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ccumulation
3043 2

[学科前沿] 中国经济专题知识结构—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推广有奖]

大师

55%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金融学答疑文库

经济学与金融学课件

计量经济学与金融计量学数据

威望
4
论坛币
217414 个
通用积分
386.8564
学术水平
1047 点
热心指数
1117 点
信用等级
876 点
经验
161296 点
帖子
6523
精华
8
在线时间
6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14
最后登录
2024-4-7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四、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1)“三位一体”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

    1-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

     A.重工业特性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矛盾-结合重工业建设的特性与贫穷落后农业国家的特性,矛盾表现为:

       1.建设周期长的项目无法支付高额利息;

       2.外汇价格高进口设备昂贵;

       3.剩余少,难以动员资金;

     B.为解决以上矛盾,ZF做了三件事:

       1.靠行政手段对银行进行干预,将银行利率压低至市场利率以下;

       2.ZF干预汇率,人为高估本币,压低外汇价格;

       3.维持已建成企业高额利润来解决资金动员问题,人为造成双边垄断,即产品市场上,ZF给予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要素市场上,压低各种投入要素价格;于是形成一套扭曲的价格体系;

    2-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

       1.扭曲价格体系打破市场均衡,产生的后果为:资本需求远大于供给;外汇需求远大于供给;原料续期远大于供给;

       2.保证国家优先发展产业优先获得短缺资源,需设置国家计划;

       3.为保证计划的实施,需要行政手段根据计划进行配给,于是形成计划配置;

    3-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

      1.若剩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其会将资金投入利润更高的产业(轻工业)中,因此需要收回企业控制权,掌握剩余的支配权;

      2.扭曲价格体系下,无法确定企业盈利或亏损的合适水平,具有自主权的厂长、经理可能会利用职权损公肥私,因此需剥夺国企自主权;

    4-在这套体系的影响下,农村经济出现了几大制度:统购统销、合作化、地区自给自足、城乡隔绝;

(2)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原因:

    1-现象:1953年以前,共产党号召卖什么产品,农民会积极来卖;1953年后,农民不再愿卖给ZF,原因是ZF收购价格低,而卖给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价格则高;

    2-原因:ZF开始工业化,压低企业投入要素价格(棉花、粮食等),压低价格可通过高进低出,但会将剩余转移到农村;通过低进低出,就需要ZF通过垄断地位实现;于是出现统购(规定农民要交售满足ZF购买任务之后,才可在市场交售),最初只是对棉花和粮食;后期由于只压低棉花和粮食后,农民会少生产这两种农产品,因此,统购政策扩大到所有产品;统销指卖给谁由国家统一计划,生活必需品也按国家统一计划,因此出现粮票等;

(3)迅速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1.城市里工业化进程加速,对工业投入需求增加,工人数量增加,而农村产量难以满足城市工业化水平;

    2.统购统销,控制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价格,农民收入下降,而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休息的积极性(休息的机会成本就是生产所得的收入),使产量下降;

    3.解决矛盾的方法:提高价格,但与剩余集中在城市内的目标冲突;对农业投资,与工业项目优先发展目标相悖;因此,需要扩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

    4.明显只能实施的方式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能来自:一些只能整个使用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规模小时要素用不完造成一定浪费,扩大规模后要素才能得到充分使用;不用划田埂,节省田地;

(4)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因:

    1.现象: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后,粮食价格压低,于是余粮省卖余粮给国家越多交的税就越多;缺粮省调拨粮食进来越多,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多;缺粮省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使得农产品需求增加;

    2.结果:缺粮省有意愿多调进粮食;余粮省没有意愿多生产粮食;缺粮省除从国家调拨进来的粮食外,还需自己生产,即“地区性自给自足”;

    3.影响深远,政策具有较大刚性,在20世纪90年代还有“市长抓菜篮子,省长抓米袋子”之说;

(5)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的原因:

    1.重工业资本密集,但是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甚至不能满足城市新增劳动力;

    2.ZF优先安排城市人口就业,防止其失业;

    3.不让农民进城来分享城市里的各种补贴;


2.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

(1)合作化运动起因与演变历程:

    1-起因:公开说法是,如果不进行合作化,就会造成农村里两极分化,地主可能会重新出现;而实际上,一方面,ZF压低价格收购农产品;另一方面,扩大生产时,农民不愿意投入;

    2-演变:

      1.互助组(1953-1954),三五户,在中国农村基本上是历来就有的形势,带来产量的提高;

      2.初级社(1954-1956),20-30户,两种分配方式(按土地、农具等分红;按劳分配),推行效果不错;

      3.高级社(1956-1958),150-200户,按劳分配,规模经济继续作用,产量增大;

      4.人民公社(1958.11开始),5000户,社会主义性质明显,按需分配;1959年开始出现持续三年的粮食危机;

      5.初级社规模、高级社分配,即生产队方式(1962年开始直到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迷信规模经济;

    3-解决农产品需求增加:

      1.加大农业投入与基础研究;

      2.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农业机械化;

(2)1959-1961年农业危机的传统解释:

    1-传统解释:

      1.天灾-全国同时受灾可能性不大;有些灾害(水灾),会造成当年减产,而第二年应该增产;

      2.人祸-公社化后,领导者不是农民,提出不当耕种方式(深耕密植);公共食堂导致人们将粮食吃光了;

      3.人民公社规模过大,激励下降;

    2-检验:

      1.若为天灾,则1962年以后农业生产水平应该恢复到1958年以前的生产力水平;

      2.若为管理不当,1959年停止公共食堂,1962年放弃“深耕密植”,则农业生产水平应该恢复;

      3.1962年以后恢复到生产队,规模缩小;因此,若为以上原因,生产力应在一两年内恢复,而现状是直到1984年农业生产力水平才恢复到1952年的水平;

(3)退出权假说:

     1-理论:囚徒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矛盾无法化解是因为没有施加可信的威胁;

     2-现状:

       1.农业存在规模经济;

       2.农业生产过程,劳动投入难以监督,按劳分配也就成了平均分配;

       3.会有些人偏好休闲,若无法惩罚就会有更多人不努力工作;

     3-结果:

       1.1956年实行的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退社自由既是对努力干活人的保护,也是对偷懒人的威胁;

       2.1958年后直到1978年,“退社自由”不见了,即不准单干;

       3.威胁不见了,于是博弈过程变化,对每个人来说不努力干活才是理性选择,因此生产力下降;

     4-竞争性假说:统购统销造成地区性粮食自给自足偏离地方的比较优势,生产力下降;很难解释1953-1958年生产力的提高;地方比较优势差异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3.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1)经济体系评价:

     第一、对剩余的动员,相当有效率,一五24.2%,二五30.8%

     第二、资金的去向符合ZF意愿,重工业投资比例很高,约有一半的基础投资;工业产值增加很快;

     第三、产业结构方面,1965年后产业结构就非常像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2)代价:

  1.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接近发达国家,但从就业上看,超过70%的劳动力还在农业部门,即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

  2.劳动者积极性低;

  3.资金利用率低,工业生产效率低下;

  4.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最好估计为0.5%,甚至有人认为为负值;

  5.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生产翻了两番,而消费只增长77%

  6.城市农村差别很大,城市翻了一番,农村只增加57%

(3)与周边国家地区对比:开始时中国大陆人均收入水平与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差不多;20世纪70年代末,亚洲四小龙腾飞,中国与发达国家却越拉越远;

(4)结论:

   1.将目标定位发展重工业,传统体制很成功;

   2.将目标定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传统体制就难以让人满意。



中国经济专题知识结构—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专题知识结构—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中国经济专题知识结构—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经济专题知识结构—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专题知识结构—“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专题 知识结构 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 经济体 中国经济 发展战略 进口设备 重工业 汇率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giresse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To hedge or to speculate,that ’s a problem.
沙发
zcoldhui 发表于 2015-5-27 16:21: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鼓励发帖讨论!

使用道具

藤椅
giress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6-22 15:45: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