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uyun11
3134 12

[经济学教育] [转帖]:大学难出大师原因:教授争当部处级领导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814 个
通用积分
0.2606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3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50 点
帖子
266
精华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10
最后登录
2016-10-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DIV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 26px" color=#000000 size=3>大学难出大师原因:教授争当部处级领导 </FONT></DIV>
<P>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今天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郑兰荪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时,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大学“难出大师”问题。 </P>
<P>  郑兰荪委员介绍,近一时期,民盟对高等教育问题继续进行专题调研,并分别在北京、南京召开了高教研讨会,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调研认为:</P>
<P>  <STRONG>六原因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STRONG></P>
<P>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确立,创新人才培养多停留于口号。调研发现,尽管培养创新人才列在现代大学“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之首,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把资源和精力用在创新人才培养上。</P>
<P>  二、教学改革乏力,培养模式单一,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如,课程设置求新、求实、求精不够,课程门数和学时数不尽合理,内容重复的政治课、负担沉重的英语课吞噬学生大量精力;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厌学情绪;学生缺乏实际上的选课权利;传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仍居主导地位。</P>
<P>  三、行政化倾向严重,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未能确立。教育行政部门视高校为下属机构,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高校行政化、官本位意识很浓,教师位于学校管理底层,教授争当部处级领导的事屡见不鲜。行政干预越来越多,检查评估轮番不断,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氛围不足。</P>
<P>  四、科技与人文创新评价体系偏差,缺乏宽松的学术创新环境。多数高校对科技与人文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往往只看科研成果的形式与数量,重论文,重奖项,并将之与职称、待遇挂钩,却与人才培养脱节。多发论文、快出成果的追求,导致急功近利、虚夸浮躁等不良风气蔓延,甚至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污染了育才环境。</P>
<P>  五、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学校趋同,特色淡化。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平均年增25%,毛入学率已达21%,这样做,虽取得了高教大众化的可观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扩招的主流是升格形成的新校、非重点院校及各校增设的新专业,降低教学起点,影响教学质量;扩招助长了“贪大求全”,盲目追求“综合性、研究性”之风。许多大学因此失去个性和特色,专业趋同,千校一面;扩招还冲击了高职教育,导致实用型人才短缺。</P>
<P>  六、财政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制约高校整体水平提高。近几年ZF通过211和985等工程对高教增加投入,受益最多的是教育部部属院校,特别是其中的部分研究生。90%的投入仅使10%的学生受益。这种失衡局面制约了高校整体水平提高。</P>
<P>  <STRONG>五条建议:切实转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倾向</STRONG></P>
<P>  一、转变教育观念,倡导大学精神,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第一要务。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乃至人类精神不可或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比高校自身的科技创新更为重要的任务,应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要切实转变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确保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事教学活动,特别是承担本科基础课的教学工作。</P>
<P>  二、深化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结构。一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逐步推进高考改革,努力扭转应试教育成风的不良倾向;二是加强学科建设,更新知识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方案,充分显现各校的传统和特色,扭转“过窄的专业素质、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弱的人文素质、过强的共性控制”等现象;三是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等。</P>
<P>  三、加快对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我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在规模大小或院所系科设置,而在大学独立、教授治学、学生自治等现代办学基本理念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要尽快走出规模求大的误区,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依法落实、适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由教育家管理学校;同时,切实发挥高校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明确各级ZF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简政放权,推进依法行政和教育法治建设,为高校自主办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
<P>  四、扎实提高高校科技和人文创新能力,端正学术风气,加强产学研结合。应尽快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和人文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和引导高校发挥自身特色,提高核心 <a href="http://www.iask.com/n?k=%BE%BA%D5%F9%C1%A6" target="_blank" >竞争力</A>;加强学术管理,严格执行法规和奖励条例;遏制学术腐败,端正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进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P>
<P>  五、增加教育投入,调整分配机制,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增加对教育的总体投入,确保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必需条件;广开渠道,努力改变目前大量高校因债台高筑而牵制和分散学校领导办学精力的现象;采取综合措施,把教师精力从争取项目和创收活动中解放出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让大多数学生从教学中真正受益。</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的大学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研讨会 中国 南京

沙发
fufag 发表于 2007-3-12 10: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再问一句,为什么教授争当部处级领导呢?

这说明“官本位”观念向“象牙塔”侵蚀严重。学校按官职位大小分配科技资源和荣誉的趋势明显。

一个教授想拿到一个项目非常不容易,可如果当了科技处长,他就有做不完的项目。现在项目申请,有时候学术身份往往不是第一位,而是看申请者在学校的行政职务,校长比处长好拿,处长比普通教授好拿。 这就是教授争当部处级领导原因所在。

使用道具

藤椅
ggalpian 发表于 2007-3-12 14: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凡在大学工作的都知道,当一个处长掌控的各种资源远比一个教授要多得多,他们除直接参与学校内的科研课题安排、评模评级、制定各种规则外,还有考察学习、观光访问等很多机会。在学校找处长的人多得很,属于实权人物。而搞学问呢,一切听命于人……

使用道具

板凳
davidzcc1977 发表于 2007-3-13 09: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说明在中国大学,行政人员不是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服务,不是为他们提供支持,而是领导他们,让他们按照行政人员的意志行事。就如中国的政府官员一样,他们从根子里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而是统治人民的官。

使用道具

报纸
lcu 发表于 2007-3-13 19: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领导容易当教授,教授喜欢当领导!虽然职务增加了,时间站用的更多了,但是成果出的也更多了,想想吧,一个人的精力有多大?当了领导掌握的资源多了,干什么都好说了,你说教授能不争着当领导吗!!!

使用道具

地板
ggalpian 发表于 2007-3-23 10: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摘一段讲话,源自:“大学的逻辑:张维迎教授关于“大学及大学改革”系列谈话录(之三)”

3 学术水平与中国大学的“官本位”

  赵晓: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官本位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很密切。现在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张维迎:在中国,行政本位、官本位相当严重。中国历史上长期只有一个Hierarchy(官僚)的激励制度,“官位”成了惟一度量个人成就的标尺。分房子、发工资,什么待遇都是按照行政级别来划分的。

  但是,我想强调,大学的官本位,除了激励制度的扭曲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内生的,与学术规范有关,与学者水平有关。

  在中国,因为缺乏好的学术规范,学术成就不能有效地比较,学者之间就不可能相互欣赏。这样一来,做学问的人常常感到很无聊。到头来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能寻求学术之外的标准。毕竟,人家官本位还有一个序列,还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可比较,而学术却没有标准,那就只能套“官衔”来比较了。

  在大学,什么样的人最重视当官?什么样的人官本位思想最重?普遍看来,越是学术水平低的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反过来,高水平的学者通常很自信,很欣赏自己的学术成就,对当官反而不“感冒”,他更喜欢以自己的创造、自己的学术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

  在大学,在一个系或学院中,真正高水平的教授,他还会在乎当什么系主任、院长吗?像北大的季羡林教授,他才不在乎当什么官呢!在美国的优秀大学,担任系主任常常要靠轮流,因为谁都不想干那个活。因为那是服务别人、伺候别人的事,会影响自己的学术研究,没人愿意干。

  但是,低水平的学者就不同,他在学术上竞争不过别人,就拼命找一些其他的关系来压制别人,比如靠行政级别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一个系里,大家水平都低,社会上就只能根据“头衔”来推断学术水平,认为谁当了系主任“谁的水平就高”,大家就会拼命去争当系主任,这样一来就更没有人搞学问了。

  在我们中国的大学,好多教授喜欢“占摊”,所以大学里各种研究中心、研究所林立,但是很少有做出出类拔萃的研究成就的。其实这部分地反映教师队伍学术水平低的状况,没有研究成就奉献社会,就只能用“头衔”闯江湖。

  我的研究发现,几乎任何组织都是这样:一个组织越是水平低的人多,就越是着迷于内部权力斗争。水平越高的人忙着去创造价值,水平越低的人忙着去分配。大学的官本位损害学术研究,它只能把大家的精力引向分配,而不是创造价值。

  因此,破除中国大学的官本位逻辑,必须回归到大学的逻辑,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教员的水准,而这正是我们这次改革的目的。相信北大的改革会对破除官本位非常有益。

  比如说,不直接从本院系招聘应届毕业生当教员,就会对官本位产生很大的冲击。在现在的体制下,导师的官越大,学生留校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最容易招到学生的一定是有官位的人,而不一定是学术水平最高的普通教授。这样,就激励教授当官。在新的体制下,比如说,当有10个外校的博士竞争一个本校职位的时候,学术标准,而不是导师的行政职务,就会成为学校聘任的主要标准,一个人要找到好学校,就要有真才实学,就要跟真正有水平的教授,而不是当官的教授。这就会大大降低教授当官的积极性。

使用道具

7
liyulintu 发表于 2007-3-23 15: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教育系统的官本位、行政化管理、官僚化的确制约学术大师的产生。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授不再热衷于当官了,教育出好成果、培养出新人的速度也就大大加快了。

使用道具

8
矛头 发表于 2007-3-23 19: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没有看完转载的文章,想对其中有关英语的问题说一点自己的看法。就我所在的大学来讲,英语占据了我们学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学校设置英语课时应该的,毕竟汉语还没有发展成为全球语言,为了能够更是应对外交流,学习英语是必要的,但是,除英语专业以外,我认为,可以仅仅将它作为一个工具来学习,不必安排太多的时间,设置太多的条件,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大学将彻底成为应试教育的一环,学生将继续厌学,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与老外打交道,即使打交道,那么这个前提也是我们有扎实的完善的打交道的专业基础,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将专业技能放在首位,英语或者其他外语,应该由学生们自己去选择,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多久。

为此,就需要同一地区的高校对教育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至于大师少的问题,我想还是功利心作祟

使用道具

9
mafon 发表于 2007-3-24 08: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有很多教授们已耐不住象牙塔里的寂寞,纷纷争着要做官。系主任、处长、院长、Z0HWR;@ j
……只要有一个官位空缺,有些教授们就会想方设法争,心思都花在当官上了,教授们又怎8?+d-t+ye9J
么能安下心来搞学问与研究?

要破除教授当官的制度设计。 2A]r

使用道具

10
xiaoxiaoxiyu 发表于 2007-3-25 09: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认为在西方国家 也许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是圣经的缘故吧 一般说来他们心中还是有一个正确的标准,崇尚人人平等竞争。 他们一般不会不择手段去达到目的。他们甚至认为进化论没有根据(现代生物学实际对进化论的挑战更大),世界如此奇妙,人体的功能,哪怕是一个细胞都比现在最复杂的机器复杂,没有一个设计是无法。 但我国我们太相信进化论,不择手段。当然好人还是有的。这只是是我个人的体会。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