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考博对于财院同学是个陌生的词汇,因为本校同学就业情况相对很好,我也是如此,二年级结束前都是觉得以后要出去工作。为此,我参加了研究生会接受锻炼,认真学习《行业分析方法》等务实性课程,坚持每周看《经济观察报》了解真实的社会经济运行情况,甚至在研二结束的暑假还买了全套行测书籍并展开复习。
不过未准备考博并非意味着经常逃课、不参加学校学院活动、不充分准备毕业论文,我的导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富有智慧的老师,他时常教育我们在校期间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才能在社会上少走弯路,学业是学生的本职工作,专业知识和基本学术能力是我们区别于本科生的关键,为此我拿过优秀论文、一奖、优干等,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证明自己不输于同辈。这一过程让我不断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弱小,发现专精必有市场,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修改,不断自我批评与认可,同时也对社会对男生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发现自己离精英还有很大差距。
暑假近2个月的行测复习让我感觉,这种重复性劳动除了提升熟练度、锻炼速度以外,好像没什么太多收益,因为这里不存在质的飞跃,充足时间下大家都能保证正确率,申论复习让我对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充满疑惑,我不觉得非官二代、富二代的自己能在这里寻找到实现价值的机会、坚持真善美的追求。同时毕业论文修改过程中,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涌现出来,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我尽全力写的论文如此不济?
十一期间我回中部某县参加大学同学婚礼,同时参加了多场大学、高中同学聚会,通过观察和交流,我发现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同学并没有想象的都已经工作经验丰富位居高职拿着高薪,硕士毕业同学起点有了显著提高,博士同学都比原来优秀许多(我本科班级考研考博率较高,此对比有较大样本)。回来的路上我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这种差异并不一定是学历带来的,而是自我要求、不断学习、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后来我不断与包括导师在内的亲朋好友不时讨论此类话题,我突然问自己有没有实现来读研究生时的梦想。
此后我便逐渐产生了继续读博的念头,当然最原始的动因是我发现做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其实也充满乐趣。由于个人天资平凡,为了让明天充满更多确定性,可能需要继续在某个领域继续深入才能有所进步,突然到社会上需要学习的方面太多会让我不知所措。我个人不擅长表达、自我表现,喜好真诚,当前国情下可能并不适合从企业开始做起,我知道这意味着要忍受清贫、克制欲望延迟满足。我也发现博士还未通胀,且名校对外校考入的名额在不断缩减,经济低迷期上学从经济的角度也不算太坏,还能留在老师和同学们身边,更不用说同学圈、朋友圈的扩张所带来最真诚的友谊。读博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工作,期间生活补助可以保证经济基本独立,当站在路口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是因为它更平坦,而是因为它充满挑战、富有意义。
感谢xx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校领导、研究生处对暑寒假留校研究生的特别关照让我们倍感温暖,最不能忘却是学院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本文是我关于考博的一些思考,我想每个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最有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