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南岳耕夫
1426 0

[新政治经济学] 论共同富裕与按劳分配的制度变迁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6粉丝

院士

5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566 个
通用积分
95.7426
学术水平
413 点
热心指数
413 点
信用等级
327 点
经验
217822 点
帖子
1679
精华
2
在线时间
33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0
最后登录
2024-4-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论共同富裕与按劳分配的制度变迁

2021.10.18


社会进步的动力来自按劳分配的激励,而按劳分配制度(实现形式)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而变迁。


一、定义

第一,按劳分配的定义: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劳动应该是财富分配的唯一依据,谁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份额大谁就应该获得对应的报酬份额。有劳动能力的人,在财富分配上,应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第二,共同富裕的定义: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按劳分配,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实现人道关怀:生存有保障、且适当分享财富增长,实现人和人的身心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一)伦理依据

伦理依据是大自然是大家(含子孙后裔甚至野生动物们)的资源,于是:

第一,天然的财富(如矿藏、土壤、水、森林、天然动植物等等自然资源)应该人人(含子孙后代)有份(甚至所有动物都有份),没有任何人可以凭借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独霸好处。

第二,人的劳动是体力与智力的做功,人的劳动也会促进体力智力的发展,而体力智力能让自然资源增加产出(效用)---尽量不影响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这个增量才是人和人的按劳分配分配的对象。

(二)两大意义

基于上述两点,按劳分配的两大意义是:

第一,不掠夺自然,即:保障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生态意义。

第二,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是促进人的体力智力发展、促进文明发展的最公平的最大的激励。舍此,无有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三、对劳动的分类

(一)区分有益劳动与有害劳动

凡是能促进人的身(体力基础)心(科技艺术的智力基础)发展的人的行为(眼耳鼻舌身意的运动)都是有益劳动,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有害劳动。因此,按劳分配一定是按有益劳动进行分配报酬(投资也是分配),对有害劳动者要扣除其已有财富以赔偿受害者

好的制度,一是对有益劳动实现按劳分配,二是惩戒有害劳动。

有害劳动最典型的是暴力,包括暴力掠夺以及助长暴力的“知识”与“文化”。

(二)对有益劳动的分类。

(1)直接性与间接性。

当然,人的各种行为中,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劳动、其效果有的是直接的明显的、有的是直接的不明显的。例如:种粮做饭直接有益身体、教与学直接有益于心理,而保证生产与教学活动不受战争与罪恶的侵犯的公检法活动则间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直接与间接的分类是从社会大系统里的各子结构的功能分工视角进行的。

(2)工作性与消费性。

本文说的劳动既包括赚钱(付报酬)的工作劳动,也包括花钱消费、花时间的知识学习劳动、体育审美劳动等。

工作性与消费性劳动的区别是基于人类的单位上生产、家庭中生活既有文化业态。

我们以前关注工作性劳动多,似乎按劳分配就是对工作的报酬,实际上有益身心的消费也是有益劳动,也应予以投资今后,随着生产与生活的日益融合,要更加关注消费性劳动的按劳分配---例如平台上分享的自娱自乐作品、如果点击关注多,平台应该给予相应的收入激励。

(2)激励性、组织性与操作性。

大家知道,汽车的跑动是动力机、传送齿轴、车轮等的配合。同样,组织的财富生产,离不开工作考评与奖惩(及相关制度的制定)的劳动,离不开人财物的组织协调,离不开具体一线岗位的劳作,这种组织内的岗位分工是划分激励性劳动、组织性劳动、操作性劳动的依据。

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一下,对财产的合理产权安排以及保护是激励性劳动。

第四,低效、中效、高效性。

这个分类是从劳动效果视角进行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复杂劳动的价值多倍于简单劳动的价值。我们将劳动按效率分类,效率就是效用(身心满足)除能耗(物耗),同样的能耗(物耗)给自己给别人带来的身心满足(成长)不一样就是效率的高低。例如,同样时间内玩手机,注意力电力消耗一样,但有的人写出美妙的句子(如,海上明月共潮生),有的人仅仅“啊,大海,你全是盐水”。

(5)制度环境差异性、生产方式差异性、社会情境差异性、团队组织差异性导致的劳动形式的差异性。

例如,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形式,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形式不一样。

例如,农耕时期、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劳动形式也不一样。

例如,企业、机关、社团非盈利机构、部队,其劳动形式也会不一样。

这是基于劳动经济技术社会政治的环境差异视角对劳动形式的分类。

(6)劳动的呈现形态分类,即:活劳动(进行时)与死劳动(过去时,凝结在有形无形财产上的劳动)的分类,本位的按劳分配依据主要是有益的活劳动。

(7)基于劳动的产出形态,劳动还常常划分为无形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与有形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当然,产出形态包括精神与物质的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比特与原子的融合形态。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精神产品的意义,因为智慧与创造力都是精神劳动的呈现。

总之,劳动的具体形式很复杂,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会随之有复杂的表现。


四、历史上按劳分配的制度变迁

基于上述对劳动的各种分类的理解,下面谈谈历史上实现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及其变迁,也包括对不劳而获的批判性剖析。

(一),原始狩猎采集部落时期的按劳分配及其变异

劳动对自然的增量贡献少~因而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但对环境的破坏性也较小。食物是主要分配对象。

期间的巫蛊及其文字符号制作、天象观察、药草发现等劳动已经具有了心理动力意义与精神产品生产劳动意义,他们获取食物等报酬是开启了对激励劳动、精神产品生产劳动的按劳分配(同时,也是部落内的最早交易)。但,早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其按劳分配只能通过身份分配实现(配套措施是身份神秘化等),但当按身份分配演变为特权世袭就开始走向不劳而获的反动了。以此,探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的宗教组织活动的按劳分配,是很有必要的。

(二),种养农业奴隶制封建制时代。

土地私有、阶级分化、国家出现,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日益复杂起来,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发展起来。但是,不劳而获也随之出现并复杂化。

(1)生产组织中奴隶主地主收入中的按劳分配及其变异。

第一,先看一下奴隶制或农奴制下的“剩余价值”,地主牧场主虽然具有暴力剥削劳工的问题,但也贡献了组织劳动、保护土地、乃至技术与文化的创造等劳动,因此,其扣除劳工分配后剩余里具有一定比例的按劳分配份额。早期贵族们的劳动贡献大,后来逐步凭借身份世袭以及国家机器的暴力逐步走向剥削者。

第二,再看租佃关系下的分配情况佃户交租的租金有一部分是地主的按劳分配~理由同上段,但确实存在非经济剥削~因为土地肥沃程度以及地理位置导致的大自然贡献(这部分本应人人有份的往往通过土地私有产权的世袭被独占至于通过人的劳动改良土壤、改良品种带来的级差地租则应归于投资者(即使这笔投入是地主的,也应归属按劳分配。

针对这2点,这里强调一下:此外,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身份与产权的世袭下的劳动成果占有(按身份分配)日渐成为一种按劳分配的反动、还因为世袭门阀具有阻碍国家统一从而促进区际平等交易发展、垄断知识等的反动作用~虽然世袭也具有(尤其在前三代)知识传承发展的意义、因而里面仍具有按劳分配的色彩。

第三,再讲讲自给自足中的按劳分配,鲁滨孙漂流记里的故事肯定是毫无疑问的按劳分配,陶渊明自己写诗歌自娱自乐也是按劳分配。如今一些行业岗位带有自娱自乐自我成长的特点,其外显货币报酬较低也是应该的,但如果能分享并被认可则应该取得对应报酬~平台将别人的免费分享变为自己的独自谋利是不公平的。

(二)税收与政府官员士兵的报酬也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及其变性。

国家的作用无疑重要的,这对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按劳分配秩序是必须的上层建筑,国家政府还具有其他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本文从略。国家的这种积极作用是政府官员有益劳动的成果,因此,通过税收等再分配手段使得政府官员与士兵获得与其有益劳动对应的报酬是按劳分配(历史上官员的按劳取酬不仅仅有工薪这种形式,可能还具有免交税收、或垄断贸易机会等特权的形式,但这种特权很容易很快演变为走向不劳而获的反动)。但是,当国家政府的力量成为世袭与少数人的长期垄断,就会逐步产生消极作用--带来不劳而获的机会,权力的腐败本质就是不劳而获。

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时期,国家之间的暴力掠夺以及国内的“黑恶力量”暴力掠夺也很严重,虽然促进了武器技术、组织知识的进步,但是,暴力带来财富、财富促进暴力科技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导致损人不利己,确实是最典型的最要不得的不劳而获形式、是对按劳分配的反动---因为:毕竟,人类的技术的进步与组织管理知识的进步本可以在经济活动中通过益劳动的竞争(按劳分配)实现环境更友好、人际更美好的发展---历史不能重来、教训必须借鉴。

(三),工业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正常利润分配中的按劳分配。

这里,要区分企业家与纯粹的资本家的不同劳动贡献。

企业家依赖组织劳动、激励劳动以及创新性智力劳动,其所得是按劳分配。

纯粹的资本家不参加企业管理,纯靠息票与分红的报酬有相当部分不是按劳分配~与地主占有土地的自然贡献类似、不同的是更多依赖产权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富二代富三代的啃老更如此),但即使纯粹的资本家的报酬也有一定的劳动贡献选股选企业的投资需要判别优劣具有信息筛选价值,如同基金经理的报酬基本是按劳分配~毕竟基金是各散户的、毕竟他们靠专业性基金经理的优化资源的配置劳动取利

早期的资本家创业期的资本家往往同时是企业家,但当资本积累到把控上市公司后,少数人逐步成为金融寡头,并开始依赖虚拟资本产权参与劳动成果的分享,不再管理、不再优化资源配置(如,交给基金经理打理)仅仅依赖产权而寄生(典型的是富豪世家的啃老族),那么,利润分红的各种形式就走向不劳而获

2)垄断利润中的按劳分配。

这里,要区分权力基础的超经济垄断收益与技术创新基础的经济垄断收益。

前者与农业奴隶封建社会利用国家或黑恶组织的暴力侵占财富类似,后者的垄断租是对创新前期研发的风险回报(如专利的垄断)~只要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财产权益有效期与保护范围合理、只要市场准入没有不合理的行政门槛就OK。

3)工业化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内的工薪报酬中的按劳分配。

基本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私有产权对劳动的剥削是存在的~理由如上所述,因此,是按劳分配实现不充分。

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家力量阻碍劳动力的国家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的工人农民也存在按国籍身份分配的问题,其中不公平的“不劳而获”色彩也是多少存在的---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民众民粹主义的经济基础。

4)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国家丛林里仍然存在超经济剥削。

第一,各国之间并没有同工同酬,缺乏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

第二,国际条例与国际机构仍然具有强国对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其执行机构的性质。

第三,其他。如,大宗期货市场的金融寡头操控,期货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信息、没有实现有效竞争,成为“割韭菜”的平台工具。

5)通货膨胀税的问题。

货币发行具有货币贬值的趋势,这是发行机构对货币使用者的财富扣除,形式上看按劳分配色彩很弱,但是,如果通胀税用于公共事业或社会保障,则具有一定比例的按劳分配属性。可见,收入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收入的用途也同样重要。

总之,由于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的渐进性、复杂性,人类需要的丰富性,具体的地理的差异性,导致各地各时期的生产生活的组织不一样,或者说由于生产力决定经济关系的历史辩证法的原因,历史与现实中的按劳分配与不劳而获是常常混搭的,即:历史上的各种财富分配形式多多少少都具有按劳分配的成分(暴力掠夺除外),因而按劳分配制度是在不断变迁的。同理,随着时境的变迁,各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形成的分配形式中、起先的高按劳分配成分往往会反动为越来越大的不劳而获,所以,人类要不断进步、实现走向共同富裕,就需要不断改进过时的分配制度与分配治理、不断的竞争改良乃至斗争改革。

(未完,看续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通过实现按劳分配来促进共同富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按劳分配 制度变迁 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