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岗的结果可能会让你啥也不是

CMO-首席物料官

管理 经济
程晓华(JohnCheng),山东平度人,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ITO)》课程创始人、讲师,1995年开始接触MRP,在Daewoo、IBM、Flextronics、Accenture等世界500强企业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多年;个人专著:《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全面库存管理数学分析》等,个人邮箱johnchengbj@126.com,订阅号:ITOOTD

程晓华

2024-12-5

我看到某著名企业新跳槽过来的一个SVP(高级副总裁)介绍自己说,他在研发、市场运作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背景。

我一查他的年龄,也就是40出头。

任何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个起码十年八年的功夫,你怎么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很多人在一个领域干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要想能说点真东西出来,十年八年只是个起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得是个勤于学习、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提炼的人。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很多企业都在搞轮岗,而且一轮就是天上地下,从研发轮到销售,从人资轮到供应链,从财务轮到生产等等,或者是反之,总之,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基本都是瞎轮。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能把人培养成成为多面手啊!

PX-SY888.JPG

所谓的多面手,就是干啥啥不行,除了做CEO,没有别的出路。但问题是,一个企业只需要一个CEO就够了,要那么多“多面手”干嘛呢?

经济形势好,盈利的时候,企业养几个闲人和多面手也没所谓,但形势不好了呢?企业不盈利了呢?

要裁掉的肯定就是那些多面手嘛,尤其是那些“年纪轻轻的多面手”。

而问题是,离开了原先的这个企业,这些多面手还有哪家企业会要他们去当闲人或CEO呢?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说是“离开了平台你啥也不是”。这句话说的有些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多面手而言。

我们的很多企业一直有不尊重专业的习惯,原因有很多,其中“人才多”是个客观原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肯出钱,让咱干啥都行。在这种企业,人一旦被轮废了也就差不多好被扫地出门了。但是,旧的去了,新的还会来,他们有大把的人才可以被浪费。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个人的问题了。

很多人不知道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在企业的威逼利诱下,在一些小恩小惠的诱惑下,他们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的,一晃几年、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才发现,自己懂得很多,但啥都不精。到了这个时候,这人基本上也就废了。

做学问还是做事情,都得讲究个“博而专”,光博不专,啥用没有。

作者程晓华(John Cheng),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全面库存管理数学分析》著作者;1995年开始接触MRP,深耕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近30年,一直聚焦于库存与交付问题的实践和咨询。

全面库存管理(TIM)文章订阅号:ITOOTD

Mail: johnchengbj@126.com

微信:cmocheng(请注明真名和身份)


5.5009 11 2 关注作者 收藏 2024-12-11   阅读量: 1049

评论(2)

坐看云起时
1月前
在某个岗位上,深耕多年的人也会形成固定的个人利益链、利益小团体、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必定群体性舞弊和贪污事件,采购尤其如此。,都是凡人,在“利”字面前,道义是在两旁的。
0.0000 0 0 回复
200410158
1月前
有道理!
0.0000 0 0 回复

博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