放的全球经贸规则有积极的影响,能够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的经济联系,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等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⑤。吴晓霞(2004)认为,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地缘优势组建区域经济组织,形成集团竞争力,以提高竞争实力。但是区域化并不阻碍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⑥。  陆月娟(2001)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推动区域政治联盟⑦。但是,它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松散联盟,会导致成员国内部矛盾重重;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求约束甚至出让部分国家主权,使国家的主权面临挑战;除此之外,还会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2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研究。  佟家栋、杨坚和信玉红(1994)分析了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差别和模式⑧。他们认为,从三类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的性质看,发达国家着眼于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更容易达到这一目的,因而可能更有前途。从三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前途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特点是集部门内贸易与部门间贸易于一体,它的前途是在低层次经济一体化模式下,逐步扩大其成员国的数量,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加入,而且似乎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吸引力。  刘力(1999)⑨,韦金鸾(2001)⑩分析了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刘力认为,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投资等都有好处,应该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根据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不同特点和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的实际情况,应该把自由贸易区作为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因为自由贸易区可以避免成员国在贸易和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困难,避免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造成严重冲击,最大限度地减低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中要采用多个发达国家和多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循序渐进,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的积极作用。韦金鸾分析了南北型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认为,发达国家受益最大,冲击最小;发展中国家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利大于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  陈雷,李坤望(2005)以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利用维纳布尔斯(venables)1999年建立的“三国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维纳布尔斯的三国模型中引入了比较优势的两个不同来源—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得出的结论是,组成一体化组织的两国中,技术水平或者禀赋水平接近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那一个国家获利比较大。实证的结果是,欧盟建立之后,成员之间的人均收入呈收敛趋势,东南亚联盟成立之后,成员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考察时间短,所以结论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我国如果要建立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就需要选择禀赋水平更为极端的伙伴国。但是这种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将造成成员国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和合作,不具有稳固的合作基础。因此,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和倡导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积极实践新型的“南北型”合作形式。  周瑾(2000)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之间的不平衡进行了分析,认为美洲经济一体化存在很多困难。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集团,虽然它的建立给墨西哥经济带来了巨大利益,但是对于两国而言,由于在贸易效应、竞争优势和权利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因此NAFTA收益的分配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决定了美国和拉美国家对美洲自由贸易区所持的态度,因而也必将影响美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汤碧(2002)对欧盟和APEC的特征、推进方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APEC是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今后,欧盟和APEC以前所拥有的独特性质将逐渐变为二者的共性。  2.3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徐辛鹏(音译)和J.P.冯(XinpengXu,J.P.Voon,2003)以科斯特洛(Costello,2003)以及科斯特洛、斯托克曼(Costello,1993,Stockman,1998)建立的统计模型为基础,对中国省际间的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度量。徐辛鹏和冯首先将一体化定义为省际之间价格变量的共同运动,他们将部门价格变化分解为国家效应、部门效应和省内效应。如果省内的效应不是很重要,则价格变量趋向于同步运动,一体化的概念就与价格的共同运动等同。也就说,如果省内效应很重要,则区域是“隔离”的,省际之间经济变量的同步运动也不可能。其次,很多因素会影响省际之间的价格同步运动,只有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价格的同向变动是由于相同要素引起时,省份之间才能被认为是一体化的。研究表明,我国省际之间不管在短期还是长期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同向运动。控制了一些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我国省际之间是相对一体化的,而且一体化的程度随时间在提高。  乔图恩和琳达?冯伊尼格(ChyauTuan,LindaFung-YeeNg,1995)利用重力模型研究了香港对外投资和香港—广东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内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香港对广东的外向投资及其扩散过程;香港—广东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和进程;香港在产业和宏观层面上的转变。根据重力模型,广东从香港获取了大量的外资,但劳动力供给和市场潜力也是其它的主要因素。从企业层面看,香港和广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了地方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了制造业到广东的重新布局。从产业层面看,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了当地制造业的就业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技术含量。但是在香港和广东潜在的政策协调背景下,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香港与周边地区融合的形成过程,对外直接投资也只是区际间的直接投资。  孙大斌(2003)从产业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他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具有地缘关系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解,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在区域内实行地区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簇群化、梯度转移、融合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必然构成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在机制。  李盾,董云(2005)分析了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思路。认为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层次低、整体实力强、属同一主权国、经济互补性强、开放的特点,产生了贸易扩大效应、生产要素配置效应、投资刺激效应、经济结构转型效应、示范效应和开放效应。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历史看,两区域集团走的是先按地缘结盟,然后再扩展的发展模式。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并结合目前两岸四地经济合作发展的现实,我们可选择渐进式北扩的发展模式组建自由贸易区。具体要深化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推动“泛珠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根据优势产业互补原则,加强官方协调。  贾丹华(2003)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和出路作了分析。他认为,我国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范式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陷于困境的关键的内在制约因素,而区域网络经济的崛起,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激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加快区域网络经济发展是长三角地区走出经济一体化发展困境的根本出路。  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  3.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评价  3.1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以经验描述为主。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关系的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分析以及政府在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定位等。从整体来看都属于经验描述为主,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3.2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从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念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促进还是阻碍。第二个方面主要是运用相关的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分析的范围涵盖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第三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阐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利用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深入阐述很必要。  3.3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缺乏对一体化长期效应的分析。目前的分析大致认可,区域经济一体化能给成员国带来利益,虽然利益的分配存在不均衡,但是对于不同经济实力的国家都是利大于弊。从长期来看,只要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存在,这种组织长期的稳定性就不能保证可持续。因此,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效应如何?在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政策如何协调以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并使所有成员国受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4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往往被看成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国内的研究中,人们通常认为,通过国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改善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改善我国日益扩大的区际经济发展差距。但是,这些研究混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提高区内的贸易自由度,使生产要素、产品能在区内自由流动,达到最优配置,这必然带来经济活动的集聚,集聚伴随的是总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福利分配的不均衡。而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经济活动的分散,以达到区际福利分配的公平。因此,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代替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误区。  注释  ①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②伋晓光.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8期  ③田春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1996年第12期  ④侯若石.从地区经济一体化走向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1996年第8期  ⑤廉晓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5期  ⑥吴晓霞.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5期  ⑦陆月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11期  ⑧佟家栋、杨坚和信玉红.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比较,《世界经济文汇》,1994年第1期  ⑨刘力,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⑩韦金鸾,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11陈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12周瑾.从NAFTA内美墨之间的不平衡看美洲经济一体化,《国际观察》,2000年第6期  13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4XinpengXu,J.P.Voon(2003),“RegionalintegrationinChina:astatisticalmodel”,EconomicsLetters,79:35~42  15ChyauTuan,LindaFung-YeeNg(1995),“HongKongoutwardinvestmentand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withGuangDong:processandimplication”,JounalofAsianEconomics,Vol.6(No.3):385~404  16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6期  17李盾、董云.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6期  18贾丹华.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及其出路,《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8期  19袁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政府的中观调控,《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0马波、王双.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经济纵横》,2005年第7期  21乔燕、孙晓燕.中国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断思,《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  [2]伋晓光.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与管理》,2005,(8)  [3]田春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1996,(12)  [4]陆月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01,(11)  [5]廉晓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东北亚论坛》,2003,(5)  [6]吴晓霞.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东北亚论坛》,2004,(5)  [7]侯若石.从地区经济一体化走向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1996,(8)  [8]刘力.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世界经济研究》1999,(2)  [9]韦金鸾.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1,(6)  [10]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南开经济研究》,2002,(3)  [11]周中林.论新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APEC,《经济评论》,1999(5)  [12]屈子力.内生交易费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南开经济研究》,2003,(2)  [13]李平、陈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4]李盾、董云.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5,(16)  [15]周瑾.从NAFTA内美墨之间的不平衡看美洲经济一体化,《国际观察》,2000,(6)  [16]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国际经贸探索》,2003,(6)  [17]张纪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决定因素及形式比较,《当代亚太》,1997,(6)  [18]贾丹华.《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及其出路》,《现代经济探讨》,2003,(8)  [19]陈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5,(2)  [20]袁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政府的中观调控.《甘肃社会科学》,2003,(3)  [21]马波、王双.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经济纵横》,2005,(7)  [22]乔燕、孙晓燕.中国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断思,《济南大学学报》,2005,(2)  [23]张河山.政府管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学习与实践》,2005,(7)  [24]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开发研究》,2001,(2)作者:李瑞林来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年第2期

  • 请关注:人大区域经济读书会主页更新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学科学术交流的发展,我会在10月5日-10月24日期间对原来的网站进行升级改造,给很多朋友带来麻烦,在此致歉。现我会的网站更为:www.rucbbs.org.cn,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人大区域经济读书会

  • [公告] 大家来议一议区域经济学版块该怎么发展啊?有大奖哦!

    刚刚担任版主,还不知道怎么管理,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深入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天大的事也是可以解决的!我就想,既然大家七拐八弯的来到了“区经”这个小版块,想必都是对区域经济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至少也几分好奇心吧,以后这个小版块大家都是有发言权的,当然也不是无所顾忌了,也得有一些制度约束,我初次担任论坛版主,从没有过论坛管理经验,所以想在这里广开言路,请大家踊跃地说说自己的想法,说什么都可以,比如都应该有哪些版规呀?主要应该关注什么类型的问题呀?对版块的发展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建议呀?等等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将不定期对有价值的跟贴进行奖励!!!视贡献奖励论坛币50-2000不等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 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展望与对策

    预计2010年,各省区合计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11%左右,各省区增长范围大约在16.0%—9.0%之间;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东部,“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将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势头将继续得到保持。建立布局均衡的重点开发区空间格局,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普遍增长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开发地区是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带动区。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建议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完善区域经济政策,改进土地财政税收政策。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出台了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目标的4万亿元一揽子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扩大内需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和若干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12个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中部地区、横琴、江苏沿海、辽宁“五点一线”、关中—天水、鄱阳湖、图们江、黄河三角洲、广西、海南旅游岛等)。这些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迅速克服了外需急剧减少带来的巨大冲击,成功避免了经济大幅度衰退的局面,年内率先实现了止跌回升的“V”形态势。  进入2010年,我国还将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努力防止可能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全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确保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抵抗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不可没,在后危机时期,还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缓解外部冲击和影响的作用。  一、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中西部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回升。  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止跌回升,各省区合计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11%左右,略高于上年,各省区增长范围大约在16.0%—9.0%之间;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东部,“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将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势头将继续得到保持。  2010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的重点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可能达56.8%,已经走过了所谓45%—55%的城镇化高峰发展时期;以二产和三产合计就业人员比重看,工业化也高达70%,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可能仅为40%左右,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水平仅为53%,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总体上看,未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将向中西部(特别是大中部)转移。这些都将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后危机时期,我国出口下降的趋势将得到极大的缓解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东部外向型经济地区将进一步扭转出口下滑态势,初步恢复出口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将得到明显加快。年初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慌”有所缓解,有关方面估计,上年因金融危机返乡的大约2000万农民工将有50%—60%会重返沿海打工,预示着沿海外向性经济的迅速复苏。当然,沿海经济的复苏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即使出口形势会大幅度好转,但一般认为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提高,但可能还不会超过快速发展的中西部地区。  二是在完善的多层次区域经济体系指导下,将形成我国国家级重点开发地区的空间布局。  在完善的区划体系条件下建立重点开发地区空间格局,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重点开发地区是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带动区,建立布局均衡的重点开发区空间格局,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普遍增长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几十个国家级重点发展地区的规划(仅2009年就出台了12个),今后我国重点开发区空间格局将呈现如下基本特点。  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将继续产业结构升级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将形成“三大五小”重点发展地区的空间格局:“三大”是指京津冀北、长三角和珠三角;“五小”指辽宁沿海的“5点一线”、山东胶济沿线、苏北沿海、海峡西岸和琼州海峡地区。其中一些热点地区包括:辽南城市群、图们江地区、曹妃甸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黄骅港、黄河三角洲、胶济(半岛)城市群、苏北沿海、长三角(包括了沪苏浙三省区及安徽的一部分)、海峡西岸、珠三角、琼州海峡(包括海口与雷州半岛和湛江经济区)等,未来哈大地区、黑东地区、长吉地区等也可能成为热点地区。  中西部则将出现三类重点发展地区(或称热点地区):一类是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古西部、陕北、山西、宁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格尔木盐湖开发,未来还有横断山脉地区等;二类是老工业基地,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渝地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实验区、关中—天水开发区;三类是区位和农业相对优越地区,如北部湾、天山北路经济区、青海湟水河流域、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昆明环滇池城市圈、贵阳城市圈、环鄱阳湖经济区、皖江经济带等,未来还有伊利河谷、喀什地区等。  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建立坚实的区域经济框架体系。  首先,城镇化是大规模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我国一系列短期以及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抓手。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城镇和乡村是区域经济的两大基本功能区,而城镇又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框架,加快城镇化步伐,建立区域经济框架体系,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和快速地发展。未来我国城镇化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以人口100万—200万人的中间规模的城市建设为抓手,形成高度集约化和紧凑型城镇建设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首先,要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完善的城镇体系。按顶层设计的思路和要求,未来我国城镇体系如下:总体上,城镇化率达70%以上,城镇人口达10.5亿人(按最新的中国人口高峰15亿人计算),形成一个大体上的“2000+18000(城市与建制镇)”的城镇体系。  具体的城镇格局和城镇人口分布为:第一层次的城市,以现有31个省会城市和沿海大型港口城市(也就是统计年鉴中所列的35个城市)为基础,将这些城市都建设成城市人口达500万人左右的大城市,可容纳1.7亿城市人口;第二层次的城市,以现有300多个地级市和地区行署镇为基础,将这些城市和建制镇都建设成城市人口达100万人左右的城市,可容纳3.0亿城市人口;第三层次的城镇,以现有的2000多个县级市和县城为基础,将这些城市和建制镇都建设成城市人口达20万人左右的城市,可容纳4.0亿城市人口;第四层次的城镇,剩下的建制镇城市人口要达到1万人左右,可以容纳1.8亿左右的城市人口。由此形成“2000+18000(城市和建制镇)”的城镇数目“金字塔”形分布和城镇人口“纺锤”形分布的合理城镇体系,可以基本满足我国高度城镇化和更集约城镇化的要求。  其次,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加快辽中城市群、京津冀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吉中城市群、鲁北城市群、鲁东市群、宁绍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粤东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等15个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合理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  最后,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以人口为100万—200万人的中间规模城市建设为抓手,形成高度集约化和紧凑型城镇建设模式。一方面,我国城镇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中小城镇,或人口为100万—200万人的中间规模城市,另一方面,中间规模的城镇既能有效克服城镇规模过小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就业机会不多和收入难以提高等问题,又可以有效避免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所谓“大城市病”,中小城市或中间规模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潮流。  二、若干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落实力度。就市场机制而言,要努力做到不断深化区域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加速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让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组合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关于合作机制,重点是筹划大型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群的建设力度,形成若干以超大规模城市为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经济合作带。关于互助机制,要进一步利用全国各地援助四川汶川震后重建形成的区域互助网络的契机,推进区域互助长期接对关系的形成,促进互助活动的经常化、双向化和互利化。关于扶持机制,重点是在扶贫新标准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老少边穷地区多渠道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资源枯竭性城市和地区的扶持力度。  二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从新三大地带的角度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部高、大中部低的“V”形格局,大中部成名副其实的中间塌陷状态。由于大中部是我国人口最多、发展水平最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大中部地区的振兴和发展问题。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点应该是大中部地区,必须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大中部地区整体振兴和发展,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关键性的贡献。  三是完善区域经济政策,改进土地财政税收政策。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区域转移支付制度,努力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如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全面推广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制定和完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扶持政策,鼓励东部和外资到中西部投资。改进土地税收财政政策,尽快制定和开征房地产税,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的用途,做到既能够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又能缓解房地产泡沫的压力。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刘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04月19日

  • [求助]人大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考博试题

    在下立志报考人大区域所区域经济学博士,求助历年的考试真题,同时还求助城市经济的考题,赤诚之心等待您的帮助!我也愿意以可接受的价格购买!多谢!lhxflower@126.com

  • 我该如何学习区域经济的基础知识?

      我幸运的进入一家咨询公司,主要就是做区域经济的。可以跟着团队一起出去实地调研,感觉很兴奋同时又增长见识(见笑了)。我并不是一开始学经济的,我是计算机毕业的,所以让各位见笑了。转行也是老板给的一个机会,我很想好好的干,也知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不知各位能给点什么好的意见,我有很好的实践学习机会,但也想把底子打的扎实点,希望各位给点意见,刚看了你们这关于区域经济的很多经典文献都是英文的,让我着实有点怯步,不过本人现在有十二分的热情,如果真没他路我也会死啃英文(就是麻烦一点点,嘿嘿),所以有没有中文版的?顺道指条路我该如何打好基础路。在此谢过!感谢你的坦诚!希望你能够通过努力逐步掌握区域经济学基本知识,先奖励200你可以在本论坛上下载一些相关书籍或文献,并方便阅读!希望你能把自己学习和科研经历跟更多人分享![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3-2019:45:10编辑过]

  • 关于区域经济学资料的个人建议

    首先祝各位兄弟姐妹新年好。小女子浏览贴子发现有个小问题:1.寻找资料的人心急火燎弄不来资料发资料的价格太贵挨人骂。我只想说一句话,既然大家为了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既然大家支持这个论坛,能不能彼此忍让一点点呢?O(∩_∩)O~有人要骂我,说老子的资料都是花钱买来的,我怎么能不收钱?希望能贱卖的人价格低一点,得到过别人帮助的人也要帮助下一个热,把这种友爱传递下去。2.资料不列出目录的人可能也不少,至少好几次我都是花了不少钱买来的东西不怎样,或者重复了。总之,希望各位能够对自己的资料负责吧,列出一个目录,也好叫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是否需要。暂时就这么两个问题吧。我在这里做好准备了,请各位送来鸡蛋鲜花吧O(∩_∩)O~[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14:25:34编辑过]

  • 区域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区域经济学年会论文集目录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中国要素流动与区域功能完善.............................................................................................高新才贸易自由化,本地市场需求与制造业分布:基于空间经济学本地市场效应视角邓慧慧孙久文全球化与区域间收入的不平等.............................................................................................郑长德美国经济时空演化:谁主沉浮?..........................................................................................赵作权世界城市两极分化的经济机理分析.......................................................苏雪串刘空濛夏贤平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陈柳钦俄罗斯人口不足之困境及摆脱困境的路径选择.................................................................张雪峰人口流动、运输成本和空间工资分布...................................................................宋一淼苏宏伟基于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视角的中国区域比较优势分析.....................................鹿彦,李玉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探讨.................................................................................................衣保中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与风险研究综述.........................................................................王卫东空间依赖性与地区工业发展:基于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洪世键全球化背景下的浦东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治理研究.........................................杨上广吴柏均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成因:基于地区消费方法研究.................................李秀敏刘海波产业集聚的政策性动力机制研究.......................................................................洪开荣申双林区域产业变迁中制度路径依赖的成因研究.............................................................................傅沂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昝国江王涛安树伟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城乡关系.................................................................................................白雪瑞我国核电发展的区位布局及建议...................................................................................吴开夏鑫单项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刘广珠王杲全球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及原因分析.........郭英张宏丽赵艾凤王好骆东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的实证研究...................................孙智君王文君谭笑天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源型省域的困境与机遇——兼论山西省“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宏观背景与发展定位...............................................................................................................................景普秋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分析.....................................................李翠兰金融危机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吸引外资行业变动趋势分析.....................................罗义母爱英金融危机对江浙两省外向型经济影响分析.............................................................石奇,张继良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协调发展:回顾与展望陈秀山杨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罗浩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理论依据、效果及体系构建...............................................邬晓霞魏后凯中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高新才魏丽莉东西合作: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张贡生李玲玉区域经济理论整合的新思路—基于分工理论的多视角综合.............................................李皓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多目标问题研究.........................................................许庆明楼海鹏中国省域**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区域差异与变动研究文余源LLL模型与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滕堂伟蓝海分析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南五区为例...................................付晓东徐涵露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间合作问题分析...........................................................罗若愚范丽萍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基础分析.............................................................................................韦海鸣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类型、成因和规避方略研究............................吴传清周勇刘宏伟地区生态安全指数的实证研究——以华东五省一市为例...................吴克烈任中起吴书舟论人力资本流动对产业聚集的影响.....................................................................................唐志强非自愿迁移、相对收入与移民健康...........................................................................谭宇程广帅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中地方**的行为调适.................................................................王永莉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栾贵勤齐浩良区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杨英地方**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伍艳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杨海燕刘彤创意产业区的共生系统研究——以北京798创意产业区为例.........................杨永忠,黄舒怡西部大开发:成效与经验西部发展:资源开发战略的调整与转型.............................................................................丁任重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发展不足与治理对策研究...........................................杨继瑞何雄浪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陷阱形成机制分析............................................江曼琦翟义波西部大开发十年绩效评价.....................................................................................................单海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罗芳郑秋波西部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理论探索.......................................................................张序劳承玉构筑西部产业优势问题之探讨.............................................................................谢丽霜王建红西部大开发以来FDI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王礼刚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路径浅探——以内蒙古新左旗为例.................................赵培红戴宏学我国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吉新峰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江世银四川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廖桂蓉成渝合作共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饶小琦公平与和谐理念下的新疆边境发展问题研究.............................................李万明杨强曹之然西藏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潘久艳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李慧玲马海霞都市圈与区域发展研究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牛立超祝尔娟南京市大型超市区位选择研究...............................................................................王保乾代红霞基于“新木桶理论”的中原城市群的空间整合.................................................宋祥丽朱红兴广州传统服务业集聚的特征研究.........................................................................................刘周洋沪港服务贸易出口的比较研究.............................................................................................刘桂芳环鄱阳湖经济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比较研究:九江为例...............................................郭跃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环境差异及对策研究.................................................李练军济宁市经济比较优势分析...........................................................................................常欣李玉江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郭振谭晓新姜玲玲转型期武汉市聚集力测度.....................................................................................................何雄中部崛起战略中三大重点突破方向.........................................................................高鑫李雪松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研究.............................................................................田钊平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特征与实现路径.................................................................黄松玲后记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