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
2700 9

致索然朋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新思想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5粉丝

泰斗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52217 个
通用积分
100.2197
学术水平
1397 点
热心指数
1359 点
信用等级
948 点
经验
212206 点
帖子
27197
精华
3
在线时间
2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9-1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张忠任先生曾寄给我他关于“转型”问题的新著,我也有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请您看看。我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与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请指教!</P>
<P>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新思想
黄焕金

前面着重阐述的是个别物品的价值问题, 就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着重阐述个别物品的价值问题那样(到《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则着重阐述社会生产整体上的价值问题)。个别物品的价值问题,首先表现为个别物品所遵循的价值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点就是等价交换,即两个物品以相等的价值互相交换。而这种等价交换又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的相符;在此,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由价值决定。但是,价值规律容许价格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对价格的制约作用不是对"价格等于价值"的静态制约,而是对价格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牵制力的制约。这种制约力表现在:价格离开价值的程度越大,价值对价格的牵制力就越大,相反,价格离开价值的程度越小,价值对价格的牵制力也就越小;当价格完全等于价值时,已看不到价值对价格的牵制力。这种情况就象地球对地球物体的引力作用那样,离地球中心越远,物体所感受到地球的引力也就越大(这表现为物体由高空落下所产生的力量[势能]越强);相反,如果物体处于地球的中心,则它将不会"感受到"地球的任何引力的作用。在此,价值对价格的制约作用也表现为类似的情况。许多人不理解"价格偏离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必定表现出来的情况,总认为价格必须要不折不扣地与价值完全而静态地相符,否则价值规律便不成立。这是没有辩证运动观念的表现。
本书前面除了论述价值规律外,还论述了价值规律的一种发展形态---价值本质规律。这是个别物品(也包括个别物品所汇合形成的物品总体)所遵循的另一个规律。价值规律的核心是等价交换,而价值本质规律的核心则是价值(作为代价耗费)必然趋向最小化。这种价值最小化,不过是等价交换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的实现形态,因此它并没有根本违反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比如,两个互相交换的商品原先以100元实现等价交换;生产率的提高与市场竞争,这两个互相交换的商品就可在90元、80元、50元甚至40元的更小交换价格下实现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本质规律作用与意义的体现。它体现为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量的成本得到下降;这样,如果存在市场竞争,每个商品所具有的交换价值必定随着下降。所以价值本质规律正好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运动趋向,也反映了价值的本质属性:以最小的代价耗费获得最大的效用与效益。
价值规律承认价格绕价值上下波动,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实现等价交换。在此,价值显然被设想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核心,价格则绕这个核心上下波动。而价值本质规律则揭示这个价值核心的变动性,它趋向下降,因为,人类社会生产率总是不断上升,而市场竞争也不断增加与深化,这使这个价值核心不断下降,使物品的实际价格随着不断下降。 所以,完整的价值规律意义应该既包括原先的价值规律,也包括价值规律发展了的意义---即价值本质规律。
价值本质规律使我们看到物品价值趋向下降的情况。那么,在这种趋向下降的价值中,又有什么因素可以(有资格)构成物品中的价值呢?显然,既然价值趋向下降,那么有资格构成物品的价值,从而使价值增大的因素,必定越来越少。比如,一个ZF部门要缩减人员,那么,有资格构成这个ZF部门人员的人数必定减少,每个人要成为这个ZF部门的人员,必定更难;只有那些相当必要的人员,才有资格构成这个部门的人员。 在此,价值也存在这种情况:在价值趋向最小化的条件下,能够构成物品价值,从而使价值增大的因素必定越来越少。前面说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必要的人类劳动",才有资格构成物品中的新价值,其它因素,如资本、科技、管理等等,没有资格构成物品中的新价值。这就是新意义的劳动价值论,即马克思的"必要劳动价值论"。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劳动价值论---而不是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理解劳动价值论,才使我们更加确信劳动价值论之成立。不是"劳动创造价值",而是"劳动形成价值",并且只有"必要劳动"才有资格形成价值(新价值),这才是劳动价值论的真正意义。而这个意义,只有在揭示了价值的"代价耗费"属性,从而明白价值会趋向最小化的情况下,才能得出。这与物品的实际价格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率的进步而趋向下降相吻合,与物品在丰裕程度增大(稀缺程度减小)时其价值下降程度相吻合。前面曾多次强调:机器、科技等的作用,不是在增大物品的价值,反而是减小物品的价值含量,使物品只需耗费更少代价就可获得。因此,只有必要的人类劳动,才是有资格构成物品新价值的唯一因素。

在此我们说的实际上是物品的"个别价值",而不是物品的"社会价值"。个别价值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是大多数人都确认的;问题在于:当物品的个别价值下降后,物品的社会价值仍有可能保持不变,从而使人在"社会价值减去个别价值"的更大差额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超额利润)。这样就使人产生错觉,认为生产率的提高会创造更大价值。 但这个错觉在所有同类生产者的生产率都得到普遍提高时,又消失了---就象"丰收悖论"所说明的那样。因为,当所有生产者的生产率都普遍提高时,没有一个人会因生产率普遍提高而获得超额利润,利润重新陷于"均衡利润"的微利境况。 就象今天的手机制造行业,如果其中某个生产者能够获得超过其他生产者的生产率,那么这个生产者就会从这种领先优势中获得超额利润;但当大多数手机生产者都普遍地普及相应的生产科技与工艺,获得相应的高生产率时,这个原来领先的生产者就不再保持其生产率优势,他的超额利润会消失,每个生产者所获得的利润都是均衡利润。并且,由于生产率普遍提高,产量大增,市场中的手机数量更多了,于是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更剧烈,迫使手机价格不断下降,利润变得微薄。可见,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反而使整个手机行业的利润率下降,甚至到微薄难以维持正常再生产的地步。所以,因机器等先进手段的采用而提高生产率,并不能必然创造出更大的交换价值,条件是:你必须一直保持这种先进生产手段的优势地位,别人不能超过你,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大的交换价值,获得超额利润。而你之所以获得更大交换价值,那是因为你使自己产品所含内在价值(也就是个别价值)更小了,你获得的更大利益来自于"社会价值减去个别价值"的更大差额。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因先进机器的采用而获得一笔超过这一均衡利润的超额利润,使整个生产利润增大,那么这个生产利润的存在就会掩盖这个均衡利润的存在,从而使人以为,利润并不单单来自于人类劳动,而且还来自机器等因素。这样,劳动价值论就难成立了。但当市场竞争加剧,迫使所有超额利润纷纷消逝后,均衡利润呈现出来了,此时才看到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成立。
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关于这种均衡利润的价值论。因为,在均衡利润里,每个生产者都只赚取人类必要劳动的耗费所形成出来的新价值,除此而外,再没有其它因素所形成的价值了;均衡利润体现的是人类必要劳动的存在所形成的利润。为了更好理解均衡利润是人类劳动所形成的利润,我们假设,某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完全实现了生产经营的自动化,不再需要任何人类劳动参与其中。那么,在市场竞争的压迫下,它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其价格都将被压缩到资本投入的成本线上,根本没有处于成本线以上的价格,因此根本没有任何利润可言。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之所以能够处于资本投入的成本线以上,那是因为有人类必要劳动在里面,价格需要高于资本成本一定程度,以补偿这个必要劳动的实际耗费。这就是均衡利润形成出来的秘密。 所以,所有均衡利润的价格都必定等于所有的成本耗费,因为劳动耗费也被看作一种成本耗费。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这样说:"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在数量上是与商品的价值或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不同的;它小于商品价值"。 马克思在此区分了两种意义的"成本", 并且将均衡利润包含在"实际成本"内;这样,当商品按实际成本价格出售时,也已经实现了这个利润。这应该是劳动价值论所隐含的一个绝妙的利润思想,这个思想可称为"'价格等于成本'时的利润", 它即是均衡利润的实质。这个思想对人们关于利润的通常观念是一种纠正,因为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利润必定是由高于成本的价格而实现的,不可能由等于成本的价格来实现;人们没有注意到上述这两种"成本"形态的存在。
由于存在这样的两种成本形态,所以对于"亏损"现象来说也应具有两种。如果价格小于实际成本而大于资本成本,它照样存在一定利润,但这种利润较小,不能补偿剩余劳动所付出的耗费,因此同样存在亏损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软亏损"。如果价格小于资本成本,则这种亏损称为"硬亏损"。我们平常所说的亏损就是这种硬亏损,对于软亏损则基本上没有洞察到。因为软亏损仍然具有一定的利润,但它小于剩余劳动的耗费。比如人们觉得工作辛苦但收入少,收入与工作程度不成比例,即是这种软亏损的反映。
可见,均衡利润反映与证明了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是劳动价值自己的利润。而要证明均衡利润的存在,就必须在市场中引入充分的竞争,以将所有附加在均衡利润上面的"假价值"过滤掉。通过这种市场竞争,最终只剩下"实际成本"所构成的商品价格。从必要成本耗费上看,这已经是最小程度的必要价格了。 在竞争之下,价格不可能包含任何非必要的因素;最小化的价格只能包含必要的生产要素的成本。这是竞争性的市场告诉我们的一条基本原理。 所以,保罗·斯威齐这样评价竞争在劳动价值论中的地位:"关于价格决定的竞争性供求理论,不但同劳动价值没有分歧,它反倒成为劳动理论的一个主要的---即使有时候未被人承认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则这样说:"当供给和需求相互平衡而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同它的实在价值一致。"
经济学中,"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核心概念,它表明经济运动的平衡,既不倾向于左,也不倾向于右,既不诱使供给更大,也不诱使需求增大。虽然在现实经济活动里我们难以见到这种均衡现象的实现,但它仍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为它使我们了解到经济运行到底处于左边还是右边,是处于供给短缺还是处于需求不足状态。因此均衡实际上象气温表中的"零点",高于零点冰变成水,低于零点水变成冰。就象我们在现实中很少见到气温正好处于零点一样,我们在经济现实中也很少见到经济现实正好处于均衡状态;但这并不表明气温零点与经济均衡没有意义,没有存在的必要。
均衡的意义在于:当经济离开均衡点时,经济就会产生一股力量,迫使经济状态回复至均衡点;当经济离开均衡点越远,这股"回复均衡"的力量也就越强大。ZF与什么人可以干预这个自然的经济过程,但从根本上说仍然要由这个自然过程发挥基本与主导作用(尽管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ZF的人为干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也有一定副作用。比如,一旦出现市场短缺,那么无论ZF如何制裁,都难以根除对短缺物品的投机倒卖行为。铁路运输紧张时火车票紧张,则无论你如何制裁,都难以杜绝某些人倒卖火车票谋取高额利益的投机行为;非要等到火车票不再短缺,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为什么会产生这股力量?因为人类市场经济,以追逐利润为直接目的,而经济偏离均衡点越远,则利润高于或低于均衡利润的程度就越大,此时人类的经济本能就会形成一股力量,追逐这笔高额利润(超额利润),或者逃避没有利润的亏损状况。高额利润的诱惑力有多大?我们看看制贩毒品的行为就知道了。制贩毒品会被治死罪,但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仍然促使许多人身试这一高度风险的行业。可见,追逐利润是人类经济的本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经济均衡既有个别物品上的均衡,也有程度更广泛的均衡,比如某个行业的均衡,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甚至全球经济的均衡。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单个物品的价值论与均衡问题;但是均衡很容易从这种单个物品的均衡状态过渡到行业均衡与整体经济的均衡。因为,前面刚刚说过,人类资本会因追逐利润而产生强大力量,于是,当某个物品生产与经营上出现均衡状态时,资本会转移至其它还存在超额利润、还未形成均衡状态的物品生产经营上,直至将这个物品生产与经营上的超额利润削平。这样,我们很容易理解,均衡从个别物品上的均衡会传导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以至全球经济的均衡状态。只要所有市场的进入成本足够低就可实现这一系列的均衡。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所包含的均衡,是一种整体经济的均衡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所有经济部门、经济物品都不再出现超额利润的情况。此时,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等于"商品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 这个"平均利润"是均衡利润的一种表现形态,因为在平均利润里,总体上既不使人产生增大供给的经济力量,也不使人产生增加需求的力量。这个平均利润通过不断的市场竞争而形成,而不是人为计划与安排形成。当然,由于竞争的动态性,这种平均利润也只是在动态之中近似形成,不可能以一种静止状态而形成与维持。竞争如何形成平均利润呢?十分显然,竞争会把一切超额利润削平,也将一切亏损淘汰掉,最终使经济处于平均利润的状态。对于竞争与生产价格的形成的关系,马克思这样说:"竞争使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为平均利润率,并由此使这些不同部门的产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而这是通过资本从一个部门不断地转移到利润暂时高于平均利润的另一个部门来实现的。" 既然生产价格是通过如此动态的竞争,通过"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样不断地流出和流入"而形成的,那么,要想得出一个确定不变的资本平均利润,使其以一个确切的数值加到每个商品的成本价格上,最终构成一个具有确切数值的生产价格,是不可能的。这个生产价格只是一种近似而含糊的趋势,而不象每个商品以实际凝结着的成本所形成的个别价格那样,具有确切的数值。关于生产价格近似而含糊的趋势,马克思是充分了解的。他说:"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样不断地流出和流入,引起利润率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这种运动会或多或少地互相平衡,因此有一种使利润率到处都化为一个共同的和一般的水平的趋势。"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将平均利润率看成是社会总剩余价值与社会总资本量之比(即M/C),而这个比值可以看成一个确切而固定的数值,所以,以"商品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而形成的生产价格,便具有一种确切而固定的数值,这个确切数值可以脱离每个具体生产者与具体产品的利润获得状况,而从它们的外面附加到其身上。这样,哪怕在马克思那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是包含矛盾的,即生产价格的形成既是近似而含糊的,也是确切而固定的。 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其成本方面的形成,是这个产品内部的事;但是,这个产品的利润(平均利润),则与它内部的运动没有什么关系,是从产品的外部附加到产品身上去的。这样,在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中,任何一个产品的生产价格都具有"内在成本与外在利润"的性质。关于这个性质,马克思这样说:"虽然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收回了生产这些商品所用掉的资本价值,但是他们不是得到了本部门生产这些商品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只是得到了社会总资本在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剩余价值或总利润均衡分配时归于总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因此,商品价格的一个部分,即用来补偿生产商品所用掉的资本价值,从而必须用来买回这些用掉的资本价值的部分,也就是说,成本价格,完全是由各生产部门的支出决定的,而商品价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加在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却不是由这个一定资本在这个一定生产部门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利润量决定的,而是由每个所使用的资本作为总生产所使用的社会总资本的一定部分在一定时间内平均得到的利润量决定的。"
关于个别物品的均衡与整体经济的均衡的关系,我们假设在一个国家里整体经济经过一系列运动调整,正处于全面均衡状态,此时全部资本都处于均衡存在的状态,没有不均衡的变化与流动。此后,在经济的某个部位,由于发生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从而使经济能够以更少的成本生产出某种商品。这样,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与经营里,必定产生超额利润的现象。于是,整个国家原先的经济均衡被扰动,被打破,资本开始向产生超额利润的经济部位流动。这种资本流动会使其它经济部位原先的供给发生变化,从而使产品的供给价格偏离均衡的生产价格。但是这种偏离最终将因资本流动调整的结束而得到纠正,国家的整体经济重新处于全面均衡状态。可见,个别商品的均衡与整体经济的均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表明,个别物品中存在与起作用的劳动价值论,同样在整体经济中存在与起作用。那种将个别物品中起作用的劳动价值论与整体经济中起作用的劳动价值论分割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劳动价值论是如何实现从个别物品的劳动价值向整体经济的劳动价值的"转形"呢?在个别物品生产与交换中可以成立的劳动价值论,在整体经济层面上是否还能成立?个别物品中的劳动价值论与整体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是否保持一致?前面曾指出,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关于均衡利润的价值论,因此,有均衡的地方,就体现出劳动价值论的存在。这样,无论是在个别物品的经济状况里,还是在整体经济状况里,只要存在着均衡性,必定意味着劳动价值论的存在。如果均衡被打破,即预示着整体经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超额利润,或者出现了亏损,这样就会使资本产生竞争性流动,流动的结果,超额利润被削平,亏损被纠正或淘汰。最终,没有出现资本所产生的利润(即超额利润), 只有人类劳动产生的利润即均衡利润。可见,作为整体经济均衡利润存在表征的"生产价格",也体现着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同时,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每个物品中的均衡利润也都以新的形态继续保持着,因为,如果每个物品的均衡利润得不到保持,产生变动,势必影响到整体经济的生产价格的稳定性,从而使生产价格产生相应变动。所以,所谓生产价格,实际上已经包含着所有个别物品均衡利润的预先存在,预示着劳动价值论在所有个别物品中的存在与作用,预示着劳动价值论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全面存在与作用。但是人们在论述生产价格时,总是将生产价格与每个物品的价值割裂对立起来,似乎生产价格必定与每个物品的价值存在偏差,因此,劳动价值论难以成立。 所以在此要特别指出:如果生产价格与物品价值存在偏差,如果任何一个物品中价值与其价格存在偏差,那么,这种偏差是不稳定的(就象超额利润与亏损是不稳定的现象一样),必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调整运动,从而使这种偏差缩小以至完全消除。
在《资本论》第三卷有关生产价格的阐述中,马克思虽然也十分了解:生产价格实际上只是一种因动态的竞争而形成的一种近似而含糊的趋势;但其给人的印象,生产价格似乎可以作为一个确切的数值(它来源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资本总额之比"的一个确切的平均利润率数值,比如10%或者20%的平均利润率),而从外部"强加于"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 中;因此使人感到,每个物品的价值与这个生产价格存在着偏差,而生产价格则要从个别物品的价值外部"纠正"这种偏差,使其符合生产价格的平均化要求。如马克思在阐述"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时这样说:"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这种从不同生产部门的外部向其加入一个平均利润率的机械做法,使人明显感到这个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的外在性,而与每个生产部门、每一个别物品的内在运动无关。关于这个问题,有西方学者这样指出:"必须把价格的形成看成是一个随机的过程。惟一有效的价值理论是具有或然性质的理论,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具有决定论性质的分析是一个错误……界于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和整体体系的行为之间的具有或然说性质的'架桥理论'的观点是吸引人的。法尔约恩和马克沃夫非常正确地坚持,《资本论》第三卷中平均利润率和相应的生产价格,是在资本主义现实中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理论实体。"
因此,现实中的生产价格是由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内在地产生与汇合形成的。所有个别物品各自的价值运动,通过一系列调整变化,最终形成整体经济的生产价格。但这种生产价格仍然并非确切,而是模糊与动态的(它体现为生产价格在每个部门、每一个别物品之间一定程度的动态差异),因为它毕竟是由无数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综合产生出来的结果。这个生产价格,以"相同资本要求获得相同利润" 的"资本均衡" 为基本原则而形成。由于相同数量的资本总是要求获得相同数量的利润,所以,当某一个别物品中的利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资本会撤离这个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使这个利润上升;相反,如果一个物品存在过高利润,就会引来一定数量的资本,最终使这个利润下降。这样,通过资本充分自由的流动,实现了"资本均衡"。这种均衡,是建立在每一个别物品均衡利润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个别物品的这种均衡利润,就不可能有资本均衡的出现,也不可能形成什么生产价格。这与人们通常理解的个别物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存在偏差,是根本不同的,因为人们认为生产价格是外在于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的;这样人们自然会产生问题:个别物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是否能够保持一致?这两种价值是否都同源于劳动价值?
产生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正象前面所说,是将生产价格看成外生于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之外,并且用生产价格硬套在这些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上。这样就产生一个重大问题,即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与个别物品的价值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关于这个问题,晏智杰借庞巴维克的说法表达了似乎已抓住马克思价值论之重要错误时的"令人心动"的心情:"庞巴维克说,有一个事实令人心动、而且应当始终铭记的,那就是马克思毕竟没有确定,在加入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和根据价值规律加入单个商品的价值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相反,他在不少地方强调说,加入某种商品的生产价格的剩余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部门所实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不相干的或者基本上是不同的。" 但是,前面提到的'架桥理论',则以一种"或然说"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下表格从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中的三个表格综合出来的(注意,这五个资本有机构成的产量都同设为1,并且其中第二个表格的"已经用掉的C"在这里已经设定为'不变资本C'的100%)
资本
构成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量 产品价值 利润率 利润量 产品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量 产品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与价值差
1 80C+20V 100% 20 120 20% 20 100 22% 22 122 +2
2 70C+30V 100% 30 130 30% 30 100 22% 22 122 -8
3 60C+40V 100% 40 140 40% 40 100 22% 22 122 -18
4 85C+15V 100% 15 115 15% 15 100 22% 22 122 +7
5 95C+5V 100% 5 105 5% 5 100 22% 22 122 +17
总计 5×100     5×22     0
我们从表格里看到,当1、2、3、4、5这五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由部门自己的利润率20%、30%、40%、15%、5%,转化为统一的平均利润率22%(这个利润率是由剩余价值总额除以资本总额,再乘以100%所得的结果)后,这五个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出现了价格(生产价格)偏离其价值的现象。如1部门价格大于价值2个单位,2部门价格小于价值8个单位,3部门价格小于价值18个单位,4部门价格大于价值7个单位,5部门价格大于价值17个单位。在马克思看来,只要这种偏差可以互相抵消, 就任留这种偏差存在无妨。但实际上,从前面的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中我们看到,如果任何一个个别物品的价值小于或大于其价格,都会产生使价值与价格互相趋近的力量。因为,这里如果不存在超额利润,即存在亏损(请注意前面所揭示的"软亏损"与"硬亏损"现象),而超额利润与亏损是调动资本运动最根本的力量。比如上述图表中,1部门产生2单位超额利润,2部门产生8单位(软)亏损,3部门产生18单位(软)亏损,4单位产生7单位超额利润,5部门产生17单位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必定会从2、3、部门向1、4特别是5部门流动,从而使这些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拉平,最终使每个部门的生产价格与其价值相等。
因此,价值与价格的这种偏差,会产生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调整,最终使这种偏差得以消除,而不是任留这些偏差存在下去。这些调整既可能涉及资本在某部门中的总量的增减,也可能涉及部门中资本有机构成、产量、剩余价值率、产品价值、产品成本的变化,或者涉及一般利润率、生产价格等等因素的变化。最终,变化所要达到的自然目标就是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与其价格相符合,而不管这两者是在什么数值下的相符(比如在10单位下价值与价格相符,或者在8.4单位下价值与价格相符)。在此同时,某种生产价格也得以动态地建立,这是在'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与其价格相符合'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在所有个别物品的价值运动中动态与近似地形成;它首先是每一个别物品的价值与其价格的相符,然后才存在资本运动的"生产价格"现象。当然这一切都处于不断运动的动态过程中。关于这种情况,马克思这样说:"一般利润率的实际变化,在不是例外地由特殊的经济事件引起的时候,总是由一系列延续很长时期的波动所造成的、很晚才出现的结果,这些波动需要有许多时间才能固定为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的一个变化。" "总的说来,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
在这里体现了"生产价格"的新思想、新概念,这个生产价格新思想与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不同,它包含着价格与价值的相等,是在价格与价值相等的情况下成立的生产价格。因此,新的"生产价格"概念要达到这样一种双重结果,即:价格等于价值、相等资本获得相等利润。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只要求达到后一点,而不要求达到前一点;由于它保留了价格与价值的差,所以就给后人留下了难题---"转形"计算的难题。而在这里所阐述的新生产价格概念中,这个难题已经由市场经济运动自己解决了;因为,当经济运动将价格与价值的差拉平后,自然就不再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依马克思的方式,用图表来阐述这个新的生产价格思想,它要体现出上述所说的"双重结果"的要求。首先我们将马克思上述图表以代数方式表达如下:
资本
构成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量 产品价值 利润率 利润量 产品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量 产品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与价值差
1 C1+V1=P M1 V1M1 P+V1M1 V1M1÷P% V1M1 P Q÷P% P×Q÷P% P+ Q (P+ Q)-
(P+V1M1)
2 C2+V2=P M2 V2M2 P+V2M2 V2M2÷P% V2M2 P Q÷P% P×Q÷P% P+ Q (P+ Q)-
(P+V2M2)
3 C3+V3=P M3 V3M3 P+V3M3 V3M3÷P% V3M3 P Q÷P% P×Q÷P% P+ Q (P+ Q)-
(P+V3M3)
4 C4+V4=P M4 V4M4 P+V4M4 V4M4÷P% V4M4 P Q÷P% P×Q÷P% P+ Q (P+ Q)-
(P+V4M4)
5 C5+V5=P M5 V5M5 P+V5M5 V5M5÷P% V5M5 P Q÷P% P×Q÷P% P+ Q (P+ Q)-
(P+V5M5)
总计 5P  5Q 5(P+Q)  5Q 5P  5Q 5(P+Q) 0
在这表里, 5个部门的资本构成完全是任意的,但它们的和相等,设为P。每个部门所具有的剩余价值率M1、M2、M3、M4、M5是随机的,各不相同。另外,为方便,设Q为5个部门剩余价值量的平均,即5Q=V1M1+ V2M2+ V3M3+ V4M4+ V5M5。
然后,按"双重结果"的要求得出以下结果:
资本
构成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量 产品价值 利润率 利润量 产品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量 产品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与价值差
1 C1+V1=P M1 V1M1 P+V1M1 V1M1÷P% V1M1 P Q÷P% P×Q÷P% P+ Q (P+ Q)-
(P+V1M1)=0
2 C2+V2=P M2 V2M2 P+V2M2 V2M2÷P% V2M2 P Q÷P% P×Q÷P% P+ Q (P+ Q)-
(P+V2M2)=0
3 C3+V3=P M3 V3M3 P+V3M3 V3M3÷P% V3M3 P Q÷P% P×Q÷P% P+ Q (P+ Q)-
(P+V3M3)=0
4 C4+V4=P M4 V4M4 P+V4M4 V4M4÷P% V4M4 P Q÷P% P×Q÷P% P+ Q (P+ Q)-
(P+V4M4)=0
5 C5+V5=P M5 V5M5 P+V5M5 V5M5÷P% V5M5 P Q÷P% P×Q÷P% P+ Q (P+ Q)-
(P+V5M5)=0
总计 5P  5Q 5(P+Q)  5Q 5P  5Q 5(P+Q) 0
每个部门的价格与价值的差等于0,即(P+Q)-(P+V1M1)=0…。显然,Q-V1M1=Q-V2M2=Q-V3M3=Q-V4M4=Q-V5M5=0,V1M1=V2M2=V3M3=V4M4=V5M5=Q。这说明,每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相等(因此利润也相等)。于是又得出以下图表:
资本
构成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量 产品价值 利润率 利润量 产品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量 产品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与价值差
1 C1+V1=P M1 Q P+Q Q÷P% Q P Q÷P% Q P+ Q (P+ Q)-
(P+Q)=0
2 C2+V2=P M2 Q P+Q Q÷P% Q P Q÷P% Q P+ Q (P+ Q)-
(P+Q)=0
3 C3+V3=P M3 Q P+Q Q÷P% Q P Q÷P% Q P+ Q (P+ Q)-
(P+Q)=0
4 C4+V4=P M4 Q P+Q Q÷P% Q P Q÷P% Q P+ Q (P+ Q)-
(P+Q)=0
5 C5+V5=P M5 Q P+Q Q÷P% Q P Q÷P% Q P+ Q (P+ Q)-
(P+Q)=0
总计 5P  5Q 5(P+Q)  5Q 5P  5Q 5(P+Q) 0
新的生产价格思想体现了如此完满的结果,它说明,无论资本的有机构成如何,相等资本量要获得相等剩余价值量(也是相等资本量获得相等利润)。由于剩余价值量等于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率的乘积,所以在各个部门的这个乘积都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如果可变资本减小,则剩余价值率必定提高,反过来,如果可变资本增大,剩余价值率就会下降。这符合经济现实中工资与利润此消彼长的关系。
  新生产价格思想所要达到的这"双重结果"体现出如此完满的结果必定令人难以置信,人们会认为,经济现实如此复杂,每个生产部门,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方式与获利水平高低不同,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可能不存在各个部门之间价格与价值之差。但是,马克思是在假设资本流动完全没有什么障碍的理想情况下建立起他的生产价格概念的,如果这种理想情况确实存在,则每个部门及其中每个生产者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与亏损现象,也可以容易拉平,从而实现双重结果的生产价格。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生产价格"得以成立的理想状态,也是新的生产价格思想得以成立的状态。

前面提到,均衡利润,实际上是价格等于成本时所形成的利润。而这个利润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对人类必要劳动的剩余部分(即剩余劳动)进行必要补偿的结果。 如果除去这个剩余劳动,即只剩下补偿资本的收入,那是没有什么利润产生的;此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压迫,价格等于资本耗费,根本没有利润存在。只有价格等于资本与剩余劳动耗费之和,才有均衡利润产生;如果价格再超过这一点,则利润就大于均衡利润,而变成超额利润。正象前面多次强调的,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存在是吸引资本最强有力的因素;超额利润越高,它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就越强,---相反,亏损则是排斥资本最强的因素,亏损越大,对资本的排斥力也就越强。
均衡利润使资本保持现状,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而超额利润则使资本产生扩张的冲动(同样,与超额利润相对应的亏损现象,则使资本产生收缩、回避的倾向)。但是,由于均衡利润得以确立的依据是剩余劳动,而这个剩余劳动在不同的个别物品中有大有小,这使均衡利润在不同的个别物品中也有大有小。比如,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不同行业中任何两个个别物品所凝结着的剩余劳动量就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均衡利润与利润率。利润率的差别,使资本产生流动。这样便产生问题:就算在"价格等于成本"的均衡利润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就象在不可再分的"原子"内部,仍然可以不断再分一样),存在着资本由低均衡利润向高均衡利润的流动。比如,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在商品A里存在较少剩余劳动,而在商品B里则存在较多剩余劳动。这样,商品A会形成较低程度的均衡利润,商品B则形成较高程度的均衡利润。于是,更多资本会从对商品A的生产转向对商品B的生产。这是"价格等于成本"的均衡状态下所形成的资本扩张性流动,它也可以理解为:在均衡条件下的非均衡状态;---因为所谓均衡应该是没有更多资本流动的,有的只是原有资本量为保持原来生产状态而形成的"惯性运动"。比如,在存在较高程度均衡利润的条件下,生产者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相反,如果只有很低程度的均衡利润,那么生产者最多保持简单再生产,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规模不变。这么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了,因为其中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在提供利润。但是,那怕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各个从业生产者自己也在努力以更先进的机器手段进行生产,以谋求获得高于整个产业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这样便产生矛盾:即从行业整体来看,采用的人类劳动越多越好,但从行业内部的各个生产者来看,采用的可以代替人之劳动的先进机器生产方式却越多越好。这个矛盾必定迫使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向机器生产方式转化。而这种转化的必然结果,将使全行业利润率普遍下降。同时,这个矛盾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看到的总是采用机器生产方式的生产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而不是那些在相同行业中采用更多人力劳动的生产者。 
可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价格等于成本"的均衡条件下,仍不能得出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只要两个以上的个别物品存在不同均衡利润额度,就会在这种总体均衡的情况下产生内部的调整运动。那么,如何形成最终的"资本均衡"(即相等资本获得相等利润)局面呢?假设两个个别物品A和B,它们在100元资本投入下所获得的月均衡利润为10元与14元。那么,物品A的10元均衡利润与物品B的14元均衡利润之间就存在4元的利润差。由于存在这个利润差,必定引起资本从物品A向物品B流动(或者在物品A中的资本量保持不变,而有其它社会资本向物品B流入)。这样,物品A与B上的均衡利润都被打破了,通过资本从物品A中流出与向物品B的流入,最终在物品A与B之间形成新的相同的均衡利润---这意味着,物品A与B在相同的资本量之下具有相同的利润率。 可见,在共同市场自由与直接的竞争条件下,两个以上物品不同的均衡利润是难以维持的,所有物品的均衡利润都必定趋向一致,并最终形成资本均衡局面。这就动态地建立了所有个别物品共同均衡利润基础上的资本均衡与生产价格。在此应再指出,包含着更先进生产方式之较高资本有机构成的单个资本,总是流向较低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而不是流向更先进的部门。因为在生产方式落后的部门投入先进生产手段,会获得很高的利润。相反,向更先进部门投入同样先进的生产手段,并不会产生更高利润,因为市场竞争会很剧烈。这样,资本从物品A中流出与向物品B的流入,就包含着有机构成更高的资本在物品B中的建立。比如,今天发达国家的资本,必定以更高的有机构成而流入中国,在中国发挥作用。如果它流入中国农业领域,那么这些资本决不会象现今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那样,继续采取牛拉犁耙的方式,而是采取先进机器的耕作方式。
这再次说明上述新生产价格思想中"双重结果"所要求的"资本总量相等的每个部门剩余价值量相等"的必要性,如果剩余价值不相等,资本运动仍然不会终止,
以上均衡利润的建立,是在资本追求最大利润率,从而拉平每个资本利润率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利润率在此被人们看成一个关键因素,它使人感到,只要利润率有差别,就会产生资本流动,从而使利润率拉平。"利润率"真的具有如此绝对的作用吗?实际上,除了利润率,还有"利润量"这个因素,也起着与利润率相同的关键作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知道,商家出售一枚缝衣针可能获得高达100%的利润率,但其利润量却极低,因为一枚缝衣针只卖几分钱,如果利润率100%,那么它的价格也仍只在几分钱之间变动;100%利润率只能使商家获得几分钱的利润量。但如果商家出售的是一台电脑,价格为5000元,那么只要它获得20%的利润率,它的利润量就有1000元;这比一枚针100%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量高得多。因此,如果在资本运动中无条件强调利润率的作用,则会陷于错误。利润率的作用必须有个条件,即"相同资本量"。即在相同资本量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谈论利润率的关键作用。在相同资本量下,资本绝对追求高利润率而回避低利润率。当今,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各个行业的资本利润率总是趋向下降,但由于资本量越来越大,因此在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仍可获得更大的总利润量。另一方面,尽管利润量很高,也要考虑它是耗费多大的资本投入代价才取得的结果,如果耗费的资本量极大,而获得的利润量不成比例,那么,就有"不值得"的感觉。比如我获得1000万利润量耗费了1亿元资本一年,而你获得1000万利润量却耗费了10亿元资本一年;这样,你这笔1000万元利润量的获取就不太值得,因为你的资本耗费代价太大。这又使我们回到"利润率"的意义上。
因此,在考虑资本均衡利润的整个运动中,不应单纯强调利润率的作用,还要认识到利润量的作用;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全面的。这意味着,在均衡的局面中,有可能存在利润率的不一致性,也就是说,资本会在利润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停止流动,满足于现状。这对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应该是另一种修正。 但马克思与斯威齐则强调利润率在均衡局面中的绝对作用。他们这样说:"均衡的局面,必须以体系内各个产业所得利润率的均等为特征。马克思有力地表明了这一点,他写道'毫无疑问,如果撇开那些非本质的,偶然的,互相抵消的差别不说,对不同产业部门来说,平均利润率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除非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体系摧毁。'" 但是,正象前面所说,尽管缝衣针的利润率达到100%,仍不会使大量资本流向缝衣针的制造经营行业。因为人们懂得,虽然这种微小商品的利润率极高,但它所能容纳的利润量并不大。这样,均衡局面有可能在不同利润率情况下形成出来。

综上所述,价值由个别物品的价值向生产价格形态的转化,是以市场竞争的必要方式而实现。竞争首先将任何一个物品中价格高于实际成本的所有超额利润削平,从而形成"价格等于成本"下的均衡利润。然后,再处理"价格等于成本"内部各物品所存在的不同均衡利润问题,从而使所有个别物品的均衡利润走向一致,并汇合成整体经济的均衡局面,最终形成整体经济的生产价格。这个生产价格,满足"价格等于价值,相等资本获得相等利润"的双重结果,因此是新的生产价格形态。
在此要特别说明,本章前面曾指出: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均衡利润(无论是个别物品的均衡利润,还是整体经济的均衡利润)的价值论,均衡利润反映了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是劳动价值自己的利润。因此,各物品不同均衡利润与生产价格之间所形成的矛盾,实际上只是在劳动价值论范畴内存在的问题,它们并不构成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这样,那怕这些个别物品的不同均衡利润还没有走向统一,没有最终形成生产价格,劳动价值论也存在着并且发挥自己的作用。
假设两个物品A与B的均衡利润关系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 物品A有10元均衡利润,物品B有14元均衡利润;
2、 物品A有11元均衡利润,物品B有13元均衡利润;
3、 物品A有12元均衡利润,物品B有12元均衡利润。
在此,无论对于第1种、第2种情况,或者最后第3种情况,劳动价值论都是成立的;即,在物品A与物品B走向统一的12元均衡利润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点上,劳动价值论都是成立的,并且起着自己的作用。因为这个过程毕竟只在必要劳动所形成的均衡利润范围内运动,没有在均衡利润以外(比如在超额利润范围内)运动。
因此,那种认为没有形成一个包含相同利润率的生产价格,或者个别物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不一致,即意味着劳动价值论不成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在此,劳动价值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前面曾指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意义是:只有必要的人类劳动才有资格形成新价值,而均衡利润则是对这种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部分进行补偿的结果。这决定了如果物品A凝结着10个单位的剩余劳动,那么它就具有10单位的均衡利润;同样,如果物品B凝结着14个单位的剩余劳动,也会有14单位的均衡利润。这些不同物品的不同利润,由于都是均衡利润,所以也都是劳动价值意义上的利润。这体现了劳动价值论的作用。但是,人类劳动的"必要性"使得每一生产者尽可能缩小其劳动耗费,从而获取大于均衡利润的超额利润。因此,如果你不尽可能缩小你在每个产品上的劳动耗费,你的劳动就有可能不是"必要"的,就可能变成不能得到市场承认的"无效劳动",---这是必要劳动价值论最富现实意义的一个基本点。当每个生产者都这样,以一种"适者生存"的态度展开自己与别人的竞争时,所生产出来的每一个别商品其包含着的总劳动量(包括剩余劳动量)必定不断下降,它们原先较高的均衡利润也会在这种竞争中趋向下降。可见,劳动价值论也存在着使各个个别物品中存在的不同均衡利润走向统一均衡的生产价格的作用。
因此,劳动价值论既有认可各个物品存在不同均衡利润的意义,也有认可这些物品的不同均衡利润走向统一均衡的生产价格的意义。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生产价格 新思想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主义生产 马克思 资本论 基本点 文章 朋友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1 + 1 好帖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1 08: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昨天张忠任给我寄来他的新著《数理政治经济学》,最近正在拜读他的东西。

关于转形问题,5年前曾经研究过一段,也正是转形问题使我和张忠任相识,最近看FOLEY的《understanding capital》,他给出一个解法异常简单,有空的时候我介绍一下。

关于您的文章,老实说,没有怎么细看,一来现在不研究了,二来我本人认为转形问题是个假问题,没有必要化太多的时间。不过我也不愿意在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上下结论,您可以寄给张忠任,和他讨论一下。不过有两句话,不管您爱听不爱听,说出来:

专业和业余学者的最大区别是专业学者致力于既有范式的边际改进,而业余学者喜欢创立新范式或新体系,总是以为别人皆醉我独醒,实际上在空费功夫。

使用道具

藤椅
hhj 发表于 2005-2-1 16: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先生正是看过我的这篇东西后,才有兴趣提起我的。我赞同您的观点:转型问题似乎是个假问题。

至于您区分专业与业余,我想这是不应该的,“业余”的并不说明他一定会比专业的要差,否则毛泽东这个“业余军事家”也就不会比“专业军事家”李德更强了。当然,一个读书更多的人,也许他更乐意在现有框架下修修补补,但却成不了一个开创者。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板凳
daviddu 发表于 2005-2-6 20: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是一个跨专业考经济学的学生,今年考研究生读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也发现价值规律和后面的利润平均化过程的矛盾,后来到图书馆查资料才知道这叫做转型问题,我也认为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最近也再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能和各位大侠请教!

使用道具

报纸
hhj 发表于 2005-2-7 07: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daviddu在2005-2-6 20:38:20的发言:

我是一个跨专业考经济学的学生,今年考研究生读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也发现价值规律和后面的利润平均化过程的矛盾,后来到图书馆查资料才知道这叫做转型问题,我也认为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最近也再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能和各位大侠请教!

请理解一下本人这段话:

“新的"生产价格"概念要达到这样一种双重结果,即:价格等于价值、相等资本获得相等利润......新生产价格思想所要达到的这"双重结果"体现出如此完满的结果必定令人难以置信,人们会认为,经济现实如此复杂,每个生产部门,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方式与获利水平高低不同,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可能不存在各个部门之间价格与价值之差。但是,马克思是在假设资本流动完全没有什么障碍的理想情况下建立起他的生产价格概念的,如果这种理想情况确实存在,则每个部门及其中每个生产者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与亏损现象,也可以容易拉平,从而实现双重结果的生产价格。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生产价格"得以成立的理想状态,也是新的生产价格思想得以成立的状态。”

特别注意一后一句话,即“马克思"生产价格"得以成立的理想状态,也是新的生产价格思想得以成立的状态。”我认为,转型问题之所以是伪问题,就是因为它能够的成立条件,实际上也是它之多余、不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的理论的问题在于他外生地说明了资本利润率平均化,而没有内生地、从每个产品自身的成本与利润的运动变化来说明整个资本的利润率平均化。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地板
vagabond 发表于 2005-2-11 22: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专业和业余学者的最大区别是专业学者致力于既有范式的边际改进,而业余学者喜欢创立新范式或新体系,总是以为别人皆醉我独醒,实际上在空费功夫。”不一定。我以前喜欢批判和创新,现在喜欢修补,可我仍然是业余学生(“者”都不敢当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7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11 23: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上面一段话,可能听起来不舒服,但是说的是事实。比如我上传的文章《刷盘子读书》的作者就是业余经济学者,他写的这个东西我本人肯定写不出来,但是这是建立在他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的,您可以参看他的参考文献,实际上他的观点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经济学者提出了,如林岗教授,而这种观点来自马克思。

严格地说来,马克思也是业余经济学者,但他所达到的学术成就是我们这些专业研究者所不及的。

这些例子只不过表明,我对业余经济学研究者没有任何偏见,如果他真是认真研究的话,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想一个好问题都很困难,我做博士时,选博士论文题目想了一年多,那有那么多创新的问题呀!!!

就怕中国经济学研究者(包括业余经济学者),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研究的结论早在很多年前就被学者提出还当作创新。于学术累积没有任何意义。

动不动就批判马克思,没有详实的证据,完全靠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有限制的文献,到底是自己理解错了都不知道,哈还以为自己创新了,真是……

做研究是很辛苦的事情!切记。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业余学者来找我,对他的成果进行鉴定,大谈别人独醉他皆醒,别人陷进专业跳不出来,以为自己这些观点别人都没有想到,而事实上阐述的都是众人皆知道的大道理,还创造很多搞不清楚的饿新名词、新范畴。唉,慢慢来吧!

使用道具

8
vagabond 发表于 2005-2-11 23: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在这个板块里所有批判马克思的贴子后附上这句话,难听的话往往是真话,是使我们内心不安而嘴上不肯承认的话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7-25 10:40: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贴,值得我们接着探讨!!!

使用道具

10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25 22:43: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uote]索然 发表于 2005-2-1 08:42 |
昨天张忠任给我寄来他的新著《数理政治经济学》,最近正在拜读他的东西。
关于转形问题,5年前曾经研究过一段,也正是转形问题使我和张忠任相识,最近看FOLEY的《understanding capital》,他给出一个解法异常简单,有空的时候我介绍一下。
关于您的文章,老实说,没有怎么细看,一来现在不研究了,二来我本人认为转形问题是个假问题,没有必要化太多的时间。不过我也不愿意在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上下结论,您可以寄给张忠任,和他讨论一下。不过有两句话,不管您爱听不爱听,说出来:
专业和业余学者的最大区别是专业学者致力于既有范式的边际改进,而业余学者喜欢创立新范式或新体系,总是以为别人皆醉我独醒,实际上在空费功夫。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1284&page=1&from^^uid=13834==============================================
quote]fujo11 发表于 2008-12-20 09:32
以下是引用pupil在2008-12-19 20:4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jjrjjr在2008-12-18 20:17:00的发言:
看到你的著作目录勾起我极大兴趣,但读了的核心思想介绍和前言后大失所望,再读到你的关于折算劳动价值的述说时我感到被猛抽了一鞭子!你是与我在商品价值理论上观点最接近的一个人,边际效用理论发现的历史会再次上演?!如果你我是杰文斯和门格尔那是不是还有瓦尔拉斯也在默默地发奋努力?呵呵!!历史创造英雄,再次感慨!我想,关于折算劳动价值论,他应该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更明白的表述吧。
===============================================
从现有的表述中,我还是没有看出,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以及“价值转形”问题,有什么区别和需要进行再创造的地方。当然,现在的问题是,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清楚一些,当然,也可能是不屑于吧……
=================================================
PUPIL校友:
1,我认为,证明“转型问题”,如同证明上帝能用男人的肋骨头造出女人一样,既荒诞没有科学价值,又不可能。
2,关于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只是理解商品经济如何运行的钥匙之一,它并不否定其他经济学家的学术成就,相反的,它是基于许多大经济学家所做的贡献之上的。
-------------------------------------------------------------------------------------------------

我是很同意索然的许多观点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50 + 5 + 1 奖励积极跟帖

总评分: 经验 + 50  论坛币 + 5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