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状况,不尽人意的地方一定有,不必诿过。自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的校门便对所有的人敞开,只要高考上线,不问出身,大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单凭这一点,就应该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功德无量。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以出身论英雄,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想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高等教育基本是免费的。国家不仅不收学费,还提供少量的助学金。即使是贫寒子弟,只要考得上,一般也能读得起。鲤鱼跳龙门,花钱不多,这更激发了学子考大学的热情,报考人数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1977年,全国的招生总规模只有22万人,到2007年,则达到了567万,30年间扩大了近26倍。
问题是,大学摊子越来越大,办学成本越来越高,全由政府负担,财政确实吃不消。无奈之下,1993年国家启动了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在政策上开了"口子",允许高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可几年下来,收费额不断上涨,一些家庭负担不起,甚至出现了"一人上学、全家返贫"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教育的公平,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质疑。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又在2000年启动了高校助学贷款,应该说,助学贷款替贫困生解了燃眉之急,但此举却叫好不叫座。学校积极性很高,学生需求也很大,可助学贷款却始终没有火起来。有人因此指责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但凭心而论,银行也有苦衷:助学贷款数额小,期限长,管理成本高,信用风险大,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谁会乐意做呢?
目前的助学贷款,违约率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很困难。一些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如泥牛入海,学校不知去向,银行追偿无门,很多贷款因此成了"无头债"。即便银行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人也要不回钱。也难怪,这些毕业生自己生活都没着落,拿什么还银行?银行贷款收不回,对后来的贷款当然慎之又慎。
办高等教育要花钱,以后花钱会更多。关键是这些钱应该由谁出、怎么出?现在看来,让所有学生都花钱上大学,有损公平,实施起来也有困难;而完全由政府包办,又不现实。解决这个难题,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具体地说,就是将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私立大学主要靠收费,而公立大学则主要靠国家。与现行体制相比,这是一个分担的思路,但分担不分担,效果大有不同。
高等教育两条腿走路,是国外通行的做法。放眼看,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有哪家不是私立?因此,若指望政府办一流大学,是痴人说梦,起码今天我们还不见有先例。
不过我们要考虑的,是将哪些大学改为私立?我的看法,首先应是那些名牌大学。一来是因为他们的牌子硬,公众认可度高,因而市场生存能力强;二来是他们占用的教育经费多。目前的经费分配,是很不均衡的。越是名牌大学,就越能取得政府的支持;而很多一般性高校,则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可谓是越有名越有钱,越无名越困难。
一些名牌高校,拿着国家的教育经费去开公司、办企业,教职工既拿国家的工资,又拿学校的补贴。而更多的高校,则化缘无门,捉襟见肘,人才留不住,办学质量上不来。没有办法,收费标准只好一提再提,搞得家长不堪重负,各方怨声载道。将一部分名牌大学推向市场,国家就可以腾出手来,去支持更多的一般性高校改善办学条件,降低收费标准,尽量不收费或少收费,让更多学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将一部分高校改为私立,它们就得靠市场来谋生存、求发展。一家大学,只有集聚一批最优秀的教授,把自己的牌子做响、做靓,才能招到更多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多的社会赞助和办学经费。最近几年,政府为创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调整合并了很多院校,实施了很多规划,但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产权制度没到位。
要指出的是,构建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其中也包括用更加多样化的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式。比如高考,国家组织高考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方式过于单一,以分数论成败,一考定终身,这样难免会淘汰那些偏科但在某方面极有天赋的学生。普遍而言,我们的初等教育就只能围绕考试展开,结果搞得学生不堪重负,家长精疲力竭,学校也不胜其烦。
其实,人才并无统一标准,选拔人才也应不拘一格。而公立和私立大学分设,正好互补。公立大学可继续实行统一高考,以防止主事人暗箱操作,用国家的资源,照顾自己的关系,损害社会公平。而私立大学自己花钱办学,招生不检点,砸的是自己的牌子,因而不必担心其滥用职权,完全可以允许它们自主招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选拔培养人才,以尽可能弥补现行高考方式的不足。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人们已经讨论了上千年,但至今也没有找到两者的黄金分割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用单一的供给方式,同时兼顾两个目标是困难的。以公立大学来保证教育的公平,以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来促进效率的提高,双管齐下,也许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可行之策。
想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高等教育基本是免费的。国家不仅不收学费,还提供少量的助学金。即使是贫寒子弟,只要考得上,一般也能读得起。鲤鱼跳龙门,花钱不多,这更激发了学子考大学的热情,报考人数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1977年,全国的招生总规模只有22万人,到2007年,则达到了567万,30年间扩大了近26倍。
问题是,大学摊子越来越大,办学成本越来越高,全由政府负担,财政确实吃不消。无奈之下,1993年国家启动了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在政策上开了"口子",允许高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可几年下来,收费额不断上涨,一些家庭负担不起,甚至出现了"一人上学、全家返贫"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教育的公平,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质疑。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又在2000年启动了高校助学贷款,应该说,助学贷款替贫困生解了燃眉之急,但此举却叫好不叫座。学校积极性很高,学生需求也很大,可助学贷款却始终没有火起来。有人因此指责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但凭心而论,银行也有苦衷:助学贷款数额小,期限长,管理成本高,信用风险大,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谁会乐意做呢?
目前的助学贷款,违约率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很困难。一些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如泥牛入海,学校不知去向,银行追偿无门,很多贷款因此成了"无头债"。即便银行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人也要不回钱。也难怪,这些毕业生自己生活都没着落,拿什么还银行?银行贷款收不回,对后来的贷款当然慎之又慎。
办高等教育要花钱,以后花钱会更多。关键是这些钱应该由谁出、怎么出?现在看来,让所有学生都花钱上大学,有损公平,实施起来也有困难;而完全由政府包办,又不现实。解决这个难题,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具体地说,就是将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私立大学主要靠收费,而公立大学则主要靠国家。与现行体制相比,这是一个分担的思路,但分担不分担,效果大有不同。
高等教育两条腿走路,是国外通行的做法。放眼看,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有哪家不是私立?因此,若指望政府办一流大学,是痴人说梦,起码今天我们还不见有先例。
不过我们要考虑的,是将哪些大学改为私立?我的看法,首先应是那些名牌大学。一来是因为他们的牌子硬,公众认可度高,因而市场生存能力强;二来是他们占用的教育经费多。目前的经费分配,是很不均衡的。越是名牌大学,就越能取得政府的支持;而很多一般性高校,则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可谓是越有名越有钱,越无名越困难。
一些名牌高校,拿着国家的教育经费去开公司、办企业,教职工既拿国家的工资,又拿学校的补贴。而更多的高校,则化缘无门,捉襟见肘,人才留不住,办学质量上不来。没有办法,收费标准只好一提再提,搞得家长不堪重负,各方怨声载道。将一部分名牌大学推向市场,国家就可以腾出手来,去支持更多的一般性高校改善办学条件,降低收费标准,尽量不收费或少收费,让更多学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将一部分高校改为私立,它们就得靠市场来谋生存、求发展。一家大学,只有集聚一批最优秀的教授,把自己的牌子做响、做靓,才能招到更多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多的社会赞助和办学经费。最近几年,政府为创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调整合并了很多院校,实施了很多规划,但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产权制度没到位。
要指出的是,构建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其中也包括用更加多样化的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式。比如高考,国家组织高考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方式过于单一,以分数论成败,一考定终身,这样难免会淘汰那些偏科但在某方面极有天赋的学生。普遍而言,我们的初等教育就只能围绕考试展开,结果搞得学生不堪重负,家长精疲力竭,学校也不胜其烦。
其实,人才并无统一标准,选拔人才也应不拘一格。而公立和私立大学分设,正好互补。公立大学可继续实行统一高考,以防止主事人暗箱操作,用国家的资源,照顾自己的关系,损害社会公平。而私立大学自己花钱办学,招生不检点,砸的是自己的牌子,因而不必担心其滥用职权,完全可以允许它们自主招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选拔培养人才,以尽可能弥补现行高考方式的不足。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人们已经讨论了上千年,但至今也没有找到两者的黄金分割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用单一的供给方式,同时兼顾两个目标是困难的。以公立大学来保证教育的公平,以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来促进效率的提高,双管齐下,也许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