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李昆华
2786 2

《凤凰周刊》:杨帆:为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挤压房地产泡沫叫个好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粉丝

教授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403 个
通用积分
1.5256
学术水平
49 点
热心指数
57 点
信用等级
40 点
经验
6799 点
帖子
678
精华
1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最后登录
2023-10-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房地产价格的飙升是垄断控制造成的,而不是什么成交量,类似于股票中的坐庄。因此,政府开始用行政手段强势干预不仅必要,亦是迫不得已。其性质不是反对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而是克服垄断,克服市场经济的不均衡性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

为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挤压房地产泡沫叫个好
文、特约撰稿员 杨帆

挤出泡沫,才能吸引正常需求

2005年前四个月,房地产价格又上升了 12%,这就迫使国家不断加大控制力度。5月11日,国务院7部委联合下达文件,采取综合措施稳定房价,引起轩然大波。节节走高的房价,终于挺不住了。物极必反,天下哪有只涨不跌的价格?看看历史上无数次泡沫,从香港九七回归到美国互联网,从“日本第一”到“亚洲四小龙”,神话编得越神,破灭得就越彻底。 何况正在被股市崩溃所折磨的中国人,也不会相信房价20年只涨不跌的神话。无数持币待购的人们终于有了希望:房价回归到2年以前水平,才好买房。但投机资本放出风来,房价只是“ 减慢上升速度”,绝无跌的可能。 同时对中央政府的措施大肆攻击,什么“滥用行政手段,恢复计划经济”之类,又出来了。这种论调在1994年打击北海房地产泡沫,治理通货膨胀;1998年对抗亚洲融危机,在香港托市;2004年控制经济过热的时候,我们一再听到,不可不辩。
必须承认,中国房地产业确实有长期潜在需求,并且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各国人均GDP从800美元到 13000美元成长区间,住房消费都持续发展,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是50%,发达国家是75 %,中国只有38 %;而每年3000万人进城,需要600万套住宅,拉动内部需求8000亿人民币,相当于GDP 每年增长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仅10%,人均建筑面积22平方米,2020年达到35平方米,潜在需求有30亿平方米。现实需求是:20%城镇家庭想改善住房,2700万户每户增20平米,就是5.4亿平方米,还有房屋拆迁产生的被动需求。所有这一切,都意味随着收入的增长,房地产需求是逐年增长的。
中国房地产业有自己特殊的利润来源,是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通过开发向私有转化时,国家让渡了一部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对于居民的补偿也不充分,正是这种超额垄断利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超前高速增长。其他社会条件是:20世纪90年代的住房改革,城市发展及派生拆迁需求,人均收入提高,建筑技术升级,农民进城,消费信贷等金融支持,促使我国房地产需求主体从商业楼宇向住宅转移,从集团购买力向个人转移,2002年以来则迅速从消费品向投资品转移,从国内需求向国际投资者转移。
1993年北海房地产泡沫以后,房地产业陷入低迷。 1997年以后国家连续出台鼓励政策,直至2000年才再次形成高潮,已持续6年。三年来国家几次试图控制都不能奏效。2004年国家控制土地供应,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信贷受到控制,但房地产商借口土地不足制造涨价预期,将房价抬高15%,标志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翻倍,这是垄断控制造成的,没有什么成交量,类似于股票中的坐庄。泡沫经济的鼓吹和制造者,有组织地干预政策,他们的纲领是:房价还要上升20年,政府不应为一般工薪阶层解决住宅问题,不要让所有老百姓都买房子,供应量先满足最富的人,大多数人应该租房而不是买房;最好的提地资源应该集中为富人盖豪宅。 这是在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条件下,适应、固化并且发展这样的社会结构,使少数人买房成为大房地产主,依靠房租过活,这样的模式不要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连三民主义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也大大倒退了,这是在中国发展大地主阶级的纲领。他们在2005年还要制造更大的涨价预期。
我们“经济学非主流派”的观点很明确,由于市场经济天生不是均衡的而是不均衡的,由于金融房地产市场的高度垄断性,仅仅依靠经济手段不足以控制泡沫经济的发生,需要综合治理,包括使用行政法律宣传组织手段在内,其性质不是反对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而是克服垄断,克服市场经济的不均衡性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治理不动,力度还要加大,一定要治出一个结果来,结果就是跌价。现在治理,房地产泡沫尚未坐大,治理成本低损失小。房价应跌到2年以前的水平,正常需求就会进入,根本不存在什么不能治理,不敢治理的问题。如果泡沫坐大最终崩盘,就会打断发展。 因此,像这样的综合治理, 还要进行多次,不断地挤出泡沫,吸引正常需求,老百姓才好买房子,房地产业才能有长期、稳定、可持续地协调发展。

从消费、投资到投机:房地产泡沫的标准是什么?

经济泡沫指资产价格对其基本价值持续性偏离,是由于虚拟需求过度膨胀导致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非平稳上涨。投资与投机有区别。投资指买房出租,长期收取房租;投机指买了以后直接出售,赚取差价。 两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成功的投资可以变为投机,如果购买的房子迅速升值,投资者可把房子出手,把多年以后的房租收入一次性贴现为卖房收入。不成功的投机则被动变成投资:买房以后如果跌价,也只能长期出租。
衡量是否泡沫经济有六大标准标准。一是供应结构失调,高档住房、大户型住房、商业用房供应过量,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二是空置率居高不下。国际标准是10%,我国商品房屋空置率在30% 左右。其三收入房价比超出警戒线。合理水平为6∶1。 我国是8∶1到15:1。北京市民户年均收入为3.4万元,一套80平方米住宅50万,房价收入比为11∶1。第四投资比例提高。上海调查25个小区23694户,有26.5% 购买者是投资或者投机。更大数量的居民购买新房以后把旧房出租,以房租支付新房贷款,也是投资行为。 二手房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投资比例。第五租售比失衡。房价与月房租之比,国际标准是100:1。北京一套80平方米的旧房 50万,月房租是2200 元,比例达到 227:1,新房可达到300:1。 房价远远超过租金。1998年以来全国租赁价格涨幅年1%,新房出售价格涨幅年7%,背离越来越大。说明买房以后出租,要20---30年才能回收,相当于存款的利息收入。第六,金融盲目扩张。房地产业70 % 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银行信贷。贷款额从1998年3106亿,急速放大至2003年9月的21327亿元。 2001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保持25%以上高增长,2003年达49 %,高于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整整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1998-2003年分别为2.34%、2.51%、2.64%、3.11%、3.4%和4.19%;200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779.74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4%。2004年9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36.1%。  
目前,房地产泡沫处于“可维持”状态,不是所有人希望维持,而是各种力量力图维持之。首先是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其次是房地产商,银行及其背后权力阶层利益。中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弥漫乐观情绪,对于经济泡沫缺乏切肤之痛。国际资本仍旧看好中国大举进入。 一定程度的泡沫存在是可以允许的,但如果任凭利益集团制造涨价预期, 让房地产经济“要挟” 整个经济, 泡沫就可能变得“不可控”。在资本过剩、政府追求增长率、居民缺乏风险意识急于暴富的中国,泡沫可能被继续吹大,直至崩盘为止。这就是政府不断加大调控力度的原因。

房地产泡沫的防范对策

首先,深刻认识泡沫经济的根源与危害。如果垄断力量不断强化市场涨价预期,地方政府和银行继续支持房地产热,国际、投机资本持续进入,会出现干预失灵。“预算软约束”似乎并不专属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生产者,消费者,银行和地方政府,也没有“ 硬约束”。个体理性造成集体非理性,危险很大。房地产泡沫的坐大及其最终崩盘,仍旧有可能出现,危害极其严重,使资产价格发生扭曲、资源配置失衡,银行资金链条断裂,引发金融系统性危机。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和崩裂,对居民财富与消费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造成社会整体福利下降。房地产泡沫产生于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依靠市场力量无法自动克服, 国家使用经济杠杆如利率和税收也未必能够控制。 因此应该使用包括行政手段在内的综合性措施。
其次,国家宏观调控要深入到房地产结构,解决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控制别墅、高档公寓、高档娱乐设施、商厦写字楼的建设,使低息政策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对高档不动产开征不动产累进税,闲置也要按评估价征税,加大囤积房地产成本。增加经济适用房,保证一定收入水平居民买得起房。
第三,发展房地产金融,加强对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控制投资性购房,尤其是通过按揭贷款进行的投机性购房;完善信用制度和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和抵押二级市场。控制消费信贷,提高首付款比例。加息要慎重,中国按揭贷款利率不低;开发性贷款更高,加息可能会使本已紧缺的房地产供应链条出现脱节。
第四,从土地源头入手,保障土地使用结构合理,加快建设有形土地市场,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正公开公平。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各城市政府应对所有待出让的土地、现有土地使用结构、规划、评估价格等信息公开,防止圈地炒地谋取暴利;对违规者给予严厉制裁。
第五,人民币大幅升值。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大约2000亿美圆,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足够大,可以打消升值预期, 投机资本获利撤离,房地产价格可以大幅度下降。
第六,提高利率。如坚持不升值而提高人民币利率,初期无效,提一定程度后可造成价格大幅度下降。过去5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荷兰,西班牙的实际房地产价格年上升 8-12%,美国 4%,但是在波士顿,旧金山 为 10%,房地产价格与平均收入之比达到历史新高, 超过 1975-2002年均值。全球将购买房产作为投资已经普及,股市崩盘,养老金亏损以后资金涌向房地产。澳大利亚经常出现几千人挤爆讲演大厅的场面。英国 30% 的人认为,投资房地产是最好的养老手段,只有 27% 的人选择养老金。70年以来,英国各项资产回报率平均值在税后达到 4。5%,而房地产回报率却是负的3。7%。 更多的人使用消费信贷投资房地产但房租下降。美国,英国,西班牙扣除维修费以后,房地产回报率只有 3-4 %,比抵押贷款利率还低。利率的提高将后决定性地击破房地产泡沫。
与我们分析相同,中央政府开始使用综合手段抑制房地产泡沫,因为只有非均衡的市场经济,才有必要使用综合手段。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发展前景。现在就进行调整,包括打消预期,控制需求,增加供应,改善结构,使房价逐步下降,特别要打击房地产的垄断力量,制止他们制造涨价预期,进行土地和价格垄断,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广大消费者与金钱势力的一次较量。至于结果如何,我们且拭目以待。(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

--转自《凤凰周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 凤凰周刊 房地产 2003年以来 中国房地产业 房地产 泡沫 行政 杨帆 凤凰

沙发
seanwood 发表于 2005-8-23 17: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文,引用的数据详实,分析到位

使用道具

藤椅
xianghuai 发表于 2005-8-23 18: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政府用行政手段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压房地产价格是一招错棋。政府应该做的是调整房地产的产品结构,不同的产品价格自然就不同了。正如汽车、彩电一样,一个行业内的产品必须具有多样性。盲目的一律打压房地产价格,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增长。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