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后进生问题及其教育策略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10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学习难,学习难,一提学习心就烦。”这是学习上后进生的一句口头禅。如何对待这一不良现象,改变他们的看法呢?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然而,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是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的。人们把我们比作“园丁”,那么学生就是花朵,而后进生就是受了病的花朵,或是先天发育不良的幼苗。对于这类“花朵”和“幼苗”,作为园丁必须做到勤施肥,勤灌溉,及时治好病虫害,不能厌弃拔掉,要千方百计予以保护,使其茁壮成长。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历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及时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直接关系到校风、班风建设,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效果,更关系到后进生将来的发展和幸福。转化后进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防范和遏制学校、社会的许多不良现象。在这方面,许多学校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做这项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投入甚多,收效甚微。这表明,要提高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实效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心态。 教师要消除后进生的不良反馈心理,就要有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要认识到后进生是动态的,可变的,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尤其在课堂上。他们反馈信息的积极性高不高,就应从教师自身上去找原因。 要多同情、多理解、多照顾,要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让他们品尝成功之喜悦,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得到提高。这样,他们的“恐惧”和“对抗”心理才会逐渐消失,学习的自信心才会不断提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自我反馈,要注意从后进生的听课表情、回答问题等情况中及时反馈信息,从根本上纠正后进生的应付心理,掌握他思维的脉搏,始终把转变后进生的功夫下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逐步地改变内心的自卑心理。 二、改变后进生的自我认识. 改变后进生的自我认识,首先要改变教师对后进生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尤其喜欢优秀学生,把他们视为神童、天才。而对后进生则是挖苦、讽刺、歧视他们,甚至对其不理不睬,为什么呢?就因为好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受到大多数老师的喜爱。而有的学生则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不受老师的欢迎。对同一知识,有的学生讲一遍就接受了,并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讲几遍,却还是一问三不知,这些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学习成绩较差。同学和老师就认为这些学生“智力落后”,看见这些学生就摇头,不抱希望,甚至放弃他们。使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发言轮不到、板演挨不上、表扬不沾边,因而使他们产生自悲、自弃等消极态度,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惧怕的心理,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如别人聪明,没法提高成绩,简直不可救药。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上述情况,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还得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认清自我。要抓住他们内心仍有学好知识的心理,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让他们明确不是因为自己脑子笨,而是学习方法不对头,功夫不到家,归根结底是自己放弃了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使他们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三、多为后进生创造受表扬、鼓励的机会和条件。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后进生更是如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回答”、“板演”、“做题”等单向性的学习以外,还必须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使后进生一系列的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信息量,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当后进生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成功,内心会萌发一种快感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育儿童发自内心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所以教师要看准有利时机,积极鼓励,精心诱导,及时点拨,千方百计地让后进生获取成功,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学习成果,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没有冷落他们,班级没有遗忘他们,他们的抑郁心理就会减轻。学习中,寻求成功的信心和意志就会得到强化,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增加。总之,在后进生“说一些”的基础上,我再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在同位互助学习或小组讨论学习中,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讨论好了吗?”或“你能说一说吗?”等简单的对答式回答。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补偿,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要持之以恒,耐心教育。
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他受环境的干扰以及性格的影响,今天刚学会的东西,明天又忘记,刚刚才得到表扬,转身又做了错事,老师只有耐心的引导,才能使其转化。 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师的职责是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师应该铭记“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不断的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别人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孩子,让其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因此,教师还应该做到:
一、要和学生拉进距离,培养感情,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首先谈一些他们比较感性趣的话题:电视、体育、游戏等等。有时我会跟他们做做游戏,也是拉进彼此距离,进入他们感情世界的好方法。当取得信任,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都会很主动地谈到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有时显得特别无助,往往这时候我才会跟他们分析要害。让他们认为我不是一个只会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大姐姐。再慢慢得了解到他们再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惰性的原因。因此在日后的交流中,我真诚地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学不好,只是方法不当而已,只要改掉原来不好的学习方法,拟订一份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提高成绩的。然后帮他们指出原来学习方法不足之处,鼓励他们要多问,并告诉他们:我期待着他们下一次前进后的名次。然后请一些科任老师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平时多给予一定帮助和指导。这样一来,这几位同学都感到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关心和期待着他们的进步,所以他们都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学习态度也很明确,听课和作业也越来越认真了。总之,要帮助他们就得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因此培养感情,取得信任非常重要。 二、发掘优点,树立自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年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成绩差、迟到、懒惰、调皮,似乎集中了所有后进生的特点。正当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发现他在绘画方面还有一点天赋,碰巧学校正好要搞绘画比赛,于是,就给他在报名册上报了名,正如所料,他做得非常好。利用这次机会我在班上、家长会上对他进行表扬。很多同学对他大有改观,甚至还投来羡慕的眼光。这次表扬促进了他的积极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学习态度也端正多了,我发现他有潜力可发掘,上课就多注意他,课后帮他补习。没多久,他的成绩由倒数几名赶超到中等水平,而且还在不停地进步。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三、理解信任,鼓励进取,用心灵交流来感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的需要。当别人不理解不信任他时,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其上进,应从对孩子的理解与信任做起,特别是那些自信心很弱的后进生,他们更需要理解信任,更需要爱的温暖。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上有个女生,因为口吃,从来不愿说话。这让她觉得自卑,特别是被老师提问或者跟老师说话时非常紧张,没信心。平时我常找些事叫她帮忙,让她当生活委员,找她谈心,平时提问找一些比较适当的问题。渐渐地她的胆子大了,不怯场了,也找到了自己的信心。在学年的评语中,我给她的评语是这样的:“做事认真、为人踏实、关心班级,乐于助人,善解人意,有一颗善良的心,是老师心中最好的学生,工作上最好的帮手。衷心地希望你能永远如此,自信、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同时很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当她拿到成绩单,面对这样的评语,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是你让我找到自己”。其实孩子的心是清纯的,老师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舞的手势,一句关心的话语,胜过千叮万嘱。
四、反复提醒,反复激励,以优带差优差共进。
后进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反复。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会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教师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又丢三落四的了,认为其无可救药,罢手不管了,这样做往往会前功尽弃。后进生想一下子改掉自己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其必须有一个自我战胜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班主任要有乐观的态度和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许多学生在品行、学习、个性心理锻炼中,时冷时热,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失败,就灰心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又犯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教师应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
然而,后进生普遍存在封闭意识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后进生的转化要从心理入手,重在疏导,做到六个字:尊重、期待、激励。 一、尽可能地给予尊重 尊重是实施教育的前提,也是后进生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如果说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那么尊重则是让这一美德升华、最大化的更具教育意义的原则。作为后进生,他们通常遭遇到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打击,长久以来,内心已逐渐麻木闭合,而尊重就是激发起内心斗志,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尊重首先要了解,并给予充分理解。教师要了解后进生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后进生的习惯、言谈举止,经常留心后进生不同阶段的思想情绪变化。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后进生的交流、交往,和后进生谈心,取得成绩时谈进步的原因,成绩下降时谈失利的因素和对策。后进生违反纪律或遇到困难都能适时与之交流,提出建议,切忌在这个时候翻老帐,随意夸大错误和困难的程度,更不能恐吓、压制、责罚。再次,教师要特别尊重后进生的参与权,把参与过程看作是后进生进步的过程。有些教师在举行集体活动如广播操比赛、爬山活动时,担心后进生拉后腿,担心损害集体的形象、荣誉,怕出乱子、添麻烦,就故意不安排后进生参与或设置障碍阻挠参与。殊不知,这样做不但严重侵犯了后进生的平等权利,而且也丧失了教育转化后进生,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良机,对于班风、校风建设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实践表明,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会自觉地尊重后进生的参与权,甚至是想方设法创造让后进生平等参与活动的条件。 二、科学地传递期望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仅仅是表示与其他学生相比某一方面存在差距。事实上,任何一个群体中有竞争必然就有先进与落后。我们称之为后进生,就是指这部分学生也能进步,只不过进步的幅度比较慢而已。但实际教育过程中,后进生作为弱势群体通常不被关注看好,遭遇各方的冷落,或被作为“危险分子”严加防范。在学生沦为后进生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他们不断遭受挫折,进取心逐渐淡漠,自信心逐渐丧失,弱者的意识被反复强化,内心逐渐走向封闭;另一方面,外界对之期望或严重不足或人为拔高,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应十分注意提出合理期望并适时地传递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感悟到教师对自己的期盼。通常,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丝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激励和慰籍。其次,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确立期望目标。期望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最好是后进生“跳一跳够得着”,要考虑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知识基础、家庭环境,帮助他们分析各自实现期望的条件,激活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把期望内化为自觉行动,调动学生发展的内在潜能。期望目标确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实现的平台。虽然期望实现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构建实现的平台。第一,要营造环境。班主任要与教师相互协作,与家长加强沟通,有时还需要取得班里其他同学的支持,形成推动后进生努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合力;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堂答疑和课外活动安排均能考虑后进生的实际,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去思考问题,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天赋;第三,要善于为后进生排忧解难,做到及时评价,积极帮助,对后进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应毫不吝啬地予以肯定、表扬。 三、巧妙地进行激励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给予适当的激励,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并受到鼓舞,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激励是促使其奋发进取的最有效的推动力。 激励是一种艺术,需要教育者巧妙运用,时机和环境都要注意选择。如:后进生失利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加以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取得成绩,要及时指出其成功和不足,提出下阶段新的目标,激发起更大的斗志。激励的场合既可以是课堂问答,也可以是课后交流;既可以是群体活动,也可以是单独相处。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语言交流,作业点评,物质奖励等。激励需要强化,对后进生的行为给予某种刺激——奖励或惩罚,促使其增强、减弱、激发或抑制。一般来说,奖励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惩罚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境之中,产生焦虑,不仅破坏当前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能导致对整个知识领域的厌恶,导致对学习的自暴自弃或适得其反的不切实际的志向水平。奖励能引起后进生成功的体验,不仅对动机起强化作用,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自我满足感,愉悦整个身心,更有利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当然,善待后进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课余时间,我也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充分得到表现。如:让他们替老师提小黑板,拿手提包,帮学生发作业本,拾一拾卫生区的碎纸屑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他们走入到班级和同学之间,缩短了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和有所隶属,平衡了他们的心态。这样,学习上才会无忧无虑地去思考,去自主学习。
总之,作为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善待后进生给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歧视,他们必将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卑,他们最终也会很优秀。都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做为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只要树立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念,就会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学生是生理、心理充满矛盾的个体。因此,班级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是没有差异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有爱心和耐心,认真地去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关爱他们,因材而施教,因人而施教,将浓浓的爱心撒向他们,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会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他们也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成为国家的栋梁。
..
.参考文献:
1、《会泽教育》第4、5期合刊;
3、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出版;
4、《中小学德育问答》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