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小魔师
2379 8

[推荐]从紧货币政策下 房地产如何与政府博弈?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学科带头人

8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30 个
通用积分
12.1013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8220 点
帖子
1208
精华
0
在线时间
5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25
最后登录
2024-4-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据世界经济学人报道,从央行最近公布的信贷数据来看,一季度货币信贷增幅有所回落,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比如,2008年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50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增幅比上年末低1.32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而且居民户贷款增加2394亿元,同比少增92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0933亿元,同比多增37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56.92%,一季度外汇各项贷款增加488亿美元,同比多增462亿美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一季度的银行信贷表现出与以前不同特征。一是尽管人民币贷款的增长有所下降,但外币增长则快速飚升。本外币贷款的增长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水平,总额达到16732亿元水平。也就是说,尽管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但是企业正在突破这种从紧货币政策的限制,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下,把过度的信贷扩张转向外币。

二是人民币信贷规模的减少,不是表现为企业信贷需求减少上,而且是表现为居民户贷款的减少。而居民户的信贷规模收缩并不是由于居民信贷需求下降,而且是现有的信贷政策调整(如359号文件的第二套住房政策)导致居民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减少。这是2007年居民住房消费信贷不正常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的调整。

也就是说,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减少银行资金对房地产市场流入,反之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如1-2月份房地产开发资金达5653亿元,其中国内银行增长最快而且所占的比重较高(达2779亿元,同比增长31.9%,总开发资金占比为49%),外资进入房地产的资金减少到46亿,负增长42%,所占比重不到1%等。这就是说,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小,反之有更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由于一系列严格限制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外资进入房地产的资金越来越小。但是,国内房地产企业开始通过外币贷款的方式寻找到了另外一种外币流入房地产的方式。

三是针对目前银行信贷市场的基本形势,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地在发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如何导致房地产业资金困难,房地产业如何缺钱的言论,另一方面央行上海分行又下发了《关于协助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的通知》,要求相关银行对上海市房企资金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便跟踪房地产信贷政策效应,从而导致上个星期地产股在大盘走软的背景下出现大跌,如万科A上周以来的累计跌幅达17.55%。

但从上述的银行信贷数据来看,一季度进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同比不仅减少反而增长不少。但房地产企业为什么会感觉到今年的资金紧张,问题的关键是去年以来不少房地产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房地产开发商用传统的方式来运行,当然会感觉今年的资金紧张。比如,新的土地政策就规定,对于一块土地,土地出让金可以分期付款,但不可以分期获得土地证,而土地证不能够获得,房地产企业当然不可做预售;还住房建筑要在封顶之后才能预售;住房预售款要预缴收入所得税等等。这些规定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运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自然也会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就是说,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及楼市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前几年那样政策优待,特别不可能与前几年那样让银行信贷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因为,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中,银行的信贷资源过度流入房地产业,其中潜在的风险银行不会不引起注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又一场房地产开发商与央行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房地产政策博弈正在展开。这有点如2003年121号文件推出的情况相同。央行公开的数据表明,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但房地产开发商则在采取各种舆论工具表明房地产业由于政府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将导致资金全面紧张,甚至于导致房地产企业“断粮”的危险。而这种房地产企业“断粮”危险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企业倒闭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会让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逆转,因此,在房地产开发商看来,政府应该重新检讨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改变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不过房地产开发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现行的房地产政策以利于房地产市场按照他们意图发展。

同时,央行及相关房地产职能部门,鉴于美国次贷危机,鉴于目前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鉴于新一届政府比2003年的成熟,以及早几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房地产开发商的舆论博弈要想回到2003年的老路已经成了历史。一则十七大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市场的宗旨及目标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即民生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商要想通过舆论博弈的方式来改变这种宗旨是不可能的。二则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已经改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根本认识,从而把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摆在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的面前,特别是防范银行信贷的风险,因此在物价与楼价高企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期内发言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的。三则一季度的银行信贷增长放缓重点不在企业信贷增长放缓而个人银行信贷放缓,而个人银行信贷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长快速减少(少增891亿),即使让大量的银行信贷流入给房地产开发商,只能增加更多的房地产供给,促使房价调整,而不可能让房地产市场重回前几年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银行信贷的增长所面临的风险也就会越来越高。对于这点,央行监管部门应该比本文认识得更清楚。正因为这样的一些理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改变是不可能。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的博弈也不会回到2003年老路上去。

总之,从紧的货币政策效应仅仅开始,房地产开发商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博弈是不可避免,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这次博弈中一定要略胜一筹,不要如2003年那样败下阵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房地产 与政府 美国次贷危机 货币 博弈 房地产 政府 从紧

沙发
longbrish 发表于 2008-4-29 17: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

使用道具

藤椅
swy351212 发表于 2008-5-20 09: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疑点:虽然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增加,但其实房地产的供应不会增加.因为,原先开发商可以用30%的资金运作一楼盘,但现在可能要70%的资金才能运作.国家的土地政策,房地产政策很好的降低了房地产的风险.

使用道具

板凳
fengyuhu 发表于 2008-9-20 09: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头

使用道具

报纸
wangfei8126 发表于 2008-9-20 09: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的问题是,你既不能让房价疯长,因为这样会导致泡沫;你又不能让开发商大批倒下,这样银行受不了,所以只能靠限制信贷,然后慢慢降价的方式来进行。

至于开发商资金紧张,主要是房子销量低,大笔贷款压的,然后资源分配不均,小开发商先倒了霉,拆解度日。万科抢先降价是基于市场竞争的策略,和他资金紧张没有关系

使用道具

地板
pangshaohua2007 发表于 2008-9-20 11: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 学习啊

使用道具

7
geme2008 发表于 2008-9-20 13: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疑点:虽然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增加,但其实房地产的供应不会增加.因为,原先开发商可以用30%的资金运作一楼盘,但现在可能要70%的资金才能运作.国家的土地政策,房地产政策很好的降低了房地产的风险.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对于不开发的土地,一年不开发罚款,俩年不开发收回。

使用道具

8
gdx456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9-20 13: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十七大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市场的宗旨及目标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即民生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商要想通过舆论博弈的方式来改变这种宗旨是不可能的。
David Gong——千人计划基金/davidgong@163.com

使用道具

9
wsbsmn 发表于 2008-9-20 13: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房地产开始退居到和股市相同的境地了,也就是说房地产不太可能作为中国首要的支柱产业存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