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营销培训与企业发展_工商管理论文

    前言 一个企业,按照书面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人、财、物等因素构成,然后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比如战略、流程、制度等等,进行运转而产生效益的单位。在企业中,人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哪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呢,除了把控好选人关口之外,还需要强化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 现有的市场环境,除少数垄断性行业外,基本上都处于买方市场。买方市场,就意味着供大于求,企业为了获的市场,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以市场营销为导向,这样企业中的营销部门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部门,甚至有全员营销的概念提出。自然,通过营销培训,提升营销部门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什么是营销培训 营销培训,简而言之,就是针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如果广义一点,不仅仅对营销部门人员,也会对渠道客户、终端客户、以及公司内部其他部门进行相关的营销理念的传播与培训。营销培训的出现,是随着市场环境的竞争激烈,需要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等全方位进行竞争,以及强化营销团队执行能力,来达成竞争优势,而出现的。简而言之,营销培训是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营销部门工作细分化的产物。 二、营销培训的重要性 营销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销培训可以提升现有营销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增强营销部门的执行力; 经过严格训练,按照标准及规范操作运行的营销人员的战斗力,绝对比匆匆召集起来的一群乌合之众的战斗力要强的多。企业不论有在好的战略规划、品牌创意、及财力,最终是要落地执行,否则所有一切都是空谈。而执行力的增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取决于执行人员的素质能力。营销人员只有会做,知道怎么做,熟练的做,才有可能将事情做好。如果营销人员是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只是凭借感觉或自己的经验来做,哪执行力肯定会大打折扣,也是不可预料的。 (二)营销培训可以将营销部门的知识、经验等等进行总结,进而进行营销知本管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有企业员工,相对企业而言,都是流动的。没有一个员工,可以肯定的说,跟企业生死与共。特别是近些年来,员工的流动性更为普遍。如果营销知识技能,只是存在员工的大脑中,哪随着员工的流动,自然营销知识技能就跟着流动走了。这样,就会导致,不同批次的员工具有不同水准的营销能力,对于企业来讲,是不可控的,也是恐怖的。我们应该要 “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系统化”,通过营销培训的形式,激励哪些优秀的,有经验的资深员工进行培训分享,将他们自己的经验知识,变为所有员工的经验知识,这样整体营销水平就提高了。而营销培训部门,则通过课件的整理收集,将所有已经显性化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管理,变成公司的知本。相对于资本而言,企业往往忽视了知本的管理,而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及资本重复的换取知本。而近几年,很多国际性大企业,已经成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机构,专门进行知本的管理。 (三)营销培训可以成为整合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外营销传播; 近几年,企业大学及营销管理学院在很多企业以及营销部门成立。他们不仅仅对企业内部,营销部门内部等等进行培训,而且还对外包括渠道客户、终端客户、甚至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培训。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传播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营销管理学院,比如惠普商学院等等,通过对外培训、出版营销刊物、出版营销书籍等等,为企业的形象传播与文化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营销培训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营销培训,并不是说企业一建立,就要成立营销培训机构。营销培训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 企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企业的创业阶段。这个时候,企业的工作重心,是围绕着企业如何生存问题,企业根本无暇顾及营销培训。这时候的培训基本上是有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碰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就培训什么问题。没有主导的管理部门,也没有规划预算之类,完全凭借领导人拍脑袋决定。 企业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就是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候,企业的工作重心是迅速占领市场,通过扩大产能,扩大营销队伍等等,迅速的抢占市场份额。这个时候,对营销培训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营销培训应运而生。因为市场的扩大,需要引入大量的营销人员。大量的营销人员的进入,势必需要文化及制度流程上的统一,这时候,需要一个部门出来专门负责对大量新的营销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同时,原有的营销人员,被抽调到各个市场,担任负责人的岗位,他们从基层变为了管理层,也需要素质技能上的提升,就对营销管理能力的培训产生了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快速发展时候,营销培训根据需求就诞生了,这时候他的主要培训方向是新入职营销人员的培训,及资深员工升任管理人员后素质能力提升的培训。这时候的营销培训机构相对而言简单,费用预算基本上也是由营销业务费用中划拨出来的,没有独立的营销培训预算。 当企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企业已经占领了市场,开始放慢速度,而且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需要全面提高营销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时候,营销部门的工作重心是开源节流,提高效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哪对营销培训的要求,就是提高建立公司的营销培训体系,全面提升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个时候的营销培训,将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部门,并且有自己独立的规划及预算费用。 当企业发展到第四个阶段。企业的某些产品开始进入衰退期,企业需要新的产品投入市场,企业开始慢慢机构臃肿,甚至开始官僚体系盛行,需要流程再造,以重新激发活力。这时候,对营销培训的期望,就是营销培训可以引领企业发展的先河,对营销的发展,及营销部门的改造起到指导及推动作用。 从上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营销培训的发展,是跟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及企业工作重心的改变,营销培训也将肩负起不同的职责。 四、营销培训体系的建立 营销培训的发展成熟,是以营销体系的建立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营销培训体系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呢?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营销培训体系,包括几部分内容, 首先是营销课程体系。既然是培训,哪我们培训什么呢?这里需要一个系统的营销课程体系,按照营销部门的划分,及岗位的职责说明,应该提炼出一套针对岗位胜任及能力发展的营销课程体系。有些像是我们上学读书,比如幼儿园,学什么;上小学,学什么课程;初中高中又学什么;大学学习什么。这样的课程可以,可以给员工一个明确的指引,让员工清晰自己在企业的学习发展路径,有利于员工的稳定,及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讲师体系。有了课程的,谁来讲课培训呢。是专职的讲师,还是兼职的讲师。现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式。有些企业设立了专职讲师,有专职讲师针对课程进行专业的授课。有的企业没有专职的讲师,让领导担任第一培训师,由领导负责培训下属。有些企业采用专职讲师和兼职讲师结合的方式,专职讲师将一些通用类的课程,兼职讲师讲述专业性的课程。不论是哪种方式,建立完善的讲师体系是重要的,否则就变成,有课程也没有授课,空谈的地步。 接着是培训学员管理体系。哪些课程由哪些学员来上课,学员上课后,怎么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评估,怎么做课堂的评估,怎么做知识测评,怎么做能力提升测评,怎么做绩效提升的测评。怎么建立学员的培训档案,学员的培训护照体系的建立,以及电子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 然后是培训成果应用体系。培训已经执行了,哪么培训后有什么用呢,培训后的结果对学员及讲师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认为讲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公司的组织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应该给予奖励。专职讲师是工作职责分内事,兼职讲师呢,他们不仅业绩上支持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在组织上支持了企业的发展,这不是课时费用可以衡量的,还需要对其晋升考核的时候,给予考虑,讲师的授课数量及质量作为其晋升加薪的重要评估依据之一。学员的培训结果的应用更是应该与晋升及加薪直接挂钩,只有通过了相应级别的培训课程,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能,才能有获得晋升或加薪的资格。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营销部门学习型的组织,全面从氛围上提升学习的氛围。 最后是营销培训的制度保障体系。上述的都是营销培训实施及管理的体系,营销培训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与否,是必须由营销培训的保障体系的,如果没有营销培训的保障体系,所有上述的东西都是空谈。变成某个老板重视,哪营销培训就会做的很好,如果哪个老板不重视,营销培训就立刻断粮,无法运作。所以必须建立营销培训保障体系,就是从根本制度上保障营销费用,及营销培训的开展运作。一般营销培训保障体系,是需要建立一套营销培训管理制度,来确保营销费用,及营销培训体系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营销培训在企业,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的,以营销为导向的企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营销培训工作的好与坏,将会直接营销到营销人员的额素质技能,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能否顺利发展与否。

  • 保单能影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吗_工商管理论文

     最近几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其中服务业也有了高速发展,而且这种势头将一直持续下去。能否提供优质的服务成为协调顾客与商家关系好坏的关键,甚至优质服务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介绍 服务质量在公司的竞争力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服务业研究表明进行服务质量评价能很好的指导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用来衡量服务的执行状况,诊断服务质量,进行服务管理,作为消费者和雇员薪酬的评价标准。所有的这些职责表明改变服务质量将改变消费者对服务期望的改变。服务质量是客观现实与顾客主观感知相融合的产物,它是顾客对企业服务行为感知的综合评价。服务的最终裁判是顾客,因此,千方百计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成为企业为之奋斗的永恒目标,而服务质量无疑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形象地说,服务质量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护神。商业企业服务质量的理念,主要阐述服务质量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以及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理、控制它。”服务质量的衡量对于服务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为经营者提 供有关顾客的信息使经营者做出正确决策而且能够激励服务提供者。在此,笔者提出了应当将服务质量衡量分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衡量和服务过程衡量,服务过程衡量服从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衡量的观点。因此提出了SERVQUAL评价模型。SERVQUAL是最早用来衡量服务质量的工具。 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后,接下来研究的就是什么是优质服务,如何对它进行评价。根据Parasuraman 提出的SERVQUAL,确定了服务质量的五大属性。这五大属性的提出受到国际服务质量研究界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可。 (1)“可感知性(Tangible)”。可感知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有形部分。”如各种设施,设备以及服务人员的外表等。服务的可感知性从两个方面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识,一方面它们提供了有关服务质量本身的有形线索,另一方面它们又直接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2)“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企业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的服务。许多以优质服务著称的企业都是通过可靠的服务来建立自己的声誉。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应避免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差错而为这给企业带来不仅是直接意义上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意味着失去很多的潜在顾客。 (3)“反应性(Responsiveness”。反应性是指企业随时准备为顾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对于顾客的各种要求企业能否给以及时的满足将表明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观念,即是否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服务进行的过程中,顾客等服务的时间是个关系到顾客的感觉,顾客印象,服务企业形象以及顾客满足度的重要因素; (4)“保证性(Assurance)”。保证性是指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与胜任工作的能力,它能增强顾客对企业服务质量的信心和安全感; (5)“可理解性(empathy)”。理解性不是指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问题,而是指企业要真诚地关心顾客,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甚至是私人方面的特殊要求并给以满足,使整个服务过程富于“人情味”这就要求服务人员应具有“换位意识”而不是仅仅用一些死板的规章制度搪塞顾客。 并因此提出了SERVQUAL 模型。用来如何评价服务质量,这被广泛用于很多企业并且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服务过程中顾客的感觉与对服务的期望之间的差异程度。该理论成为进行服务质量研究的理论基。 (二)服务质量与保单的关系 这理论正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美国的汽车维修业。该服务业涉及面非常广,小到轮胎的调换大到整个汽车的修理。因此维修费用的范围很大,顾客很难判断他们得到的服务是否于自己所支付的费用相当。为了消除顾客的顾虑,企业一般都要向其提供服务担保。 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服务质量评价是否受保单的影响?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意义的部门进行调查.为了更好的进行评价,我们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符合SERVQUAL中各个要素的要求(2)用真实性的数据来表示服务过程中顾客的感觉与对服务的期望之间的差异程度。用这种测量方法,有如下几个重要的评价因素: 可靠性,反应(响应)性,情感性,便利性,可感知性.我们研究的这些因素属于变量,我们通过假定来测定。 一般情况下,评价汽车维修的服务质量取决于这五个要素的比例。保单将在两方面影响服务质量的评价。第一,双方的交易变的更为正式。第二,保单的存在使顾客感觉到提供的服务更加合法化,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越。 既然提供的服务更加正式服务更为优越,那么我们认为如果有一份担保书,顾客将不会注意到情感的重要性.相反如果没有保单,情感成为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作如下假设:

  • 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_工商管理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问题已日趋增加,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率高这个问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流失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以及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少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措施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过高的知识型员工流失率问题。知名人才网站前程无忧对人才流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中小民营企业人才的流动率超过了50%,远远高于人才的合理流动率15%。中小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时间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最短的仅为几十天,最长的也不超过5年。知识型员工过于频繁的流动不仅会对知识型员工自身的发展形成制约,而且已经成为企业公认的利润陷阱,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极为不利。 二、知识型员工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1、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泄露 中小民营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往往从事的是具有某种专门技术特长的工作,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他们的流失可能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这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当这类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或者同行业企业或另起炉灶时,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压力。 2、增加企业成本 知识型员工流失导致中小民营企业成本的增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前期为招聘此 类人员所花费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及其他一些直接成本的损失,同时还要花费再次招聘和再培训的费用以及人员空缺所损失的机会成本;二是员工流失前心不在焉造成的生产率损失和从离职发生到新员工上岗前岗位空缺的效率损失。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给中小民营企业带来的成本更为巨大。 3、对其他员工造成思想冲击 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对现有员工的心理造成冲击,使得企业现有员工人心浮动,工作热情相对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不利于员工间的团结和企业凝聚力培养。 三、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 1、经营目标短期化,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 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员工的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轻培训,重使用”,他们更多地认为,员工和企业之间都是简单的劳动力买卖关系,他们更愿意在企业需要人才时,找到立即能胜任的员工。员工招聘进来后,就把其放在岗位上埋头苦干,没有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把培训仅看作是纯粹的成本支出,对员工的培训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造成知识型员工自我价值在工作中得不到实现,而选择离开。 2、忽视员工的薪金、福利保障和精神激励 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资、福利与同行业相比一般不具有竞争力,并且企业内部缺少公平性机制,同时中小民营企业很少关注对员工精神层面的激励,而知识型员工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渴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可,这一系列因素可能导致知识型员工离职。 3、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当前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并没有对企业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建设也只是“跟风”现象,照搬照抄一些知名企业的理念,或者自己搞一些“创新”,弄些新名词。然而在将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企业内部每个员工身上时,却显得相当乏力,缺乏足够的支持和保障措施,企业和员工在共同价值观上不一致,从而导致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弱,不能激发起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减少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知识型流失的对策 1、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员工培训 中小民营企业可为知识型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帮助知识型员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使他们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技能进行评估,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使自己的特长与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变化的需求。通过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员工培训,既满足了其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也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降低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率。 2、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将物质回报视为衡量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要给予知识型员工合理的薪酬,实施全面的薪酬策略。可采取定制化的薪酬,提供多样的薪酬计划;采取弹性福利计划,比如带薪休假、弹性工作时间、旅游、保险等方式,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   此外,知识型员工不仅关心物质激励,更关心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充分授权,营造自由、宽松、便于沟通和信息共享的环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组织凝聚力。 3、建立合理的合同约束 知识型员工入职前企业以采用合同的形式约束其行为,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员工流失而给企业带来损害。比如企业可以与知识型员工事先签订“竞业禁止” 协定,要求员工在离开企业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工作,同时应继续为本企业保守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条款。 4、企业领导人应充分授权,善于沟通 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一方面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宜进行过细的指导和监督,更切忌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发布指令;另一方面,要为知识型员工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的资金、物资及人力支持,保证其工作顺利开展。一旦知识型员工对公司事务有了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增加。而通过授权,公司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得到更高的效率。 综上所述: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应通过沟通消除因信息不通而造成的知识型员工紧张和不满,有效化解上下级之间、团队之间的冲突,同时,应关爱员工及其家庭,利用感情投入来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

  • 论如何建设企业团队精神提纲_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 本文从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来入手,通过阐述企业团队精神的意义和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必须性。又指出中国企业在团队建设中的不足之处,领导的任职选拔和企业中的贪污腐败。最后以建设企业团队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两大点来着重说明了如何建设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现代的企业与先进的团队。 [关键词] 企业 团队精神 一、企业团队精神的意义: 企业团队精神的历史 2、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1)目标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控制功能 中国企业团队精神的现状 1、领导的任职选拔存在问题 企业中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三、如何建设企业团队精神 1、建设企业的团队精神的方法 (1)塑造团队精神,要强统一调协作原则 (2)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劣势互补原则 (3)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走的原则 (4)塑造团队精神,要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 2、建立企业团队精神的途径 (1)要使企业经营目标应合理明确 (2)要善于沟通与协调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3、建设现代的企业与先进的团队 论如何建设企业团队精神 [摘 要] 本文从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来入手,通过阐述企业团队精神的意义和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必须性。指出中国企业在团队建设中的不足之处,领导的任职选拔和企业中的贪污腐败现象。以建设企业团队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两大点来着重说明了如何建设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现代的企业与先进的团队。 [关键词] 企业 团队精神 一、企业团队精神的意义 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构成了企业的团队精神。企业需要员工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并且一定要相互信赖。这就需要企业的引导与协调,需要正确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传递和灌输。团队精神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齐心协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与知识。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障组织利益的高效运转。团队精神的建立会使所有工作人员感到工作有趣,愿意工作,并且把集体当作是一个大家庭来爱护,谁也不愿意拖后腿。并且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与企业共同进步。 1、企业团队精神的历史 团队管理最早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于日本,日本之所以把团队作为组织管理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因为日本的雇主与雇员之间能结合得如家庭关系那样紧密。另外,团队中讲究和谐一致,日本得益于它的文化传统:东方文化中的“和”与“礼”。日本企业独一无二的团队形态来自民族的生存本能。地小物贫,若要发展必先视野向外,不能满足现状,要进取、锲而不舍,积极奋进的性格特征,界定了日本的团队精神。 2、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1)目标导向功能 有利于使众人拧成一股绳前进,团队的目标就是自己的目标,这样能极好的调动个人积极性,还有可以使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并且力量总能使在刀刃上,不会造成力量上的分散也不会让老板的话打了空枪。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员工身上得到落实,让工作更快的进行运转。 (2)凝聚功能 让所有员工都像家人一样团聚在老板周围,给予他们家人的爱护与支持,他们长期在一起学习工作,人生观,价值观,宗教信仰观都渐渐思想融合,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工作效率,积极性都得到较大提升。 (3)激励功能 新来的员工或者能力较差的员工可以从自己团队中能力较高的员工中学习到知识,并且表现好的员工在工作中也可激励做得不好的员工,带领团队一同进步。而奖罚方面则不应该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做得不好的员工尊敬好的员工,或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拖了大家的后腿心生惭愧。做得好了以后还可以获得团队的认可。这种精神管理法,更加高妙。 (4)控制功能 这种控制不单单是指领导这种自上而下的高压控制,更不是金钱控制这一类,而是员工内部自发的氛围控制。当别人都好的时候,你会愿意做不好的那一个吗?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这不是控制职工行为的硬控制,而是一种软控制,控制职工的意识,控制其价值观转及长久目标。让他们在精神上就远离错误与不和谐。 二、中国企业团队精神的现状 现如今中国企业的团队精神状况较之前已有很大的改善,但还是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形成这个的原因有多方面,领导无能是主要因素,但这也是无奈的因素,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与其特殊国情决定的,很难改变。这只能是员工去尽力适应,其中也很无可奈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贪污现象,这是使很多企业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若不根除那便无法发展团队精神。 而中国的企业大多实行身体上的管理,硬控制或外在管理,而没有把这种管理加之于员工的内心,就是常常以外在的强大力量挤压员工,而不控制职工的思想,让他无法真正心甘情愿的为你工作。 领导的任职选拔存在问题 通常人们在某一岗位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就会趋向于被晋升到更高一级的岗位,一直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为止,这样,就可能导致组织里的所有岗位都会被不胜任其职的的人所占据。比如这样的一个例子,大刘在一家IT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由于他工作努力,肯钻研,为人和气又乐于助人,深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好评。大刘的性格非常适合他的岗位。可在不久前他被公司提拔为项目主管。大刘非常感激上司的恩情,决心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上司。他更加埋头苦干,想更多的点子,下属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一揽子全包。但上任不久,大刘却发现自己困难重重:一是自己在从事技术工作之余,必须要以更大的精力来管理好这个项目小组,琐碎的事情让他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更多技术的事。二是工作进程不顺利,经常要加班到很晚还不能按时完成进度,同事怨言很大。三是小组中资历比自己老的很多技术人员对自己不服气,自己又不好意思说什么。结果,上司、同事、自己都很不满意,大刘从优秀的技术专家变成不称职的项目主管。这个例子说明,有些技术好的人不一定会管理,选任提拔应有长远的眼光,才能提高企业的团队精神。 企业中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这种现象是最破坏企业凝聚力的,当领导贪污腐败,底下的员工定会军心涣散,统一的目标将不复存在,慢慢变成各自为战,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就算企业还能运营,但也只是空壳,其中不存在核心的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就是一盘散沙,慢慢会丧失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腐败现象在中国的企业中不乏少数,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要注意的,并要改变的。只有不贪污腐败,企业才能建立好团队精神与凝聚力。 三、如何建设企业团队精神 建设企业团队精神就意味着企业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而成的个人与小部门,要在精神上统领员工而不是在行为上被动的使他们接受。这是建设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的一方面。精选一个共同目标,并采取有效策略,亲聆每个成员的思想,使他们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全身心地奋斗。这一目标是团队成员共同的愿望的具体化。它以实现团队整体利益为主要前提,同时要包括团队成员的个人意愿和目标,充分体现团队成员的个人意志与利益,并且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能够引起团队成员的激情,另外这一目标要随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整个团队效率最大化。我所希望的企业团队精神试是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员工相亲相爱,而不是勾心斗角争取个人利益,纳什均衡说每个人都追求自我的最大利益并不是最佳的利益,我认为这很正确,只有共同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而企业就要把这共同利益建立起来,并且要建设好。 1、建设企业的团队精神的方法 好的企业要有好的方法来建立,而团队精神也要有好的团队精神方法来建立。一个好的团队精神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反之则可以毁掉它。而塑造这种团队精神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用信任诚实来感动员工才可以,我认为塑造团队精神具体有以下四点方法; (1)塑造团队精神,要强统一协作。 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看似分散,但其实是一个大整体,有机结合,不独立不抬高任何一个部门,这样才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企业制度安排,人员选聘,岗位设计都要贯彻协作原则。而且要大力宣传协作原则,以实现有效协作,而职工也应以协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准则。大企业多以分工进行协作的群体组织,每位员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与其他部门合作就需要团队协作了,协作的好坏通常就是公司的最终命运了,一个没有协作的企业最终只能倒闭。 (2)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劣势互补。 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而调和优劣势自然就成为重中之重。优势互补原则就是在每个人的优势基础上进行协作。团队精神不是要抹杀优势的存在,而是要最大限度的发现它,发挥它。让有优势的人教会或者弥补没有优势的人,形成共同的进步。在企业制度设计中,应着重强调塑造团队精神。这种综合效益能够持续增长,就必须要以团队精神的理念来作为核心。这时团队的理念就很重要了,团队精神理念,恰恰是要组合人们之间的这些比较优势,人们的比较优势经组合后才能形成一种更加优良的综合效应。因为没有团队精神的理念基础,任何再好的不同优势都难以实现有效的组合。因此,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这点来讲,团队精神理念是尤其重要的。 (3)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走。 团队就要有一个目标,也只有把大家各自的目标统一起来,团队才会与个人所区别开来,但这种目标结合不是强制性的,而要综合每位员工的工作初衷,团队目标既要满载理想,也要包含现实。那样才能一往如前,战无不胜。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团队不会有内部矛盾,即使内部人员水平不一,也不会内战不断。这就需要为大家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目标,让大家朝同一个目标努力,心中无杂念。即使真的有矛盾,也必须通过团队原则达到和解与统一。要使不利行为变为有利行为才行。 (4)塑造团队精神,要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组织力量相结合。 在团队中个人能力很重要,但要与组织能力相结合才是真,这两种力量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团队理念形成的过程。组织中有干大事的人就有干小事的人,缺一不可。而每个人的力量的发展其实都是组织力量的发展。时刻要有着与别人合作的精神,这样依靠组织的力量,企业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2、建立企业团队精神的途径 我认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而配套的措施,而且各方面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使企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1)要使企业经营目标应合理明确 前面说员工要有一致的目标很重要,但大前提是企业要有自己的方向性,才能使在其中工作的员工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而经营目标对员工有一种利益上的吸引,也是为大家的步伐进行一种界定。确定的目标要合理而且还要明确,不能定盲目不能实现的,而且导向还一定是要明确,要使每位员工,每个部门拥有共同的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正所谓旧的去新的来,就目标被实现以后就要尽快制定新的目标,有新的方向。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2)要善于沟通与协调 一个企业有了可实行的目标后,一定要与员工与各部门间做好沟通,消除分歧、误会。正所谓人心齐事才可成。沟通有时是单向的,有时是双向的,沟通是企业发挥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协调才是团队精神之所在,只有良好的协调才可以事半功倍,也才可以使目标得到良好的传递与实现。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人在团队中既可大也可小,所以切不可不关注每位员工,不听他们的想法,不理他们的要求。只是自顾自的蛮横做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要尽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职工的合理要求,尊重员工,并且关注他们的生活,这一切将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献身精神、忠诚团队的信心与决心。 建设现代的企业与先进的团队 这便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企业的灵魂不是资金,而是整个团队。“这是因为我从不试着跟任何人交朋友。你要么就做好你的本分,不然就去找别的工作。如果他们不怕你,就表示你的方法是错的。但从另一面来看,如果他们对你没有好感,是不会一直跟着你的。我不把员工当朋友,我把他们当家人。爱之深责之切。”[1] 归根结底来说企业的团队精神如何培养,就是用爱去浇灌培育,用真诚,用真心,诚实,坦诚,尊敬,友爱,仁慈对待对方。当失去一位员工就像失去家人朋友那般悲痛时,企业团队精神就真正的形成了,烙印在你心里了,永远也抹不去了。 不论是企业亦或是别的什么金钱交易,最真实的,永远是最真实的。 注释 [1] 选自xbox360皇牌独占游戏《战争机器3》 参考文献 1、浅谈企业的自主管理《经营管理者》2010年03期 李明乐 2、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模式的新探索《现代商业》2009年11期 蓟艾丽 3、试论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理论观察》2005年03期 董文彬 4、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3期 李予平 5、《团队精神》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尚水利

  • 浅议登记注册工作中的潜在责任风险及应对措施_工商管理论文

    根据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登记注册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五种行政许可行为之一,登记注册部门承担着市场主体准入这一重要职责,登记注册工作不仅担子重,而且责任大,在现行体制下,如何灵活运用《行政许可法》赋予的权力、最大限度的规避潜在责任风险,已成为登记注册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本文拟就登记注册工作中的潜在责任风险及应对措施作粗浅分析: 当前登记注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责任风险 一、对市场主体准入的行政许可审查不严 对市场主体准入的行政许可审查是否严格,取决于登记注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如果登记人员审查材料时不严谨,极易埋下责任风险隐患,这类风险隐患主要存在于易燃易爆品生产销售企业、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浴室、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大型商场、医疗服务等安全重点行业的开业、变更登记环节。2005年4月11日,甘肃临夏州东乡县一木材市场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大火烧毁了木材市场内约5000立方米新旧木材,40间房屋,直接经济损失达308万元。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认定,东乡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该市场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下,核发了《营业执照》,对这次火灾事故负有间接责任,目前东乡县政府和司法部门已经介入,对涉嫌违法的登记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后将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近年来,在我局多次组织的登记质量专项大检查中,也曾发现登记人员明知或应知申请人不具备前置审批条件而颁发营业执照的例子,经过落实整改后消除了安全隐患。 二、登记许可与案、费挂钩 今年八月初,盐城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股东变更登记,由于该公司因虚假出资已被我局立案查处,经检条线的同志认为:我们正在对该公司涉嫌虚假出资进行调查,尚未结案,如果为该公司办理变更登记的话,会对案件处理产生负面影响。经过慎重考虑,登记注册人员并未采纳他们的意见,理由是: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正在接受处罚并不能作为不予登记或者驳回登记申请的依据。如果以正在接受处罚尚未结案为理由不予登记或驳回登记则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申请人完全可能以“不作为”为由提起诉讼,而一旦引起行政诉讼我方必然败诉。 此外,经常有个体工商户反映,工商所将照、费挂钩,未缴纳或缴足管理费的个体户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开业、变更登记,这种以费压照、以费扣照的行为同样严重违背了《行政许可法》,很可能引起复议或者诉讼。 三、擅自增设初审登记环节 在目前登记注册过程中,登记机关为了有利于监管等各种原因往往擅自增设初审登记这一环节,例如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登记机关往往要求申请人先将申请材料报送到所在地工商所进行初审,然后持初审意见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这种做法虽然带来辖区工商所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的便利,但严重违背了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四、实质性审查形同虚设 长期以来,实质性审查和形式审查如何把握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登记注册人员的重大难题,即使是《行政许可法》施行以后,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没有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出台,这个问题还将继续困扰登记注册部门。目前,我国公司在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中存在着不少虚假登记行为,特别是伪造股东签名的行为为日后公司纠纷案件埋下了伏笔。此类伪造股东签名的行为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一方为公司登记需要,在取得另一方口头同意的情况下代替对方签名;2、一方在未征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便利条件使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并伪造其签名以骗取公司登记;3、公司的一个或者几个股东采取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伪造其他以股东签名骗取公司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负有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慎审慎查的义务,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在失察之责,那么将会损害利害关系人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当负有撤销其行政行为以及赔偿的责任。而现行体制下,登记注册人员根本无法去逐一核对股东签名的真实性,所以工商部门的行政风险和成本必将大大增加。 五、行政许可文书使用不规范 在目前的登记注册过程中,还存在着行政许可文书不规范的现象,例如一些登记注册部门受理与不受理没有通知书,核准与不予核准没有决定书,告知申辩听证权、延长期限没有通知书等。由于登记注册部门的文书制度不规范、不完善,登记注册人员无章可循,习惯于仅仅用电话口头通知申请人,而未留下书面凭证。事实上,忽略登记程序当中的告知文书细节必然后患无穷,一旦申请人达不到申请目的,极有可能会利用我们履行行政许可告知文书程序的“漏洞”,起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作为”。 六、未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登记注册过程中,未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现象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法定期限内不能作出登记许可决定、需要延长期限的,未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2、登记行为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登记机关未能在作出登记许可之前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3、依法作出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决定的,未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不履行告知程序 七、忽略一次告知要件 《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审查不严格等原因往往造成申请人多次往返登记部门提交补正材料的情形发生。因此,登记注册人员特别要注重“一次告知”这一要件,审查材料时做到耐心细致、心无旁鹜,以免这方面的疏漏造成责任风险。 应对措施 一、 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我们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尽快删除擅自增设的初审登记环节,实行自受理申请到核准发照的全程登记服务,统一由一个窗口对外,改变多人、多部门审查,中间环节过多的现象。 二、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抓住事前防范这一重点,在登记注册的受理环节要十分细致,做到慎审慎查,尽心尽责,从源头上制止责任风险的发生,把可能出现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抓住新办企业回访这个重点,对新办企业进行定期回访,即时发现和纠正与登记事项不符的行为。 三、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妥善处理好照、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行政处罚处理期间不得受理登记,根据“法无禁止即许可”的精神,登记许可工作应当与处罚是否完结、管理费是否已缴纳挂钩。在工作中,我们要杜绝未结案件则不予受理登记申请、不缴费则不予受理登记申请的情况发生,划清照、案、费之间的界限,理顺三者关系。 四、严格把好四关:即制度关、人员关、审核关、原则关。制度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关:登记注册部门的人员配备应具备全面素质,做到“三个熟悉”即熟悉登记注册法律法规、熟悉登记业务流程、熟悉计算机操作;审核关:审核人员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前置审批条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原则关: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既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不动摇,又要掌握分寸,灵活机动的处理事务、化解矛盾。 五、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自查自纠制度、考评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五项制度,实行一岗一职一责,明确岗位目标,定期考核,明确责任,出现问题“谁登记谁负责” 。 六、重点检查六个行业:即食品生产行业、危险化学品行业、易燃易爆品生产销售行业、餐饮行业、娱乐行业、大型商场进行登记质量专项检查,对登记档案进行逐一梳理,对前置审批条件不完备或者已经过期的企业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七、完善七种文书:这七种文书分别是:受理申请通知书、不予受理申请通知书、补正申请材料通知书、准予登记决定书、不予登记决定书、告知申辩或听证权通知书、延长办理期限通知书。 结语 登记注册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会造成行政复议被撤销甚至行政诉讼败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给个人、家庭、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每个登记注册人员必须依法而行、依律而为,以十分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收获百分之百的放心。

  • 美特斯邦威服饰促销计划书_工商管理论文

    一.内容提要 广西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服饰旗舰店是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南区的一家加盟店,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采购和营销自主创立的“美特斯.邦威”和“ME&CITY”两大品牌时尚休闲服饰,其与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服饰旗舰店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存在。 计划书根据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行业的现状,结合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经营状况,制定了本次促销活动的详细计划,对这一次促销工作进行指导。 首先,计划书对美特斯邦威公司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说明了本次促销的背景。 其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分析,并且以分析得出的结论说明了本次促销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第三,以活动目标为导向,再综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制定了详细的促销方案,说明了促销方式以及促销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并且明确了促销信息的宣传媒介及其宣传方式。 第四,列出了促销活动实施当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所采取的意外防范措施。 第五,对本次促销活动所需的费用进行了预算,预估出可预见的活动经费,并且说明了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 第六,给出了本次促销活动效果的评估办法,以便在促销活动结束之后有一个效果评估的标准。 [关键词]:营销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宣传媒介、宣传方式 二.企业简介 美特斯邦威集团1994年于浙江温州成立,自1998年开始,美特斯邦威集团逐渐把集团总部迁往上海,2005年12月10日,集团上海总部正式启用。“美特斯·邦威”是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自主创立的本土休闲服饰品牌,其首家专卖店于1995年4月22日在温州开业,经营的产品系列有男女休闲服饰系列、男女休闲服饰配件系列、男女家居内衣系列,面向的目标顾客是15—25岁的年轻一族。 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把制衣和销售两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自己仅保留“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如此便节约了大量的初始生产成本,也使得其他企业或加盟者有机会和热情来参与到这个品牌的运作当中,双方一起盈利,以“双赢”作为经营的最大卖点。在美特斯·邦威实行“外包”的环节中,加盟销售和成衣生产是100%外包。美特斯·邦威的销售终端则分两种,一种为直营店,一种为加盟店,采取直接经营和特许加盟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来在市场上进行运作。 作为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加盟店的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于2008年9月20日在南宁市民生路步行街正式开业,该店的营业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店铺共分5层,拥有营业员员工超过四十人,每层配置的人员数量7-8名,全部售卖美特斯邦威公司旗下品牌服饰。开业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其经营的产品如下表: 男休闲服饰T恤、polo衫、衬衫、毛衣、卫衣、外套、牛仔裤、休闲裤 女休闲服饰T恤、polo衫、衬衫、吊带、背心、毛衣、卫衣、外套、裙子、牛仔裤、打底裤、休闲裤、针织裤、连衣裤 休闲服饰配件男女的帽子、鞋子、袜子、背包、腰带、围巾、领带等 男女家居内衣男内衣、女内衣、男家居服、女家居服 表1 美特斯邦威主要产品 三.促销背景 自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在南宁市步行街开业以来,一直都是在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环境之下运营,南宁市步行街有百分之八十的门店经营运动或者休闲服装。在整个市区内,不断有竞争实力的品牌相续进驻和崛起。实力相当的以纯、森马,,不断崛起当中的超值俱乐部,外来进驻的班尼路等竞争对手。面对诸多的竞争者,美特斯·邦威的市场份额严重缩水,顾客的流失也在不断增加,各个休闲品牌服饰对潜在顾客的争取也空前的激烈。如何在恶劣的竞争环境当中保持住现有顾客,并且进一步发掘更多的潜在顾客,把潜在顾客转变成为现实顾客,这成为了当前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面临的头等问题。目前正是秋冬服装热销的季节,南宁市的各大品牌休闲服装店无一例外地在筹划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来提高店面的销量,宣传自己的品牌。面对这样的情况,南宁美特斯邦威旗舰店非常有必要筹划一次促销活动,一来可以给美特斯邦威的原有顾客带来新的优惠活动,以保持他们的忠诚度,二来可以借助这一次促销活动来宣传美特斯邦威这一个品牌,从而发掘出更多的潜在顾客,提高美特斯邦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这一次促销活动也是对各大竞争对手的一个回击。 四.营销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我国纺织行业内销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今年以来,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因素的支撑作用下,我国纺织行业内销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9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130811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的限额以上零售额为5450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 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限额以上服装批发零售额同比增长表 同期,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8671.26亿元,同比增长29.22%,其中内销产值31969.70亿元,同比增长32.04%。且内销产值占销售总产值的比重达82.67%,较上年同期继续上升1.77个百分点。显示了内需市场对我国纺织行业运行的支撑作用继续巩固。(此信息来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http://news.ctei.gov.cn/306333.htm) 政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未来的纺织行业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过实施三年脱困的目标,经过制定“十二五”发展的规划,我们对纺织工业发展的“十二五”计划即将颁布,通过规划颁布实施,为我们企业在“十二五”规划的领导下,朝着好的目标和方向前进,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同时我们国家“十二五”期间将更加注重创新,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在新兴产业中,我们新型面料和纺织产品的开发,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领导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加大力度,使更多的企业带领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走向新的发展。(此信息来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http://news.ctei.gov.cn/zxzx-ztbd/2011zt/2011zgfzlt1/yjsk/305877.htm《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十二五”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经济: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此信息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gzdt/2011-07/13/content_1905423.htm) 综合行业情况、国家政策、国内经济情况来分析。我国的纺织行业内销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了休闲服饰的市场销量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政策上,国家将纺织行业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说明了纺织行业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已经有政策的保障;经济上,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也表明了我国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多,消费者购买力方面在不断地提升。 2.微观环境分析 调查问卷结论 为了给本次促销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明确的指导,我对100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95份,无效问卷为5份。通过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和数据: 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知名度的状况,美特斯邦威23%,森马22%,以纯20%,超值俱乐部18%,阿尔兰特6%,班尼路4%,其他8%。 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市场占有率的状况,美特斯邦威24%,以纯21%,森马19%,超值俱乐部17%,阿尔兰特6%,班尼路4%,其他6%。 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顾客忠诚度状况,以纯22%,美特斯邦威19%,森马18%,超值俱乐部17%,阿尔兰特7%,班尼路5%,其他6%。 消费者选择一种品牌休闲服饰的最主要原因是服装品质较好且价格实惠。 普遍消费者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上街购物。 受访者当中65%为学生,35%有工作的消费者。 学生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人供给,相对有稳定工作的消费者来说其购买力较低。 消费者认识一个品牌服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媒体广告,其次是促销宣传活动。 消费者喜欢的促销方式首先是直接打折,其次是会员积分,第三是抽奖,第四是赠送礼品。 消费者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品牌休闲服饰的消费者群主要是学生在调查总人数中的占比为65%,其次是社会有工作的青年,其占比为35%,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消费为主。 学生在经济来源上主要依赖家人供给。 消费者大多都追求时尚潮流,对服饰的品质和样式要求不断提高。 消费者作为年轻一族,追求个性和自由,其本身是就主要的消费决策者。 消费者容易受到促销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折价促销。 SWOT分析 优势: 美特斯邦威的企业形象好,在品牌代言人的选择上大强了力度,其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心中不断提高。 美特斯邦威有连锁经营的优势,比如在统一店面形象、加强经营成本控制力、物流配送外包、员工培训及管理经验、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等方面。 美特斯邦威服装款式多样而且新颖,适应潮流走向,能迎合大部分消费者要求。 劣势: 由于受到加盟合同的制约,店面的经营模式固定,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其适应能力不强。 员工的营业素质不高,缺乏连锁服装销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美特斯邦威的服装在价格上与同行主要竞争对手(以纯、森马)相比,美特斯邦威的服饰比较贵一些,较难满足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需求。 机会: 位于步行街的美特斯邦威旗舰店地理位置优越,客流量多而且稳定。 消费者对美特斯邦威的品牌认知度比较高,美特斯邦威服饰代表潮流,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一族所认可和接受。 随着南宁市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穿着的品味。 南宁市区有着许多中学和高校,有相当多的中、大学生是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潜在顾客。 威胁: 南宁市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知名度、服装的款式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美特斯邦威服装店有可能在服装款式的设计和品质、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上跟不上南宁市消费者的要求,也从而失去部分顾客。 目前在南宁市区内美特斯邦威服装店面临着同行激烈的竞争,比如以纯、森马、超值俱乐部等服装连锁店,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顾客忠诚度都与美特斯邦威不相上下,而且我们不清楚它们是否会利用元旦这一个节假日进行促销,其促销的方式又是什么。 竞争分析 目前美特斯邦威在南宁品牌休闲服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是以纯、森马、超值俱乐部,围绕这三家对手,分别对他们做了分析。 以纯品牌休闲服饰 公司简介 “以纯”是东越公司旗下的休闲品牌之一,以其紧贴时尚、角逐流行、简洁大气的设计,短短几年迅速成为国内休闲服装知名品牌之一。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中国最大的服饰之乡——广东虎门,以纯公司集合设计、采购、生产、营销及服务一体,为顾客呈奉物超所值的优质时尚服饰。 主要产品 男装长袖T恤、长袖衬衫、背心、毛衣、线衫、卫衣、外套、牛仔长裤、短袖T恤 女装长袖T恤、长袖衬衫、背心、毛衣、线衫、卫衣、外套、牛仔长裤、短袖T恤、内裤、牛仔短裤、休闲裤、 配件鞋子、袜子、腰带、围巾、领带、包包等 表2 以纯主要产品 主要目标顾客:定位于18-35岁之间喜欢穿着舒适、随意、自由的休闲服的大众消费者。 产品市场范围 以纯在1997年首先从事批发业务,发展至今已在世界各地设有超过20个区域分公司及超过4000家品牌专卖店,同时继续在目标地区推广品牌,通过直营和特许加盟模式,扩展至全球市场。2003年开始,公司业务渗透至印度、巴林、香港特区、塞尔维亚、伊朗、约旦、科威特、马来西亚、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越南等地市场。 森马品牌休闲服饰 公司简介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18日创立于浙江省温州市,以虚拟经营为特色,公司旗下拥有“森马”和“巴拉巴拉”两大服饰品牌。“森马”品牌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领先品牌,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等殊荣。历经15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领先品牌,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销售网点,拥有活力、时尚两大产品线,近千种款式。森马服饰始终站在年轻人的潮流尖端,倾心打造年轻、活力、时尚的潮流品牌。 主要产品 男装T恤、衬衫、卫衣、毛衫、外套、休闲裤、牛仔裤、背心、羽绒服、棉衣、马甲 女装裙装、T恤、衬衫、卫衣、毛衫、外套、休闲裤、牛仔裤、背心、羽绒服、棉衣、马甲 配件鞋子、腰带、围巾、袜子、背包、挂饰、帽子、眼镜、手表等 表3 森马主要产品 主要目标顾客:主要目标顾客是年龄在15—25岁的年轻消费者。 产品市场范围: 森马将其品牌定位为年轻大众的潮流品牌,并与国际接轨,要在全球市场上把森马服饰的时尚风格、卓越品质、特色文化、真诚服务通过品牌传播出去,使其成为大众服饰市场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领袖品牌。但是到目前为止,森马的主要中心是在中国市场,全国拥有3000多家森马的销售网点,其并未像以纯一样已经向全球市场进发。 超值俱乐部品牌休闲服饰 公司简介 超值俱乐部品牌休闲服饰是南宁市超值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创立的一个品牌休闲服饰,是南宁本土的一个服装品牌。南宁市超值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品牌服装企业,于1999年创立,在广西南宁民生路步行街开设第一间门店,设计风格追求休闲、简洁、大方;服饰穿着舒适、易于搭配;服务亲切、耐心、周到,永远为顾客考虑,一直以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该公司拥有专业的设计师,技术精湛的员工队伍,综合自创品牌、连锁加盟与批发。 主要产品 男装牛仔裤、休闲裤、外套、毛衫、衬衫、T恤 女装牛仔裤、休闲裤、裙子、打底裤、外套、毛衫、衬衫、T恤 配件鞋子、袜子、围巾、领带、腰带、帽子、背包 表4 超值俱乐部主要产品 主要顾客群:主要目标顾客为学生和工薪阶层,年龄在15-50岁之间。 产品市场范围:超值俱乐部品牌休闲服饰是南宁本土的一个服装品牌,目前的市场范围主要还在广西境内,并未能够全面地覆盖全国市场,其分别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昆明等城市开设自营店铺共36间,宾阳、贺州、河池、玉林、岑溪、贵港、合浦、来宾等县市开设加盟店铺共35间。 大中小 五.促销目标 综合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确定了本次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促销活动的目的为以下四点: 1.清空秋装的库存,并且进一步推动冬装的销售。 2.尽可能提增销售额,实现资金快速回笼,冬装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5%。 3.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巩固和培养现有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4.发展新进入的消费者,扩大美特斯邦威品牌服饰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比率从原先的24%提升至 30%。 六.促销提案 1.主题:“元旦送惠,惠在美邦” 2.时机:“元旦”假期使原本忙碌的人们得以轻松活动,各学校大、中学学生也放假了,大部分人会选择上街休闲购物。这个时候进行促销活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销售量相对于平时会有所上升,同时也有助于促销活动的宣传。 3.时间:2012年12月30日~2013年1月2日 4.地点: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南宁市兴宁区民生路115号) 5.对象:主要是15~25岁之间的消费者。 6.产品:积压的秋装和新款冬装。 7.促销方法:促销方法是以提供消费者财务利益及心理利益为主的折价促销、有奖销售、会员制。 8.促销活动方式:促销活动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打折、附加赠送、附送赠品、优惠+积分会员制、抽奖。 9.活动详细说明 外场活动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日11:00—13:00(冬季服装T台秀)、2013年1月1日14:00—16:00(歌舞演出) 活动地点:南宁市美特斯邦威旗舰店正门口广场 活动内容:聘请广西艺术学院的文艺社团15名成员(9名女生6名男生)来为这次场外活动进行演出,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美特斯邦威冬季服装T台秀,其次是歌舞演出。 活动目的:通过美特斯邦服装T台秀和文艺歌舞演出来吸引顾客,为店内的促销活动增加顾客进店率、烘托出促销火爆的氛围。 店内促销活动 全场秋装9折销售(直接打折)。 秋装买满268元,即可赠送印有美特斯邦威标志的多功能电子闹钟一个(附送赠品)。 凡在活动期间到本店购买新款冬装满668元,便可以成为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普通会员,凡持有美特斯邦威普通会员卡的顾客,店内商品不打折时,持卡到本店消费原价商品可打8.8折,如果本店打折销售,消费者持卡消费可享受折后折的优惠,在原有的折扣上再享受9折的优惠,另外持会员卡每消费10元可积累一个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兑换相应价值的商品(优惠+积分会员制)。 凡活动期间在本店消费满368元,可以凭借消费单据进行一次转转盘抽奖活动(抽奖)。转盘分有五个区域,分别是一等奖区、二等奖区、三等奖区、最佳参与奖区、无奖区。一等奖,赠送价值112元的双肩背包一个。二等奖,赠送价值80元的美特斯邦威皮带一条。三等奖,赠送价值60的美特斯邦威防寒帽一顶。最佳参与奖,赠送价值30元的印有美特斯邦威标志的多功能电子闹钟一个。(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最佳参与奖100名。) 七.促销宣传 1.媒介:街头和校园传单、校园海报、店面pop广告。 2.方式: 到学校派发传单和粘贴宣传海报,5名传单员于12月27、28、29日持5000份传单到各个学校分发,并且在各个学校粘贴总共30张宣传海报,注意做好与学校的沟通,争取得到各个学校的允许。 传单员在12月30日和1月1、2日在街上分发剩余的3000份传单。 店面pop,在购买了所需材料之后,店长组织1—2员工动手设计店面pop,并且按要求在店内进行摆设或者悬挂。 3.设计: 宣传海报以美特斯邦威的广告图案为背景,加上本次促销的主题“元旦送惠,惠在美邦”以及主要的促销信息(促销活动主要方式、促销活动时间和地点)构成,选择单面喷涂制作,材料选用长度90cm宽度80cm的喷涂布料。 传单印制的图案与宣传海报的图案相似,传单材料选用画报纸,双面印制,正面以美特斯邦威的广告图案为基础,加上本次促销的主题,背面则是详细的促销活动的信息,规格为A4。 店面pop主要是以自制的打折宣传海报为主,宣传海报必须写明打折商品和打折量,材料选择画报纸,大小因各个促销商品区而异。 八.促销活动的步骤 1.前期准备(12月25日~12月29日) 学校宣传海报、8000份传单的设计以及制作,店内pop制作所需材料的购买及其制作。 抽奖转盘的制作,礼品的准备(美特斯邦威双肩背包10个、美特斯邦威皮带20条、美特斯邦威防寒帽30顶、印有美特斯邦威标志的多功能电子闹钟200个)。 人员的分工安排,明确收银员、营业员、理货员、传单派发员等员工的分工以及责任,做好促销活动开始前员工的激励工作。 场内环境的布置,春秋装的陈列放置,夏装的上架,店内pop的悬挂,抽奖区的布置,音响设备的调试,各种安全设施的准备。 5名传单员的招聘以及培训工作。 传单员到各个学校派发传单的监督工作。 2.期中操作(12月30日~1月2日)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于员工的纪律和现场的控制、员工激励的问题。为了防止员工出现违反纪律,店内的内部管理应该加强,对员工赏罚分明,店内的各种规定应该让员工明确。在店里选择1—2个人充当督导员,其责任是对店内员工以及传单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并且维护整个活动现场的秩序,以保证促销活动顺利的进行,并且取得预期效果。另外,需要店长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不断激励店面员工,凝聚团队力量勇创佳绩。在1月1日场外演出结束之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场外活动的清场。 3.后期工作(1月3日~1月4日) 在促销活动到期之后,店面的营业应尽快恢复正常。由于促销活动而进行特殊安排的员工应该回到原先的岗位。店面pop和抽奖区立即撤销,无论积压的秋装是否售完,都要退出陈列台以及货架,为新款冬装装腾出空间,全力进行冬装装的销售工作。 九.意外防范 1.防火:对于活动期间多增加三个灭火器,在店门口挂上“请勿吸烟”标语,如有顾客在店内吸烟,销售员及时提醒并制止,店内安排3—4人在个各楼层进行巡场。 2.防盗:为了店内顾客的物品安全,店内每隔20分钟时间广播提醒顾客,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销售人员留意店内顾客,如有发现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及时制止。 3.防踩踏:活动期间客流量比较多,店门口禁止停放车辆以及保证门口宽敞,店内主道无障碍物,以确顾客保行走通畅。 4.防脱销:备好充足的库存,准备好相关的礼品和道具。 十.经费预算 项目支出明细 1.校园宣传海报设计费:50元 2.校园宣传海报印制费用:20元×30张=600元 3.传单设计费:50元 4.传单印制费:8000张×0.5元=4000元 5.店内pop制作材料费:200元 6.传单员招聘与培训费:100元 7.派发宣传单人员:5人×50元×6天=1500元 8.抽奖转盘制作费:50元 9.交通费:100元 10.应急资金:5000元 11.广西艺术学院文艺演出人员费用15人×120元=1800元 12.外场舞台费用2000元 13.促销所需礼品均由由总公司提供。 14.应急资金5000元 本次促销活动可预见成本总计:20550元,所有费用均由步行街森马加盟店自己支付。 十一.效果预测与评估 期望效果: 通过本次促销活动,积压的秋装基本得到清空。 美特斯邦威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24%提高到30%。 顾客忠诚度进一步加深,老顾客的流失减少。 冬装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5% 评估方法: 在促销活动结束之后对秋装的库存进行统计,并且对每天的冬装销售额进行统计监测,这样便可以了解冬装装的销售情况以及冬装销售额比同期的增长百分比,同时也了解了资金回笼的情况。对于市场占有率以及顾客忠诚度的情况,可以在促销活动结束之后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再次去进行市场调查,得出的调查结果与去年同期相比便可以知晓。 十二.附录 1.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http://news.ctei.gov.cn/306333.htm 中央门户网http://www.gov.cn/gzdt/2011-07/13/content_1905423.htm 市场调查问卷 2.所用图表: 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市场调查问卷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在对南宁市的品牌休闲服饰市场进行调查,这是一份关于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市场的调查问卷,您的信息对我的调查十分重要,请您用五分钟来完成这份问卷,我保证对您的个人信息保密,绝不会损害到您的任何利益!非常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 请您在以下问题对应的答案选项中选择最适合您的答案。(在您想选择的答案上打勾) 1. 在您所知的在南宁市品牌休闲服饰当中,您觉得是哪一个品牌最具有影响力? A.以纯 B.美特斯邦威 C.森马 D.超值俱乐部 E.阿尔兰特 F.班尼路 H.其他 2.您购买次数最多的品牌休闲服饰是? A.以纯 B.美特斯邦威 C.森马 D.超值俱乐部 E.阿尔兰特 F.班尼路 H.其他 3.您现在是以下休闲服装品牌中哪个品牌的忠实客户? A.以纯 B.美特斯邦威 C.森马 D.超值俱乐部 E.阿尔兰特 F.班尼路 H.其他 4.您选择一种品牌休闲服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品牌名声和企业信誉 B.服饰品质好且款式新颖多样 C.品质较好且价格实惠 D.其他 5.您一般会选择在什么时候上街购物? A.都可以 B.周末或者节假日 6.您现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家里供给 B.自己工作的收入 C.其他 7.您认识一个休闲品牌服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 A.媒体广告 B.朋友介绍 C.促销宣传活动 D.其他 8.你希望的品牌休闲服装的促销方式是? A.直接打折 B.赠送礼品 C.抽奖 D.会员积分 E.其他 9.您的年龄是? A.15以下 B.15—18岁 C.18----21岁 D.21----25岁 E.25岁以上 10.您的性别? A.男 B.女 11.您目前是? A.在校学生 B. 已参加社会工作 调查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调查问卷样板 男休闲服饰T恤、polo衫、衬衫、毛衣、卫衣、外套、牛仔裤、休闲裤 女休闲服饰T恤、polo衫、衬衫、吊带、背心、毛衣、卫衣、外套、裙子、牛仔裤、打底裤、休闲裤、针织裤、连衣裤 休闲服饰配件男女的帽子、鞋子、袜子、背包、腰带、围巾、领带等 男女家居内衣男内衣、女内衣、男家居服、女家居服 表1 美特斯邦威主要产品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限额以上服装批发零售额同比增长表 男装长袖T恤、长袖衬衫、背心、毛衣、线衫、卫衣、外套、牛仔长裤、短袖T恤 女装长袖T恤、长袖衬衫、背心、毛衣、线衫、卫衣、外套、牛仔长裤、短袖T恤、内裤、牛仔短裤、休闲裤、 配件鞋子、袜子、腰带、围巾、领带、包包等 表2 以纯主要产品 男装T恤、衬衫、卫衣、毛衫、外套、休闲裤、牛仔裤、背心、羽绒服、棉衣、马甲 女装裙装、T恤、衬衫、卫衣、毛衫、外套、休闲裤、牛仔裤、背心、羽绒服、棉衣、马甲 配件鞋子、腰带、围巾、袜子、背包、挂饰、帽子、眼镜、手表等 表3 森马主要产品 男装牛仔裤、休闲裤、外套、毛衫、衬衫、T恤 女装牛仔裤、休闲裤、裙子、打底裤、外套、毛衫、衬衫、T恤 配件鞋子、袜子、围巾、领带、腰带、帽子、背包 表4 超值俱乐部主要产品 十三.参考文献: 书名:《促销策划》第一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编著:姜玉洁、宗清辉、陈静宇 出版时间:2005年8月

  •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激励_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多侧面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激励 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和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迫切需要。 一、有效激励机制的作用 激励可以提高单位的效益。丰田汽车公司采取设立“合理化建设奖”这一办法一年时间为企业带来几百亿日元的利润,相当于公司1年利润的18%.激励有利于吸引单位所需人才。有效的激励,可以在单位内部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从而产生对外界人才强烈的吸引力,使组织得到自己所需的优秀人才。激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单位文化。良好的单位文化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其培育,则离不开正反两方面的强化,通过交替运用奖惩手段,促进追求优异工作等价值观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 二、影响有效激励的因素 1.对员工的激励缺乏针对性。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满足了员工需要的前提下,员工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单位使用单一的、僵化的激励方法,势必会使员工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降低激励的效果。所以,人员激励要发现和体现差别。 2.对员工的激励缺乏公平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有激励措施,还取决于激励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员工会不时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报与他人的投入和回报作比较,只有当他们感觉到这一比率相当的时候就会产生公平感。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实现有效激励的保证。 3.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系统性。要使个人真正提高绩效达到激励效果,就不能把员工孤立地提出来,片面地大谈激励,激励是一个系统,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单位一系列的相关制度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任何把激励与其他管理活动相隔离的激励管理,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4.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灵活性。员工的需求在变化,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环境中,应该适当调整激励机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激励方法,很难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5.对员工的激励缺乏人文性。不应再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人,而应该把人看成是社会人和本单位的主体,应该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当今许多单位的激励只注重形式与方法,而不关注个人的感觉,不关注个人的情感对工作的影响,不关注作为社会人的需求和目标,单纯为了激励而激励,因此,激励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6.对员工的激励目标缺乏明确性。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比笼统的目标激励效果好,而且目标的具体性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激励因素。而许多单位在对员工的激励管理中,只是设置笼统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激励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实现有效激励的途径 1.做好激励的需求分析 需求是激励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如果没有需求,我们也就没有激励的可能。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都是由需求产生动机,是受到某种激发和诱导而产生的,是“需求——动机——激励——行为”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当人产生某种需求时,就会调动自身潜能,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这种需求。因此,这种需求便成为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当单位的领导需要员工实现某种目标和行为时,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采取激励措施前应先做好单位和员工的需求分析,发现其主导需求。根据单位的需求,设置激励的目标;根据员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投其所需,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使单位和员工都获得需求的满足,实现有效激励。 2.建立综合系统激励机制 (1)建立相互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会使激励的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激励应该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为前提,完善合适的薪酬制度作保障;进行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建立灵活的人员内部流通机制,提升激励的有效性;加强沟通,充分授权,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增强激励效果;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激励员工。 (2)选择激励方法应与本单位和员工的现状相适应。例如,如果单位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单位,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 3.使用多途径的激励手段 (1)薪酬激励。薪酬是单位满足员工生理需求的基本保证,也是员工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许多单位本着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将员工工资酬劳与劳动成果直接结合起来,意在以工资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运用此激励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确保组织内部的公平,也就是要做到员工的同工同酬;第二是奖励优良的工作业绩,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应考虑下列因素:工作危险性、职务高低、年龄与工龄、单位负担能力及财务状况、地区与行业间的差异等。 (2)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集中体现方式是职工持股计划。好处是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股东股权结构,也更直接的把职工利益跟单位利益挂钩,从而密切了职工与单位的关系;另一方面,职工入股,不仅提高了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对管理部门听取职工意见、加强民主管理的压力。 (3)智力激励。智力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开发智力资源,提高人的智力效能,增强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好地完成群体目标。其主要方式有学习培训、参与决策,竞赛评比等。学习培训要注意机会均等,否则容易引起职工的消极和不满情绪。领导者吸引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竞赛评比这种形式有效地激发起员工的创造热情,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4)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鼓舞和激发人的正确的动机和行为,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设置目标的时候必须注意设置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情感激励。一是与下属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善的情感关系,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励作为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塑造亲和的单位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认同感。 4.把握好有效激励的原则 (1)综合考虑单位的发展环境。在设置激励时,管理者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小处着手,也就是说管理者既要考虑激励方法对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它是否适应了员工的发展需要。 (2)设置激励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并顾及到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单位可以根据出现的临时情况灵活机动地设置激励措施。 (3)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不仅给予奖赏是一种激励,约束及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只有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才能从规章制度上保证二者的统一。 (4)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分析。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成本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 浅谈企业如何留住人才才_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已成为所有企业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而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降低人才流动与流失率,留住优秀的人才,已成为公司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人才管理现状的论述,分析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并解决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 [关键词]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目 录 摘要…………………………………………………………………………………………2 前言…………………………………………………………………………………………4 第一章:人才流动与流失现状……………………………………………………………5 第二章: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5 2.1 人才流动与流失的内部因素…………………………………………………………5 2.2 人才流动与流失的外部因素…………………………………………………………5 :企业留住人才的应对措施………………………………………………………6 3.1 针对公司内部因素的对策……………………………………………………………6 3.2 针对公司外部因素的对策……………………………………………………………7 :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前 言 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跨入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形势下,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才理论,人力投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远远高于物力投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据估算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可以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掌握了至胜的法宝,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人才来支撑就等于人体缺少骨骼,就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是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谈不上生存与发展。然而,据有关的调查显示,人才流失问题的日益严重已使得企业的人力成本负担进一步加重,特别是近年来跨国公司以及外资企业加重对中国人才的大规模竞争,使我国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更加恶化,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桎梏。如何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留住人才,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就是从人才流失的原因出发,讨论企业如何留住人才的对策。 第一章:人才流动与流失现状 根据公司近三年统计数据显示,工作三年以下的流动与流失员工占85%,而其中又以工作年限一年以内的员工居多,其中流动与流失员工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仅占6.1%,而招收专科以上人员仅占招收总数的4%,所以减少新进员工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动与流失,是控制员工流动与流失率工作的重点。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当前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劳动力招收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现实: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公司流失的员工数以万计,重要岗位的人才流动与流失更为严重。而且根据调查,流失人才的去向除去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外,大部分人才还是选择流动到了同行业,不言而喻,这部分人员是公司的损失,相反则是相关同行业的收获。大量人才的流动与流失不但使公司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公司人力的重置成本,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工作质量,也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尤其是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最终将影响到公司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甚至可以使公司走向衰退。 第二章: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影响人才流动与流失的这些因素概括起来分为两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人才流动与流失的内部因素 1.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企业发展的历史决定,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聘用人才方面表现为管理素质较低、人才选择标准欠科学、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局限性。致使新进人才对企业缺乏认同感,不愿与企业同舟共济,并最终导致新进人才流出企业。同时也使得高层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通道减少,信息量变小,因而决策失误的风险加大,最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2.人才管理理念存在误区 当公司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时,对人才的需求较强,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员工通过支付工资的形式就可以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而较少考虑到应给予他们其他的激励,如职务的提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因而不愿意在人才上进行投资以使其开发增殖,至于职业生涯设计就更无从谈起,致使公司人才往往觉得前途渺茫,动力不足,从而最终选择离开;公司外部的人才也就会认为在公司中没有发展余地而不愿进入。 3.人才管理策略欠科学 在薪酬绩效方面,不能跟随公司发展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薪酬系统,没有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即使有一部分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只凭主观印象行事,过于看重个人评价而没有科学的方法体系,因而汇总出来的考核结果往往不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也就变得微乎其微了。另一方面,不能以科学的理论来认识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的员工的激励措施,将薪酬与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硬分离,结果使得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受到影响。 4.对待人才流失的态度及流动的容易程度也会影响人才流失率的高低 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认为员工流动是合理的,是容易被接受的,且员工有较高的自由度选择是否离开该企业,那么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就可能较高。相反,若企业认为应保持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形成排斥人员流动的企业文化,且当人才要离开企业时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则这个企业的人才流动与流失率就会偏低。 (二)人才流动与流失的外部因素 1.人才流动环境的宽松。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已从国家统一调配的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转变,企业已从被动地接受国家配置的员工成为真正自主的用人单位;个人已从被动地服从国家分配转变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择业的劳动者在这种人员流动相对宽松的制度下,中小企业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同时保持住员下队伍的稳定,避免和减少由于员工的流失而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就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用难。 2.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一样,是在流动中达到供求平衡,在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的。这使人才中介机构随之发展起来。市场中介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交易的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才的流失提供了流动管道。同时我国还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机制来规范人才流动,个人信用缺失严重,人才非正常流动支付的社会成本很小,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这是导致企业人才高流失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章:企业留住人才的应对措施 (一)针对公司内部因素的对策 1.人力资源开发与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要加强和完善企业人力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进行合理组织建设。通过科学分工,明确职责,优化组织结构,合并交叉职能,设计相互制衡、有效协同的岗位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组织管控模式,梳理各项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确保合理的集权和分权,完善组织制度。其次,建立科学的人才选用机制。对于新进人才进行公司招聘,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外部招聘制度;对于现在有人才,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并定期考核。最后,完善机构设置,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设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注重培养和吸纳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进入管理者队伍,使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2.员工离职之后,企业还必需跟踪管理,尤其是对于那些核心员工。 财富500强公司中很多企业相当重视离职员工的管理,因为这些“跑了”的人还可以成为资源,如有些员工离职后不久就可能购买老东家的商品或服务,而且一旦时机或条件成熟,他们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公司的麾下,因为离职员工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发展冲突而离开的。分析表明,雇佣离职员工所花费的成本往往只是招聘一名新人所需费用的一半,而且离职员工因对业务较熟,其工作效率通常比新人高出40%左右。在这方面做得比较优秀的是麦肯锡公司,它不惜花巨资培育广泛的离职员工关系网,当这些以前在公司担任咨询顾问的员工个人事业得到一定发展时,他们往往会成为麦肯锡公司咨询业务的大买家。实施离职员工管理重在理解和沟通,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将来的职业发展计划等,通过建立离职员工关系网络保持双方的联系和交流,适时提供相关职位和条件鼓励优秀离职员工回归,或者使其成为公司的商业伙伴,从而继续为公司做贡献。 3.重视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用企业的魅力吸引人才 3.1努力打造品牌 品牌是生命,质量的基础,人才是根本。合理利用人才,发挥特长,团结奋斗。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作为企业家,应该审时度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始终看到自己的不足找问题找差距;才会有更多的人才跟着走。企业要留住人才、 得发展和壮大,除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狠下工夫外,最主要的是创造自己的品牌。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进行优胜劣汰,优化组合,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竞争经济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二是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三是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的竞争,让人才体会到价值观。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他对员工的行为和整个团队的方向起的作用就越大。为留住优秀人才并保持其较高的生产力,尽量由组织中更高层次来进行领导。达到默契的人员层次越高,效果越好。 3.2不断创新 企业要怎样“创新”,才能超越其在世界格局中“制造者”的角色,向着更高、更多元的价值链上提升,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者”?它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从三方面来思考:接受新事物,领导班子要有新思维,敢走新路,还要敢用有新思维的员工,用新思维、走新路会有风险,走老路没有风险敢没有前途。借用外脑,经常找外面的专家、学者为本企业诊断,学习别人的好的管理思路,根据公司的实际,创造适合本企业的新的管理方法。创新会议,经常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情况交流会等,并对会议所谈的新点子、新思路加以分析研究,为我所用。 (二)针对公司外部因素的对策 就企业外部而言,主要是应抓住外部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避开威胁。首先调查和了解清楚同行薪酬水平,制订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另外,对于不同行业有共性的岗位,还需要调查清楚社会岗位水平。因为有些大众化的岗位本身并不受多少行业限制,如果给出的岗位薪酬水平过低,即使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竞争力,也不会对该岗位员工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再次,企业应密切注意竞争对手的动向,加强措施以防止竞争对手从本企业中挖去人才,提高其竞争力,从而使本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企业最终将是失败者。人才的流动与流失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实际上更多时候却是公司问题行为的折射,员工流动与流失最终都会归结为一个关键问题,即吸引和留住公司最宝贵的人才,该问题的解决涉及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只有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才能处理好公司人才流动与流失问题。 第四章: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应从深层次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快建立良好的选才、育才、用才机制。并从多方面努力,归结起来有: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用科学的体制凝聚人才,用优良的环境激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感动人才,这些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周云璧《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职业技术教育2001 【3】:李一凡,人才流动与企业发展,管理研究,2004 【4】: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7 【5】: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会 2006.9

  • 民营企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_工商管理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无论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在总结我国非公有经济发展实践基础上对非公有经济理论所做的重大理论提升和创新。客观的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民营企业的概念 “民营”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词汇,从狭义说,民间资产特指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包括国有资产和国外资产(境外所有者所拥有的资产)。因此,民营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看,含一小部分国有资产和(或)外商投资资产、但不具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称之为“民营企业”。 二、中国民营企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更大的背景从上个世纪开始讲起,上世纪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革命,第二件事就是改革,建国以前都是革命,1949年建国以后主题还是革命。1980年以前,一直在革命。以后就是改革。 开始是民族资本工业化运动,在农村搞公社,其主题,就是把私变成公,把民族资本改革到国有企业,农村里面搞人民公社,所谓变成公就是两种所有制,一种叫全民所有制,一种叫集体所有制。1980年两种公有制占中国经济几乎是百分之百。经济很不景气,问题很多,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企业本身来讲,大量企业都是亏损的,维持不下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从80年代开始慢慢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 就是把公的变成私的。 首先是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中国的民营经济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当然还有很多下放青年到农村没事干,很多待业青年,还有下岗职工没事干,这样不得不允许他们干一些个体私营,这样是发展增量,按照公有制的存量不变,发展个体、私有增量。80年代后半期,主要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开始改革,把集体所有制卖给职工、厂长,分给大家,到后来把国有企业或者卖一个车间卖给职工、厂长,这样使得存量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分两块,一块是存量,后来增加了一块私营的,个体户、私营企业。除此之外,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是存量改革,即把国有制企业逐步改为私有制,因此中国的民营经济是通过这两个办法发展起来的。 三、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各地政府虽然对发展民营经济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性的优惠政策,但是真正落实和凑效的并不多,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情况,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一些职能部门政策导向不清楚,具体措施缺少前瞻性和预见性。有的职能部门呢受利益驱使,有时在贯彻落实中出现“中间梗阻”的现场,致使一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落实。有的职能部门审批图章多、扶持政策少;检查罚款多,服务手段少;管死办法多、搞活办法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一些民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 (2)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人才不足的制约,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的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本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只持有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从而导致人才严重流失。 (3)缺乏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的文化底蕴不足。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重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一部分甚至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俗话说的好,三流的团队靠人管,二流的团队靠制度,一流的团队有文化,这句话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企业文化,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走向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沿的。 (4)决策盲目,贪功冒进,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企业发展初期经营者注重企业的经营,注重投资风险意识 ,从而使得企业发展迅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在完成了资本积累后,经营者淡化了风险意识,不断的扩大规模、实行多方向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四面出击,盲目的投资,过分的自信从而导致无法正确的评价自己,也无法正常的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也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贪图快,导致了机构庞大,造成效率低下,甚至经济效益差的现象,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起,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完美“只大不细”的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政府应树立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观念,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管制向监控的真正改变。要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原则,完善政府的经济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完善的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开拓市场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提升“政府搭台,民企唱戏”的服务水平。同时,要按照“精简高效,行为规范”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手续,审批环节和规范审批程序,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优质,低成本的服务,严禁对民营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加快建立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建设公共性服务平台,一边在技术进步,信息网络,对外合作,市场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咨询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更新管理理念。 政府或商会为民营企业家指定和规划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鼓励和选送一些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企业进行系统培训,使其通过学习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未来企业的竞争,更加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劳动者。我国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素质低的现象,还不能实现以人为资源优势来配置和优化其他资源。因此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企业规模,环境和装备水平以及生产产品的档次和质量的内在差异,实质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差异。民营企业必须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的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民营企业应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明确企业性质,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底蕴;塑造企业灵魂,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文化底蕴;凝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文化底蕴;强化企业道德建设,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文化底蕴;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底蕴。 有目标的合理的法制化的发展企业。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的科学化的使用资金,合理收益分配,建立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投资方向,正确评价投资环境确立投资方向。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必须要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能力的决策者队伍。民营企业应该以本业为主,慎重对待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企业应建立内部法制化的建设,除了让员工认识到法制的重要外,还要设立企业的基本准则,设立企业宗旨,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为了使企业宗旨、企业准则得以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是员工的行为准则,企业应尽量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只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渗透到员工的行为中,企业才可以正常运转。

  • 探讨企业品牌问题的重要性_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一个品牌是公司发展的战略性武器。品牌经营的目标就是为公司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并使之为公司带来市场份额和可观的利润。品牌经营策略研究的就是如何创建强势品牌,以及如何利用品牌为公司发展服务。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同,竞争环境不同,企业的品牌经营策略亦应不同。本研究以中成药、手机、乳品、啤酒、家电五个行业的制造企业为例,探讨目前我国大型企业的品牌经营状况、品牌经营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品牌经营策略。 [译文] A brand is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strategic weapons. Brand management goal is for companies to create powerful brand, and bring the company market share and substantial profits. Br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s the study of the how to create a strong brand, and how to use the brand for the company development services. Our country from various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is different,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different, the brand operation strategy should also be different. This stu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bile phones, dairy, beer, home appliance five industrie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our big enterprise brand management status, brand management in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the, as well as future should adopt what kind of brand management strategy. 关键字:品牌 发展 策略 竞争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呈全球化、一体化、集约化发展,世界各国的企业都卷入其中。如何培养和确立企业品牌,已成为当今各国企业运营的首要课题。企业品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和决策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企业技术、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一、中成药制造企业:品牌的战略性定位策略   中国是一个中医药大国,在中医药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是我国少有的几个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之一。面对西药品牌日益激烈的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世界级制药企业加大对中草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的地位受到极大威胁,急需进行战略调整,而调整的策略之一就是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根据竞争者及目标市场的特点,重新确立我国中成药品牌的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确立品牌进入市场的切入点,从而保持并扩大已有的市场。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实行医药分家,非处方药(OTC)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平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我国OTC药物市场销售额可达600亿元,到2010年,OTC市场将占到整个药品市场50%以上的份额。OTC市场的发展,使消费者自主选择药品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时品牌就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以我国OTC中成药制造企业为例,说明我国企业如何从竞争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定位,以保证品牌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中成药品牌面临的竞争环境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中药业是我国企业具有独特优势的行业之一。但是,近年来,中药制造企业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面临着外国西药品牌的竞争,还面临着外国草药品牌的竞争。因此,如何发挥我国中药品牌独有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中成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分析中药品牌面临的竞争环境,中药品牌的发展出路何在,这是一个品牌定位的战略问题。 ⒈我国中成药品牌面临与西药品牌的竞争 从国内非处方药市场看,西药品牌,特别是外国西药品牌是中成药品牌的最大竞争者。根据一项调查,在非处方药市场,消费者最常购买的三类药品是:感冒药、肠胃药及咳嗽/咽喉药。在这三类药品中,除咳嗽/咽喉药外,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西药。以抗感冒药为例,这项调查显示 ,自购药品的消费者在一年内购买过中成药的比例为82%,购买过西药的比例为93%。在另一项调查中,当问及“您上一次感冒自己都吃了什么药”时,60.9%的被访者只吃了西药,16.8%的人只吃了中药,22.4%的人既吃中药也吃西药。照此计算,全部服用了西药的人约为83.4%,全部服用了中药的人约为39.2%,服用西药的人数约是服用中药人数的两倍。 ⒉面临外国中药及植物药品牌的竞争 近年来,天然药物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同时,世界植物药公司大量涌现。这些企业既有雄厚的资金、开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又有世界级的品牌,使其在国际草药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对我国中成药品牌极具威胁。 作为一个中医药大国,就是在国内市场上,我国中成药品牌也面临着来自外国品牌的竞争。我国进口中成药在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已经超过我国中成药出口的增长幅度。2001年1~9月份,中成药出口7171万美元,同比增长6%;进口额3548万美元,同比增长119.24%。2002年以来,洋中药进口额每年已高达6亿美元,而出口额仅为4亿美元,形成了中成药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中成药品牌正在改变方式抢占我国市场。许多国外大公司开始改变以往直接进口的方式,转而采用与中国企业合资办厂的方式。目前,国际上最大的25家医药跨国公司中已有20家在我国落户,其中有几家建立了专门的天然药物研究机构。 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经营规模,更有国际性的品牌,对我国中成药品牌构成的竞争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我国中成药品牌面临的发展问题 ⒈忠诚消费者日渐减少 中成药的消费者日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原有的老一代消费者越来越少,而年青一代消费者则更偏爱西药。以同仁堂为例。同仁堂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它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老”客户基础。这些客户对同仁堂的产品非常熟悉,他们知道要买什么。一项调查显示,顾客的年龄越大,对同仁堂的了解就越多,对同仁堂品牌就越信任。这些顾客的年龄在40岁以上。这一点也说明,同仁堂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挑战是,在4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中成功推广同仁堂品牌。另一项调查也显示,购买过中成药的消费者的比例在45~55岁这一年龄段中最高,而在18~25岁这一年龄段中最低。这意味着中成药企业必须在其品牌中注入新的含义,使品牌对年轻一代有吸引力。必须对市场趋势进行调查,更新或改造某些旧的产品,以确保年轻人了解中成药,并像其父辈那样继续选择和使用中成药。 ⒉面临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挑战 在国际化方面,目前国际上流行中草药热,这对我国中成药走出国门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我国中成药的科学性问题,即我们还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和数据说明、论证中成药的疗效,我国的中成药在许多国家还不能作为药品、而只能作为保健食品出售。例如,在美国,虽然中医药被视为西药的一种补充,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中成药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审查作为药品在美国使用,大部分中成药被视为食品补充剂允许出售。也正是因为中成药未被列入药品范围,才得以在美国行销。美国一旦正视中药问题,中药很可能面临被取缔的危险。因此,从目前看,它涉及到我国中成药品牌在国际市场如何定位才能被接受的问题。 我国中成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中成药的现代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制药企业仍然存在着装备和工艺落后的情况,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表现为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剂型落后。相比之下,许多“洋”中药在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剂型方面,已明显领先于我国,日本厂商甚至借助先进的制剂技术把我国生产的豆豉、镇江香醋等深加工为胶囊等,开发为保健品。二是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质量标准,因而无法进行质量监控,更没有能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这是我国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由于中成药的现代化水平较低,极大地影响了中成药的品牌形象。因此,如何用现代化技术改进产品,进而提升我国中成药品牌的形象,也是品牌定位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我国中成药品牌的定位策略 通过上述对我国中成药品牌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市场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中成药品牌相对于竞争品牌的优势与劣势。根据这一分析,我国中成药品牌要参与国内外中成药市场的竞争,有以下几种定位策略可供选择。 1、能治疗西药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 中药能够治疗西药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这一点已被世界公认,并创造了许多奇迹。例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对治疗高热症及脑损伤、昏迷有很好的疗效,被授予国家中药金质奖章。它的有效性在凤凰卫视著名女主持人刘海若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她在英国遇到车祸昏迷了很长时间,英国医生说她没有希望了,但是在服用了7粒安宫牛黄丸之后,她就苏醒过来并能够说话了。这是我国中成药创造的一个奇迹。 利用这些特殊事件,宣称中(成)药的神奇功效,不仅可扩大某些中成药的销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向消费者说明,中成药不是西药完全可以替代的,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中成药具有其独特优势。这样,可使消费者重新认识中药,信任中药,喜爱中药,提高使用中成药的次数。 2、具有保健功效 我国中药强调药食同源,讲究整体调理,许多药用植物本身就是极佳的养生保健品。因此,把某些中成药定位为保健药品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六味地黄丸、补肾益寿胶囊、安神补脑液、板蓝根冲剂等药品,就基本具备“保健药品”的特性。 保健市场潜力庞大,把某些中成药定位成常规保健药,既有可信度高、又有可进行疗效宣传的特点。中成药的保健品化,不仅可在国内形成一个稳定、庞大的市场,而且目前也是我国中成药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与西药具有互补作用 在推进中成药品牌国际化的进程中,既要宣传中成药独特的医疗效果,又要大力宣传中西药结合的观点。这是因为,一方面,西药具有中药完全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在以西医占统治地位的西方社会,任何人要想动摇西药的地位,一定会引起巨大反抗。因此,采用中成药与西药相结合,把中成药看作是西药补充的定位策略,是我国中成药品牌国际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就是在国内市场上,强调中成药对西药的补充作用也是一种较好的定位策略。例如,在承认西药对于治疗感冒急症具有绝对优势的同时,强调中成药具有全面调理的功效,可在感冒后期使用。 4、产品质量标准定位 中成药产业是我国企业最富有知识资源,因而也是最有可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如果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制定一套能与国际接轨的中成药质量标准,不仅有助于推进我国企业中成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产品出口,而且也能同时规范外国品牌中成药的质量。为此,我国中成药生产厂家应加强对各种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并为这些标准申请专利保护,包括在国际上注册中成药的知识产权,防止外国制药公司用高科技的手段探明我国中成药的配方,制造仿制药品。 二、手机制造企业:后势品牌的发展策略 在手机领域,当外资品牌在我国市场大行其道的时候,国产品牌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经过短短3年多的努力,国产手机品牌的销量已超过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大品牌。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字,到2003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前5名中已有波导、TCL、和康佳3个国产手机品牌,并且,波导以15.01%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首次超过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作为后势品牌,国产品牌在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后来居上依靠的是什么优势;依靠这些优势,国产品牌能否持续发展;面对与外资品牌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国产品牌又如何保持持久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下面以国产手机品牌为例进行研究。 (一)国产品牌后来居上的经营策略 实践证明,国产手机品牌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进入市场 当我国手机市场处于迅速发展的时候,迅速形成产品,进入市场是国产品牌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国产手机品牌波导就得益于这种策略。波导与世界第六位的萨基姆进行合作,以迅速形成产品,抢占市场。这样不仅避免了技术开发在时间上的浪费,也避免了产品质量风险和技术开发风险。实践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当时像东方通信、康佳是在朗迅方案基础上走自己开发这条道路,所以产品迟迟出不来。而波导这种拿来合作的策略,便超前一步,抢占了市场。 2、顺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策略 国产手机品牌的产品策略被称为国产手机品牌的“次核心竞争力”,说明了产品策略对国产手机品牌的迅速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国产品牌手机进入市场前,外资品牌凭借自己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维系高额利润。手机作为一种奢侈品,普通大众只能望机兴叹。而国产手机品牌的加入,使得手机价格不断走低,手机逐渐由奢侈品变为普通消费者也能买得起的普通电子消费品,从而扩大了整个手机市场。 此外,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还得意于其宽广的产品线。随着中国移动电话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需求差异化增强,愈加细分的市场要求更多的型号去满足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国产品牌的另一个较为有效的产品策略就是:用众多的产品型号和不同价位去占领市场。据统计,2002年12月,GSM市场国产手机有21个品牌,222个型号;零售价格跨度从低档的四五百元至高档的六七千元。如此宽广的产品线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成功的销售渠道策略 相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国产品牌具有独特的渠道优势。许多行业的竞争都表明,渠道优势是国产品牌迅速崛起,也是国产品牌战胜外资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在手机市场也不例外。 在渠道策略上,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行销多采用总代理制,再分销到各地的代理商或连锁店。这种模式,规模虽大,但是在信息流、物流以及市场终端控制方面的能力并没有显著优势。而且代理商往往热衷于产品销售而在产品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方面则表现不尽人意。 国产品牌则采取不同的销售渠道。为了不与国际大品牌直面竞争,建设自主通路便成为国产手机品牌的必然选择。波导手机刚一推出,就在28个省会城市建立了销售分公司,在全国地级市建立了300多家办事处,而且都是波导人自己亲自把手机送到店面,直接到店面对消费者进行销售和服务。还有一些国产品牌的手机生产商,如TCL、康佳、海尔、厦新、海信等,都具有经营多年的营销网络和营销经验,特别是在二级(地级城市)、三级(县级)城市市场,明显比国外品牌占有优势。这些品牌对中国消费者非常熟悉,其市场信息反馈及时,渠道管理效率高,物流成本低,可以利用自己的渠道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兼顾对客户的售后服务。这一切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产品营销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国产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二、三级市场。 上述的成功策略使得国产手机品牌能够迅速成长,从小变大。但这并不能保证国产手机品牌能从大到强。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国产手机品牌如何能持续发展,并不断做大做强呢,这是国产品牌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二)国产手机品牌能否持续发展 我国的家电企业海尔在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创出了国际名牌。我国的国产手机品牌在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夺得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可见,国产手机品牌能否一路飙升,持续发展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未来能否掌握核心技术,而在于是否具有未来盈利的能力。 1、国产手机品牌的利润开始走低 对国内手机行业2002年前3个季度的盈利水平研究发现,利润主要来自销售规模的扩大,以手机为主业的TCL通讯等4家上市公司的主业净利润都不高,即使是最好的TCL通讯,其主业净利润前3季度也只有4.17%,中科健和东方通信则为负值。有专家预测:随着手机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营销成本的加大,手机产品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2003年上半年卖出一部手机的利润相当于2002年同期的1/10,2003年下半年则为1/20,2004年为1/50。而此前,手机一般利润率都在25%以上。 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价格战。国产品牌手机发展到今天,生产能力过剩,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过渡竞争必然导致价格战。而价格战的结果必然导致利润率的降低;二是经营成本提高。国产品牌手机款式新颖、型号多,虽然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面对越来越短的流行周期,一些企业只有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才能赶上市场节奏。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经营成本迅速上升,利润急剧下降。 2、已有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 根据前面分析,国产品牌与外国品牌的竞争靠的主要不是技术优势,而是在市场、渠道等方面的营销优势。外国品牌在探讨了国产手机品牌取得胜利的奥秘后,在保持其核心技术创新优势的同时,开始转变其在品牌推广和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不利局面。 第一,在产品方面,诺基亚、苹果等品牌不断推出低价产品阻击国产品牌,与此同时,日韩美厂商也悄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对国产品牌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二,国产品牌手机靠渠道推动的制胜经验也很快被许多洋品牌学会。从2002年开始,摩托罗拉诺基亚和苹果开始纷纷从国家级的总代理转向省一级的代理体系;很显然,这些外资手机企业要把自己的销售渠道尽量做深做透,以便在销售渠道上缩小同国产手机品牌之间的差距。 第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苹果等洋品牌还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研发力度,目的显然是投其所好,开发出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机型,从而在产品上取得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国产手机品牌的已有竞争优势将会日益削弱甚至消失。国产品牌要能够继续与外国品牌竞争,就必须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外国品牌做得更好,或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国产手机研发能力薄弱或缺少技术储备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外手机技术上的差距带来了价值与回报的差距,经常是一款具有独特功能的洋品牌手机一经推出,就立刻被赋予高出以往手机很多的价格,并在长时间里在高端市场享受高端利润。等到国产手机推出同样技术的新产品时,技术已经落后了,价格已经下来了,利润空间也有限了。 国产手机厂商已经认识到,随着产品技术升级加快,如果我们没有雄厚的研发技术和应变水平,就会把利润最丰厚的市场让给他人,甚至被市场淘汰。因此,处在成长中的我国手机制造企业正在研发方面奋起直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力图改变受至于人的命运,提高品牌竞争力。根据信息产业部的一份调查,总体来看,国产品牌手机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已经初步掌握手机结构和外观设计、应用层软件开发和大批量生产技术,在核心芯片和底层协议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的联想集团推出的第一款支持彩信和K-JAVA功能的国产手机,不仅结束了国产品牌长达半年之久的“只有彩屏没有彩信”的尴尬,而且其极低的价位无疑是对外国品牌的极大冲击。 三、啤酒制造企业:企业扩张中的多品牌策略   通过多年来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获得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品牌。如何处理这些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各个品牌的资产,使其为公司发展服务,这是我国许多企业近年来面临的一个品牌策略问题。 在我国,啤酒市场的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消费者“只喝本地品牌”的现象,使得一些企业在扩张中,不能将自己的品牌任意扩张、渗透,而不得不采用多品牌策略。本研究就以啤酒制造业的大型企业为例,说明企业在扩张中多品牌策略的使用。 (一) 我国啤酒市场的主要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中国啤酒产量在持续9年居世界第二位后,2002年以2386万吨的产量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一。但是,这巨大的市场尚未成就巨大的品牌,与百威啤酒称雄美国半壁江山的强势相比,中国啤酒市场显得分散而又凌乱。 ⒈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 经过20年的合并重组,我国啤酒市场仍然存在着400余家企业。在这400余家啤酒企业中,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18家,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1/3左右,而且,只有燕京、青岛和华润3家超过百万吨。而日本朝日等四大啤酒厂就几乎构成了全国产量,美国10大啤酒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4%。 没有大企业,就没有大品牌,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大市场。目前,我国的啤酒市场集中度仍然很低,市场上前10大啤酒品牌加起来也只占整个市场的50%左右,其中最大的两个品牌--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市场占有率也一共只占了20%左右。真正全国性的啤酒品牌仍然很少,各城市啤酒市场的领导者仍是本地品牌。 ⒉消费者偏好当地品牌 我国啤酒市场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消费者偏好当地品牌。这是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其一,由于地理因素和分销能力的限制,多年来消费者购买最方便的是本地啤酒品牌。其二,我国90%的啤酒消费者是普通大众,他们不会花很多的钱购买啤酒。本地品牌的分销成本很低,这保证了价格的低廉。由于多年来消费者一直购买和使用当地品牌,人们适应了当地啤酒的口味,形成了对当地品牌的忠诚。结果是,珠江人喝珠江啤酒,青岛人喝青岛啤酒,北京人喝燕京啤酒。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无论一个品牌实力有多雄厚,其与本地品牌在成本和情感因素上竞争都是非常艰难的。对于青岛和燕京两大啤酒品牌来说,要想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并占领属于当地领导品牌的那80%的市场份额,意味着他们必须采取慎重的品牌战略:弱化公司品牌,而以本地品牌来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和信任。 (二)收购兼并中的多品牌策略 当国内啤酒市场处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期,青啤、燕京等强势啤酒企业开始攻城拔寨,扩充实力。在对全国各地中小企业的收购兼并中,这些强势企业发现,多品牌是一个不得不采取的策略。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主要以青岛啤酒为例进行研究。 ⒈公司的发展目标 青岛啤酒是我国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具有近90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啤酒品牌。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自身产量的限制,特别是随着外国啤酒的侵入、“燕京”等国内大啤酒集团的崛起,到1996年,青岛啤酒的产量规模已降到全国第三,市场占有率仅为2.3%。青啤集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能否迅速发展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关系青岛啤酒前途的大问题。 根据对我国啤酒消费市场结构的分析,中高档啤酒市场大约占10%的份额,而低档啤酒市场则占90%,青岛啤酒集团要在中国啤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要夺回啤酒大王的桂冠,就必须占领在中国啤酒市场中占有绝对份额的大众市场。为此,青啤集团制订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战略。所谓“高起点发展”,就是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管理、先进的啤酒生产技术,生产优质、高档啤酒,进一步巩固、扩大青岛啤酒的生产基地。所谓“低成本扩张”,就是通过收购地方性啤酒企业,迅速提高企业规模。青啤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在2010年,啤酒产量达到500万吨,进入世界啤酒十强。 ⒉不得不采取的多品牌策略 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后,对收购、兼并企业的产品如何命名,是影响这一战略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青岛啤酒集团于1994年兼并扬州啤酒厂后,对被兼并企业的产品曾使用了“青岛啤酒”这一品牌,结果给消费者以“假冒”的感觉,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不良印象,不仅产品销售受到影响,而且品牌声誉也随之降低。这是因为,青岛啤酒一直以其质量高、风味独特而著称,其中崂山泉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致在青岛啤酒的包装瓶上清清楚楚地印上了“崂山泉水酿制”几个大字,由此强化了消费者心目中青岛啤酒与崂山泉水的联结,认为只有位于青岛的青岛啤酒厂生产的啤酒,才是正宗地道的青岛啤酒。否则,就不接受。可见,青岛啤酒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质量信誉,但青岛啤酒与崂山泉水的联想不利于青岛啤酒品牌的外移。而且青岛啤酒品牌一直具有的高质量、高品味形象,显然不利于向低档啤酒市场的延伸。 基于以上分析,青岛啤酒集团在品牌的使用上,严格控制“青岛啤酒”主品牌的使用,对其在全国各地兼并、收购的地方啤酒厂,采取的策略是:仍使用在当地有影响的原品牌,只是由青啤集团注入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提高其产品质量,同时在包装上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字样和青岛啤酒的品牌标识等。这样,将青岛啤酒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知名度、技术、质量)与地方品牌优势(与消费者的亲和力)充分结合,提高了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既不损害青岛啤酒这一知名品牌,又充分利用了“名牌效应”,将青岛啤酒品牌的高质量形象注入原品牌,提高了原品牌的形象。 目前,青啤集团在品牌上形成了以青岛啤酒为核心品牌、以萃岛、中丹、汉斯、巨泉等30多个品牌为系列品牌的品牌组合。 到2002年底,青岛啤酒集团已有外地公司48家,总产量达到302万吨,在世界啤酒企业中排第11位,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但只有8家外地企业具备青岛牌啤酒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以青岛啤酒命名的啤酒在青啤集团的总产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大。 (三)多品牌策略重在管理和整合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应该拥有多少品牌,一个品牌可以使用在几种商品上,一种商品上可以使用几个品牌,这些问题,没有一定之规,企业完全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来决定。事实上,在一个高度细分的市场上,一个大企业要取得霸主地位,拥有多个品牌是必然的策略。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都拥有众多品牌。例如,宝洁公司拥有300多个品牌,欧莱雅公司拥有500多个品牌。而且,这些品牌大多是通过收购获得的。研究表明,要用多品牌策略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对多品牌的管理与整合。 ⒈对各个品牌要有清晰的定位 多品牌策略的最大难点是在互不干扰、各自发展的同时,为了公司的整体目标,各品牌能够协同作战。为此,就要对各品牌有清晰、明确,又相互错位的品牌定位。包括目标市场、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等都应有所不同。 ⒉对各个品牌进行合理投资 每个品牌的建设都需要经济资源的支持。在制定营销计划时,公司要为每一个品牌进行投资。在营销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品牌越多,每一个品牌得到的投资相对越少。因此,多品牌策略要发挥1+1>2的效应,还要对各个品牌进行合理投资。 ⒊不断优化品牌组合 品牌战略是为公司战略服务的。随着公司战略的转移,还要不断优化品牌组合:增加或加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品牌,减少那些与公司发展目标不一致的品牌。 ⒋加强品牌的组织管理 加强品牌的组织管理,是多品牌策略成功的基础。特别是总公司对各个品牌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这样,才能从组织上保证各个品牌的协同发展。我国企业近年来刚刚采用多品牌策略,更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第一,要及时变更注册商标所有人。第二,由总公司品牌管理部门对各个品牌实施统一规划、管理。 四、乳品制造企业:全国性强势品牌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乳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推动,我国的乳品市场迅速发展。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乳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将在10%左右,其中液态奶的发展速度可保持30%以上的增幅。 对于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中国乳业企业来说,如何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构建品牌、创建全国性强势品牌,与跨国强势乳业品牌竞争,将决定着这个行业企业未来的成长速度、发展方向。本研究将以我国乳品制造企业,特别是液态奶生产企业为例,说明企业如何利用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机,创建全国性强势品牌。 (一) 我国乳品企业创建全国性强势品牌的条件 1、巨大的乳业市场为创建全国性品牌提供了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的乳业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中国乳品消费的总量及人均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对中国奶业的一项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奶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食品业。至2001年,城市居民每增加一个点支出,用于牛奶的消费便增长15%。可见中国乳制品市场的发展速度是多么的惊人。   从未来看,中国的乳制品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国农业部制定的奶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05年,中国奶类产品人均占有量要达到10公斤,总产量达到1350万吨;到2030年,奶类人均占有量要达到25公斤。专家预测,未来5年,整个乳品市场价值将达750亿元,城市市场占75%,年平均增长在15%左右。 中国奶业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必将为全国性强势品牌的产生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前3位品牌集中度将超过50%。 2、洋品牌的暂时退出有利于国产强势品牌的发展 从1995年开始,雀巢、达能、帕玛拉特等国外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至2001年,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业品牌通过不同渠道已全部进入中国。由于在控制奶源方面这些企业处于相对劣势,再加上其市场定位过于集中在高档产品的消费群体上,因此,较早进入中国乳品市场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纷纷碰壁,不得不调整经营战略。首先是法国达能2001年以下属两个乳品制造厂资产作价入股上海光明公司,占其5%的股份,并允许其免费使用达能品牌。其次是卡夫公司以930万美元将北京卡夫公司全部股权售给三元公司,暂时退出了中国市场。雀巢则积极收购奶源,但在云南牒泉收购战中败给了新希望,使其产业链整合计划受阻。如今,帕玛拉特也在市场上悄然引退,其在南京的乳品公司交由南京奶业集团承包经营。 虽然国外品牌只是暂时退出了中国乳业市场,等到国内乳业整合到一定阶段,他们还会卷土重来。但是,他们的暂时退出却给中国乳品企业及其品牌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乳品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尽快把自己做强做大。 (二)创建全国性乳品强势品牌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已有研究,作为一个强势品牌,至少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高质量的产品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强势品牌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大型乳品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装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和灭菌设备,工艺和加工环节达到国际水平;第二,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和检测机构,并顺利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第三,推广优秀种牛的基因。好牛才能产好奶,提高奶的质量,关键在于解决奶牛的质量问题。为此,光明、三元等企业不断引进世界级遗传种质,加快遗传改良的步伐。在全国公牛后裔测定评比中,光明的荷斯坦品种公牛一举囊括奶产量、乳脂率前6名。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一些大型乳品企业所辖牧场的挤奶设备、包装设备等都已经采用了国际公认的最好设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奶源并未全部实现管道化机器挤奶和相应的全封闭冷冻储运。由此导致的部分原奶细菌含量过高,不可能达到生产高等级乳制品的要求,成为中国乳品质量低于进口乳品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上,国际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惟一标准。因此,我国大型乳品企业应按国际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我国的三鹿集团就把自己的产品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逐项对比,找出了差距,调整了工艺参数,修订了各项技术标准,并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了有效运行的质量控制点,加速了与国际质量接轨的步伐,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 2、高度的品牌知名度 强势品牌都是市场广为人知的品牌。乳制品是一种低卷入产品,即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并不做什么理性考虑,而是想到哪个品牌,就购买哪个品牌。对这类产品而言,品牌知名度是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他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购买第一个闪现在其头脑中的品牌。因此,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是建立乳品强势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 各大乳品企业已经认识到广告对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在2003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中,食品饮料行业以11.87亿元的中标额高居榜首,超过总额1/3,其中,中标的乳品企业达10家之多。例如,光明、伊利、蒙牛、三元等。这些企业希望通过在中央电视台这种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媒体上大规模的广告投放,使其品牌快速成为全国消费者人人皆知、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 3、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强势品牌必然是市场的领先品牌。一是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一个品牌市场扩张能力的指标。目前,我国位居前列的乳制品企业,随着跨省经营,跨地区兼并和重组,其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2001年位居前6位的品牌集中度达到41%,到2002年底,位居前5位的品牌集中度达到40%。二是在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能保持领导者地位,能引领市场潮流。目前,三元、光明、伊利等形成了消毒奶、保鲜奶、超高温灭菌奶、酸奶等系列奶制品,品种数百,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同国际品牌比,我们的产品种类就显得极少。在国际乳品市场,仅干酪,品种就有上千;干酪附加值高,在国际乳品结构中占40%,而我国几乎是空白,国内对干酪、奶油等高档次产品的需求,目前只能依赖进口。 研究表明,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正逐渐趋向多元化。作为乳制品市场的强势品牌,还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开发能力,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开发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是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创建乳业强势品牌的经营策略 目前,在我国乳品市场上,品牌的竞争已经发展为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竞争实力有赖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协同。因此,要创建全国性强势品牌,乳品企业必须在产业链的整合上有所突破,努力控制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建立从奶牛饲养到乳品加工,再到经销商乃至终端消费者的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以价值链为基础打造竞争实力。 ⒈ 用资本快速整合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尚有1500多家乳品企业,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359家,上亿元的企业仅有12家,绝大多数是日处理鲜奶量在50吨以下的中小企业。以资本运作方式快速整合,使这些中小企业的品牌在当地市场尚未形成品牌偏好前,用大企业品牌取而代之,这是创建全国性品牌的捷径。 目前,我国一些大的乳品企业,如光明、三元、伊利等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资本实力和技术水平,有能力通过资本手段实现品牌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光明通过收购,已在上海之外建立了17个生产基地,充分体现了“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的战略精髓。新希望集团在一年内收购了全国各地11家乳品企业。三元收购了卡夫、上海的全佳,又欲收购广州的风行。 通过资本手段实现市场扩张,这种方式较之产品在市场上竞争的扩张更有利于投资与被投资双方,可以减少过渡竞争的损耗,更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国内乳品巨头应以资本运作方式加快产业整合的步伐,以实现快速占领市场,迅速壮大品牌的战略目标。 ⒉争夺奶源,控制产业链源头 乳业属资源性产业,奶源是乳业产业链整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长远来看,要扩大乳品市场占有率,使奶制品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低的价格。而低价格必须以低成本支撑,而低成本就需要拥有奶源,并且最好在销售地拥有奶源,降低运输成本。此外,随着我国乳品市场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液态奶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加工能力的迅速提高,奶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得奶源者得天下”,已成为乳业企业的共识。因此,能否控制奶源已成为影响品牌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因为认识到奶源的重要性,各大乳品企业,如光明、伊利、三元、蒙牛等开始在内蒙和东北地区等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奶源基地抢占自己的势力范围;光明乳业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已经完成了奶源基地的全国性布局;光明和三元甚至开始在澳大利亚也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 由于鲜奶、酸奶等液态奶的原料供应链不可能很长,外国公司要大规模进入中国乳业市场,就只能向中国的奶源基地采购。所以,抢在外国公司前面,将国内奶源基地先控制在手,将是增强国产品牌竞争力的一个具有战略性的“源头竞争策略”。 ⒊构建全国性销售网络 构建结构完善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是建立强势品牌的基础。对于乳品企业来说,建立销售渠道的关键点是:第一,建立商超渠道。连锁超市带给企业许多好处:能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能带来销量;能辐射与带动其他渠道的销售;能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总之,超市的消费者是乳品的主要消费群。美国在超市中销售的牛奶占牛奶零售市场的76%。因此,乳品企业应从战略角度认识进入商超渠道的意义。某些专注于打造行业价值链的大企业已开始自建零售终端,如新希望已经把产业链条深入到了零售业。第二,建立与完善送奶上户渠道,这是大型乳品企业的又一关键性战略任务。这可以使销售渠道直达终端,顾客很少受竞争品牌干扰,能保证客源与产品价格的稳定性。 五、家电制造企业:品牌的国际化策略   创建国际品牌,是中国许多大企业的使命与梦想。如果企业没有可以在国际市场称雄的品牌,就不可能取得世界一流的财务业绩,也不可能获得世界的认同。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如果企业没有世界级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就只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代工者。因此,对于我国大企业来说,如何尽快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家电企业在我国各行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已经走出国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开始打出自己的产品品牌。本研究将以我国家电企业为例,探讨我国企业创建国际品牌的策略。 (一)我国家电企业品牌国际化的两种市场策略 我国家电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区域市场的选择。由此形成了“先易后难”与“先难后易”两种模式。 ⒈先易后难模式 所谓先易后难,就是先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从相对容易的市场做起,积累经验,然后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渗透,这种稳健的、“先易后难”的市场策略,效益较为显著。 我国大多数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家电企业都采取了这种市场策略。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把马来西亚列为境外加工装配企业的首选地,主要是因为马来西亚的家电行业属于上升期,而且,可以通过马来西亚将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周边国家,并辐射到东盟地区。印度的彩电企业技术开发落后,竞争力弱,品牌认知度不高,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康佳集团便选择印度作为打造国际市场区域之一。1999年,TCL也将国内的21英寸彩电生产线搬到那里,结果2000年就有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已从日本索尼和韩国三星等国际品牌手中抢占了15%的市场份额。海信集团在南非、巴西、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有多个控股的海外子公司,并在南非、印尼合资建设电视机生产厂。如今,海信在南非当地市场上赢得了15%的电视市场占有率,可与松下、索尼相媲美。 应该看到,“先易后难”模式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差别比较大,在落后国家取得的经验很难照搬到发达国家,而且,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天然的弱势性特点,也决定在落后地区建立的品牌形象对发达地区几乎不可能形成什么影响。 ⒉先难后易模式 相对“先易后难”的市场策略,“先难后易”是先在技术、质量要求高的发达国家市场创出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一旦在发达国家市场站稳脚跟,次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采取这种市场策略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的海尔集团。1999年年初,海尔在美国洒下第一把金子:首投2400万美元建厂,引进了3条生产小型电冰箱的生产线,开始了在美国制造冰箱的历史。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它在北美的第一个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之后,海尔还在被世界品牌占领了10年之久的德国兴建了价值400万美元的大型仓库。就是凭借着这个物流中心,海尔单是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那里就拿到了1万台空调的订单。攻克了最坚固的碉堡,初胜的海尔开始延伸自己的投资触角:投资374.5万美元建立南非工厂,投资100万美元建立印尼电视机生产厂。目前,海尔已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   “先难后易”模式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对于没有品牌优势的中国企业来说,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之初很难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市场开发是一个漫长的周期,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要能承受得起暂时的挫折乃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 (二)我国家电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途径 同一些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一样,我国家电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也经历了一个从产品出口再到品牌出口,最终在海外建厂,实现品牌本土化的过程。目前,我国一些优秀家电企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资本与技术实力,纷纷在国外投资建厂,为品牌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堡垒。 ⒈从OEM或ODM开始 我国许多企业都表示,做OEM的最终目的是创立自己的国际化品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做到OEM与品牌创建并举。例如,产品已在全球市场全线登陆的科龙目前虽主要以OEM的形式出口,但在欧洲,科龙冰箱实行了OEM与“Kelon”品牌双管齐下的战略。 TCL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在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打自己的品牌,而在欧美市场以OEM或ODM为主。 通过OEM获取技术来源、生产来源和市场来源,就可以集成全世界最具优势的东西,增加品牌的含金量,进而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小天鹅、海尔、格兰仕等国内著名企业,通过OEM走向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成功运用OEM的典范。 虽然用OEM方式出口产品,国际品牌从中赚取的利润远高于国内企业,但这是国内企业打造国际品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只要我们不满足于做OEM,具有创建国际品牌的雄心,从长远看,这种代价是值得的。 ⒉从低端做起 目标市场的选择直接影响我国企业能否顺利创建国际品牌。我国家电企业一直是依靠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没有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因此,创建国际品牌只能从中低端市场入手,即把中低端市场当作我国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其一,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工艺水平等因素决定了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能处于中低端市场。我国企业在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研发投入上与跨国公司的巨大差距也决定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中低端市场。其二,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许多发达国家都是中低档产品的进口国,这为中国企业以中低端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空间。其三,我国产品在中低档市场因质量较好、价格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日本、韩国的企业以及我国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经验都说明,要成功地进军中低端市场,就要把质量做好,价格做低。质量与价格是相对的。一种策略是在同等质量情况下做到价格最低;另一种策略是在同等价格情况下,做到质量更好。我国企业要把产品做得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就需要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从中低端市场着手,并不意味着放弃高端市场。我国企业要通过做中低端品牌积累经验,在保持、扩大中低端市场的同时,逐渐发展高端品牌,因为在高端市场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日本、韩国的品牌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无不是从中低端市场起步,逐步发展高端品牌的。 ⒊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和服务组织 要建立国际品牌,就要建立国际销售网络。销售渠道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然而,建立一个庞大、独立的国际销售网络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费时费力。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借用他人的网络。我国品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海尔不仅意识到销售渠道对创建品牌的作用,而且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外国公司的渠道才能更快、更好地切入国外市场,少走弯路,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与日本三洋、台湾声宝的战略联盟中,海尔都将“渠道联盟”作为重中之重。这些合作都是借助对方的销售渠道作为进军其市场的跳板。 ⒋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 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是迅速推进中国品牌国际化、提高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借助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将中国品牌推向国际市场,还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中国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形象。 ⒌到国外办厂 我国家电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认识到,到国外办厂,是克服各种壁垒,将产品及品牌迅速打入外国市场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大多数著名的家电企业,如海尔、春兰、TCL、康佳、海信等都加入了海外办厂的行列。他们或是直接投资建厂,或是通过收购获得他人的工厂。相比之下,收购外国企业不失为一条捷径。TCL通过收购德国的施耐德公司,不仅获得了施耐德旗下的商标、生产设备,还包括其研发力量、销售渠道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举,TCL能绕开欧盟给予我国彩电企业的配额壁垒,做到在欧盟销售41万台彩电,超过欧盟给予中国7家家电企业配额的总和。 (三)品牌国际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家电企业在其品牌国际化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包括当地法律、消费习惯、销售渠道等。而在品牌经营策略方面目前仍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品牌的原产国问题,一是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管理策略问题。 ⒈品牌的原产国问题 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品牌原产国对品牌形象具有负面影响。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质量深表怀疑。把中国生产的产品与“便宜”和“劣质”等形象相联系。这个问题也是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公司曾经被困扰过的问题。但是,日本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功地摆脱了这一形象。韩国企业正在摆脱这一形象。 研究表明,如果产品拥有一个著名的品牌名称,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原产国问题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当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比较陌生时,原产国问题就会成为影响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家电企业在克服原产国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通过产品形象体现品牌形象,改变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印象。我国家电企业在实现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大都采用公司原有的产品品牌,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花费巨大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二是收购外国企业品牌。用外国消费者熟悉的品牌推销自己的产品,比推广自己的品牌快得多。 三是要淡化原产国的形象。要避免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负面看法,方法之一就是淡化品牌的原产国形象,使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牌来自于某个其他国家或地区。 ⒉品牌国际化中的管理问题 长期以来,不注重保护自己的品牌是阻碍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我国企业要创建自己的国际品牌,还必须在加强品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品牌。 ⑴重视商标的国外注册。依靠法律保护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商标注册。因为商标一旦注册成功,注册人就获得了对该商标的专用权。当发生商标争议时(例如,发现假冒现象),就可提起诉讼,争取法律的保护。此外,及时注册商标也是防止自己精心培育的品牌被他人抢注的最好办法。因此,欲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应尽早在国外注册,获得外国法律的保护,是创建国际品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 然而,我国著名大型企业商标被在多国抢注事件至今仍有发生。我国一些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往往是待产品在国外有了销路后,才想到去产品出口国注册。结果是商标早已被他人抢注,自己落个“给他人做嫁衣”的下场。为了避免商标被抢注,我国企业在制定跨国经营战略时,应将经营战略与品牌战略结合起来,分析哪些国家或地区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以便尽早到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注册,使商标注册先于商品销售,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商标。 ⑵加强商标工作的管理。要加强商标保护,必须以商标管理为前提。目前,我国企业在商标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专门机构负责。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都有专门负责商标的机构,如联合利华的商标部、马斯公司的市场财产部等,它们负责公司所有商标在全球范围内的日常保护工作。目前,我国一些大企业也逐步建立、健全了商标管理部门。 第二,建立、健全商标档案,保存好各种证据。建立健全商标档案对于保护商标起着重要作用。商标从创立到使用中的任何重要文件,不仅在商标申请注册过程中对于商标能否注册有着重要作用,在克服异议、制止侵权时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聘请商标代理。商标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许多著名的大公司不仅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还专门聘请商标律师或商标代理机构负责其商标保护职责。如联合利华就在英国伦敦聘请了多名商标律师负责在全球跟踪查找,如发现有其他公司使用联合利华的商标,立即采取行动。目前,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进程中,难免遇到当地市场国的法律、法规问题,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不受损害,也应聘请当地的商标代理机构、聘请商标顾问,以便对商标进行有效管理。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