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2688 0

[讨论与交流] 人民银行国际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89 个
通用积分
244.6894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预先谋划、优先发展,建设一支熟悉国际金融事务、掌握国际金融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利率、汇率市场化取向改革稳步推进,中国金融业实力明显增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中国金融走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预先谋划、优先发展,建设一支熟悉国际金融事务、掌握国际金融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为有效履行中央银行职责提供较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国际化人才是人民银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2008年,国务院对人民银行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和强化,其重点就是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适应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人民银行在宏观调控、金融业发展改革开放、金融业宏观管理和金融稳定、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有关职能。这次职能调整,集中体现为“建立两个机制,明确三项责任,强化四项职能”。“建立两个机制”是指:人民银行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国务院领导下,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之间以及监管政策、法规之间的协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明确三项责任”是指:承担综合研究并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责任;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承担全国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责任。“强化四项职能”是指: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在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监测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有关职能;强化对金融业的宏观管理职能,明确了人民银行综合协调并推进金融业改革发展,统筹协调全国支付体系建设,负责金融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协调等职能;强化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的职能,明确了监督管理银行间市场,会同监管部门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和交叉性金融业务标准,参与评估重大金融并购活动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等职能;强化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职能,明确了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能。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的国际化发展,人民银行无论从履职的内容、形式还是目标来看,都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将国际化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人民银行的有效履职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人民银行履职内容来看,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联动性增强,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速度明显加快,往往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任何一国都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做到独善其身,中央银行必须加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测分析,以切实维护金融的安全与稳定,这就要求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除了掌握相关业务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国际视野,随时掌握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动向。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中的话语权逐步提高,我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对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强,人民银行在履职中经常要与有关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开展政策对话和协调,其国际金融事务已由单纯的国际部门向相关业务职能部门扩展,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乃至有关金融服务等部门将更多地直接介入到国际金融事务的磋商和协调中,参与有关国际金融规则的讨论和制定。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也对人民银行国际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总之,切实、有效地履行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迫切要求把国际化人才作为人民银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建设工作。
    人民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多年来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按照“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开拓型、务实型”人才队伍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促进了人民银行履职的成效。
    一是成立了外派后备干部储备库,充分发挥人民银行驻外机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平台作用。目前,人民银行共有10个驻外机构,主要负责对各经济体的经济金融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研究,开展金融外交活动,加强与各国央行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其中驻各国际金融组织的办事机构还代表我国参与有关组织的决策过程。为了培养、开发国际化人才,人民银行每两三年从分支行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业务骨干进入储备库,并根据需要派往驻外机构工作。
    二是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多年来,人民银行根据履职的需要,从各国际金融组织、知名金融机构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民银行近年直接或间接引进的多名高层次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后,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或担任主要业务司局的司局长,有的承担了重要研究课题,提高了相关领域的履职成效。
    三是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打通国际化人才“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渠道。一方面,针对履职需要的重点研究课题,人民银行通过在金融研究所实施短期访问学者计划,公开招录、择优选拔国际优秀研究人员参加为期3~6个月的短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每年都根据人民银行的中心工作,制定年度赴外培训计划,通过与外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出国(境)培训,以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技能。2009年,人民银行系统共选派出国(境)培训700多人次。此外,人民银行还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邀请国际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总行机关做学术报告,开拓员工的国际视野。
    这些措施较好地适应了人民银行履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也带动、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但与今后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和人民银行履职日益国际化的要求相比,人民银行现有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不足和差距。一是整体的人才队伍中操作型、业务型的人员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员少,国际化程度不高。二是知识和业务结构的人才多,业务复合型的人才少。现有的国际化人才队伍,虽然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具有国际事务能力,但业务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对国际金融标准、国际金融规则和中央银行核心业务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仍然相对缺乏,难以在国际事务中独当一面。三是目前存在个别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流失的现象。
    人民银行国际化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的国际化。展望未来,人民银行将在尊重国际化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抓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三个关键环节,采取各种措施,建设一支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熟悉中央银行业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一是创新人才的管理使用机制。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根据人民银行履职的需要,构建人民银行职位体系,明确职位的设置、类别及其任职资格,并以此作为人民银行人力资源调配、开发、培训、使用的基本依据,实现人、事的有机结合,提高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效能。
    二是构建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在通过外派工作、“以工代学”等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我们将依托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北京培训学院、郑州培训学院等培训机构,按照国际化人才的成长规律,设计国际化、模块式的培训产品,为国际化人才成长量身打造职业生涯培训规划。在具体培训工作的组织上,可以借鉴英格兰银行、德国央行的模式,定期征求员工对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更新培训课程,并通过实行培训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评价制度,不断改进、提高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培训方式。
    三是加强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人员交流。一方面,通过有关国家中央银行设立海外人才培训基地等形式,借助发达国家央行的培训资源,开展对人民银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争取输送更多的业务骨干到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央行相应的岗位进行短期工作,使他们比较快速地掌握、积累工作技能和国际经验。此外,我们将继续接纳少数外国央行的专家学者来人民银行做短期访问,促进双向交流。
    四是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人才。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民银行履职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发挥其在有关业务领域的骨干带头作用。同时,可以在每年新员工录用工作中,根据岗位的需要,明确招录条件,重点招录部分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员工。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司长 葛华勇 来源:《中国金融》2010年第9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民银行 国际化 国际金融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控股公司 中国经济 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股份制 话语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3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