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iaozhu909
41510 388

[经济现象] 商业筹码狙击战——中国商企密谋与诡道竞争(原创连载) [推广有奖]

51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2 12:35: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了了无情剑 发表于 2013-8-22 08:55
楼主,我可以转走吗,这个有版权一说吗
另外这只是说网络转载,纸媒另说

使用道具

52
gfdhuyu 发表于 2013-8-22 22:52: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了新希望奶业,我在重庆这边,也没感觉它的存在,我家乡四川那边,也没看到啊,,真的发展很快?

使用道具

53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2 23:45: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fdhuyu 发表于 2013-8-22 22:52
看了新希望奶业,我在重庆这边,也没感觉它的存在,我家乡四川那边,也没看到啊,,真的发展很快?
可能有你也没感觉到,因为新希望乳液一般是收购地方品牌,然后继续发挥地方品牌本身的品牌动力,并不强化新希望本身~

使用道具

54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2 23:47: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跟大家说一个好消息,本帖子已经正式出版,刚去看了一下,今天在亚马逊已经有预售,如果对本作品全部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预订了~目前很多人抢购,加上正在折扣季应该很便宜,所以要买抓紧时间,毕竟首印数量并不大。

使用道具

55
了了无情剑 发表于 2013-8-23 08:48: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2 11:10
这样,您想转走必须注明作者,确有版权,因为过几天就要出版。
谢谢,我就是想仔细研读一下,因为现在的工作涉及这方面比较多,感谢了

使用道具

56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3 11:59: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了了无情剑 发表于 2013-8-23 08:48
谢谢,我就是想仔细研读一下,因为现在的工作涉及这方面比较多,感谢了
嗯转载帖子注明作者即可~如果您想自己看,昨天开始亚马逊已经开始预售了目前折扣很不错,您可以去看看。http://www.amazon.cn/%E5%95%86%E ... 9%E5%87%BB%E6%88%98

使用道具

57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3 12:00: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7、

其实在刚开始,双方都是本着一种集中双方优势资源形成市场优势的想法。作为传统通信产业巨头,摩托罗拉一直觊觎此类家电业市场,尤其是中国这个拥有巨大需求的市场。液晶、等离子电视的市场蛋糕又极为诱人,但苦于没有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做基础,所以就想找一个合作者。而唯冠呢,虽然做了多年显示屏,但也仅仅是作为各品牌代理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当时商业前景似乎比较乐观,覆盖面非常之广,从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楼宇可视对讲机、数码录放影机、汽车影音开始,准备逐步渗透进入所有相关产业市场。

但此次合作,却迎来了两家厂商的“双输”局面。对摩托罗拉来说,由于新兴品牌与产业的冲击,让这个老牌通信产业巨头面临巨大危机,而其企业本身因为产业结构过于臃肿,发展目标与市场需求产生了背离,已经是危机四伏了。此时与唯冠的合作也是想开始新的尝试,企图在家电市场方面做起来并重夺优势。不过由于摩托罗拉早就舍弃家电市场,并未料到电视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而在等离子、液晶生产方面继续发展,所以这个时候摩托罗拉回到家电市场,可以说已经慢了好几拍。

在这个电视升级极其迅速的时代,电视核心的升级甚至可以以天计,慢半拍都会落好远。偏偏这个时候,摩托罗拉对于唯冠的技术要求是,必须由其在不同地区的七个研发部门通过才可批量生产,这样就耽误了新产品快速上市的时间。在竞争激烈的电视行业,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市场。一方面摩托罗拉研发以及产品实验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唯冠对于相关电视产品制造经验不足,这样两个“性格不合”的“夫妻档”在一起,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婚姻危机”。

果然,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的10月初,唯冠宣布由于在产品营销认识上的分歧,已经停止与摩托罗拉共同生产销售资讯家电(包括液晶电脑显示器、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数字电视等产品)的合作。这场短暂的婚姻,让唯冠与摩托罗拉在资讯家电产业中都铩羽而归,被打出了局。实际上,在2004年以后的市场,国内家电产业巨头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摩托罗拉与唯冠本身出了毛病,即使它们合作无间,在当时日渐饱和的国内家电市场上,其实也很难走远。国内专业制造和销售的巨头们都在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新合作的它们又怎么会讨得了便宜去。

使用道具

58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3 12:01: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8、

但不管怎么说,立足于代加工领域的唯冠有着多年的行业积累,在此次合作失败之后,也没有动摇其根基,只是堵住了唯冠首次转型脱离代加工领域的成长之路。虽然唯冠在此期间也尝试转型,但代加工企业快速转型成功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在此后的几年,唯冠并没有多少大动作。在维持这种以代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几年后,迎来了唯冠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衰落期。

进入衰落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并不仅仅是唯冠,也是全球此类企业的危机。200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问题。因此对于此时的唯冠来说,面临着三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带来的产品囤积问题。产品的囤积致使成本不断增加,同时资金也就无法回收。第二个问题,就是欠债企业的资金无法到账。第三个问题,就是产量过剩引发的行业整体降价,降价导致资产缩水。这几个问题其实汇集起来都把危机指向同一个地方——资金链。因此唯冠的资金链瞬间开始产生断裂。

幸好在2008年末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而其中家电下乡的刺激计划让唯冠暂时摆脱资金断链的危机,也让当时同一时期的同产业企业喘了一口气。随着家电下乡带来的附加值逐步回落,消费市场逐步趋于饱和,显示屏以及家电相关产业制造商们在2009年以后再次进入冬天。连代加工巨头富士康都压力倍增,不得不将厂区搬迁,以降低成本,更何况是身兼电视、显示屏等多项产能过剩问题的唯冠了。于是,在2010年8月,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股份不得不因资金断链而停牌。
此后唯冠国际旗下的深圳唯冠就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基于众多债主缠身,深圳唯冠本身又无力偿还的前提下,一个可以让深圳唯冠的债主、股东降低损失的机会摆在了眼前,这就是与苹果的IPAD商标权争夺。

使用道具

59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3 12:05: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了了无情剑 发表于 2013-8-23 08:48
谢谢,我就是想仔细研读一下,因为现在的工作涉及这方面比较多,感谢了
如果您只是自己看随时可以拿走,不是对外公开的帖子您随时收藏就行了

使用道具

60
xiaozhu909 发表于 2013-8-23 23:45: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9、

IPAD商标争夺局中局(二):唯冠、苹果与破产诡道

关于唯冠与苹果关于IPAD的商标之争,唯冠自己也始料未及。因此有人说,这是唯冠蓄谋已久的一场“商标狙击战”,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2000年,唯冠旗下的台北唯冠在苹果尚未研发之前就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其目的原本也是用于自己的产品,并非所谓的恶意抢注。

2001年,深圳唯冠在内地也注册了IPAD商标,对于唯冠把IPAD不同地区的商标归属权分了两家公司去注册,一些媒体和专家把这称为缺乏商业道德。其实这么说有些偏颇。因为从其企业发展和当时国情来看,唯冠台湾分公司在全球各地关于知识产权与商品进出有着其特殊的优势,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大陆则更加严苛。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考虑来说,分开注册是正确的。而深圳唯冠单独注册内地商标,其实在产品品牌发展上更加方便。

所以基于不同的考虑及种种原因,唯冠在不同地区注册的商标由旗下两家子公司分别掌握。如果说到目前为止唯冠一直是比较按照规矩做事的话,那么后来转让商标,直到与苹果打官司则确实也有着很多并不“光明”的招数。不过,苹果在这桩交易中也并非那么光明磊落。

2006年苹果开始研发IPAD,到2009年开始准备推向市场的时候,商标问题成为了阻碍。为了能够低成本拥有在全世界各地已经注册的IPAD商标,苹果偷偷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公司——IP公司,用这家公司开始低价收购全世界的IPAD商标。

由于是一家不知名的公司,所以苹果的收购进行得很顺利。2009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授权麦世宏签署了相关协议,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IP公司,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然后英国IP公司以10万英镑的低价格将IPAD商标的所有权益转让给了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的偷龙转凤计谋因此得逞,这也是让唯冠国际后来后悔不迭的原因。但唯冠也不傻,明明中国内地的商标所有权是深圳唯冠所有,但在协议中却只字不提,其实也是留了后手。客观地讲,在这一点上唯冠想要自辩清白就比较难了,这件事也成为后来两家公司的焦点所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