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蓝田日暖29
11573 60

[讨论]需求曲线必定向下 [推广有奖]

学术权威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4
论坛币
-399930 个
通用积分
36.8250
学术水平
265 点
热心指数
304 点
信用等级
171 点
经验
64926 点
帖子
2812
精华
5
在线时间
18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9
最后登录
2014-8-11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中国经济学界,认为“需求曲线有时向上”的不乏其人。他们不仅下笔为文,印成铅字一篇篇发表,有些还顺便批评反对者“学风不正”和“理论基础不过硬”。他们的名字不提吧。难以解释的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原理,竟然害得那么多老中青经济学人犯错!

事情是这样的。整座经济学大厦中,最重要的基石是“需求第一定律”。它是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代价越大,需求量越小;或者说,代价越小,需求量越大。这个定律可以用图形来表示。习惯上,用横座标表示需求量,纵座标表示价格,那么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

反对“需求曲线必然向下”的人,认为“需求曲线有时向上”。他们的理由通常是这样的:经济社会存在“越贵越买”的现象。例如股票。价格低的股票是垃圾,不受人青睐;但当股票暴涨时,大家就会看好,愿意出高价购买。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推翻了“需求曲线必定向下”定律,换言之,推翻了“代价越高、需求量越小”的规律。

“有时向上学派”进一步论证道:社会上存在着像珠宝和钻石那样的“炫耀品”,它们也会产生“越贵越买”的现象。既然是炫耀品,就一定要贵,顾客才愿意买;若炫耀品跌价,买的人就会少。所以,炫耀品的存在,也推翻了“需求曲线必定向下”定律。云云。

这些论证似是而非。照他们的理解,何止股票和珠宝,世界上任何商品,都可以推翻“需求第一定律”。不是吗,臭蛋、旧汽车、洗衣板、黑白电视,都比较便宜,但人们要得少;相比之下,鲜蛋、新轿车、洗衣机、大彩电,虽然都比较贵,但人们还是要得多。

如此类推,台灯、奶糖、空调、甚至马桶,都应该属于可以推翻“需求第一定律”的“炫耀品”了,因为相对蜡烛、糖精、风扇和粪坑而言,人们都是“越贵越买”的。既然任何物品都能找到较劣质的替代品,那么任何物品都可以被视作“炫耀品”;既然越是优质物品(价格越高),人们就要得越多(需求量越大),那么这些物品的需求曲线就不是“有时”向上,而是“永远”向上了。

不是这样的。“有时向上学派”忘记了最基本的前提:一条需求曲线,只能代表唯一一种固定不变的物品,而不能有时代表一种物品,有时又代表另一种。我们不能画一条向上的曲线,解释说它的前半段表示“臭蛋”,后半段表示“鲜蛋”,然后断言“鸡蛋”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我们也不能画一条波浪线,解释说它的前半段表示“小学文凭”,中间段表示“中学文凭”,后半段表示“大学文凭”,然后断言“文凭”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向下、再向上波动的。

对股票来说,道理也一样。在信息不全面的世界里,人们经常把商品的价格视作质量指标。与其说人们要买“贵”的股票,不如说他们要买“好”的股票。当股票的价格上升时,股票的品质和盈利能力便在股民心目中发生了改变,变成另外一只有所不同的股票了。在图形中,这应该表示为“另一条”位置更高、但仍然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不是一条掉头向上的需求曲线。

股民追买“较贵”的股票,是因为他们以为“较贵”就是“较好”,而他们本来就打算购买“较好”的股票。这跟我们要买“较贵”的轿车,不买“较便宜”的自行车一样。轿车的确比自行车贵,但我们之所以买轿车而不买自行车,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打算买“较好”的交通工具 ,而不是为了“越贵越买”才买轿车。

你或许不想要“品质较次”的股票或宝石(它们表示为位置较低的需求曲线),而想要“品质较优”的股票或宝石(它们表示为位置较高的需求曲线)。不过,只要有人要免费送你(代价较低),你就想得到更多(需求量较大)。换言之,即使对于昂贵的、高级的或“预期回报高”的商品,只要你付出的代价越低,你对它的需求量也是越大,这表示为那条位置较高的需求曲线依然向下倾斜。

一条固定的需求曲线,表示当“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变时,某物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反比关系。所谓“其他任何条件”,包括物品的品质、顾客对它的喜爱程度,顾客个人的健康、年龄、性别、家庭规模等等。千万不要忘记,只要这些因素中任何一项发生变化,原来的需求曲线就要上下移动,从而变成“另外”一条需求曲线,而不是“同一条”掉头向上的曲线。始终正确区分(1)什么时候沿着同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滑动,(2)什么时候平移整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我们掌握需求曲线应用的核心。

经济学家阿尔钦(Armen Alchian)曾经写道:“需求曲线可以有多种形状和斜率,但绝对没有任何一段是向上倾斜(斜率为正)的。在较高的代价上,绝对不会有较大的需求量。在某段价格范围内,需求曲线可以垂直,那表示在这段价格范围内,需求量没有改变。但只要价格升得足够高,需求量就会下降。在整个可能的价格范围内,需求曲线则绝对不是垂直的。需求定律是一个非常肯定的陈述,它恐怕是最有力、最可靠、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需求曲线 Alchian 经济学原理 Armen 中国经济学 讨论 曲线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沙发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5-2-18 20: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今日再读stevenxue这篇当时我觉得很有启发的文章,觉得stevenxue的论证还是有些问题的(《经济学的争论》近日又读,发现有不少论证及推理有问题,有机会写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其它条件不变,价升需求量降,读过李俊慧多解读《经济解释》的人都知道,这样表述是有问题的,其他条件都不变,价格怎么会变呢?弗里德曼在《价格理论》中论证,其他所有商品价格需求量不变,个人收入不变,那么花在要研究商品上的收入也一定,可表达为PQ=A,成一双曲线,价格弹性为1,现实中价格弹性不为1者,多也。

逻辑上,承认收入效应的话,是存在向上的需求曲线的,但那样的话,需求定律就成为了套套逻辑,因为它不可能错了,这才是张五常、弗里德曼等人处理其他条件什么可以变,什么不可以变的重点。stevenxue用这种简单类比的方法,我个人认为没有抓住要讨论问题的重点。

说句题外话,许多人认为科学是经验科学,要以事实检验为依据,但如果有人说:“我的理论就是可以不用事实检查,要是我的理论被事实证明是错的,那也是例外。”面对这类要求事实向其理论靠拢的“学者”,你怎么样和他进行科学讨论,所以说科学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虽然信仰并非科学。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藤椅
sungmoo 发表于 2005-2-18 21: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键是如何给“需求定律”一个精确的数学定义(其中的关键又是,如何用数学表达“其他条件不变”),以消除人们对其理解上的歧义。许多人揣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定律”是争不出一个结果的。

使用道具

板凳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5-2-18 21: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道sungmoo兄对理解其它不变条件有何见解?你认为张五常等人的处理怎么样?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报纸
sungmoo 发表于 2005-2-18 22: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认为,张五常还是有点“一知半解”的味道,尤其是在“套套逻辑”与“证伪”的判定上。当然这不影响其洞察力,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张的说法也容易让人们忽视数学对思维的作用(虽然许多人拿数学作大帽子唬人)。

我个人没有找到“需求定律”恰当的数学形式,因为“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的定义成了问题。在所有变量均为名义值时,“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很清楚地表达,但是此时可以出现反例(当然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也可以采取硬手段假定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但这样的“需求定律”就被反例打倒了,个人认为这种“因已知为伪而可证伪”并不是“证伪主义”);而取实际值时,可以不出现反例,但“其他条件不变”又不知何意了。

张五常说只用两条就可重写经济学,个人认为只是妄想(事实上他至今也没明确提出他是如何重写的,也许是年事已高,但我们不希望是别的原因)。经济学要想在可经验性的路上走得更远,必须在数学上有不断的突破。数学的内涵是很深广的。

使用道具

地板
sungmoo 发表于 2005-2-18 22: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此外,“需求曲线必定向下”不如“需求定律”严谨,多元单值函数只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其“影子”可能出现各种形状,虽然它们都服从相同的“需求定律”(其他自变量作为参数是可以变化的)。

使用道具

7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5-2-18 22: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需求定律方面,我觉得你所谓数学方式和张五常的文字表达是一样的,在没有更好处理方法前,暂时用张五常OR弗老的方法吧。

另外,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处(我指内涵,经济行为,不指推理过程),能否举例说明一下,最好是用另外方式不能解决的,而数学方式能解决。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1266448693

使用道具

8
ruoyan 发表于 2005-2-19 00: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一点研究,请两位斑竹指教: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如上图。从Xi到Xj为消费者的一个选择或交换。线段的斜率为外生的价格比:- P1/P2; ΔX2 为因变量“可能的交易量”,就是需求;ΔX1 *P1为可付出的成本量,该量小于等于收入,具体决定该量的有意愿需求,其它替代品的影响,X1的禀赋量,X1的价格等等;或者说非P2的其它因素影响都在这个量中体现。这样,

函数式: ΔX2= (- P1/ P2)*ΔX1 就可以认为是需求函数。

令ΔX1 *P1为常数,意味着“其它条件都不变”,ΔX2只随P2而变,此时ΔX2符合需求量的定义。于是有需求(量)曲线:ΔX2=F(P2);这在个人需求曲线是明显可能的。

显然,ΔX1*P1 对ΔX2的影响与ΔP2对ΔX2的影响是相反的。如果允许或实际情况本身就是ΔX1*P1和P2同时同向变化,则当ΔX2/Δ(ΔX1*P1) >ΔX2/ΔP2时,就会出现曲线向上。

这个不等式似可以解决“其它因素不变,P2怎么会变的”的难题。事实上各个因素都会变,理论上也允许变,但其它因素对需求的变动归结为“可付成本量”的变动。X2的价格因素P与非价格因素的“可付成本量”如果同时同向变,则变动率大的决定了需求的走向。

给定一个“可付成本量”,就有一个“需求(量)曲线”;所以也可以认为在不同的“可付成本量”下,有不同的“需求(量)曲线”。

使用道具

9
ccggqq 发表于 2005-2-19 03: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需求定律有三个不变,是驳不倒的。至于三个不变在实际中不成立,那只说明它不是定律,而是真正需求定律中的一种相关性。如假设质量不变,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你能驳倒它?但这肯定不是引力定律,因为假设质量不变不成立。

使用道具

10
sungmoo 发表于 2005-2-19 08: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比如“阿罗不可能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都可以说是数学的精品。

博弈树(“树”是图论中的概念)的引入,简明而严谨地消除了人们就某一博弈形成的歧义,也方便了人们的分析。

许多哲学家都认识到了物质、运动、时空的不可分性,但其中“究竟”是何种关系,以数学表达的广义相对论定量地给出了一组关系。

生活中,我们在多景点景区旅游,“一笔画”问题就很有用,一个景区可不可能一次性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遍历全部景点,有点数学知识就派上用场了。

画一个地图,最少可以用几种颜色,也可以借助数学回答。

当然,这些只是应用数学。

至于从哲学谈数学,个人就不敢多谈了,也不适合在这里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4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