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nwei110
1172 0

经济观察:货币政策如何从紧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讲师

6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528 个
通用积分
6.8877
学术水平
8 点
热心指数
12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5119 点
帖子
383
精华
1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0
最后登录
2022-5-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中数年来第一次出现“从紧”一词。这一变化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如何从紧猜测纷纷,大盘也犹豫不前。

应当说,当前的货币政策正面临比较困难的境地:顺差大幅增加及其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难以制约;连续加息后居民消费价格依然上扬;人民币升值加速却没能阻止出口……诸般货币政策工具动用后,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调控的关键是要找准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

这个主要问题在哪?是CPI吗?我们认为不是。中国具备向全世界供应商品的能力,不可能出现全面的供不应求。另外,粮食及能源价格也都没有大幅上涨的理由,物价是可控的。

是投资增长过快吗?也不是。因为投资过快是以企业盈利快速增长相适应的,这样的增长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

是出口增长过快吗?不全是。因为出口只是顺差的一部分,实际上,今年以来,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增长速度并不比贸易顺差慢。原因在于资金在中国的收益相当高,同时还可以享受人民币升值。

具体来说,虽然中国与美国的基准利率仍有2%以上的利差,但实际上,这两个利率不是同一种利率,并不可比。我们可以看一下可比的利率:拿商业银行的30年期住房按揭利率来说,美国的平均水平是年息6.4%左右,而中国已经是7.2%了。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每年升值的4%-5%,资金在中国的收益水平要比美国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再上调利率的风险也很大,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热钱的流入。

同时,利率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外的核心CPI影响较大,而当食品价格成为CPI的主导因素时,利率上调的作用就相对较小了。

由此看,央行在短期内继续运用利率手段会比较谨慎。可能性较大的选择是,在对今年上半年连续两次加息的效果认识得比较清楚的时候,再动利率。而这时,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等手段,由于目的单一、副作用小,将很可能快速运用。

货币政策从紧还可以运用的一个手段是实现人民币快速升值,这同样对宏观经济具有较强的紧缩效应。不过,由于升值过快会对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打击过大,而且升值也会导致热钱流入,因此我们预计,人民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升值会继续加速,但全年的升值幅度仍然很难超过5%。

国务院部署经济工作 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工业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07下半年经济研判:高位升温 货币政策稳健偏紧

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依然在高位运行,全年GDP实际增长率约为10.6%。下半年投资增速将会保持平稳增长的走势。

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将稳健偏紧。其基本特征是:在继续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和做好总量调节的同时,注重价格型工具的应用和结构调节。

央行将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

下半年,央行的调控依然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除了贸易顺差继续增加、流动性依然偏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信贷投放较快之外,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走势将对央行调控时机的选择和调控工具的使用产生更大的影响。预计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特征是:在继续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和做好总量调节的同时,注重价格型工具的应用和结构调节。

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刻意调控股票市场

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去调控股票市场,但有必要纠正目前过于宽松的货币状态,为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5月19日,央行非对称性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同时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近期高强度通过央行票据回收基础货币,反映了央行货币紧缩的决心,这些组合拳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扭转当前过于宽松的货币状态和过低的市场基准利率水平,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政策解读:央行货币政策为何连出三“拳”

央行连出三拳,这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力度近年来罕见。贺力平认为,此举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央行认为当前存在着经济增长过热的风险,必须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如果这些政策在未来还没有效果,不排除央行继续出台类似组合调控政策的可能性。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则认为,如果单独使用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对某一特定经济实体造成过大冲击。而“三招并用”可以适当减少只用一招时的强度。宏观调控的成本是需要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行业、各类企业合理分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政策 经济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 经济 货币 观察 从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