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提出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特色小镇建设热潮。然而,一哄而上往往导致“千镇一面”,甚至滋生出打着特色小镇旗号搞圈地开发的违规现象。为此,住建部近期将着手严查违规现象,并于每年开展检查评估。
对于特色小镇,最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化。在国家公布相关政策后,不到半年时间,有多家房企便涉足特色小镇建设,包括碧桂园、华侨城等知名房地产商。
房地产企业如此积极,是因为以特色小镇拿地,成本相对较低,更有利可图。但引入房地产,会拉到产业进入成本,不利于特色产业发展,且与建设特色小镇相违背。
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产业和低产关系,避免房地产行业一家独大,从而引发挤出效应,而不是吸聚效果。
除了要防止特色小镇房地产化,还要避免在认识出现误区。例如,将特色小镇理解为政府主导,误将特色小镇解读为新的人为造城,误将特色小镇理解为简单的土地面积和产业规模的扩展。
总的来说,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要重点把握“特”、“小”两个基础概念。特色小镇的“特”是指产业、人文、环境等因素融合的独特之处,特色小镇的“小”则是一种空间限制。
具体来说,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
另外,可以从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四个维度,来把握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
从产业维度来看,特色小镇的产业要有创新性、特色性,且能和其他产业融合,或具有较长产业链;从功能维度来看,特色小镇应当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从形态维度来看,特色小镇的“特色”要全面,包括建筑、绿化、整体环境等;从制度维度来看,特色小镇需建立起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及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战略规划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我国现有特色小镇类型分布仍不均衡,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仍较多。未来要把握好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避免认识误区,调整好方向,才能更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我国现有特色小镇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