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eresa_fly
1718 0

某基金公司经理北大演讲——很全面的投资学个人观点 [推广有奖]

  • 3关注
  • 1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大专生

4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21 点
帖子
5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5-18
最后登录
2016-3-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四.公司估值?
?????? (一)买点和卖点?
?????? 巴菲特反复强调“安全边际”,好公司在较高折扣时买入,才有安全边际,才有好的收益。如何给公司估值呢?他提出了一个现金流折现的模型,这个模型理论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要求预测公司未来五至十年的增长速度并计算其未来现金流,然后根据一个合理的折现率,计算出今天公司值多少钱。例如现在公司每股值10 块钱,当跌到5 块钱的时候就买进它;未来当升到20 块钱的时候,就卖掉。可见,这个模型不但是个估值体系,而且还是个操作模型。
?????? 但是我发现,根据这个模型去估值、去操作,非常困难。?
?????? 首先。因为我们很难预测公司未来五年或十年的增长速度,折现率多少比较合适,也很难判断,因为折现率理论上和利率相关,利率理论上和通胀率相关,要判断通胀率谈何容易。由于要计算的时间很长,增长速度或者折现率稍稍作些调整,计算出来的估值会出现巨大的差异。我有些朋友在07 年8 月份40 块钱买入万科,当时万科已经3000 多亿市值了,他自己也用模型算了一下,觉得也不贵啊。除了现金流折现这种模型,现在还出现了更多的估值模型,其实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同样问题很多。根据反射理论,在股价涨跌的过程中,我们的预期会不断发生改变。大家如果多看看一些券商的研究报告,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股价涨了,它的估值模型的参数就变了,目标价就提高了,股价如果超过设定的目标价后,分析师继续调整参数,目标价更高了。如果跌了,处理过程也一样。今天是一个估值,股价大涨或大跌后,即使公司的经营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公司又是另外一个估值。在股市头部和股市底部,相隔几个月,一个公司的所谓估值可以相差几倍,尤其是一些周期类公司,分析师的报告看起来都很有道理。07 年7 月份的时候,看看不同券商的地产研究报告,普遍将万科的目标价调到五六十元,甚至七八十元的,这都是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地产分析师的报告。是不是很可笑?由于各种不同模型的参数设置的随意性很大,以至所谓公司估值,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实际上,不是分析师给这个公司估值,而是当时的股价给公司估值。这很有趣吧?我越研究,就越发现,估值这件事情,很不靠谱。公司无所谓估值,你不能给它一个准确的估值。如果非要说有估值,那干脆说它有好几个估值。研究买点和卖点,哪个价格值得买进,哪个价格可以卖出,比研究公司值多少钱更有意义,操作性更强,也许更符合股市波动性的特点。
?????? 那是不是我们就根本不要管什么主流估值模型了?不是,这些模型的假设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要了解市场的共识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才能利用它来发财。我之所以说,所有的估值都不靠谱,是因为我了解市场上基本上所有的模型,这些模型都有些什么重大的缺陷。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判断买点和卖点。
?????? (二)市场中的主流估值方法?
?????? 简单分类一下,市场有三种估值方法。?
?????? 1. 成长性估值?
?????? 第一种是成长性估值,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速成长公司估值,另一类是高速成长公司估值。给低速成长公司估值,有个模型叫做所谓的“戴维斯双杀”。你以比较低的市盈率买入一些低速成长的公司,举个例子,比如说以10 倍的市盈率买入一个公司,它每年的成长也不高,10%吧,持续3 年之后,市场认为它的增长比较稳定,因此给它的合理PE 从10 倍提到了13 倍。你的回报是1.1*1.1*1.1*1.3,挣了超过70%的钱。这个模型可靠吗?见仁见智,我很怀疑。对于一些比较稳定的公用事业类公司,由于产能扩张引起低速增长,可能有些道理。了解一下吧。?
?????? 对于比较高速成长的公司,情况会比较复杂,现实中它的波动性会非常强,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谈所谓估值基本没有意义,我们要讨论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 (1)卖点?
?????? 我介绍过,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成长期又可以分为高速成长期、稳健成长期和缓慢成长期,然后进入平台期。我认真研究过,在高速成长期的后期,或者是稳健成长期的中后期,市场会给公司一个很高的估值,PE 会很高。在高速成长期的末期,市场往往会极度不理性地给它一个不可思议的PE。我们看01 年的时候,网络股泡沫就是这样吹起来的,有些网络公司之前可能以每年400~500%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就认为这种速度可以长期持续,一个没有任何赢利的公司也可以卖出一个天价,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卖点。高速成长期之后,到了稳健成长期,在它的中后段,市场给他的PE 会稍稍回落,但仍然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估值水平,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卖点。一旦进入缓慢成长期,价格往往会大幅下跌,它的PE 水平就会大幅下滑。看看Google,一家伟大的公司,稳健成长过去之后,现在的PE 水平大概只有24 倍。微软也是,微软现在的价格是2000 年最高价的一半不到,PE 只有 11 倍,过了稳健成长期,公司价值可能大缩水,所以判断它现在处于什么成长阶段,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 另外,涨不动的时候,也是一个卖点。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经常会琢磨,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这个公司的目标价是多少。如果有一天,发现它涨不动了,各种好消息都出来了,它还是不涨。那它现在是什么价格,那它就值什么价。不要和市场过不去。这个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 (2)买点?
?????? 好公司碰到不好的时候,是最佳的买入机会。或者是由于股市大跌,或者是行业遇上低潮,或者是公司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导致价格大跌,那都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 巴菲特说过熊市是投资者的好朋友。每次碰到股市大跌的时候,都是好的买点,所以我们应该很Hi 才对.,而不应该愁眉苦脸。当年他买运通,那时公司刚发生了色拉油丑闻,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但巴菲特认为这一事件并不影响公司长远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码买进。当年买万科也是,05? 年上半年,公司发展得很好,但行业受到宏观调控,市场如惊弓之鸟,一路暴泻,股价跌到你不敢相信为止。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 另外,跌不动的时机,就是买入的时机。举个例子,08 年10 月份的时候,金融风暴,跌得非常厉害,港股从32000点一路往下狂跌,当时的PE 是25 倍多,到底能跌到哪呢?是20000 点吗?18000 吗?不是,跌到10600 点,PE 是6.3倍,令人难以置信。腾讯当时从70 多块跌到40 块,还曾经下探到过35 块。跌到40 元的时候,按当年的业绩算,PE 在23倍左右,仍然是香港,甚至全世界最昂贵的股票之一,还能跌吗?为什么就不能跌到20 块钱,10 块钱?如果跌到10 块钱,就是6 倍多的PE,和市场差不多。那个时候,还连接发生了几件事情:百度出了个“央视门”,央视爆光它的搜索广告里有假药广告,大家口诛笔伐,股价从400 多元暴跌到102 元;腾讯广告部的一个领导出了一点丑闻,据说是一些广告费用不清不楚,那叫“广告门”,投资者很担心;这还不算,马化腾在41 块钱左右,出了大约1186 万股,震惊市场,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对公司不看好了?大家吓坏了。但是,这么多很坏的消息出来后,40块钱左右它就跌不动了,我们还能指望它能跌得更多吗?要不要再等等?实际上,跌不动了,就是一个最好的买点。说来容易,做起来也很难。需要冷静分析公司业务,更需要勇气。?
?????? (3)和宏观面的相关性?
?????? 有些公司的业绩和宏观面是强相关,有些是弱相关,还有些比较中性。对强相关的公司,我们在判断买卖点的时候要有定力,要耐心等待周期的顶部区域或者底部区域。对弱相关的公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公司本身基本面的情况,而不必太关心宏观面。这有很多的教训,比如说一些消费类的公司,其实和宏观经济的走势相关度并不太高,很多人等啊等啊,总想在宏观面最差的时候才动手买入,这会错过很多机会。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框架,判断公司和宏观面是何种相关。?
?????? (4)对巴菲特的误解?
??????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买股票后就是“长线持有,一直不卖出”。巴菲特也曾经讲过:“如果不想持有公司10 年,就不要持有10 分钟”,事实真是如此吗?巴菲特从60 年代开始至2008 年,有数据可查的,他一共投资了200 多只公司,持有超过3 年的,只有22 只。可见,护城河的深度是需要经常作评估的。一旦公司的经营有问题,就要走人。或者认为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也要出货。巴菲特在07 年赚了五六倍卖出中石油就是一个好的案例。
?????? 2.重组估值
?????? 重组估值,不是我的研究对象。但我觉得大家可能有兴趣。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李XX的《展望’99? 股市:谁是重组大黑马?》。他是我以前的一个同事,99? 年写了这篇文章。他有严谨的思路,经过认真分析,筛选出20? 多只公司,事实情况是,他推荐的这20? 多只重组公司基本上都是后来一两年的超级大黑马。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他的选股思路。后来他自己做私募了,做得很好,收获颇丰。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财富,和他的的深度直接相关。?
?????? 3.相对估值?
?????? 还有相对估值,其实也并不是我研究的重点。刚好有一个朋友做了分析师,有时候向我请教,我就帮忙总结了一下。相信在座很多人,可能经常捕捉热点进行操作,可能也会感兴趣。所谓的相对估值,它的特点是不在乎公司的好坏,而是在乎公司是否在中短期能够上涨。它现在是券商和基金主流的估值方法,讲究的是资产配置、板块轮动、博弈。当然他们也做基本面分析,但不是最重要的,它的核心是敏感性分析,对经营指标、行业政策、经济指标(利率等)、资金喜好等,进行一些敏感性分析。我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开拓一下思路。
?????? (1)总结一个行业里几类公司的盈利模式,各种模式之间的优缺点,核心的几个经营指标是什么。对一个具体公司,什么经营数据的变化,可能对他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说连锁店的商业和百货类的商业,最重要的营运指标是不一样的。地产公司,它的地储备和土地成本,对业绩的影响很重大,对股价影响也很敏感。对网游类的公司,ARPU 值、平均同时在线人数这些指标,就很敏感。当这些营运指标出现比较大的变化的时候,就需要你非常认真去关注了,可能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比较大的波动。
?????? (2)行业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比如行业标准、出口退税、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公司影响是怎么样的,哪些公司会受益,哪些公司不太好,提前要做好功课。?
?????? (3)宏观经济指标,例如利率上调对公司的影响。简单而言,对负债率高的公司影响就比较大一些,对轻资产低负债的公司影响就会小一些。?
?????? (4 )资金偏好的敏感性。讲几个例子。一是市值,小市值的公司比较容易受到资金的喜爱。在中国,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比一般A 股公司的高一些,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市值小嘛,我认为这是合理的事情,但也不能过高;二是机构持仓的比重,如果机构持仓某只股票比例已经很高了,那么股价再涨就难了,如果持仓比例比较低,才容易跑出黑马;三是在行情反弹的时候,行业内估值相对比较低的公司,比较容易受到资金青睐;四是有代表性的新公司的IPO,其定价会影响已上市的同类公司,等等。?
?????? (5)一些公司经营情况很糟糕,股价很低,这种公司往往是敏感度很高的公司。它经营方面稍稍有改善,就可能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同进也存在一些重组、收购和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容易成为黑马。?
?????? (6)高度关注公司的增发和回购。?
?????? (7)关注管理层激励。公司业绩是很容易受到操控的。我们要认真研究管理层激励的具体条款。它可能会对公司的未来业绩有所指引。?
?????? 还有更多,希望大家不断总结。?
?????? 此外,对于一个分析师,他的中心任务是持续地系统性地寻找黑马和回避风险,我们可以做两个测试和一个评估。第一个测试叫股价强弱测试,还有一个是好消息坏消息测试。它们的理论模型是这样的,叫内部消息泄露模型,或者叫老鼠仓模型。比如说一个公司已经公布季度业绩了,三个月之后才会再次公布业绩。我做一个假设,这三个月里面公司没有发生重大的事情,行业方面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那么在这3? 个月里,能影响股价波动的,应该只有大盘整体的走势。三个月内股价的波幅减掉股指的波幅,按道理应该是一条直线,对不对?但是情况一般并不是这样的,往往有波动,甚至大的波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发生了内部消息泄露。一些内部人,比如说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或者销售总监等,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消息就这样泄露出去了,他的亲人,或者好的朋友,或者一些关系较好的基金经理,就会不断地买进或者卖出,导致股价有所波动。?
?????? 股价强弱测试:就是周期性,如一周或一月,对同一个行业里的一批个股,或者找一批最有相关性的个股,比较彼此走势的相对强弱。如果发现某个公司股价持续相对走强或持续相对走弱,作为分析师,应该打个电话或登门拜访了解一下情况了。?
?????? 第二是好消息坏消息测试:就是当公司遇上好消息或坏消息时,对它的股价表现进行打分。例如ZF出台了一个地产利空,地产公司平均跌幅在5%,但某个地产公司只跌了1%,甚至还涨了,那就给它打个很高的分数。或者,公司公布了一个重大利空,分析师猜测应该会下跌5%,但是它只跌了1%,甚至还上涨了,那也给它打个高的分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话,可能是由于公司经营方面起了某些变化,那么分析师就应该关注了。
?????? 坚持运用这两个工具,因为都是可以量化的,可能有助于系统性地分析公司情况。
?????? 另外,可以进行一个分析师评级评估。有份量的分析师对公司股价走势的影响会比较大。我们要了解他们是如何估值的,主流的估值模型是怎么样的。我们要分析其平均预期,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共识。自己研究这公司后,如果发现公司业绩比市场共识要高得多,那可能是一个好的买点;如果远低于市场的共识,那就是一个好的卖点。另外,如果发现很多分析师高度一致看多或看空的时候,往往是好的买卖点。
??????? 五.小结?
?????? 现在我想做一个小结。市场里有很多种投资理念,每一种都有成功的案例,都有可取之处。我所坚持的理念,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简单也很简单。?
?????? 首先,分析宏观周期,每三五年就是一个经济周期。我们要耐心观察;?
?????? 其次,制定十分苛刻的选股标准,耐心等候合适的买点;?
?????? 最后,既然公司是无所谓估值的,我们要和市场若即若离,关注市场的情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基金公司 公司经理 个人观点 很全面 投资学 巴菲特 安全边际 公司经理 现金流 折现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