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贝克汉姆0
21272 186

陈志武:国企的存在破坏了规则的公平性   [推广有奖]

学科带头人

1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922 个
通用积分
2.0021
学术水平
462 点
热心指数
398 点
信用等级
393 点
经验
58721 点
帖子
2778
精华
3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7
最后登录
2015-9-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陈志武:国企的存在破坏了规则的公平性                                                 
                       2013-04-08 11:33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都打开了ZF干预经济的阀门。ZF以解救危机的名义介入经济活动,大举干预市场。一场“国进民退”的运动正如火如荼。我想提醒的是,国家持有太多资产、控制太多经济资源、对行业准入进行审批、对企业经营进行干预和管制,除了带来一些远期经济上的消极后果外,还会对宪政法治带来深远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存在威胁法治精神、破坏规则的公平性,因为在法律、规则和政策面前,国企和民企是不平等的。

如果去了解一下近现代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凡是有过公有制历史的国家,宪政都不是它们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比如前苏联、前东欧、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相比之下,那些宪政法治比较可靠的国家都是私有制国家。为什么?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当然,我并不是说私有制会必然导致宪政法治,私有制不是宪政法治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国有制或公有制必然会导致宪政法治的缺失。为什么会这样呢?

国有制之下没有真正的平等竞争

除了看到前国有经济国家的经历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更大样本、更一般层面上,看国有经济对宪政法治的影响。我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量化方法,按照从1970到1991年每个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占GDP的比重,把64个国家分成三个等份组。结果,我发现,国有企业投资占GDP比重越高的国家,其法治指数就越低,宪政水平越低。在搜集的72个国家的数据里,我发现,ZF开支占GDP的比例越高,法治水平就越低。用我们的话来说,ZF越穷的国家里,法治水平越高。一国的宪政法治水平与其ZF可以花费的收入成反比!在这72个国家里,我还发现,ZF开支相对GDP的比重越高,腐败越严重。这也很好理解:如果ZF没有钱,即使官员们想腐败,也腐败不起来,没有让腐败滋生的基础。
  这种基于大样本的数据统计方法,比起单纯的案例分析方法来,更有它的科学性。但是,大样本数据分析方法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让人感觉太抽象。到底法治水平跟国有经济比重的负相关关系,是一种统计上的偶然呢?还是有理论上的必然性?如果其因果关系并非偶然,那么其传导机制又是如何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跟民有企业(民营企业)有什么不同?国有企业跟民有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国企背后的股东是国家,或者说广义上的ZF。国家具有我们普通人或私营企业没有的优势:国家包括议会,有权修改法律。如果国家觉得某个规则对国企不利,就可以修改规则,使国企处于优势地位。此外,国家还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执法的权力。如果一个公司背后的股东拥有立法权、法律解释权、司法权、执法权以及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那么,这个公司怎么可能会和没有国家背景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呢?它怎么可能跟私人、民企平等?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是国有或私有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看经济是市场经济还是非市场经济;他们说,只要市场的逻辑得到尊重,只要市场规则对国企、民企都一致,所有权属国家,还是私人,并不重要。我要说,问题就出在这里,国企和民企从一出生,起点就不平等:以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国家,不可能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的第一原则就是自由选择,是规则对所有参与者平等。但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股东是国家,这就使国有企业在法律面前比民有企业更为优越。非国有企业、私人企业无法在法律和强制力面前与国企平等。一个国家如果采用国有制,长此以往,即使起初是法治,也会慢慢腐蚀蜕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陈志武 公平性 全球经济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 新政治经济学 国进民退 计划经济 企业经营 国有企业 陈志武

回帖推荐

baojie-911 发表于153楼  查看完整内容

比较可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从企业的“激励机制”入手,弱化企业和ZF的关系。国有企业的老总也是人,也有贪欲,首先得承认这点,党员干部不是两袖清风的圣人,他们也是庞大社会关系中的一员。 思考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国有企业会存在?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回答曰:是ZF稳定经济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国家意志的直接执行单元! 在思考一个问题:民营企业为什么不能部分替代国有企业的功能?既然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率 ...

feig 发表于97楼  查看完整内容

国企的根本问题在于垄断。 以垄断阻碍竞争,这也是马克思计划理论所要坚持的。 垄断有利于稳定,但却不利于发展。 人类的根本属性是生物,人类社会是必须在竞争中才能发展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胜劣汰,就必然落后。种群落后的结果是集体淘汰,就像历史上已经消失的许多民族一样。 反对竞争的理论是亡国灭种的理论。反对竞争的理论其实才是最反动的理论。

chengli 发表于46楼  查看完整内容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必须的,关键是如何改革,每个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能够像民营企业家一样经营企业,效率才会高,当然他们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不是“低薪+贪腐”。国有企业对于国家机器的运行目前是必不可少的,民营企业壮大后,国家的财政才会有更多的来源,国有企业的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才有可能。

贝克汉姆0 发表于45楼  查看完整内容

1 既说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又说国企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是不是有点儿逻辑混乱尼? 2 特色社会主义本来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你以为最底层的老百姓都看不出来么?

屑一顾 发表于44楼  查看完整内容

本次改革把市场经济都提升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了,还什么为主为辅,再改就是共 产 党下台,社会主义变资本主义啦,那得看看自己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啦,最底层的老百姓支持不支持你们啦。呵呵。

caoheng 发表于43楼  查看完整内容

  你的立论也存在些问题。现在来说一下。   你拿巴比娃娃说事,咱就这个事来讨论。巴比娃娃的事情好象与跨国大公司关系不大。象生产巴比娃娃的事情小公司也可以操作。   为什么不关跨国公司的事情呢?即使中国的大公司在美国组织工人生产巴比娃娃产品在美国销售也属于无利可图。你可能会说,那让中国的公司在中国生产到美国销售。这个做法好象要受到制约。因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有限制,以前必须要求销售到国 ...

ibswjle 发表于32楼  查看完整内容

文章看问题的视角确实很独特,不过有一点问题是,我们没有明确的是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什么?ZF的目标是什么?明确了这样的目标,我们会看到ZF采取行动的方式是否有效,要么就是好心办坏事!!!穷ZF,市场需要的公共物品谁来提供?或许,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下~

liuqi413 发表于29楼  查看完整内容

陈志武是典型的自由市场论者,受西方的影响很深。尤其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更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基础之上的,而支撑西方成熟度市场的是西方制度与环境,所以自然少不了对大陆制度的批判。国企的存在阻碍市场化改革的进行,这是客观事实,市场经济发展确实不能有强有力政治经济集团垄断存在。可以说,进一步改革国企,明确国企的位置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八大后改革必须要走的路。但是,不要在估计不好风险的前提下 ...

jianglv 发表于17楼  查看完整内容

鞭辟入里,其实一定程度上,国企就等同于ZF,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

Crsky7 发表于12楼  查看完整内容

有道理唉,可惜三中全会还是决定:“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甚至还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他们不想改革怎么办呢?

zbin7451f 发表于56楼  查看完整内容

当国企改革,格局发生变化时,机会应运而生。只有当决策层理解了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让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并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民营经济的又一个春天才会真正到来。届时,只要ZF明确哪些行业,国企在限定期限退出,民资自然会进来。

tiantianle51 发表于55楼  查看完整内容

国企应采取公开招聘管理层,而不是上级任命,提升管理效率,国企改革应退出暴利领域,侧重民生、公共服务行业。
已有 6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新手科科 + 1 + 1 + 1 精彩帖子
jameschin007 + 5 精彩帖子
yangyib4217 + 1 + 1 + 1 精彩帖子
qf20089 + 3 + 3 + 3 分析的有道理
日落孟良崮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LightsOn + 40 + 40 + 1 + 1 + 1 奖励积极上传好的资料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7  热心指数 + 12  信用等级 + 7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3-11-17 10:46: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有制之下没有真正的法治
为了使上面讲的大样本统计分析不至于太抽象,下面我举五个案~例。

案~例一:18年前,一个叫陶玲的储户在国有的蒙城农业银行存了1000元,存款单约定,18年后将按月息15.793%得到利息。这样,18年以后,1000元将成3.4万元。但是,18年后的今天,银行拒绝储户的要求,认为月息过高,不符合央行规定;另外,银行表示中国的定期存款没有18年期,也不符合规定。由此,储户与银行发生纠纷,至今未决。蒙城农行行长谢某告诉记者,蒙城当年的金融秩序不规范,陶玲的遭遇就是“高息揽储”的产物。蒙城农业银行的理由是:“银行当年已经错了一次,如今不能再错第二次。”
  这种理由当然强词夺理。为什么当年欺诈客户时就不知道规范金融秩序呢?以前的利息和期限规定不是今天才有的。
  在中国,法律规则是保护国有银行,而不顾老百姓权利的。如果储户用网上银行被盗了,银行没有责任,责任在储户身上。如果银行多给了钱,储户有义务归还。但是,银行少给了钱,储户离开柜台后,银行概不负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非常不对称。最极端的案例是,银行的柜员机出现故障多给了钱,广东的许霆从ATM机多取了1万块钱,被判无期徒刑。相对之下,广东开平银行行长贪污了4亿,只判12年。这些不平等规则的制定跟国家垄断经营银行有关。

案~例二:我们现在看到的加油站要么是中石油的,要么是中石化的。但是,在2002年以前,并不是这样。在1999年时,全国民营加油站总数近8万家,市场份额超过80%。据《财经》报导,经政府通过规则的改变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不顾成本的收购,到2002年底,独立加油站份额已经下降到48%。在整顿市场秩序的名义下,2001年6月5日,国务院三部委联合通知:“各地区新批准建设的加油站统一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负责建设。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加油站”。2002年初,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发文件,要求在8月之前,没有经过经贸委审批的加油站全部关闭,而归入两大石油公司旗下的,在补办手续后,可予以保留。这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通过亲自参与国务院新法规的制定垄断了市场,所有的民营加油站要么自己关门,要么主动卖给中石油或中石化。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以前只是民营企业,那么,国有企业介入之后,规则就会变得不平等,法治的精神就要遭到破坏。国家要经营企业的时候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角色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

案~例三:2003年,陕北15个县,价值70亿的民营石油资产被政府以整顿为由,无偿收走。陕西省所属的延长油田、中央所属的长庆油田是“整顿”运动背后的受益者和推动者。约6万名私营企业家和农民的出资,血本无归。何伟、茅于轼等6教授,3次致信全国人大委员长,促其监督地方政府依法执政,但无效。陕西政府还抓了投资者代表冯秉先等,并判处徒刑,北京律师朱久虎受油田私营投资者委托,前往陕北调查,2005年被警方关押5个月。从这里,我们看到,当国家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股东的时候,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法治原则的冲击会有多大。2009年,山西500家民有煤矿被强行“国有化”,再一次表明政府以利益者身份经营企业的后果。

案~例四:民营钢铁大王戴国芳,在2004年以前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民营企业家。2004年,戴国芳创立民企“铁本”。2004年国务院宏观调控一声令下,民企“铁本”必须停工,而国有钢厂照常扩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宝钢扩建1千万吨产量,投资500亿,占地1万2千亩;而“铁本”目标年产840万吨,投资100个亿,占地9千亩。在这里,我们看到:效益低的国企照常扩建,而民营企业必须停产。为什么这样区别对待?我想说的是:建立法治社会的理想非常美好,但是,只要国有企业大量存在,法治只能是一个愿望!

案~例五:据《重庆商报》2009年4月15报导,重庆拟对9万名废品回收人员进行转型。这是重庆一些国有企业给市政府提的建议。该报导称,据重庆市商委统计,截至08年底,重庆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50家,回收站8000多个,年收入高达68亿元!此外,再生资源回收站的数量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看到这些“油水”,谁在主导对私人收废者“转型”呢?年初成立的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公司,系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控股的直属市级集团公司,其目标就是收编收荒匠。新的规定是让这些国有企业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管理收废的老百姓,让他们把收来的废品按指定的回收点回收,价格也由这家国企统一决定。这和当年农村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差不多,等于要重复当年农村的悲剧。收废的领域,本来是政府最不应该介入的,因为这些工作本来是那些不能有别的工作、没有其它收入的老百姓的最后收入机会,但是连这样的谋生机会都不放过。大家想象,还有什么行业可以逃得开权力的控制?

厉以宁教授曾说,国营企业打官司输了,可以执行,可以不执行,而对民营企业就毫不客气。欠税时,国营企业可以不还,而民营企业如果不还,老板就会被抓。牟其中的兰德公司打官司破产了,职工宿舍被腾出来拍卖,而国有企业打官司、破产,没听说职工要搬家的。现在的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而不首选民营企业。为什么?原因就是大家都清楚游戏规则是向谁倾斜的。
  从学理上看,这些案~例并不奇怪。当国企背后的股东是国家,国企进入哪个行业,那个行业就无法有法治和平等。这些现象,最终必然腐蚀社会文化,违反法治精神。前面基于跨国数据的结论“国有经济比例越重,法治指数越低”,就不是偶然。

使用道具

藤椅
wd1q2w3e4r5t 发表于 2013-11-17 10:4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像夸张了一点。

使用道具

板凳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3-11-17 10:49: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续2)穷ZF更有利于法治的推行
我们可以把ZF的权力和民间的权利看成是整个法治博弈的两方。宪政就是为了规范ZF权力,使其不至于轻易侵犯民间权利。如果ZF太有钱,民间的企业或个人在跟ZF博弈的时候会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比如,计划经济的时候,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国家、集体提供,大家都是国家的人。当只有国家可以提供饭碗的时候,公民怎么可能去跟ZF谈权利?当你没钱、没饭吃的时候,你不可能有底气去伸张你的权利,因为一旦国家权力的具体代表——“领导”不高兴,你的工作、住房、养老、医疗以及子女教育,全都没有了。计划经济时代,公民权利就是这样消失的。相比之下,如果ZF没有国有资产、没有过剩的收入,ZF就得从老百姓手里要钱,在那种状态下,老百姓才更有伸张自己权利的可能。

我前不久写过文章说,ZF太富并不有利于宪政法治的推行。穷ZF加公债,更能催生民主法治(见《经济观察报》2009年4月27日,美国往事——穷ZF加公债催生民主法治)。我现把这个观点放到更大范围验证一下。

我们可以把公元1600年时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里存钱很多的国家;一组是钱很少的国家。当时,印度国库黄金数量是6200万金块,土耳其1600万金块,明朝中国是1500万金块,日本1030万金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西欧国家,比如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400年前,这两组国家的ZF富有程度相差很大。那么,后来谁发展出民主法治了呢?前一组国家只是日本通过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改变了发展的道路,慢慢地走上了宪政民主的道路,其他几个当时ZF富有的国家,都没有发展出民主宪政。而当年是穷ZF的国家,现在的民主宪政运作得最好。从这个方面看,穷ZF不是坏事,这是ZF不能拥有太多财产和收入、不能经营企业的另一个原因。

穷ZF催生民主法治最经典的例子是英国民主宪政的发展历程。英国的历史使我想到这么一个问题:英国国王1215年就签署了《自由大宪章》,但是,操作上自洽的民主宪政制度却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事。为什么要花473年才走成这一历程、才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宪政国家?我的《美国往事:穷ZF加公债催生民主法治》一文发表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看法。其中有人质疑,也许穷ZF主动发公债本身就是民主宪政的后果,而不是因为ZF穷才催生了民主宪政。这里的因果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从英国历史的演变历程看,我认为我的结论更站得住脚。

1215年《自由大宪章》作为一份意愿性纲领,早已经被人们在意识层面广泛接受。但《自由大宪章》当时缺乏相应的执行架构,也就是说,虽然国王签署了,但当他不顾《自由大宪章》对权力的约束随意践踏私人权利、滥用权力时,人们有什么招呢?西欧国家有一个跟中国、印度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的议会出现得很早。中世纪后期,西班牙1188年就出现了议会。国王钱不够时,能够通过召集议会、由议会投票推出新的税种或提高税率,但问题是,国王可以随时解散议会。国王在通过新税法之后,不再需要议会时,可以解散议会。那时候,无论是英国还是西班牙的议会,基本上都是“橡皮图章”。议会只会讨好国王。

17世纪之前,英国王室总体上是非常富有的。王室有很多土地、庄园以及其它财产,会有很多收入。一般情况下,国王靠自家收入和过往税种即能财务上自立,不需要通过议会去征税,只是在英国跟他国作战时,才有必要召集议会推出新税。

总体上,从英国王室财产收入的多少,我们就可以看到英国王室什么时候会很专制,什么时候不那么专制。1688年前的英国,只有议会可以控制国王腰包的时候,国王才会就范于议会的要求,接受对王权的制约,否则,一旦王室有钱了,国王的权力就会膨胀;王室自主收入占ZF总收入比例越高(亦即,王室的财务独立性越高),国王就越用不着议会,议会权力就弱;反之,就越受制于议会。

就以1640年后的英国经历为例,到那时《自由大宪章》已经存在了425年,对全社会的意识和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保障民间权利的制度还是没有建成。1640年之前,国王已有13年没有召集过议会,王权不受制约。年初,为镇压苏格兰叛乱,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审议税案,结果遭议会否决。随即,查理一世将议会解散。(因而,本届议会得名“ShortParliament”)。

后来,由于王室实在没钱了,查理国王再于同年年末召集新议会。(这届议会成了著名的“LongParliament”,活了13年。)为了让议会同意给钱,国王接受了议会要求的《三年期法案》,包括:不管有没有国王的召集,议会至少每三年开会一次,每次议政至少50天;如果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擅自解散议会,那就是非法。

1641年,议会要通过议案,免除国王任命ZF要员、免除国王控制国家军队的权力。这个议案让查理一世觉得太过分,1642年他离开伦敦,随即引发保皇派与议会派的内战。1648年,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的革命军胜利。次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此后执政英国。

1660年英国恢复君主制,查理二世成为国王。由于此前克伦威尔执政期间,将皇家土地、森林大举拍卖,皇家的财产收入已不多了,这就逼迫王室有求于议会,靠议会派钱过日子。为此,议会通过议案,每年给查理二世120万英镑的津贴预算,供王室和ZF公务员开支。但是,这不是免费的午餐。作为这一津贴的条件,议会成立“公共开支委员会”,专门监督王室的财务与开支。王权因此大大削弱。

只是,查理二世非常精明。他不但大规模地节省王室的开支,而且大大提高了收税的效率。到查理二世1683年逝世之前,英国王室的钱又很多了。于是,王权又感到议会太碍手碍脚,所以,在1679年,查理二世再次违约把议会解散,王权重新扩张。查理二世在1683年去世,其兄弟——詹姆士二世继位,新国王召集了一次议会,议会把皇家的开支增加到185万英镑。有钱之后,詹姆士二世也立即解散议会,重回专制。

我们看到,英国王室跟议会(即民间权利的代表)的长期权力博弈经历了多个来回,但,在每次王权的收缩与扩张周期中,关键的决定变量是王室的自主财务实力。

但是,经过多年、多轮的博弈回合,到詹姆士二世时期,议会的实力和独立性已经很强,不再像以前那样善罢甘休。1688年,议会派将詹姆士二世赶出英国,由他的女儿玛丽和荷兰女婿威廉接位。作为条件,新的王后和国王接受了一系列新法案,包括《人权法案》,使英国王室彻底放弃权力,并且把王室的开支每年由议会投票决定,让它每年“要求”议会一次。英国就这样才树立了民主宪政体系。

法国在这方面的经历和英国刚好相反。从14世纪开始,法国国王要加税时,也是召集议会,并受后者约束。但是,在与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法国议会于1439年通过法案将征税权完全由国王掌握。到1484年,法国王室财富太多了,不再需要议会,议会就这样被解散了。除了16世纪后半期,议会出现一段时间外,一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近300年里,国王没再召集过议会,王权不受议会制约。在16至17世纪里,法国国王是西欧最富有的,专制权也差不多是最高的。道理在于,跟英国不同,法国王室不用在财务上求助议会。

西班牙的经历跟法国类似。西班牙于1188年推出议会,由议会约束王权。西班牙议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是,在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并于16世纪给西班牙运回大量金银财宝之后,其议会的作用慢慢消失,王权变得越来越绝对。西班牙到1978年才实现民主宪政,是西欧最后一个实现宪政民主的国家!

我们回过头来看,国有制是什么意思?就是让生产资料都由国家来掌握。如果当年英国可以推行全面的国有制的话,我相信英国的国王在那时一定会认为英国对他像天堂。因为那样的话,他就用不着求议会了。没有什么制度安排比全面国有更有利于国王的为所欲为了。“富ZF”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而“穷ZF”使国家权力有求于老百姓,权力才可能让位于权利。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民主宪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有道理。


使用道具

报纸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3-11-17 10:51: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续1)尚在审核中

使用道具

地板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3-11-17 10:53: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d1q2w3e4r5t 发表于 2013-11-17 10:46
好像夸张了一点。
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更重要哈!

使用道具

7
cxbbisheng 发表于 2013-11-17 11:06: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3-11-17 10:53
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更重要哈!
国企是要改制了吗?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欢迎新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8
longkong 发表于 2013-11-17 11:19: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道理,但观点和结论有待完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9
英胜集团 发表于 2013-11-17 11:31: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事实如此,但是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嘛!如果没有国企,真不敢想象咱们的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0
屑一顾 发表于 2013-11-17 11:47: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谈结构比这个有意思,想要纯而又纯的市场经济,现代社会可能吗?自由市场乌托邦用心叵测!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