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网络经济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摘要:最近十几年,当互联网蔓延世界、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经济”这个词就成了传播媒介频繁使用而又未加诠释的日常词汇。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互联网及其商业应用,经济舆论众说风云,但并没有从经济学角度对网络经济给出确切的定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源、网络经济的特征、网络经济生产关系的演变及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形态的发展,最终给网络经济的内涵赋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界定,指出应积极探寻网络经济内在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这种过渡性经济形态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向未来服务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经济;马克思;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一、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源
  1999年8月邵易波和谭海音在上海创立了易趣公司,正式拉开中国网上购物的序幕,2002年,易趣与eBay结盟更名为eBay易趣,致力于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由于电子支付体系及智能物流的缺乏,eBay易趣并没有完成在中国开创新经济形势的使命。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投资创办了淘宝网。通过自建电子支付平台及独立的信用体系结构,真正构建起了网上大规模多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真正催生了网络经济形态。并且这种势头在之后的10年中锐不可当,随后诞生了各种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网上娱乐、网上媒体等等经济形态,最终把中国真正推向了实体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型的新时代。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互补。
  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在研究一段时期的新型经济形态时,就必须抱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已有文明提供的基础上,来研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演进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发现经济形态产生的本质。我们来看看经济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物质变换活动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利益交换活动。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产权关系、企业制度以及利益体系。人类的这种二重交换活动使经济社会具有普遍的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自然、物质、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社会、精神、人文人际关系体系所具有的一切属性。这二重属性,在经济社会演进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关联共同发生作用的。道格拉斯·诺思提出:推进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经济社会形态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成为21世纪的主流,从而带动了网络技术、网络通信、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生活、网络社会、网络世界的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制度的变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GDP越来越依赖于以电子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正像工业革命把95%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一样,现在信息革命也把绝大部分从业者从传统制造业中解放出来。风险资本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青睐,指引了经济社会的取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网络经济就是互联网技术变迁和信息革命的产物。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说,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从网络经济中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来说,网络经济又是“知识经济”;从信息网络作为第四代传播媒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媒介经济”。分析信息、知识、媒介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同时具备可复制性、规模化、共享性的特征,所以网络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表现在虚拟性、开放性和共享性三个方面。
  虚拟性又可理解为二重性,可复制性。体现在其对实体经济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虚拟。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体现生产对象的虚拟性上,也体现在网络经济当中参与主体的虚拟化。目前,生产者与消费者、市场平台、支付机构等的虚拟化已经完成了对现实中对应实体的替代或是部分替代,而这个过程需要投入的成本远远小于现实成本,并且不受现实中一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企业门户网站、虚拟市场、网上银行等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并且增加了经济主体的现实收益,这样就提高了采用电子商务手段企业的实际利润率,这也是21 世纪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动因。网络经济的虚拟性还体现在网络经济中市场过程的虚拟化。在网络经济中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被虚拟化为网络在线者之间的电子商务过程。对于传统的实体经济来说,电子商务的引入通过改造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市场效率等方面提高了交易效率,扩大了交易范围,降低了交易成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分析来看,进入壁垒是维护创新利益和延缓投资边际收益下降的有效屏障。网络经济虚拟性的特征极大地消除了各行各业的进入壁垒,进而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如何降低这种风险,保证这种经济形态的正常运行?作为生产力的主导者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交换的价值那就是服务,当服务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价值逐步弥补甚至超越这种壁垒衰退带来损失时,一种新的更加稳定的经济形态就会逐步诞生,由此可见网络经济本身的虚拟性特征也决定了这是一种过渡型经济形态。它取代不了实体经济也改变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颠覆不了社会发展规律。
  在过去的传统经济模式中, 一个人想要从事经济活动,门槛是比较高的, 需要不少条件, 比如资金、场地、工具、设备、各种手续以及帮工等, 这就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只要有一台电脑、一定资金就基本可以参与了。网络经济的开放性是指网络经济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双重规模效应。网络经济的供给方规模效应是指随着网络信息产品或是信息服务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平均成本逐渐降低。这是由它们高固定成本,低复制成本这种特殊的成本结构所造成的。而这种条件下成本降低的部分将转化为商品的虚拟价值。网络经济的需求方规模效应是指网络信息产品的用户网络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每个用户的收益,例如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机和调制解调器等商品。当用户网络规模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网络需求方规模效应就会引发正反馈过程,即网络信息商品给用户带来的收益吸引了新的用户的加入,而用户网络规模的扩大又增加了每个用户的现实收益。这样,用户网络规模将不断扩张直至达到均衡。由于需求方网络规模效应给使用者带来的收益可以转化为生产者的收益,如生产者通过提高价格的手段等,这样这部分收益就转化为商品的虚拟价值。这其实是一个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这种开放化所带来的虚拟价值会极大地刺激经济形态的发展,表现在网络企业的蓬勃发展。
 网络经济的共享性是指对信息资源的共同占有与使用。在一般情况下,信息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信息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相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这样,以信息共享来替代信息的排他性使用就会提高信息产品使用者的整体福利。网络信息技术对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一,网络信息技术降低了信息共享的成本;其二,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共享的效率;其三,网络信息技术扩大了信息共享的收益。
  三、网络经济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论》关于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于一次或几次过程之中,而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从而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体系,它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网络经济重点影响到生产关系的生产、交换、消费三个方面。针对以上特征我们分析一下网络经济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环节的变革。由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特征,网络经济流通的主体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具有可复制性特征,对于网络信息产品来说,其生产主要集中在“原始拷贝”上,之后的生产过程主要通过对“原始拷贝”的复制完成。因此生产第一个网络信息产品成本很高,但是生产(或复制) 此后产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例如软件、网页、音像制品等网络信息商品的生产都符合上述特点。这种生产环节可复制性的特点导致产品数量激增,同时信息产品本身的价值迅速衰减。
  交换环节的变革。现代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交换经济,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生产单个产品有效时间不断缩短,产品数量的激增与交换范围的有限性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如何把大量的剩余产品卖出去,成为一个市场交换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经济一直在寻求提高市场效率的方法和手段。信息交换价值的产生,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条真正长久的出路。信息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绝不是偶然。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意义,是被经济学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信息的角度看,自然经济由于缺乏快捷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人们无法获得外界的信息,因而既没有交换的渴望,也没有交换的条件。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看,生产扩张始终受到市场的限制,而市场又受到信息的限制。所以一切使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发生革命的活动,都会促进交换的发展。15世纪末哥伦布新航道的探险和新大陆的发现,使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海,因而造就了大不列颠的繁荣。而把工业技术的创新成果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是交通运输体系和通信系统的革命。因此可以肯定,互联网所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必将带来交换和市场体系的又一次革命。网络经济就是这种革命的结果。网络经济实现了信息交换的价值。网络经济是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交换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网络经济是电子化的现代交换经济,是市场活动的网络化,因此也可以说,网络经济就是网络化的市场经济。
  四、网络经济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可以看出,经济变革的规律是,技术创新总是不断把生产力从传统产业中解放出来,并在改造和完善传统产业的同时,把整个经济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新经济的发展既取决于传统产业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新兴产业所包含的经济潜力。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也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式前进的统一。对网络经济的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对它的认识必然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从经济社会的演变来看,每当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发生变形、变态乃至变迁的时候,经济社会大致处于比较典型的历史中介状态。所谓历史中介,就是经济发展史上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亦彼亦此,同时又非彼非此的形态。这是由人类经济活动的二重性及其复杂作用决定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经济的本质是由市场经济向未来经济过渡中的一种新形态。
  参考文献:
  [1]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4(03).
  [2]赵锦辉.马克思论述虚拟资本的双重思路及其对界定虚拟经济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二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选[C].200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98.
  [5]马艳,郭白滢.网络经济虚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学家,2011(0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
  作者简介:周 波(1983-),女,宁夏青铜峡人,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研究。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