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带动模式
航空产业包括航空运输服务业和航空工业,航空运输服务业主要以航空公司为核心的航空运输服务产业链,航空工业主要指的是研发、制造、销售及维修于一体的完整航空制造产业链。航空工业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高的行业,美国等航空工业发达国家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20。据日本通产省2002年的统计,按单位重量价值比计算,如轮船是1,则小汽车是9,电子计算机为300,喷汽客机是800航空发动机是1400。先进航空产品附加值高,发达国家鼓励和促进航空业的发展,而通常的国际经验也说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会给当地带来的效益是: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6,就业带动比为1:12。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航空运输服务业对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业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北京首都机场的扩建和运输枢纽地位的确立,吸引了大量的航空公司入驻,航空服务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会随之发展,进而加大对航空运输的要求,激发航空工业的发展潜力,并带动临空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截止2008年1月民航系统六大集团公司全部入驻北京临空经济区内顺义,最后一个签约的中航信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有大型科技企业,旗下有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结算中心、北京亚卡精诚物业管理中心等全资、控股企业,为临空经济区创税收的同时,对临空经济区所在地顺义的就业起到了带动作用。
二、物流带动模式
物流业作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对临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临空经济区内的以航空物流业是为核心,将公路、铁路、海洋、集装箱运输等运输方式结合,形成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航空货运大通关信息处理等的现代化空港物流。目前,空港物流业在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模式就是利用机场口岸的功能和机场周边物流基地的保税功能,满足临空经济区内园区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实现港区联动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例如,上海虹桥区依托虹桥机场的口岸功能建成的国内首家物流的大通关模式,深圳机场高起点规划建设的航空物流园区,北京临空经济区的现代物流产业,以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李桥物流保税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s型)及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为主与临空经济区内园区企业联动实现现代物流的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京临空经济区以航空运输产业为牵引,以空港物流基地为载体,大通关基地建设为保障,使得首都机场航空口岸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都将更好地适应现代国际物流的要求,具备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同时,大通关基地与外延的交通网络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实现港口物流与场站物流“无缝式”对接。从多方位有效地促进商品的交易、产品的位移和信息的传递,初步实现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一体化,在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成效。物流带动模式也就成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最根本,最首要的功能模式。
三、产业链推动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技术革命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于是,在许多产业部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以柔性技术和柔性组织为特点的生产方式,以提高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能力。在柔性生产方式下,每个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因此,柔性生产方式的应用,必定要求企业间建立与发展一种新型的分工与合作,形成核心企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协调发展模式,因此,柔性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临空经济在发展阶段必须围绕临空主导产业构筑完整的临空产业链条,并且通过临空产业链条的协调运作实现以临空主导产业带动其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模式。临空产业链最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空经济产业链将必然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集群模式
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和枢纽地位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在机场的空港区内以及空港区附近设立分公司等机构,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对飞机导航、客货运输、地面运输、客货代理、航材航油供应等航空运输服务的需求,而且也加大了对飞机发动机及飞机零部件等的需求、以及对飞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维修的需求。国际大型飞机制造商和航材供应商纷纷在机场周围设立航空零部件支援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各类航空培训中心,从而逐渐引发航空制造及维修业向机场聚集,并与航空运输业共同发展成为临空经济的航空产业集群。同时,随着临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临空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增强促使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出现,这种基于产业链的临空产业集群是全球工业分工和区域协作的必然结果。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临空产业链作为全球的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临空产业链在机场周围的聚集,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外部经济利益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实现发展中的边际效益递增,成为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基于产业链的集群式发展成为临空经济成熟阶段的主要发展模式。可以看出产业集群模式在不同阶段都将带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五、园区发展模式
北京临空经济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七大功能组团,综合保税园区、高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商务园区、现代制造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国际会展园区和文体休闲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内部各园区间通过信息沟通机制,避免有限资源的浪费,并实现园区间的产业互动和产业聚集。临空经济区内建立由各园区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参加的园区发展联络组,定期组织会晤,及时传达政府的政策信息。通报各园区运营状况,交流园区成功的招商、管理经验,并针对出现的矛盾或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解决,使园区模式积极推动临空经济的增长。
临空经济区的园区通过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低、散、小”企业的集约化进程,形成专业信息、专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聚集,实现临空经济区内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当前,国际产业正向中国转移,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开放合作水平是必要的前提。园区成了内引外联、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在对园区企业引进和管理的时候,实现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
同时的临空经济的园区发展模式还可以产生市场竞争优势,在园区内大量企业的集聚,使得企业具有更强的新陈代谢能力,对外部的刺激反应更灵敏,迅速将市场需求信息或者新技术转化成产品或服务并推向市场,形成专精优势的国际竞争力。给临空经济区域带来品牌形象效应,让园区内企业共享无形的优势资源。
综上,园区发展模式可以培育企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园区发展模式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量、物耗量,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临空经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