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ujo11
3168 4

[经济学基础] 凯恩斯《通论》的结构分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3粉丝

学术权威

8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1544 个
通用积分
23.7183
学术水平
993 点
热心指数
1047 点
信用等级
773 点
经验
197991 点
帖子
10632
精华
2
在线时间
54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12
最后登录
2023-12-8
毕业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楼主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1-15 20: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我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一下简称《真理和谬误》)一文中,提出了折算劳动价值理论,许多网友看了又看,也不能理解我提出这一理论,到底有什么学术价值,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理论,我在此不再重复这一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再重复它在解释古典学派(包括马克思)和效用学派在价值理论方面所做的的贡献和所犯的错误。在本文中,我仅仅就它在解释凯恩斯《通论》的基本结构方面,对于促进大家对这本经济学名著的科学理解,作一个解构性的应用示范。<br/>     我的英语不好,也没有在英美国家求学的经历,看不太懂《通论》的英语原著,对其它用英语写作的用来解释《通论》的文献,也很少读。不过,我相信如下判断:职业翻译者的工作,比我本人更能用汉语准确再现英文作者的原意,尽管这些人也许并不能理解这些名著的专业旨在。国内汉译经济学名著,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对凯恩斯的《通论》,从语言学的角度说,仅仅通过对商务印书馆解放后出的半文言译版及高鸿业教授新近复译的现代文版的比较,来揣摩作者的意思。我曾经有点刻薄的说过一些海归经济学者:语言不能增加一篇论文的学术价值,但可以增加这些学者的个人市场价值。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翻译有时侯可能歪曲作者的原意,也许我借用的汉译名著《通论》,曲解了凯恩斯的某些思想,也未可知。<br/><br/>许多经济学者对《通论》进行了大量的解释,这些解释增加了我们对《通论》的理解。但是,我觉得,许多解释,就和《通论》本身存在的问题一样,自己稀里糊涂,也难让读者清清楚楚。我在《真理和谬误》一文中,曾对凯恩斯自己也搞不清他的理性建构和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混淆,及由此而产生的许多荒谬的看法。下面我们通过实物分析和价值分析,对凯恩斯在《通论》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错误观点,进行一番简单扼要的研究。<br/>一     实物分析<br/>首先,让我们面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我们看到了什么:作为自然的存在——人和物;作为社会的存在——人和人。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的自然要素:土地,设备,劳动力;而生产的社会要素:生产和分配制度,包括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含私有制)。如果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从实物经济的角度看,它就是通过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这种特殊的资源配置形式,对整个社会的需求进行确认和满足,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讲,它不仅解决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问题。但到此为止,我们没有对这种经济制度进行任何道德的及伦理的评价,我们把它看成既与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是否是我们所期待的,抑或是否可以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目的,则当别论。<br/>让我们假设这个经济体,有固定面积的土地,在特定时期有特定的技术结构,及一定数量的人。他们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式,来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我们如何来衡量这个社会的生产力是否达到它的最大边界呢。我们假设它只生产大米和衣服,那么我们如何界定这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是否已经达到最大限度呢,显然,闲置资源为零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最大,不管这些资源如何在此二者之间分配。就一个有着固定的劳动力数量的经济体说来,即使技术不变,经济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也还是存在一个序列表,这应是理论的前提。<br/>我们这儿用XYZ分别表示所实际使用的三种资源量,分别生产A吨(大米)和B套(衣服),显然,我们可以确认XYZ组合生产的A的最大值和B的最大值,以及AB界于最大值和0之间的许多可选择值。但我们无法比较A1+B1和A2+B2之间哪个更大,当A1大于A2而B1小于B2时候。因此,就实物经济而言,国民生产总产出是一个无法齐一的量。<br/>让我们从生产要素方面来衡量生产力的边界,我们很容易就物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假使土地是齐一的,劳动力是齐一的,设备也是齐一的。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就经济力量而言,这三者要素都不是齐一的,所以,凯恩斯认定劳动力的所具有的齐一性是不存在的,纵使通过教育,我们仍不能确定被改造的劳动力具有齐一性。但我们可以取劳动力的平均数,作为具有统计齐一性的劳动力指标,去衡量生产边界。同样,我们也可以以中档土地,去衡量生产边界。它们唯一差别,就是人们的接受偏见。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个平均数是一个人类理性建构的量,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客观存在,而不是客观存在本身。<br/>那么,我们通常为啥用劳动力去衡量社会就业及资源配置效率,而不用土地或资本,衡量社会就业和资源配置效率,我认为这主要应从配置资源的这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和人类劳动力这种既是最重要的的生产要素又是这个社会中依据劳动力所有权获取生活资料的阶层的存在的历史暂时性两方面加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为啥现在任何经济体都把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看得那么重要呢,我想从经济意义上看,是否可以分成如下两方面加以分析:1,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一种可以再生的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不使用,也无法保存。而且,这种资源纵使不使用,也需要维持费用。2,在商品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了,劳动者主要靠控制自己的劳动力的投入,从国民收入中分得自己的那部分社会财富(购买力),这种社会分配伦理,连劳动者本人也认为是天经地义了,而不被认为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分配道德观。我看过《通论》后认定:充分就业,如果仅仅指劳动力,则有明确的含义,如指全部生产要素,则无法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许永远也达不到全部资源的充分就业。此外,无论狭义还是广义上,我们都不能确定啥才是福利最大化。我理解,凯恩斯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以劳动力的就业比例,作为衡量整个经济体系是否达到生产可能边界的一种标准。而对该经济在市场信息的配置下,能否达到福利的最大化则无法确定。不过,他似乎相信,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通过市场配置所形成的商品结构和社会福利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他认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缺点,不在于实际就业者的工作方向,而在实际就业的数量,这就明显带有他的社会价值观在里面。<br/>二        价值分析<br/>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与实物经济对应的是价值经济,与非齐一性的生产要素相对而来的是齐一性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凯恩斯借助劳动者的工资对非齐一性的劳动力进行折算,是犯了颠倒因果关系的错误。但这种折算,有它的认识价值。<br/>实际上,在完全的商品经济中,任何东西都能够通过价值的等同性,实现齐一性。这样一来,我们通过价值的齐一性,对经济结构进行比较,但这种比较并不比实物分析更有意义,却能大概和实物分析的结果相近。<br/>      现在,让我们通过折算劳动价值理论,来理解《通论》。《通论》认为,在商品经济中,生产什么,由社会购买力的投向(包括方向和数量)决定,这种投向分为两部分,消费+投资。凯恩斯将这两种社会购买力总和,命名为有效需求。他认为,消费受消费趋向规律(注意这种规律是我们强加于他的,凯恩斯并没有认定它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的决定,而投资受4个方面的决定:1,资本品工业生产现状;2,对于未来收入的信心;3,心理上的灵活偏好;4,货币数量。在此,凯恩斯,就是以既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为既定前提,他把商品经济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他对商品经济,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尤其对消费的分析,他超越了马尔萨斯,西斯蒙第,马克思等人的片面性认识,也许上述三位对消费不足的分析比凯恩斯深刻,但没有后者全面。这种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商品交换一般规律的分析研究,有其自有的学术价值。它和帕累托最优理论和边际生产力决定分配理论的性质是不同的,后者是具有辩护性质的,是非科学性质的,而他的提出者却把它当成科学论断,而国内的那些西方经济学的二道贩子,以讹传讹,祸害广大读者。<br/>   <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结构分析 凯恩斯 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经济制度 马克思 凯恩斯 经济学 英语 看了又看

沙发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1-15 20: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文是我介绍《通论》的系列文章之一,贴于此,就教于大家。

欢迎批判。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藤椅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1-16 19: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有一个回复,寂寞啊。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板凳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1-18 09: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通论》的少,能够分析的更少。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报纸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12-31 16:00: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的人少,懂的人更少。
版主把我的这篇很久以前写的帖子,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版转到 “宏观经济学 ”,
想扩大影响,估计是徒劳的了。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6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