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liqing1984
8316 26

[货币和银行] 货币供给是怎么越来越大的?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13 点
帖子
11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8-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经济要发展,社会产品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有更多的货币。然而货币只是流通媒介的话,一买一卖,相加得零,自己是不可能增加的。如果说多出来的货币是由于银行的货币创造,那银行的创造也是一次性的放大,那货币的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怎么解释?增加的货币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财政赤字导致银行发钞?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供给 越来越 财政赤字 货币的 一次性 货币

回帖推荐

ccggqq 发表于25楼  查看完整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我几个月前与一位留美回国的业余经济学家讨论过,有人将我们文章转在一起,当作是新旧观点的碰撞。 我认为货币(纸币)是无偿发放是以我自己建立的理论——财富价值论为基础的,楼主这个观点正好可以用我观点解释。至于[中央银行学],就我当年考研(工业企业管理)时了解的内容看(记得的,可能有误),好像只是谈到贷款信用和乘数,没有考虑还款信用和乘数。在贷款和还款间,如果扣除银行经营成本和利润,结果 ...

ccggqq 发表于21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下是引用cccc6293在2008-1-6 1:50:00的发言: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公司收到一张100万元6个月期限的商业承兑汇票,注意这不是现金,而是一种信用凭证.但是你急需资金发展,于是你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将这张承兑汇票兑现.商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资金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于是商业银行就找到了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业务.于是一笔近100万元的货币就这样发行下来了(扣除了贴现的费用),由信用生成了货币,并投放 ...

cccc6293 发表于20楼  查看完整内容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公司收到一张100万元6个月期限的商业承兑汇票,注意这不是现金,而是一种信用凭证.但是你急需资金发展,于是你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将这张承兑汇票兑现.商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资金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于是商业银行就找到了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业务.于是一笔近100万元的货币就这样发行下来了(扣除了贴现的费用),由信用生成了货币,并投放市场.

ccggqq 发表于18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31 22:26:00的发言:政府把国债放到央行那里,央行把货币放到政府那里,就发行了一笔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借:对政府债权;贷:货币发行你把手里的外汇或黄金放到央行那里,央行把货币放到你那里,就发行了一笔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借:外汇/黄金;贷: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商行把借据放到央行那里,央行把货币放到商行那里,就发行了一笔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借:对金融性公司 ...

shiliqing1984 发表于14楼  查看完整内容

经济发展了,社会上的商品增加了。这时就需要增加发行货币,否则东西就会越来越便宜,形成通货紧缩。这时新增加发行的货币,可以直接作为财政收入。举个例子,如果今年经济总量需要1000亿货币,明年经济总量按今年的价格需要1008亿。央行就要多印8000万的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就可以用这些钱去买东西,去投资工程。财政部多了多少财政收入呢?8000万减去这些票子的印刷费。这就是所谓的铸币税。

sungmoo 发表于11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12-31 21:47:00的发言:在我看来,货币可能是无偿发放的。从生产和消费(终端消费)两环节来看,如果假设最初没有货币,则生产领域生产100商品,那么就得给消费领域无偿发放100货币,于是消费领域正好买完生产的商品,一个经济周期完成。这里不可能是贷款来买商品,因为消费领域是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这里问题是货币是通过怎样途径无偿发放的?能不能认为工资就是这种无偿发放?政府把国债放到央行那里,央 ...

ccggqq 发表于8楼  查看完整内容

我总是觉得货币理论没有将货币供给机制说清楚。我的疑问是,如果系统需增加货币100,那么如果依照贷款方式增加,不管乘数基数如何,最终是要还的,等于没有增加货币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实际中流通的货币量或者是企业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不断增加的(扣除贷款后的货币量)。在我看来,货币可能是无偿发放的。从生产和消费(终端消费)两环节来看,如果假设最初没有货币,则生产领域生产100商品,那么就得给消费领域无偿发放100货 ...

sunshine810 发表于7楼  查看完整内容

我来说几句,对不对还望见谅!楼主以谈到了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货币的另一主要只能“支付手段”,支付手段和流通媒介最大的区别就象期货一样的“即期”和“远期”。货币在执行流通媒介这一职能的时候,必然是一手钱一手货。而执行支付手段的时候却是先货后款,说白了也就是信用在其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说就是由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该职能的存在,就为资金的借贷提供了可能。银行的借贷能力是不是有受到我们常说的什么存款准备率、超额 ...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shiliqing1984 发表于 2007-12-29 16: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不是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国家靠发债券,来增加货币?这是不是货币增加的源头

使用道具

藤椅
sungmoo 发表于 2007-12-30 12: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可以按乘数扩张。

等价地说,基础货币具体如何投放,要看央行资产负债表具体如何变动。

使用道具

板凳
aromaxjtu 发表于 2007-12-30 14:0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行本币购买外币抑制本币过度升值

Be Your Wings

使用道具

报纸
shiliqing1984 发表于 2007-12-30 18: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抽象了  具体由谁  用什么方法  能不能详细点

使用道具

地板
tdjc511 发表于 2007-12-31 11: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方面是增加印钞,也相当于增加基础货币

一方面国家根据宏观形势和政策需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再根据乘数效应……

使用道具

7
sunshine810 发表于 2007-12-31 12: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来说几句,对不对还望见谅!

楼主以谈到了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货币的另一主要只能“支付手段”,支付手段和流通媒介最大的区别就象期货一样的“即期”和“远期”。

货币在执行流通媒介这一职能的时候,必然是一手钱一手货。而执行支付手段的时候却是先货后款,说白了也就是信用在其作用。

从这个方面来说就是由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该职能的存在,就为资金的借贷提供了可能。银行的借贷能力是不是有受到我们常说的什么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等因素的限制!

这些因素在货币的创造过程中是否有决定了货币的创造乘数了?

然而在经济中信用的创造能力的规模要远远大于由货币执行流通媒介时所带来的直接货币创造的能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仅从货币的流通媒介这一职能来谈货币供给是欠缺的!重要的应该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这一职能!但在一方面来谈的话问题就变成了货币资金的借贷问题了,就十分的复杂和庞大!

以上为我个人的意见,错误在所难免!望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1 12:24:40编辑过]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不能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限的。

使用道具

8
ccggqq 发表于 2007-12-31 21: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总是觉得货币理论没有将货币供给机制说清楚。我的疑问是,如果系统需增加货币100,那么如果依照贷款方式增加,不管乘数基数如何,最终是要还的,等于没有增加货币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实际中流通的货币量或者是企业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不断增加的(扣除贷款后的货币量)。

在我看来,货币可能是无偿发放的。从生产和消费(终端消费)两环节来看,如果假设最初没有货币,则生产领域生产100商品,那么就得给消费领域无偿发放100货币,于是消费领域正好买完生产的商品,一个经济周期完成。这里不可能是贷款来买商品,因为消费领域是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这里问题是货币是通过怎样途径无偿发放的?能不能认为工资就是这种无偿发放?

使用道具

9
prosify 发表于 2007-12-31 21: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我国现在贸易顺差持续增大造成的外汇占款大量增加是个重要的原因。

使用道具

10
sungmoo 发表于 2007-12-31 2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12-31 21:47:00的发言:如果依照贷款方式增加,不管乘数基数如何,最终是要还的,等于没有增加货币量……

偿还的货币还可以再贷出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0-7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