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jtony
1936 9

[转帖][讨论]悲哀的工资比较优势 非国企工人工资纹丝不动!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352 个
通用积分
0.15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354 点
帖子
98
精华
0
在线时间
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6
最后登录
2024-4-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悲哀的工资比较优势 非国企工人工资纹丝不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 07:57 中国经营报

  作者:秋风

  正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导致了近些年来虽然GDP保持着9%左右的奇迹般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但工人、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却几乎纹丝不动。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

  在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人们正在热烈讨论劳动力价格问题。很多富有同情心的人士提出,不应当让市场自由地决定工人的工资,政府应当采取政策措施,提高工人的工资。有些经济学家则论证说,提高劳动力成本,可能影响外资企业进入,可能会使亏损企业越来越多,反而会减少就业等等。

  两种意见截然相反,但其立论的基础却是相同: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或者政策措施主动地提高或者控制工人的工资。然而,问题可能恰恰出在这里。当很多人士主张政府提高工人工资的时候,为什么不想一下,沿海加工企业工人长期维持低工资,大量人口没有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很可能正是政府刻意地无所作为的结果?

  这二十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以GDP增长速度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而在既有的政经制度框架下,各级政府均有一种强烈的投资偏好。为此,各级政府利用权力,压低各种要素的价格,以吸引投资——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推动GDP快速增长。

  这其中就包括压低劳动力价格。政府追逐的是GDP,因此,政府天然是亲企业的。投资者的好恶是政府最关注的东西。至于来自外地的工人,尽管数量非常庞大,但在当地政府眼里,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而已。他们没有什么权利,当然也没有与雇主讨价还价的权利。

  这种劳动力市场环境当然是所有的国内外的投资人喜欢的,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成本。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因此一直高度评价中国的投资环境,让他们喜欢的可能首先就是这种劳工市场环境。尤其是近几年来,国人对印度经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因为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说,中国的投资环境优于印度。

  然而,这种优势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印度的劣势是什么:某报在印度采访报道说,印度也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进城农民工也往往是一家人的经济支柱。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有大学生和他们一起绝食抗议。库马尔和他的工友们为德里大学改建宿舍,工钱却被包工头卷走。他们希望德里大学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先垫付工资,再追究潜逃的包工头。遭到拒绝后,德里大学学生会组织学生加入了民工绝食的队伍,以壮大声势,吸引媒体注意。

  正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导致了现在人们议论很多的现象:近些年来,GDP保持着9%左右的奇迹般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但工人、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却几乎纹丝不动。结果,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

  比较优势理论被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称为唯一能够经得起推敲的经济学真理。但严格说来,跟任何经济理论一样,比较优势理论至多是一种事后对经济增长作出解释的理论。因为,坦率地说,一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是很难在当下认定的。但政府却经常以为自己洞察到了本国、本地的比较优势,并采取强制手段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其结果却只能是扭曲经济结构。工人工资没有随着GDP增长而增长,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因此,工人的工资之所以长期维持在低下水平,乃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有房子而没有地基。你可以自由地就业,但你的权利却得不到平等的保障。这当然是坏的市场。但它之所以是坏的,主要是因为政府有没有平等地保障每个交易主体的权利。

  除了给公务员涨工资之外,政府没有合理的办法普遍地提高非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本来,不用政府操心,市场机制也会让工人的工资水涨船高的。唯一的制度条件是,政府平等地保障所有人——包括工人的自由和权利。在这种制度基础上,工资就大体上能够维持在合理的水平,而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也同样能够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现在的劳动力政策必然诱导过度投资,扭曲经济结构。要改变这种局面,要做的文章显然还有很多。

读完上面的文章,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我觉得现行的仅以GDP数据增长情况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做法,以及政府片面追求自身权利和财政收入的最大化,这些很可能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从根本上说,今天的中国政府并不是以(普通)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利得不到人民或其他政党的有效监督,这很可能是根本问题所在!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纹丝不动 比较优势 Finance 比较优势理论 Financ 工人 工资 国企 纹丝不动

沙发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05-12-31 19: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同意你的观点

使用道具

藤椅
laudon 发表于 2006-1-1 15: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地方政府均有一种强烈的投资偏好。为此,各级政府利用权力,压低各种要素的价格,以吸引投资——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推动GDP快速增长。——惟可牺牲的是……

使用道具

板凳
wenguang82 发表于 2006-1-1 18: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在中国常说的一句话是“钱越来越难赚,也越来越好花”,道理可能在这篇文章中显现吧。

使用道具

报纸
garryjq 发表于 2006-1-12 20:0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家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职工工资呢。因为目前私营企业的工资也很低。

使用道具

地板
云隐 发表于 2006-1-13 09: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有些地方国企的工人的工资也没有涨,甚至有所后退。(我是指正常生产的企业,不是下岗职工哦)

使用道具

7
midou 发表于 2006-1-13 09: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质上还是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战略作崇,过于注重速度!

使用道具

8
leaders1 发表于 2006-1-13 11: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到比较优势原理,也许我们应该参考一下波特的竞争理论,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正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另外,单以GDP为参考的经济增长模式,很容易让我国经济发展只注重数量而不论质量,在结合我国的人力比较优势,在世界产业链中我国只能处于低端,为全世界打工!当有更多的打工国时,我们就会被资本国给炒了!

政府从战略的目标出发,应主动的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注重培育我国的产业

我国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经济,作为后发型国家,在实施赶超战略、崛起战略时,政府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而非简单的说什么,私有化,放弃自己的责任

使用道具

9
weiliang 发表于 2006-1-13 13: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家总的政策倾向决定着这一切。看看各级政府的工作计划,有哪个不是把吸引投资作为首要任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使用道具

10
pqs645 发表于 2006-1-17 22: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意楼主的观点,同时,个人感觉这和中国人口太多也有关系,而且大部分国人文化程度较低,一句话,还是供求关系问题。另外,政府官员的头脑中根本没有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回事,虽然他们会这么说,其实他们最关心的是通过吸引投资给自己增加的升迁机会!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0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