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choEstelle
1299 0

[商业管理] 为什么以及怎样在统计后做校正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1粉丝

教授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772 个
通用积分
1.2139
学术水平
220 点
热心指数
149 点
信用等级
90 点
经验
22842 点
帖子
498
精华
7
在线时间
8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0
最后登录
2016-7-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首先,很多次观察得到的统计特性与很多次独立的观测在某个时刻给定的观测是不同的。

考虑n次观察,出现(+1)或者不出现(-1),我们把这些观测放到(时间,观测)—(t,x)观测坐标轴中,用s_n表示n次观察,p个(+1),q个(-1),于是p+q=n。当把这些观测都连起来,叫做“路径”,s_k正好表示观测的坐标,用\epsilon_k表示第
k条边的斜率,就2,-2,或者0,会正好有:
\[\begin{alignat}{1}&(1)\sum_{i=0}^{k} \epsilon_k =s_k\\&(2)坐标(n,x)中n=p+q,x=s_n=(p-q)\end{alignat}\]
n个点连起来路径有2^n条,从原点到任意一点(n,x)的路径有:
\[N_{n,k}=\binom{p+q}{p}=\binom{p+q}{q}\]
直观地,在我们知道了更多的信息之后,可能性的数量就减少了。

比如,计算在选举中暂时领先的候选人最后胜出的概率,候选人P得选票p,候选人Q的选票q,p>q,算出(p-q)/(p+q)。

反射原理是说A(a,\alpha)到B(b,\beta)穿过x轴的路径个数和A‘(a,-\alpha)到B(b,\beta)的路径个数相同。强调穿过是因为A和B有可能在同一边,不需要穿过x就能到达。

选举例子的启示在于非主体A的行为序列可以成为以A作为主体的路径,这样定义问题,突破主体行为序列仅仅来自自己或者一个另外主体B的行为。[em49]

重复反射原理关注观测从(+1),(-1)拓展到实数R之后,通过x=-b,不通过x=a,最后到(n,c)的路径个数计算,a,b>0,-b<c<a:
\[\sum_{k=-\infty}^{+\infty}(N_{n,2k(a+b)+c}-N_{n,2k(a+b)+2a-c})\]
非零项的数目是有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重复反射原理 LaTeX Alpha align begin 统计 校正 反射原理 重复反射原理

我非我见我释我是我非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