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浅析同程旅游网旅游电子商务02_工商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的品牌塑造不同于大企业。文章探讨了中小企业建立品牌的策略,通过打造一个优秀的产品,同时拥有一个优秀的经验理念,再次结合地区优势等等。接着以苏州倍思特公司塑造品牌的例子,通过倍思特公司的成功,说明中小企业为了走上壮大之路,需要依靠塑造品牌,只有自己的品牌在人们心中有满誉度和忠诚,这样的企业才能成功,才能长久。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 许多人把建立品牌文化认为是大企业的专利。其实,建设品牌从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东西,是与企业从始至终共同成长的东西,从来没有说哪个企业做大了规模之后才说:现在我们开始建一个品牌吧。中小企业要有自信力,从一开始就树立品牌的意识。由于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塑造品牌的方法与大企业也不一样,具有特殊性。 一.中小企业建立品牌策略 1.打造一个优秀的产品 消费者是通过购买你的产品才能认识品牌、接受品牌的,在每一种消费需求面前,都能够有自己想对应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所以,产品必须经得起消费者挑剔,这是做品牌的基础。中小企业建立品牌一定要根植于产品这个基础,品牌源自产品,高于产品,而且消费者最初的品牌体验就是从你的产品中得到的。 中小企业在没有条件全方位整合多种资源大规模投入做品牌的时候,那么在产品的各个方面就必须做得到位,质量更是要过硬,最根本的是要比现有同类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选择制造的产品有两个特殊点:第一,具有创新性的产品。第二,日常常用、价值不高、但反复购买性强的产品。 2.拥有一个优秀的经营理念 如果说,一个好产品是一个品牌的依托的话,那么,一个好企业经营理念则是建设好品牌的文化源泉。例如,一个企业如果过分地去追求短期利益,就会导致只重视品牌知名度,忽视品牌美誉度,销售带来了金钱上的回报,却没有带给企业消费者的美誉度和忠诚。许多貌似强大的品牌就像过眼云烟,来得快去得更快;再比如,缺少商业道德的企业是做不了品牌,像南京冠生园,拥有那样好的品牌基础,但是他却没有好好地利用,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置消费者的权益而不顾,这种企业肯定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3.结合地区优势 中小型企业在核心技术、规模实力、市场投入等方面不能与大企业硬拼,要灵活结合自身的地区优势来打造品牌。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在很多区域市场上土生土长。历史造就了很多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或者外企更加了解自己的市场、自己的文化、还有自己的消费者。中小企业在语言沟通、地理优势、人文环境还有在为顾客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等方面,能比大型企业或者外企更有优势和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从这方面做起。例如志高空调本来就是一个很小的广东企业,可是他在建立之初就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他致力与技术的开发创新,他让老百姓买到性价比高的空调,这就是他通过自己的优势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4.先为人作嫁衣,然后再做自己的品牌 对于这种策略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替他人做嫁衣裳”,这样是给别人打造品牌,自己连点油水都捞不到。这样会走不出其他品牌的阴影,永远也创不出自己的品牌。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忘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产品无法打入市场,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策略虽然暂时不能为自己的企业获得什么利益,但是能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这是硬道理,为别人代工是为了生存进而建设自己的品牌。华硕的发展模式对国内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代工做多了也就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主板生产企业。人们现在都知道华硕,也知道华硕以前是英特尔在亚洲的代工工厂,所以人们认为华硕的品质很好,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华硕也注重自己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完善,人们都觉得买主板要买华硕的,这就是华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所产生的效应,这就是他通过代工起步,直到拥有现在的成就而不断打造品牌的结果。 二.案例分析 1.公司背景倍思特食品(苏州)有限公司(原苏州唯葑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人间天堂”——苏州,,成立于1993年8月,专业从事肉类、鱼类休闲食品的生产与销售,注册商标“倍思特”(BEST),先后获得“苏州市知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称号,产品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公司现代化生产厂房占地23.5亩,员工500余人,另在山东拥有两个规模较大的半成品加工基地。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科学的生产流程,独特的生产工艺,严格的品质管理,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是“倍思特”肉类系列休闲食品,坚持采用来自松嫩平原天然生态牛后腿精肉,精选三元猪2、4号肉和舟山新鲜海鱼为主要原料,再加上台湾烹调大师风味独特的营养配方,配以各种天然辅料精制而成,营养丰富,鲜香可口,风味绝佳。 2.倍思特品牌塑造特色之一 出色的产品。十五年来,倍思特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致力于做品牌,为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在不断努力前进着:从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到如今五百多人的企业规模;从租赁的几间简陋的小平房到如今自建的占地二十多亩、集生产、办公、休闲与一体的标准现代化厂房;从手工包制的生产工艺到如今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自动包装流水线。原料肉选自中国牛源地之一的黑龙江松嫩平原上的草地牛和山东临沂、阳谷的生态猪,每头牛只选牛后腿肉,每头猪只选前腿肉和后腿肉,我们坚持从原料开始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倍思特食品在从原料选择、进料检验、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的过程中,公司各个环节部门都层层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ISO9001和HACCP(现已转版为ISO22000)的要求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真正做到了倍思特独有的品质政策:斤斤计较抓管理,滴水不漏争效益,面红耳赤论质量,六亲不认定方圆,持续改进保进步,精益求精为客户。正因为有了质量作为保障,企业品牌的塑造才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也注重根据现代人健康的膳食要求,均衡能够提高摄入营养的吸收能力。例如公司研制出了倍思特果蔬肉酥。猪肉加工成肉松后去掉了多余的脂肪和水分,浓缩了蛋白质、钙及其它矿物质的含有量,而蔬菜含有丰富的铁、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倍思特果蔬肉酥一举两得,让人们享受了肉品的美味又吸收了蔬菜的精华。 3.倍思特品牌塑造特色之二出色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2008年金融危机,倍思特食品(苏州)有限公司却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08年销售额同比07年再创新高;企业09年2月乔迁新厂,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生产水平都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江苏省著名商标”的殊荣收入囊中,“中国驰名商标”也在积极申报中。就在其他企业纷纷裁员减薪,降低人力成本的时候,倍思特食品却周周赶赴苏州各大人才市场招聘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团队。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特别注重对员工的重视。“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以员工为核心是倍思特重要的企业文化,在日常的管理中也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倍思特每一个新加入或者内部提拔的管理者,桌上都有一个俄罗斯套娃,这些套娃将不短的提醒管理者:用不如自己的人,企业和个人会越变越小;用比自己优秀的人,企业和自己会越变越大。 4.倍思特品牌塑造特色之三 深耕苏南市场,辐射全国。倍思特首先迎合了苏南市场上人们的口味,研制的肉松和牛肉干都符合这一地区的要求。他从苏南地区做起,逐渐向周围的地区辐射,像上海,浙江,等地区,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主动找到他们公司,希望能够购买倍思特的产品。倍思特在打开苏南市场的同时,更利用了苏州优秀的地理位置,处在长江三角洲,水陆空运输都非常方便,这也为倍思特产品的大量输出造就了有利条件。现在不仅仅是国内输出,甚至外国的订单也都在纷至沓来,说明倍思特的品牌已经被消费者所认可,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国际知名度。 三.总结 在“品牌消费”时代,中小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战略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塑造一个优秀的品牌需要许许多多方面的帮助,首先就需要拥有一个优秀的产品,其次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管理,然后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发展品牌,这样才能有机会塑造出人们都认可的品牌。在现在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已经日趋白日化,怎样才能在严酷的竞争找到一些生机呢?那就需要你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创造一个品牌,只有这个品牌能够发展好了,才能带到企业在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现在的中小企业更要注重品牌的发展,不能一昧地认为只要销量好了企业就能够长久生存下去,必须注意品牌的塑造,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逐渐壮大。 参考文献1.林耸、孙海燕.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创新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5(11):24. 2.田茂波.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12.

  • 大学生手机市场调查报告_工商管理论文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等诸多方面。在历时两个星期的调查中得知,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而且拥有手机的档次与层次参差不全。 报告分析如下: 普遍同学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手机的满意度都不高。在对手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87%的同学对现有的手机都存在着凑合着的心态,有5%不满意自己现在所用的手机,还有7%比较喜欢现在所用的手机,这说明在先今的大学生心里,对手机的要求程度随着科技的发达越来越高。在调查的过程中还显示,有96%的同学是在手机用坏的程度上才考虑更换手机的,仅有3.6%的同学是经常更换手机的。 大学生在选择手机的价位上趋于比较经济实惠型。手机本身就是一个通信工具,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花费巨额资金,购买一些看似超前,实际上并不使用的功能。如表所示: 价位1000元以内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元以上 人数11%62%16%11% 3.大学生购买手机更加偏爱国外品牌。中国手机市场是块诱人的蛋糕,中外通信厂商为此开足了马力展开激烈的份额之争。在国外手机品牌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对购买国外手机和国内手机的问题上,更加偏爱于购买购买国外手机。确实,在口碑上,国外品牌的质量比国内品牌手机的质量好评度较高, 而且在售后服务方面,国外品牌也比国内品牌全面,周到,服务态度和质量较好。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手机优先考虑国外品牌的占97%,国内品牌的占1%,无所谓的占2%。 更加追求外观时尚。处于新生代的新人类们,无论何时何地均追求外表时髦,所以,大学生对手机外型的要求度也很高。在翻盖,直板,滑盖三分天下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喜欢的手机外型是直板。而单屏和双屏则平分秋色。对于天线,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内置型。 注重娱乐功能。应用是手机市场发展的下一个方向,彩屏、和弦铃声、拍照功能都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彩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们在购买手机时已不仅仅满足单一的通话功能,手机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功能也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6. 在这次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最喜欢的手机品牌是诺基亚。诺基亚以其50.4%的绝对人气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与其他品牌拉开了不小的距离,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最喜爱的品牌。索爱以39.7%的比例,位居第二,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紧接着排在第三位的是三星,占13%,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 接着是摩托罗拉和松下均占6%;波导3%;飞利浦占2%;与飞利浦占人数比相等的是联想;接着是NEC和国产牌子,均是占总人数的1%。 7.手机质量较被关注。我们还对大学生对手机普遍存在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随着我国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品牌的关注程度最高,高达82.5%的人认为手机质量是最重要的;而质量方面有细分为如下: 现在的信息时代中,短信是新人类必不可少的联系方法。大学生在广大的手机用户群中绝对是强大的拇指一族。而且随着手机附加功能的增强,对于大学生来说,打电话只是最基本的功能,还包括上网和玩游戏。那么,手机功能的比重如何,如表所示: 打电话发信息上网玩游戏 36%59%1%4% 以打电话对比基础的比例相对指标为: 59:36=1.64 1 :36=0.03 4 :36=0.11 大学生对手机应用功能之比为:1 :1.64 :0.03 :0.11 8.网站查询是最主要渠道。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参考手机的信息渠道多不胜数,手机产商通过网络,电视广告,报纸推销等各种促销方式。以下是对商品信息渠道和商品促销方式进行的调查统计。 促销方式购机赠送话费现场打折送相关配件抽奖活动 比重36%61%3%0 信息渠道网站查询电视广告朋友介绍营业员推销 比重84%1%14%1% 在这次的对大学生手机市场报告的调查中,分别抽查了90位同学,男生占56%,女生占44%。每月生活费的平均数为:=∑xf/∑f = 86400 / 90 = 960 手机是人们的通讯工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开始变成一样既实用又漂亮的装饰品。这次的调查显示,手机不仅仅是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更加是平日里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对于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大学生来说,手机的购买,还是比较趋向于经济实惠的耐用型。以上是这次调查的全部分析结果。 05国贸班:吴钿 侯筱琪 植少芬 陈卫斌 潘志坤 杨洋 张志斌

  • 浅析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_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 医疗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安定团结的重要手段,也是解除国民后顾之忧从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加强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使这项惠及民生的制度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后,我国参保公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该项制度在更大范围上发挥作用。改革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成为发挥该项制度优越性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浅析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 建议 一、 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位和功能特点 医药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二、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酝酿多年,虽出台过许多改革的版本,但是在现实中还缺乏统一细化的操作规程来保障制度的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还未能实现无缝对接。具体表现为“四难现象”:一是三项制度在待遇设计上没有进行全局统筹规划,缺乏必要的衔接性。二是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3.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正在成为经济社会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类风险表现为参保人的过度消费。第二类风险表现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诱导需求和过度供给。第三类风险表现为医患合谋。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因为机会主义倾向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其后果不仅是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险费用4.到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险预警机制。所谓危机预警机制,是指医疗保险管理方对市场的风险进行监视、分析、评价、推断、预测,根据风险程度事先发出警报信息,提示决策者警惕市场风险,并采取措施对市场风险进行防范。5.随着老龄化水平提高,我国医疗保险、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预计2015年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将比目前提高1岁,达到75岁,到2020年2岁,达到77岁,这将更加凸显看病费用增加的问题。 三、改进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可实施性建议 党的十七大已经确定了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近期医疗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当前重点是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4项制度,从重点保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并做好制度之间的衔接。 1、扩大覆盖面,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主要措施:一是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的基础上,争取2010年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二是推进大学生参保。将新入学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已经参加商业保险的大学生做好衔接,保障其基本医疗。三是加大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参保力度,落实选择参保政策,提高参保率。四是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按照全民医保的目标,探索建立引导各类人员长期参保的机制,减少有病参保、无病退保的“逆向选择”。 2、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主要措施:一是提高封顶线。2010年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高。二是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也要有所提高。同时,考虑均衡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待遇水平,不断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三是进一步降低大病、重病患者个人负担。在规范相应的治疗指南和疾病治疗服务包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解决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患者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四是拓宽保障范围。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力争达到60%)的统筹地区,争取用2-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五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 3、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主要措施:一是从2010年开始编制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预算,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通过编制“赤字预算”等办法,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限期释放过多的结余。二是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2011年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增强基金共济能力。参保人数较少、共济能力差的省区,逐步探索实现省级统筹。三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四是改进支付方式,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2010年选择部分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进行试点,逐步在有条 4、改进医疗保险服务,方便参保群众。主要措施:一是推行直接结算,减少个人垫付医药费用,着力解决参保人员“跑腿”和“垫支”问题。以“一卡通”为重点,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2010年80%的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医保机构与医院直接结算,个人不垫付医药费用。二是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服务。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减少异地就医人数;推进省内联网结算,尽快实现同省跨城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建立区域经办机构协作机制,逐步解决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三是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做到手续简便、流程规范、数据共享,方便广大参保人员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享受待遇。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等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参保人员。 5、配套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零差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一级及以下定点的公立医疗机构,提高门诊医疗费总额控制指标。 (2)健全农村医疗保险服务网,方便农村参保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将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挂钩扶持管理或一体化管理,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就近就医。 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改革成功与否直接 关系到社会保险改革的成败。我们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保守被动。在结合各地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方针,推动我国的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发展。

  • 新时代消费心理及营销对策(一) _工商管理论文

    绪 论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市场营销经历了大量营销阶段、品种营销阶段,走到了目标营销的今天,即:针对自己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开展营销。这就要求产品、价格、渠道、促销都必须与目标市场相适应,以目标市场的需要为其产品的诉求点,以目标人群为其诉求对象。制定目标人群能接受的价格,开拓最能接近目标人群的渠道,采用目标人群普遍欢迎的促销方式和广告媒体。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营销对象的消费需求,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的规律性对于经营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的重要前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形势的推动下,经济供求总量和结构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部分的产品已由供不应求基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市场正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演变,消费者主导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在买方市场的经济环境下,消费和消费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消费已成为决定生产的动力,因此深入开展消费者消费心理的研究对不断改进生产和经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业化程度日益加剧的今天,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营销已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销售工作已被提到很多工作之前,在企业生产活动的第一线,处于“龙头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者认识到:若要占领市场,必须销售先行。所以研究消费、把握消费者心理并制定相应行之有效的营销对策成为企业在营销大战中胜利的关键。 第1章 新时代消费心理的特点及影响 第1节 新时代消费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状况已经起了重大的变化。由生产销售者占主导地位的商品市场转向了由消费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生产厂家也把侧重点由注意力变成了购买力。人们的这种生活水平上升也刺激了他们对更多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同时还产生了新的消费需要。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使消费热点出现巨大的变化,消费趋势也异常超乎想象,并且使消费的主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说来,消费主体呈现以下特征: 1.年轻化。青年一代的消费热情引出了众多的消费热点和时尚,成功人士的年轻化带动了消费主体的年轻化。 2.技术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各行各业对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一代消费者对新技术反应极其敏感,他们善于捕捉世界的微妙变化。 3.富裕化。据对全国14个城市居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买车、买房、旅游、留学、办公司、买股票、子女教育等新的支出方面已经占了居民全部收入的72.4%。可见,产品消费中由过去低价位产品为主转变为电脑、汽车、住房新三大件高价位产品为主。  4.理想化。随着消费层次的分化日益显著,个性化消费特征也愈发明显。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孜孜不倦地追求,讲究精致的生活享受和消费品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开始追求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旅游。 这四个特征使人们的购买欲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购买热点发生转移。任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购买动机又产生于某种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生理方面的需要,又包括心理方面的需要。所以现在商品中所蕴含的心理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第2节 新时代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现在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不再停留在“价廉物美”阶段,质量效能要好,经久耐用,价格适宜这是一方面,而更多的消费者则是喜爱新产品,重视商品款式和社会流行样式,信任品牌,追求名牌,讲究装潢和美观,注意包装的艺术性。因此产品设计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心理方面包括审美情趣的要求。 1.求新心理。在购买商品时追求新产品、新花色、新款式,即追求流行时髦的商品 2.求名心理。在购买商品时追求名牌,信任名牌,甚至忠诚于名牌,而对其他非名牌的同类商品,往往不屑一顾。 3.好奇心理。在购买商品时,追求新奇、特别,注重所购商品要与众不同。新奇的商品交易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强烈的购买兴趣和欲望。 4.习惯心理。在购买行为中往往是凭自己的习惯不加选择地购买商品,主要体现在日常用品的购买中。 5.同步心理。指消费者受相关群体购买行为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从众心理。 6.求美心理。即对美的产品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一种长盛不衰的购买心理,因为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消费者被隐藏的心理因素:  1.人们的普遍心理。 2.不同的民族心理。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心理,如中国人含蓄宽容、善忍耐、勤劳勇敢,而美国人则粗犷、直率、喜欢冒险;白色在西方人眼里是纯洁的象征,但在我国则更多地表示哀伤;熊猫为日本人所喜爱,而阿拉伯人非常忌讳。 3.特殊群体心理。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特殊群体,如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知识分子群体等,这些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心理特征。 4.热点效应。消费者对于热点有一种极大的关心,因此营销计划或者推销策略就必须考虑到热点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第3节 新时代的消费心理对营销产生的影响  人们一般都认为成功的营销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广告宣传以及营销人员的营销技巧等,但却往往忽视了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因素。许多企业与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到消费者心理,而使看似巧妙周详的营销策划功亏一篑。 例如中国“红豆”服装企业集团在海外的企业名称译作"Love Seed"而不是直译的"Red Seed",这个名字的变换很好地将该企业品牌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含义传达给了海外消费者,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常有其深层原因,且这些原因有时是不易被察觉的。由于这些深层原因对商品销售有极大影响,因此要想成功营销,营销人员就必须去探测这种深层原因。

  •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_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 医疗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安定团结的重要手段,也是解除国民后顾之忧从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加强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使这项惠及民生的制度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后,我国参保公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该项制度在更大范围上发挥作用。改革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成为发挥该项制度优越性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浅析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 建议 一、 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位和功能特点 医药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二、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酝酿多年,虽出台过许多改革的版本,但是在现实中还缺乏统一细化的操作规程来保障制度的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还未能实现无缝对接。具体表现为“四难现象”:一是三项制度在待遇设计上没有进行全局统筹规划,缺乏必要的衔接性。二是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3.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正在成为经济社会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类风险表现为参保人的过度消费。第二类风险表现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诱导需求和过度供给。第三类风险表现为医患合谋。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因为机会主义倾向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其后果不仅是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险费用4.到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险预警机制。所谓危机预警机制,是指医疗保险管理方对市场的风险进行监视、分析、评价、推断、预测,根据风险程度事先发出警报信息,提示决策者警惕市场风险,并采取措施对市场风险进行防范。5.随着老龄化水平提高,我国医疗保险、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预计2015年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将比目前提高1岁,达到75岁,到2020年2岁,达到77岁,这将更加凸显看病费用增加的问题。 三、改进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可实施性建议 党的十七大已经确定了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近期医疗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当前重点是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4项制度,从重点保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并做好制度之间的衔接。 1、扩大覆盖面,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主要措施:一是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的基础上,争取2010年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二是推进大学生参保。将新入学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已经参加商业保险的大学生做好衔接,保障其基本医疗。三是加大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参保力度,落实选择参保政策,提高参保率。四是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按照全民医保的目标,探索建立引导各类人员长期参保的机制,减少有病参保、无病退保的“逆向选择”。 2、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主要措施:一是提高封顶线。2010年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高。二是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也要有所提高。同时,考虑均衡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待遇水平,不断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三是进一步降低大病、重病患者个人负担。在规范相应的治疗指南和疾病治疗服务包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解决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患者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四是拓宽保障范围。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力争达到60%)的统筹地区,争取用2-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五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 3、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主要措施:一是从2010年开始编制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预算,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通过编制“赤字预算”等办法,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限期释放过多的结余。二是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2011年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增强基金共济能力。参保人数较少、共济能力差的省区,逐步探索实现省级统筹。三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四是改进支付方式,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2010年选择部分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进行试点,逐步在有条 4、改进医疗保险服务,方便参保群众。主要措施:一是推行直接结算,减少个人垫付医药费用,着力解决参保人员“跑腿”和“垫支”问题。以“一卡通”为重点,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2010年80%的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医保机构与医院直接结算,个人不垫付医药费用。二是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服务。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减少异地就医人数;推进省内联网结算,尽快实现同省跨城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建立区域经办机构协作机制,逐步解决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三是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做到手续简便、流程规范、数据共享,方便广大参保人员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享受待遇。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等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参保人员。 5、配套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零差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一级及以下定点的公立医疗机构,提高门诊医疗费总额控制指标。 (2)健全农村医疗保险服务网,方便农村参保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将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挂钩扶持管理或一体化管理,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就近就医。 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改革成功与否直接 关系到社会保险改革的成败。我们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保守被动。在结合各地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方针,推动我国的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发展。

  • 苏果与家乐福的营销战略(一)_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己成定局,外商纷纷抢摊我国零售市场,使我国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加乐福和苏果营销战略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零售业应采取以下对策:继续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特许经营;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创新经营特色;发展电子商务,为零售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营销战略 低价位 创新 规模 一、 零售业的营销战略 现代零售战略的确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零售商的目标是市场; (2)零售商计划采用的以满足目标市场多采取的方式; (3)零售商为建立起一个长期的竞争优势而制定计划的方式。 零售方式是指零售活动组合(包括商品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定价战略,广告宣传和促销计划,店面设计的方式和可视的商品陈列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选址) 零售商的战略主要考虑零售业两个核心因素:顾客和竞争对手。通过选择一个目标市场,零售商指明他们将要力求满足的是那个消费者群体。通过选择一种零售方式,零售商就决定了他们将用来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零售商活动所构成的整值。 现代零售营销主要有三种模式: 大量营销:适于超市、药店等,可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但由于不搞市场细分,所以不宜长期使用。 集中营销:只针对有限的群体,通过较小的市场细分取得较高的效率。但它过于依赖于消费者偏好,而且比较容易在遇到强大的对手是陷入困境。 差别营销:适于两个或多个有限的群体。 现代零售的基本内容包括很多方面:零售商品策略,零售地点策略,零售促销策略,零售价格策略,零售服务策略,等等。 现代零售营销创新主要有关西至上、服务为本、网络为主、员工优先、共创价值等。 二、国内零售业营销战略 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与挑战,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研究与探索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进行自身改革,调整对策,以适应市场竞争。本文主要从经营组织、经营形式、经营观念三方面探讨了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   零售商业处于市场前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零售商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大中型零售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研究与探索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进行自身改革,调整对策,以适应市场竞争。下面从经营组织、经营形式、经营观念三方面探讨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经营组织不断创新   不同的经营组织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它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社会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价值观念等;三是社会经济体制状况。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也出现了新的经营组织。   (一)“聚合”程度的发展   商业企业在改革中的进化主要有两种典型的过程:一是企业规模由小到大的“聚合”过程,一是企业由大到小的“裂变”过程。在“聚合”过程中,企业的数目减少了,外部交易转化成了内部交易,用企业内的商品流转计划代替市场上的流通环节;在“裂变”过程中,企业的数目增加了,内部交易转化成了外部交易。   (二)国有商业“规模化”经营形式的发展   国有商业企业组织的“聚合”,必然导致企业组织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零售商业规模化的发展形式有以下几种:   1.集团化组织。   近几年来,商业企业集团迅速发展,一些大型商品企业集团相继成立。这种企业集团在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发展多元化经营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集团化组织的优势在于:(1)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经济,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2)降低经营成本;(3)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分散风险;(4)便于交流信息,互通有无;(5)有利于提高知名度。   2.连锁化组织。   连锁店是指众多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零售企业,在核心企业或总部的领导下,采取共同方针,一致行动,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连锁商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七统一”,即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库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商号和统一服务规范。它是一种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其本质是把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商业。它的优势在于比单一商店更容易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规模效益。   3.产销一体化组织。   大型零售企业产销一体化形式,即建立专供本企业零售部门的制造或加工机构和物流中心。这种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流通费用,并根据企业的零售营销策略从事产品开发、独创商标、树立特色、制定价格、广告宣传、促进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系统工程。产销一体化组织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的这些经营目标,是大中型零售企业组织形式的重要趋势。   二、经营形式不断出新   我国零售机构的传统模式是百货商店。近年来,我国零售商业企业采用了一些新的经营形式,如超级市场、专卖店、仓储商店、折扣商店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趋势。   1.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是一种相对规模大、低成本、低毛利、高销售量、自我服务式、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和家庭日用商品的需求的零售组织。超级市场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建立和发展超级市场应注意:(1)开始经营的品种主要应是规范化、标准化、包装容易的工业品,逐渐扩展到易腐、加工复杂的鲜活品;(2)应以中小规模的自选商店为主;(3)市场的位置应设在居民区,而非拥挤的商业区;(4)进一步完善超级市场的场内服务;(5)宜连锁经营,以提高规模效益。   2.仓储商店。   仓储商店是以库为店,库店合一,既是营业场所,又是储存场所的一种经营形式 3. 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功能的核心是集合,它把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商店聚集在一起,把遍布在街头巷尾的服务机构集合在一个建筑物中。它不是一家商店,而是聚集商店的场所。 三、营销观念不断更新   面对销售额增长缓慢或下降的趋势,消费结构多元化、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加剧的形势,大中型零售企业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同时,应该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实力,还要树立现代营销观念,采用现代营销策略,不断提高竞争水平。   1.增强营销意识。目前,已有近半数的企业具有现代市场营销意识,注重事前的市场需求分析,及时调整商品品种、结构,以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   2.扫除营销障碍。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金匮乏;(2)企业缺乏组织有效市场营销活动的人才和技能;(3)传统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企业主要应通过更新观念,采取措施来扫除营销障碍。 3.开展市场营销调研。企业市场调研工作内容很多,可以进行销售预测、商品需求趋势分析、广告效果分析、顾客心理和行为分析、价格变动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各种促销手段效果分析、产品分析渠道分析、环境分析、优势分析等等。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开展市场营销调研的重要意义。   4.采用现代营销战略。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纳入战略管理的轨道上来,运用战略思想统率市场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学的重大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零售企业要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提高适应营销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预测和顺应市场需要,及时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及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制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计划。   综上所述,大中型零售企业只有在经营组织、经营形式和经营观念上不断变化,才能适应改革,适应市场,适应竞争,从而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这正是零售企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 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与实践_工商管理论文

    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而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在日后的工商管理实践中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对MBA教学总体满意度和案例教学满意度都较低。此外,近两年案例教学比重和案例质量有明显提高,影响案例教学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本土化案例比重偏低以及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案例教学开始成为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氛围,提升学生的潜能。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普遍运用案例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如着名的哈佛模式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案例教学的理论根据主要有教师和学员双主体理论、认知建构理论、集体教育理论。迁移理论、信息加工论、教学交往理论、顿悟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开展案例教学的几个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工商管理教学案例的选择 1.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特点,针对MBA层面学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融于案例中,而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针对普通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应在强调知识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画龙点晴,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国情。有人提出管理无国界,一段时间哈佛案例曾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首选,但不考虑国情的管理往往是无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社会环境,针对本国企业编写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场景的需要,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我国工商管理类教学案例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从模仿西方国家已有成果开始,也逐渐地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本土化集例的编写日益得到重视,一些大学纷纷建立自己的管理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更是建立了面向全国的中国管理案例中心,工商管理案例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本土化案例。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主动编写工商管理类案例。相对而言,根据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走访各类机构和组织而自己动手编写的案例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的案例应将现实生活中各经济组织所遇到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以通俗易懂并引入入胜的语言,紧凑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形成故事描述出来,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评价。在案例编写中关键是搜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档案资料,对编写对象的相关人员访谈,直接观察编写案例对象的运行状况。在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时,编写者必须综合比较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阶段进行选择闭。  二、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案例不是老师在课堂上随意举的例子或例题,工商管理案例的运用也是个系统工程,应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透彻分析。  1.教师要理解案例的精髓。教师对案例事实和数据越熟悉,掌握越多的背景状况,在教学中就越主动。工商管理案例的特点是案例对象的直观性和资料数据的客观性,教师可以做到对非自编案例涉及到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或通过其他渠道搜集与其相关的一些最新资料,以增强对案例的理解。会计学、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对象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发展和变化,其财务、会计数据也在不断地延伸,通过获知公司最新数据以拓展案例的讨论空间,完善案例教学内容。除了一些较为经典的案例可以在不断跟踪的基础上连续使用外,教学案例应当定期更新,因为大部分案例中的故事不能说明不同时代的问题,案例中的情节也应赋予时代背景。  2.教师应当在案例进行前使学生有知识上的准备。教学案例中涉及到的~些重要讨论题提前布置,对重点的问题进行识别与分析,对资料与数据进行分类与说明,并制定相应的备选方案,向学生交代案例中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如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案例教学开展前应让学生掌握财务报表的主要构成要素,报表项目的来源及基本的编制方法,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及公式,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案例思考题的方式提出,使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思考问题的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案例中涉及到的单位进行调研或走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3.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案例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将学生事先划分若干小组,针对工商管理案例的不同内容可以按不同的类型来设置,如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可以按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或职位设置小组,小组成员的任务就是代表本部门或职位的利益寻求在组织中的优势地位或将本部门的主张得以贯彻,这种划分方式使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形成统一意见,这种划分容易挑起小组间的争论,但也可能导致小组的部分成员搭蹭车。而在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可以将同一项目赋予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提出自己项目运作的方案,通过老师点评或学生投票方式决定最优方案,项目小组成员都要承担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技术、生产、销售、财务等具体的管理职责,这种划分既有利于促进小组间的竞争,又能够使小组成员人尽其才,各负其责,张扬自我。许多复杂的工商管理案例,没有小组的集体努力,没有组内成员的相互启发、补充、分工协作、鼓励与支持,个人很难分析得好,甚至难以完成,小组本身的管理能使学生学到很多有用的人际关系技巧与组织协调能力。  三、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在实施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学生要根据案例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明确自己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决策者,还是会计主管、生产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研发部经理、生产车间主任等居于贯彻执行决策层的中层领导,还是销售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一线工人等具体操作执行者,不同层级的角色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担负的职责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教p币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为提高案例教学水平,教师自身一方面需要在充分认识管理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克服对案例教学的畏惧感,对案例教学方法多加学习和练习;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和研究领域内多参与企业实践,尽量多地了解企业实际运作的一手资料,从而能够在案例教学中游刃有余。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在实践上无论如何也不如学生,其实不然,只要在某一领域中多调研、多写案例、多做咨询,教师完全可以在某一专门领域内无论在知识、经验和~感觉方面都超过企业家学员。商学院应当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并为教师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应加以传承或需要改进的意见,而对于其他非财务数据则不应过多涉及。为使案例教学有效地进行,教师应从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着手,帮助学生表达和理解,可以通过一些恰当的问句,引导和澄清学生发言。

  • 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点思考及建议(一)_工商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针对个人收入的差距增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征管上问题较严重,个人所得税的地位也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希望对今后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 键 词】税收流失,基尼系数,地下经济, 个人所得 转型期的中国,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现实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税收作为一个财政范畴,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所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公平与效率的大争论中。本文不想从宏观的角度去评说现行税制的优缺点,如何大刀阔斧地全面“革命”,而只想就“个人所得税”这一个号称“征管第一难”的税种,从其发展背景、征管现状及流失原因等多角度做一些分析。 一、背景介绍和开征作用 个人所得税最早是1799年在英国诞生的,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重要的税种。而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在建立时间上相对较晚,而且过程也可谓曲折复杂。 早在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影响下清政府意欲开征个人所得税,且已经拟订出了相应的法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腐朽清政府的同时也阻断了个人所得税的构想。在此后虽有动议但鉴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搁浅状态,直至1936年10月,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条例》才正式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旧的课税制度,在1950年政务院公布的《税收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了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称之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一直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开征。 直到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收入的提高和收入的多元化,我国才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的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这三个税收法规颁布实行后,显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说开辟了财政收入增长的新源泉;调节了个人收入水平,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带来的矛盾;承认了多来源的收入及不同国籍的人员创收,促进了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按照内外两套税制,税政不统一,税负定得不合理,纳税人抵触情绪明显,税务部门征收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于1993.10.31和1999.8.30两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了修正。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开征个人所得税呢?其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究竟有何作用呢? 一、从国家来看,在开放经济中维护了本国的基本权益,增加了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人才的流动明显增多,比如说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其一般是技术型高收入者,我国政府行使税收管辖权,使来自本国的这部分收入不至于完全为他国享用。 二、调节收入差别,缩小相对差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并不是完全按劳分配,除公有制以外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有些是按要素分配,这样使我们的收入绝对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是按累进税率征收的,同时还区分收入来源,这样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甚至是不纳税,使相对收入差距缩小.从而适度缓解了贫富悬殊的矛盾。在税收的使用中也有一部分是补贴救济的,分配结构优化。较好地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 每个税种的设立初衷都是好的,但由于征管上的各种问题存在,实际收到的效果是值得商榷的。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诸多税种中,个人所得税被公认为是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有“征管第一难”,“征的不如花的多”的说法。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GDP、财政收入,各项税收的增长趋势图(1981到1998年统计资料) 税收与财政收入增长关系(见下页图2)

  •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剖析02_工商管理论文

    在蓬勃发展的经济社会,大学生就业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确实有很多苦难。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选择创业有时候也是可以考虑的。也许有人会说,自主创业难啊,第一没有资本,第二没有势力,第三人际关系比较薄弱,做生意没人带等。我们要感谢现在所处于的这个社会,大学生就业难有有网络这个空间,你只需要少量的投资,创业之路这样就可以开始了。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的心理转折,处于心理延续期间,多重价值观、人生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会在哪些心理问题: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二、就业心态问题过度焦虑与急躁,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是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满脑子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击、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工作时,有追悔莫及,甚至毁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三、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喜欢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就算是找到了工作,但又拖着不肯去签合同,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四、攀比与嫉妒,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更有甚者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畸形心态。五、抑郁与逆反,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去求职。六、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于是,一些毕业生把别人的获奖证书、成果证明等造假到在自己的自荐书里,而且自己明明没有当什么干部,也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照着别人的写上,甚至胡编乱造一番,以至有时在用人单位收到的自荐书中一个班竟出现了三四个班长。还有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经过现场实践考核或试用时就马上露出了原形。有的毕业生签约比较早,往往在离毕业半年前或更长时间就落实了单位,这时就容易出现懒散心理,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没有什么可以担心了,应该松口气、歇歇脚了,于是学习没了动力,组织纪律散漫,考试仅仅追求及格,毕业论文只求通过,甚至长期旷课、上网、夜不归宿。还有极少数大学生因此受到学校的处分,严重的甚至被开除或勒令退学,找到的工作也因此丢了,追悔莫及。七、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由于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某些专业、学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各种不满心理,比如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靠自己,就业靠关系”,还有些同学出现了对专业、学校的抱怨、贬低。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还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生理反应。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有的毕业生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慌、消化紊乱、神经衰弱、血压升高、身体酸痛、饮食障碍、失眠。行为与生理反应的失常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就业心理失常的表现,出现这些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或寻求心理医生咨询或帮助。 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诚信问题,有很多大学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帮助指导大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大学生应该在就业时一定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 洋河蓝色经典拓展溧阳市场的策略分析(一)_工商管理论文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之一。在我国有99% 的男性有饮用白酒的历史,有75% 的男性经常饮用白酒,其余的主要是出于身体健康或酒精过敏等因素不饮用白酒。在女性中大约有67% 有饮用白酒的历史,其中有20% 的女性能接受白酒,但不会首选酒精饮料,其余80% 的女性不习惯白酒的口味或不饮用酒精饮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酿酒工业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中期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后期的稳步健康发展三个主要阶段,酒类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进步明显加快,企业内部管理日趋完善,市场营销体制更加灵活。我国酿酒工业在1949年以后的30年里,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饮料酒总产量到1978年只有247万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酿酒行业得到飞速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饮料酒总产量达2833万吨, 比1978 年增加了10.47倍。 今天,中国白酒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最大的产销量而驰名世界。目前,中国白酒年产量已逾700万吨,约占世界烈性酒总产量的40%,居首位。其良好的投资回报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吸引了中外企业界对它的关注和投入,新企业、新品牌、新产品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酒类市场,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随着21 世纪我国加入WTO,中国白酒工业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酒种,将更加向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另一方面,白酒受到了啤酒和果酒的强烈冲击,白酒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生产企业竞争手段多种多样,竞争形式不断翻新。研究和了解白酒消费者的需要及其购买过程是白酒营销成功的基础,通过了解白酒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等可以获得许多有助于满足白酒消费者需要的信息,为白酒目标市场设计有效的营销计划、广告及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1] 本文通过对溧阳白酒市场现状的调研,收集到该市场上消费者的饮酒偏好、购买行为特征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等信息, 从而为洋河蓝色经典拓展溧阳市场的营销策略提供客观的依据。 第一章 我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我国白酒行业的现状 2006年中国白酒行业已开始复兴。2006年1-12月,中国白酒企业共计生白酒39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8.18%,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31.08%,实现利润总额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1%。 当前白酒行业的盈利模式已经完成了由总量增长模式向结构优化模式变迁的过程。现阶段,白酒行业总量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中高档白酒的销量增长较快,低档酒销量逐步减少,行业利润总额增速超过行业收入的增长速度。[2] 1.2我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有大小白酒企业4万余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白酒企业1万余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总体而言,白酒业的当前发展态势是: 1.国家产业政策对白酒制造业的影响较大:国家关于发展酒类企业的指导性意见是: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化,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化,蒸馏酒向酿制酒转化,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化,扶优限劣,保护名牌,促进酿酒业走健康、有序、适度发展之路。 2.总量呈下降趋势: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白酒业已经走过了发展高峰时期,从宏观来看,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如国家对白酒业的限制发展政策,对酒类产销综合治理举措,社会各界推崇饮用啤酒、葡萄酒等低度饮料酒及洋酒,已经对市场形成了较大的分流。从微观来看,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增强。送礼观念的改变,个人投资兴趣分散,供需关系的变化,使消费者对白酒感情温度降低,因此,白酒总量呈下降趋势。 3.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强化:白酒市场的激烈竞争,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不断强化,使得生产企业格外重视品牌的塑造和培养。一些成功的企业首先以质量好、品种包装精良占领市场;其次以统一标识、广告宣传去扩大影响;第三以优质的售后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4.名优酒的数量快速增长:白酒行业中名优酒的企业骨干作用进一步得到确认。这些企业在白酒行业中所占比重虽小,但已成为一个支撑全行业并对行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企业群体。另外,一些老名酒生产企业的经营规模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过去充斥市场的低档质次的白酒将迅速消退。 5.名优酒价格下降:白酒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高价即名牌的观念随着大气候的转变而消逝。让利消费者,让利经销商以及巨额的广告促销费用等,都使白酒平均利润率呈下降态势。目前各大名酒价格都出现向下调价的迹象。可以认为:白酒高价时代已经过去,低价位、大众化的名优酒的时代已经来临。 6.内部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白酒的发展趋势,迫使白酒行业加快内部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度白酒向低度白酒转化。二是白酒向葡萄酒、果酒方面转化。 7.营销手段丰富,观念更新,范围扩大:由于白酒产大于销,和产源头未能有效控制,于是各企业为卖酒而争相拉开广告大战、促销手段大战、商标大战、包装大战等等不一而足。这场大战不光在企业之间展开,而且波及到商业领域,现在有些大酒厂已开始与个体批发商进行合作。对企业来讲,不论开辟什么渠道,只有打开市场、把酒销出去,进而才能谈得上提高质量、保证供应。 8.白酒企业将呈现“少而精”的态势:酒类产销体制的改革和监督管理的强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白酒企业面临开工不足、倒闭、破产、转变的局面,资产重组概念在白酒业愈演愈烈。未来的白酒业将是少数名优酒分割市场的格局,将呈现“少而精”的趋势。 9.企业呈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白酒市场竞争已趋向白热化,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的路子已势在必行。目前的白酒行业,受市场规模支配,逐步从无序向有序转变。优胜劣汰的结果,使白酒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滞销与畅销并存的格局,同行业差距日益拉大。目前,许多名优酒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纷纷组建集团,扩大规模,集约经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3] 中商情报网公司预测到2011年中国白酒市场[包括烈性洋酒]将达到2000亿元的销售规模。预计到2010年中国高档白酒850亿元的市场规模。根据我国消费增长趋势,中商情报网预计2007-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均增速,行业利润将保持 25%左右的平均增速,白酒行业景气继续高位运行。[2]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 2.1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随着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获取或者购买只是这一过程的一个阶段。 2.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消费者行为研究决定了营销策略的制定: 2.2.1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制定大多数营销策略的基础,其实质是将整体市场分为若干子市场,每一子市场的消费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或行为特点,不同子市场的消费者在需求和行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细分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进入的目标市场,并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独特需要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2.2.2市场营销组合 1.新产品开发: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了解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的评价,企业可以据此开发新产品。可以说,消费者调查既是新产品构思的重要来源,也是检验新产品能否被接受和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途径。 2.产品定价:产品定价如果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或与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脱节,再好的产品也难以打开市场。 3.分销渠道的选择:消费者喜欢到哪些地方购物,以及如何购买到本企业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研究了解到。只有了解目标消费者在购物方式和购物地点上的偏好和为什么形成这种偏好,企业在分销渠道选择上的风险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 4.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制定:对消费者行为的透彻了解,也是制定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基础。产品在市场上要获得理想的产品形象,必须作大量的宣传工作。这些宣传活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会对消费者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理解,对消费者学习原理的理解。一句话,只有在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在广告、促销方面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4] 2.3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1.文化因素 对于消费者行为而言,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既广且深,其中尤以本身所处的文化、次文化及社会阶层最为重要。文化是人类欲望与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机构学习而来的一套基本价值观。每个文化都包含了更小的团体所形成的次文化组合,它们提供团体成员更特定的认同对象社会化作用,并对人们造成更直接的影响。人们会依照所得、身分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财富、价值观等变数,将社会中同质性比较高的群体一一划分出来,并依层次高低由上而下排列,这就是社会阶层。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所指的是消费者周围的人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其中以群体、家庭,以及角色地位最为重要。其中群体可分为自身群体、原生群体、间接群体和参考群体。这四个群体中,能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是参考群体,虽然他们本身不在参考群体中。营销人员试图为所有产品找出观念决策人,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营销策略。 3.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也会影响购买者的行为,比如购买者的年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职业、经济情况、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意念等。一个人的职业会影响他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研究不同职业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有助于企业根据消费者群体需求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强市场竞争能力。[5]一个人的经济状况要影响他对产品的选择,所以公司在经营与收入水平相关的产品时,会很注意个人收入、储蓄和利率的变化趋势。如果经济指标预示着衰退,营销者就需要重新设计产品并定价。研究生活方式,可以帮助营销人员了解变化中的消费者的价值观,并弄清它们是如何影响购买行为的。 4.心理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动机、知觉、学习、以及信念和态度等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6] 第三章 洋河蓝色经典溧阳市场上的概述 3.1溧阳地区的概况 溧阳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处长江三角洲,全市总人口778399人,[7] 溧阳市人均收入每月大概在900-1000元。市区主要有一个大型超市大润发,一个中型超市大统华,其余有大约5-6个小型超市。溧阳人好饮,大中小酒店林立,全市大概有三、四百家,但以低档的小酒店、小餐馆为主,高档酒店的比例较低。 3.2洋河蓝色经典酒的概述 洋河蓝色经典的总体特点如下: 产品定位:洋河蓝色经典定位于中高档商务、公务接待,同时满足礼品用酒。 产品特点:在保持洋河传统甜、绵、软、净、香风格的基础上,突出绵柔、淡雅的独特风格。洋河蓝色经典改变了中国白酒以香分型的传统,创立了以口感为主的绵柔型白酒风格。 产品包装:在外包装在设计上突破了白酒包装惯用的红与黄的传统套路,以蓝色为主色调,以金色为辅色,突出了宁静、博大、睿智的丰富内涵,给人一种海天一色、博大王者的艺术享受。 产品诉求: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句话从横向上理解,宽广的、有容乃大的、包容万物的情怀是男人的情怀,从纵向上看,超越时空、雄霸天下的男人梦想是男人的情怀。因此可以说,男人的情怀就是洋河蓝色文化的精妙诉求。也可以说,男人的情怀就是洋河蓝色经典品牌的诉求。 产品文化:洋河蓝色经典被赋予了独特的蓝色文化,蓝色是开放的象征,是时尚的标志,是现代的感觉,是品位的表现;天之高为蓝,海之深为蓝,梦之遥为蓝,这是对洋河蓝色文化的一种演绎,体现了人们对宽广、博大胸怀的追求。正是因为注入了文化与意味,有力地提升了洋河品牌形象。[8] 3.3洋河蓝色经典酒在溧阳市场上的概述 洋河蓝色经典自2003年底面市以来,到2006年,它的系列品牌“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实现了6.78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96亿元,增幅达到了140%,接近了水井坊和国窖1573的销售额,在中国高端白酒阵地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洋河在沿袭传统品牌优势的基础上给了市场一个全新的感受。比如绵柔型的酒水品质诉求、蓝色的差异化包装设计等。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是自身传统优势、创新优势、市场终端重视优势、操作空间优势、价格定位空间优势和市场机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6年,洋河根据白酒终端市场白热化的状况,运用蓝色经典包装的第一眼、品质的第一口、诉求的第一次心灵感应,对消费者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使得洋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目前,洋河蓝色经典已成为溧阳白酒消费的一大品牌。[9]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