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管理学
  • 日本药妆连锁为何难以在中国推广

      在中国,药、妆分属两个不同的行当,懂药的不懂妆,懂妆的不懂药,需要办理的牌照多,主管部门多,中国本土药妆连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的药妆连锁遍地开花且生意红火,却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因为目前的中国还缺乏这种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比如医药分开以及化妆品进入医药零售的渠道。而且这种复合型连锁经销,在中国会遭遇各种各样繁琐的行政障碍。   在日本,药妆店有着很红火的生意。来日本出差或旅游的朋友,几无例外地会去药妆店买些东西带回国。笔者经常被一些在日本药妆店有愉快购物经验的企业家询问,能否把这一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去。笔者每次都不得不回答:虽然国内有人在尝试,但目前隋况下很难简单复制,因为背后机制完全不同。   实际上,药妆连锁并非日本独有,其最初源头是美国的“Drug Store'’(药品连锁)模式。1900年前后,美国开始逐渐实行医药分开,但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也造成老百姓每次生病都需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拿药。   为解决这一不便,在靠近居民区的地方开设药店便成了大势所趋。但药店的运营需要专业资格人士,若薄利则难以维持。于是,便有了在药店中配备销售利润丰厚的化妆品、生活杂货的设想,这便是“药妆连锁”的肇始。可以说,这一模式是对百货连锁营销的一个有益补充,很陕便在体制接近的发达国家中展开,至今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商业模式已非常成熟。日本引进药妆连锁模式始于1970年代,目前已经极为发达,在日本备城市的街头巷尾,药妆连锁可谓是遍地开花。   日本的药妆连锁牌,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域性的,比如,SunDrag、MatsumotoKiyoshi有遍布全国的经销网,但Tomod主攻关东市场,HAC仅在神奈川县内。它们的经销模式都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只是会和厂家合作,实施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季节性促销或打折,形成不多的交替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比价或办购物卡。但这些品牌,都没办法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并非实力问题或意愿问题,而是中日在这一领域的体制迥异。   首先关于医药分开,健康的医疗体系都以此为运营目标,欧美、日本皆不例外。比如在日本,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人诊所都只开处方,买药需要去药店,药店这一块是纯市场化运作。当然,有些药店里不常有的处方药,医院会在严格的监管体制下出售给患者,但比例很小。医保范围内的常用药基本上都可以在药店凭处方购买得到。   日本的药妆店内一般都设有处方药销售点,但这需要注册药剂师资格,且资格证都会挂在墙上公示。销售凭医生处方,买者凭医保卡买药,没有处方,药剂师不会卖药给你,而且药剂师有权质疑、拒绝和举报医生处方,也可根据顾客需求推荐其他非处方药和保健品。   而在中国,药品基本上是在医院销售,且是医疗的重要财源。市场上的―般药店允许卖的处方药极有限,也基本上是由各地方医药总公司垄断供给,并没有充分市场化,店铺内也不需要药剂师专业资格。   其次便是化妆品能否进入医药销售渠道,这一点甚为关键。在药妆连锁模式之前,化妆品基本上是以百货卖场专柜或厂家专卖连锁店的方式,即百货流通商和化妆品厂家的寡头博弈。而药妆模式则是新型的专业流通,还或多或少地能看到制药商寡头们的背后推动。   药妆连锁本来就是贴近大众的中低端路线,于是化妆品销售市场的共存便开始呈现出来:一方面是敞亮鲜光的百货大厦一楼专柜,销售小姐个个标致,推销着高档化妆品;另一方面,遍布城乡的药妆连锁店,仓储超市―般堆满备式化妆品、店员朴素。在这两种销售渠道中,即使是同一款商品,显然药妆店要便宜一些。   说到底,日本药妆连锁模式本身并不新奇。说白了,就是在同一购物空间里,成功地把医药品销售的“专业性”、“可信度”,作为附加价值移花接木到了保健品和化妆品上。这是“药妆连锁”的精髓所在,但这恰恰在中国得不到实现,中国有资格经营医药的各地方医药公司,都没有经验和动力去附带销售化妆品,一般也不具备化妆品销售资格。此外,若在中国推广“药妆”这种复合型连锁经销,会发现它涉及的经营许可分属各个行政体系,会遭遇各种各样繁琐的行政障碍。比如,医药经销归口各地方医药公司,接受药监局管理,化妆品归口工商和质监局等,生活杂货归口工商部门等。若涉及特许经营的商品,则还需要寻找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   那么,在外资药妆店连锁无法进入的情况下,中国能否诞生本土品牌?答案是:能,但会很费劲。要成立一家药妆店是很容易的,比如买下一家医药公司,然后再申请下百货连锁零售牌照,便具备了成立的可能,但在运营时同样存在上面提到的困境。   而且,成立之后如何管理、企划运营呢?这两个行当在中国长期以来都截然分开,懂药的不懂妆,懂妆的不懂药。而且牌照多就意味着主管部门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的药妆连锁”之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正如中国陆续出现了人人网、百度、微博、微信等本土服务来取代类似的海外服务一样,中国出现本土特色的药妆连锁恐怕是早晚的事。这需要时机,也需要在这一领域出现黄光裕式的人物。

  • 北大荒跨界化妆品步步为营

      经过前一年对行业、渠道、消费者的不断摸索,2015年北大荒将在业务升级、渠道布局、网点拓展以及品牌传播等多个维度全面纵深发力   虽然跨界进入化妆品行业不足两年,但是粮食巨头北大荒在这一领域里所走的每一步都格外稳健、扎实并具有创新意识。   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从产品首次面世即进驻到家乐福、大润发等全国大型KA门店,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中心商国做消费者体验日活动,可以说,以创新性营销思维模式为国内化妆品产业带来新气象的北大荒,在化妆品领域里的开局颇为顺利。   而经过前一年对行业、渠道、消费者的不断摸索,2015年北大荒将在业务升级、渠道布局、网点拓展以及品牌传播等多个维度全面纵深发力,给消费者和行业以更多惊喜。   从0开始,2014年北大荒稳扎稳打   创新向来是通过对传统的颠覆而产生,背靠北大荒集团在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强力支撑,北大荒惠美化妆品公司在初涉化妆品行业的过去一年里,根据自己对这一行业的理解,做了许多行业内其他从业者不敢想更不敢尝试的事情。   尤其是去年东北膜样面膜高举高打举办的“消费者奢华体验日”系列活动,硬是将整个行业的营销水准和创新水平拉升几个档次。作为行业新兵,北大荒惠美化妆品公司董事长李海宏一开始就非常明白北大荒切入化妆品行业的最佳路径――通过消费者现场体验,直接让好产品与消费者产生沟通,促进顾客对东北膜样面膜的高度认可。   2014年,东北膜样相继在哈尔滨、沈阳、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举办十数场消费者体验活动,在产品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的同时,北大荒的体验式营销也获得了行业的极大关注和褒扬。   当然,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产品能否真正落地销售是渠道最为关心的话题。2014年,东北膜样一经面世就进入到家乐福、大润发等在内的全国300多家KA门店,这在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市场环境下极其少见,并具有别样意义。   首先,东北膜样是近两三年来第一个首选进驻KA渠道的面膜品牌,这在面膜销售渠道上是绝对大胆的创新;其次,东北膜样是KA渠道中均价最高的,能够给到KA渠道消费者更好的价值感;再者,东北膜样在KA渠道从未进行任何打折促销活动,而是以买赠活动为主,不会对品牌造成伤害;另外,东北膜样坚持在KA门店做小型的体验式营销活动,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北大荒在化妆品行业里的脚踏实地和创新思维也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经销商的关注。其中,主要代理ZA、曼秀雷敦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江苏地区知名代理商――南京宜妆化妆品有限公司就是极具代表的一个。   作为南京宜妆代理的为数不多的本土品牌,其看好北大荒进军化妆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企业背景和品牌运作思路给以代理商极强的合作信心和期望值。   此外,去年北大荒还与新浪、时尚杂志等大众媒体及品观传媒、C2CC等在内的行业媒体展开合作,扩大品牌在消费者和渠道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面发力,2015年北大荒步步为营   通过去年一整年的蓄势蓄力,2015年北大荒已经做足准备全面冲刺。 今年初,北大荒正式宣布战略投资掌声品牌,这是北大荒跨界到化妆品行业后发起的首起并购案例。收购之后,仅面膜品类,北大荒旗下就已拥有东北膜样、掌声两大品牌。当然,北大荒在化妆品领域里的野心不止于此。   据北大荒惠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品牌战略事业部总经理张立透露,除了现有的面贴膜,北大荒还将陆续开发出眼膜、泥膜、冻膜等延伸产品。而在面膜品牌布局上,公司正与欧洲某知名面膜品牌洽谈引入中国市场等相关事宜。   不止是面膜品类,根据北大荒在化妆品领域里的整体业务发展需要,其与韩国国家生命科学院UNOCOS研究所两位国宝级博士专家共同研发的高端儿童护肤品牌H2,或将于今年内上市。届时,北大荒投资11亿建成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100万支的GMPC级别新工厂,也将于10月正式投产。   品牌层面完成布局之后,北大荒今年还将在产品、渠道、消费者体验和品牌传播等方面全面出击。   “今年年初,我们在CS渠道的产品已经全新上市,KA渠道的产品四月底也会全面更新上市。”张立对《化妆品观察》介绍道。当然,先于产品升级的是,北大荒在渠道上的深入布局。   继去年在东北地区和深圳地区的300多家家乐福、大润发等KA门店完成先期进驻之后,目前东北膜样在KA渠道的网点已扩展至天津、上海等地。同时,收购掌声品牌之后,通过品牌组合,掌声品牌也将同期进驻到以上所有KA门店。而今年,北大荒在KA渠道的网点建设任务也已升至1500家。   同时,2015年北大荒已强势进军CS渠道,成效喜人,捷报频传。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华东、华南以及西北地区已经签约10多家当地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知名代理商,包括南京宜妆、福州千妍等区域性龙头代理商。而华北区域也已经开始全面展开深度合作沟通,且均为当地知名代理企业。据悉,在2015年度,北大荒计划在CS渠道拓展终端网点至2000家。而KA和CS渠道之外,北大荒与广州吉之岛、广百、友谊百货等的合作也正在洽谈中。   为了完成上述渠道扩张计划,2015年北大荒还将加大走进百强经销商的活动频次,并积极参加行业各种重要展会。   就在今年3月,北大荒就携旗下东北膜样和掌声品牌参加了美妆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美容展,以展示企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接下来的5月,北大荒还将以极富面膜未来感的展示形象亮相第二十届中国美容博览会。   此外,作为2014年北大荒在产品体验式营销上的升级版,今年北大荒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商业广场、万达影院等场所开展200场大型的消费者体验活动,派送超过1000万片面膜体验装,并通过与20多位美妆达人的深度合作,从消费者、意见领袖、美妆达人、权威媒体等不同角度推动产品和品牌的多层次体验营销,塑造品牌在线上和线下的良好口碑。

  • 谢文坚:上海家化如何逆袭欧洲主流市场

      “虽然现在上海家化海外市场的营业规模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增长潜力大,任何未来的规模和盈利,都需要今天的投入储备。”谢文坚说,上海家化海外拓展今年开始从“一条腿走路”转为“多条腿并进”   刚刚在英国伦敦考察了2个并购标的项目后,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文坚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法国巴黎,参加旗下品牌佰草集的首家海外旗舰店开业。   “上海家化将加速海外拓展的步伐,这其实是去年开始的5年战略的重要部分。”谢文坚对记者表示。“虽然从发展速度和潜力来看,国内市场依然是上海家化最重要的市场,但从战略目标和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海家化要成为国际一流化妆品企业,必须现在逐渐加速对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   加快国际市场布局   佰草集2014年贡献了上海家化近1/3的营收。今年它不但开出了法国旗舰店,实现部分产品法国OEM生产,还计划进入北美市场、海外电商领域和国际免税渠道。   佰草集从2008年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已经通过丝芙兰等渠道合作伙伴进入法国、意大利、德国等的100多个店铺。上海家化副总经理兼佰草集事业部总经理黄震告诉记者:“佰草集以往通过丝芙兰等渠道销售产品是拓展与海外消费者接触沟通的广度,如今在巴黎开设海外旗舰店是拓展与海外消费者互动沟通的深度,在逐渐获得可复制经验后,海外专卖店还将拓展到欧洲其他城市,并且现在的欧洲汇率情况也有利于中国品牌加大投资。”   “如果不考虑新的投入,佰草集海外市场已经实现盈亏平衡。”谢文坚表示,在海外市场上近7年的与丝芙兰等的合作经历,让品牌更加了解欧洲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以及如何采用更好的沟通传播方式与欧洲消费者交流。   更重要的是,进军海外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上海家化对从研发开始,到产品原料品质标准、供应商管理、流程改进等方面的提升,谢文坚举例说,欧盟对化妆品的审批流程和程序非常严格,7年海外征战产品使上海家化在产品引进的种类、节奏和周期上有了很多经验,新产品引入法国市场的周期从此前平均12个月以上逐渐缩短到现在平均不到6个月。   不过,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化妆品品牌,要在世界时尚之都、国际化妆品牌云集的巴黎等欧洲主流城市实现逆袭,取得成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有些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存在“刻板成见”,认为中国产品是低质、低价的代表。   谢文坚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品牌走向世界,特别是消费品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确实存在挑战。“佰草集欧洲销售的部分产品力争今年年内实现在法国OEM生产,并且逐步扩大比例;其次在坚持品牌核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用西方消费者熟知的中国文化符号进行沟通;同时销售团队采用社交媒体等消费者口碑传播等回报率高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   多条腿并进   “虽然现在上海家化海外市场的营业规模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增长潜力大,任何未来的规模和盈利,都需要今天的投入储备。”谢文坚说,加速进入海外市场也是在去年公司制定的上海家化战略目标的一部分。   上海家化最新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335亿元,同比增长193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98亿元,同比增长12.22%。2014年6月,上海家化正式发布了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计划到2018年实现120亿的销售收入。   谢文坚介绍,加速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动作是,今年开始从“一条腿走路”到“多条腿并进”。此前佰草集在海外市场是通过丝芙兰等渠道合作商“一条腿走路”,今年线下渠道除了自建专卖店渠道外,佰草集还进入了进入法国的知名药妆Parashop,并正在与备大国际免税渠道洽谈中;海外线上渠道也将同时加强,包括官网、丝芙兰等渠道合作伙伴官网、第三方电商网站等。   其实上海家化的海外拓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0年前佰草集试水香港市场开专卖店时就曾走过弯路。“当时以为香港消费者会崇尚西方文化,所以在包装和品牌上走了西化道路,标签上甚至找不到任何中国文字和中国元素。”黄震说,佰草集如今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被接受,除了借力丝芙兰等成熟渠道,还因为大打中国中草药文化牌,产品定位差异化,并突出特色文化,使其在众多国外品牌中脱颖而出。   黄震表示,上海家化海外拓展之路依然存在多种挑战,比如国际市场存在差异化,欧洲、美国等竞争环境、消费者喜好、法律法规等都备不相同,要将中国产品和文化带入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国际主流发达国家,让消费者接受中国文化和产品并不容易,上海家化必须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同时也兼顾当地消费者需求。   在海外市场的管理上,另一个挑战就是放权与风险的平衡,曾有跨国公司中国高管经历的谢文坚表示,跨国公司的全球机制在单独的海外市场可能遇到研发、营销等决策缓慢问题,对于上海家化可能同样存在,这也需要其把握平衡,不断积累海外市场经验,逐步提高对国际业务的管理能力。

  • 浅议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的财务管理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事业单位正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体系。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一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尤其是涉及较多财务的广告收入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不利于广电行业的发展。就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的财务管理的现状,本文作了浅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广电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   一、做好广告收入财务管理对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意义   当今社会,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过去广播电视行业一业独大的位置也受到了剧烈的冲击。随着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要想在百花齐放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广播电视行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尤其要加强其广告收入的管理,因为广告收入在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中占据主要来源,所以广告收入的财务管理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关于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及其管理内容、管理过程   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指广播电视行业在进行广告业务销售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广告经过广播电视行业播出后得到的款项、资源以及补偿事物等都输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广告收入。要构成广告收入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广告播放时广告时段的主要报酬(也包括风险)已经被转给买方;二是广告金额的计算要非常可靠;三是在广告收入中,其他与广告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得以很容易的流入。   目前,在广播电视行业比较成熟的广告管理系统已经建立。如为了减少广告收入坏账,广播电视行业对于广告收入一般采取实播实收的方式。对于已拍档但尚未播出的广告,广播电视行业不予确认,不予确认未收款项,也不予确认其为收款但是未播出的广告。   三、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核算意识   因为长久以来,广播电视行业都属于国有资产,所以其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互独立,各自为政,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导致了广告收入财务核算受到了限制。更不利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是,长期以来,这种情况造成广播电视行业的运作缺乏创新,这种情况的存在明显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因为财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做不到有效分离,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也受到了限制。   2.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可以说,企业每个员工的素质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目前,面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竞争局面,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却没有迎头赶上,给广告收入财务管理造成了困扰。为了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更好发展,广告收入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另外,职务晋升制度不够科学,也不足以调动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四、进一步改进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竞争激烈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广电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其现状作一改进:   1.明确流程,熟悉重点,有目的的管理   广电行业广告业务的管理流程有六步,即首先业务员洽谈广告,然后实现广告对策投放与审批、接下来需要财务人员审核合同,并且下订单排期。完成上述步骤后,还需要财务人员对所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并锁定。最后,广告生成播出,串联单上载播出。从上述环节不难看出,在这六个环节中,财务人员的工作两个环节即第三和第五个环节。即便在其它环节中,也需要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比如,第二、四、六环节与最终收款额相对的审核也是由财务人员负责的。只有这几项相对,广告收入核算与管理工作才算完整的完成。   2.进行比较科学的成本核算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传媒业发展迅速,覆盖率与收视率越来越高就是其主要表现。为适应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日益提高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面对相当突出的资金供需矛盾,很显然,依靠财政拨款走出困境是不可能的,要解决自身的经费紧张问题,广电行业必须发挥广播电视的自身优势,以多方增加财源,依靠自己的创收活动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依靠自身优势搞创收。在广播电视行业的经济收入中,广告收入在弥补经费不足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提高其收入的主要途径。广播电视行业通过经营广告,不但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而且,也为为制作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   广电行业属于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认为,事业单位无需进行成本核算。更有人认为广告是自己赚的钱,因此政策应该宽松一些。这种不精打细算的思想作祟,就不注重成本支出的降低,这样就造成了很大浪费,导致资金流失严重。   3.提高广告收入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的人才状况,可以良好地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广电行业来说,广告收入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更是直接影响到广电企业投资的收益。而且随着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的活跃,其对广电行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更是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主动性。要主动改变在旧的财务体制下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的现状,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做好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的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柯慧.如何加强广电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J].企业导报,2014.16.   [2]王柏花.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业,2014.04.   [3]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06.

  • 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通过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

      【摘 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提供决策信息咨询、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管理手段等方式支持企业增加价值,实现组织加强管理、增加利润、降低成本等目标。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如何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并就内部审计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企业管理、利润、成本等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希望能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内部审计;价值;组织目标   目前内部审计的管理目标已经从传统纠错向增加组织价值、实现组织目标转移,具体实践中,围绕该目标展开工作,走出以往发展限制成为了实践重点。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应用内部审计是服务自身经营目标的实现、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管理活动强化内部风险控制,从而促进组织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效的内部审计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不必可少。鉴于内部审计在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方面的诸多优势,通过适当途径与方法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   一、内部审计如何增加组织价值实现组织目标   增加组织价值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审计部门的限制与约束、其他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促使企业实现管理、利润、成本控制等诸多目标,审计部门内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审计工作效能的实现保驾护航,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证之一。   企业组织内部,只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部门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价值链管理理论也认同创造价值的目标在企业中存在的必要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强化内控管理的重要部门,在各个组织管理环节提供各类支持,审计报告的出具为企业经营决策、发展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尤其是在评估事关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实现企业组织目标、增加价值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内部审计与企业组织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才使得二者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审计部门本身还担负着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责任,审计部门对各类组织工作的再控制强化了对其他部门的约束管理作用,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同时可在强化监督、管理作用的同时更好的开展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合作,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制衡、协调合作,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环境,为企业利润、管理、成本控制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支持,为企业增加价值铺平道路。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审计部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够为企业组织工作提供的服务质量,因此,做好专业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培训和技能考核,督促审计人员不断进步,不仅是审计部门更好开展工作的要求,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目标、外部发展目标实现的必然举措,是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需要审计部门加以重视。   二、内部审计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就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而言,想要更好的实现企业增加价值的组织目标,要从转变审计工作观念入手,从制度、工作方法、队伍建设多各方面予以改善,为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具体途径与方法描述如下:   1.转变观念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新时期无论是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都出现了较大改变,围绕增加价值这个目标,审计工作要找准自身新定位,从转变工作观念开始展现出新气象。内部审计工作新定位是企业适应新活动范围、新市场环境、新业务范围的必然选择,审计工作及时作出新调整与新变化意味着未来可更好的发挥审计功能适应企业管理新气象,从而实现成本、利润控制目标,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营造优越的内部环境。企业要围绕增加价值理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等角度出发,走出以往企业财务审计局限,将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都纳入审计工作范畴,建立全新的内部控制体系,配合审计工作将触角延伸到企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经营管理效益。   在新角色与新定位上,企业内部审计要着重突出监督与发展决策参谋两大角色,保持自身在企业内部的独立性。在机构设置上,要独立于已有的财务体系和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增强其监督与约束作用,在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则要避免过度独立化,通过与企业内管理、组织部门的通力合作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价值。须知,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职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在应对解决问题时必须从企业内部角度出发,无论是审计机构的工作设置、员工的专业素质、部门职责等都要逐步走上职业化道路,确保其可最大限度发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2.制度创新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制度上夯实基础,积极实践创新,通过应用新的审计方法与审计模式为企业管理服务。现代企业管理上提倡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本身也必须走上制度化道路,由此才能够结合企业近期、远期发展战略围绕审计工作要求与目标制定可行性较强的制度规范,从内容、程序、范围、方法、责任、目标多个范畴进行明确管理约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具有高落实度的专业审计体系。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循序渐进的管理实践工作形成领导、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的高效运行体系,保证内部审计的权责一致,内部各部门的协调统一。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内部审计报告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审计工作的灵活性与机动性,须知企业内部管理时经常会遭遇意外情况,过度循规蹈矩会导致审计工作滞后,对于及时发现、揭露、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十分不利,因此制度化建设同时要留有灵活操作的余地,允许审计部门不限时间、地点等约束开展审计活动。对于审计工作的成果要及时与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接入,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范畴,推动审计工作一体化,提升信息情报的搜查与共享能力,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一体化管理。至于审计方法创新方面,要抓住审计工作核心环节,对审计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包,做好审计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配合创新方法与途径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外部市场环境动态等,为企业采购、招标工作等提供高效服务。   3.审计成果应用   审计工作的成果是企业增加价值的关键落脚点,是评估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效应对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因此对审计成果的应用要全面、科学,将成果纳入全面科学管理范畴,及时分析企业管理问题成因、表现,并出台针对性解决对策。尤其是涉及企业发展管理风险方面,要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合作建立专门的企业发展风险识别库,通过不断的补充进行完善,追踪汇总风险问题的解决情况,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另外还要完善信息的共享与开发机制,提升企业各部门应对、处理、防控风险的能力,将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效果进行量化,配合审计绩效体系全面展开各项工作。要将审计绩效体系与企业财务、内控等制度进行挂钩,通过全面、科学的量化评价解决发展问题,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向着更为优质的方向前进。   4.审计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因此做好审计人员培养、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审计人员作为落实审计工作的要素,本身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直接关系打破审计目标实现及执行情况,因此从强化内部审计效果角度而言,审计队伍就必须结合企业工作实际需求,定期进行理论实践的考核与培训,拓宽人才纳入、培训渠道,推动人才结构的多元化建设,建立专业梯队,通过岗位练兵、老带新、考察学习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工作人员含金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发展决策信息咨询,有助于改善管理、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过从观念、制度、审计成果应用、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为企业增加价值提供支持,有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进步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根英.关于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价值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4):173-174.   [2]邓永芳.加强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探析[J].财经界,2010(6): 207-208.   [3]苏莉萍.浅议如何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增加者[J].价值工程,2014(33):172-173.   [4]王会金,唐厚燕.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转变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讨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8(12):57-61.   [5]宋冰洁,章道云,邓青.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增加企业价值[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6):180-181.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新的改革形式。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纳税人,属于国家的财政拨款项目。这样就必须要对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制定出一套财务管理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对策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其大部分的资金渠道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拨款的形式得来,小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自己的盈利收入,经济业务基本没有。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与内部控制就非常的薄弱,得不到广大的经济与社会学者的关注,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常见问题   1.财务管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的薄弱。虽然,自从国家实行了政府统一集中采购制度后,事业单位的财务资产的采购工作有了改观,但是其财务的内部管理上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改善。比如,新增的财政收入没有按时入账,财务管理的责任不清晰,这些都是造成财产流失和挪用产生的原因。   2.费用难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经费的支出严重的缺乏管理,没有一定的指标做参考。尤其是招待费、交通费用等难以进行控制,加上缺乏相应的监督。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里一般都是采用实报实销的方法,单位规定只要有人给工作人员签字,财务部门就会一分不少的进行报销,这是滋生出浪费和公款挪用的最大原因,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控制相当不利。还有费用票据的管理也没有什么依据,也没有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报账,常出现迟报活多报的情况,这会给财务入账带来困难。   3.预算控制不强   虽然,最近几年各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也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策略,但总体来讲预算的控制还是有一定的提高的。可是,这还不够,比如对预算整体的把握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对预算的计划和策略相对还是简单了点,针对预算提出的计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4.会计人员素质低   行政事业单位在招收会计人员时,没有重视对个人素质的要求,甚至有些还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也没有进行上岗前的专业知识培训,有些会计人员在工作时对相关规定视而不见,最终导致财务报表出现了错误,从而因会计人员的素质导致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1.加强国家相关法律建设   国家要加强并加快与之相关的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之处,并从法律的视角去保障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会计法》中虽规定了财会监管的范围,也规定了具体的权限,可是处罚力度不够。所以,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并加大与处罚力度。一旦出现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就必须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对违法乱纪份子严加惩罚。   2.财务管理责任制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责任人不清晰的情况,有些单位虽然有口头上指定相关负责人,可是只要财务上出现来的问题,大家还是会相互推卸责任。因此,应该尽早实行财务管理责任到个人的制度,并且要白纸黑字大会上公布出责任人。不仅如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应该要注意讲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去,加大各单位部门责任人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以免出现问题时,各个单位部门都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情况再次发生。   3.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的业务水平会给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还有在单位用人上事业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懂得避嫌。通过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从而达到执行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并要逐渐地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塑造其诚信的品质。   4.建立健全的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的制度来让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形成相互制约,并相互监督的关系,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又必须讲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去。然后再建立一个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非常好的人员,除了口头上的表扬与鼓励之外,还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做奖励,从而增加职员工作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滥用职权的人员,必须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在物质上进行适当的惩罚。使得职员的工作方式能得向着好的一面进行改变,是每个职员都能参与到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监督工作中来,以便于让事业单位的财务使用更加具有合理性。   四、结语   总之,国家要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就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将财务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行政事业单位也应注意本单位财务人员的从业资质是否合格,只有这样行政事业单位才能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惠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J].内控与审计,2013(8):60   [2]武燕.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150   [3]吴先成.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内部控制,2012(10):116

  •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观念的创新和发展

      【摘 要】现阶段,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此阶段成立的公司财务在许多方面都上却有较多的不适应性,例如公司财务、财务目标等。因此,必须对企业财务观念的创新以及发展加大重视力度。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观念;创新   一、创新财务观念的分析   1.对泛财务资源观念的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知识经济,其能够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变化,使资源的内容得以丰富。对于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必须采取一定措施,确立“泛资源”的财务观念。所谓泛资源,就是延伸了传统的财务资源概念,按照形态进行划分,能够分为两大类,硬财务资源以及软财务资源。而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就是硬财务资源属于客观存在的一种有形资源,能够被企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传统的财务资源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而软财务资源则不同,其是一种将智力作为基础的资源形式,使无法看见的无形资源,知识资源以及时间资源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   2.融智大于融资   一般情况下,软资源能直接影响硬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此种作用也能够反应整个泛资源系统的情况。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软硬资源的关系就会突显出来。知识经济能够对战略性资源进行作用,使其向创新能力转化。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就是软资源以及知识资源。基于此方面,企业就应该将软资源放在理财的第一位,借助资金合理的运转,对软资源进行培育以及扩张,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得以优化,从而更能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   3.对人本财务观念的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对人本管理加大重视力度。因为人能够对企业中的任何一项活动进行发起、操作以及控制,活动的完成情况受到人的知识以及智慧、努力程度的直接影响,所以,在财务的管理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本财务观念”进行贯彻落实,首先,将人力资源的投资进行加大,从而使企业领导以及员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在企业应该贯彻落实财务分层管理以及全员财务管理制度,将民主式以及参与式的财务管理贯彻落实,从而使企业员工对财务的参与意识得以增强;第三,对软资源投资需要进一步加大,以使企业文化得到有效培育,营造较为良好的环境。   二、创新财务目标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财务目标就是借助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其的利用能够得到优化。其中,有三个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第一,需要配置什么资源;第二,资源配置的对象是谁;第三,对配置优化情况如何辨别。以下对财务目标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   1.对财务资源配置的分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了硬财务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价值,在硬资源不断降低的同时,人们对软资源的重视力度在不断的加大,其的作用以及相对价值也在不断的提高。由此,对于企业的理财,应该对硬财务资源在整个泛资源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尊重,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软财务资源的战略作用进行重视,并做好硬资源的调控工作。   2.对财务资源的配置主体进行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成为了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而不再仅仅是股东具有决定的掌控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利益的要求也会存在不同,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希望能够最大化的增值资本;对于员工来说,其希望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工资;对于政府来说,社会共享是其对企业的期望;对于公众来说,社会经济责任以及最大化绩效是其的期望。企业在进行理财时,需要对各方的利益以及财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对其进行兼顾,最终将财务的目标进行定位,不但使出资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还能够使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得到满足,从而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使企业的财务得到可持续发展。   3.对财务资源配置规则的分析   在配置、开发、利用以及分配财务资源上,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使公平以及效率达到统一。但是,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仍无法做到兼顾这两个方面,如果对效率进行重视,就会忽略公平,如对公平进行重视,就会牺牲效率。在配置财务资源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人、经济、资源以及环境规则,在对此方面进行考虑的同时,还需要将其进行划分。而缺少资源配置规则的情况下,就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分析财务治理机构创新的重要性   财务治理权的配置是整个企业治理的核心所在,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所以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   1.财务治理需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具备参与企财务治理的权利和资格,这项原则主要通过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结构来贯彻落实,特别是允许债权人、利益工等这些第一利益相关的人员参与到采取治理结构和分层管理中去。我国企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和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就是银行,因此,企业在设计财务治理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对银行参与给予高度重视。   2.重要财务控制权由人力资本最大者掌控   虽然利益相关者拥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参与权,但这并不能证明需要将控制权平分,最重要的财务控制权还是需要掌握在经营经营者的手中。企业经营者经过了“财务资本最大者”向“人资本最大者”的过度,这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是具有一致性的。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观念的创新以及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财务公司需要不断的改革、发展、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成为同行业中的引导者和领头军。本文旨在探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观念的创新和发展,以此希望为财务公司的不断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颜莹莹.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观念的创新[J].财经界,2014,(18):162-163   [2]王均刚.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当代经济,2012,(1):16-17

  • 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摘 要】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其差别性也相对较大。在实现两者分离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难题。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介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   会计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从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上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相对比较常见的工作类型。这两者在实际的工作中相辅相成,共同对会计工作进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管理水平不相符,缺乏统一规范等现象,要想达到适度分离的状态会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存在的问题   1.税收征管和会计核算管理不相符   税法要求和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较多的不一致的地方。会计核算所得的利润率和应该缴纳的税率之间也有很多差异性较大的项目。从某种情况上说,严重地影响到所得税的清缴工作。久而久之,企业的管理难度大,复杂性强,给相关的税务或者是会计核算部门都造成严重的压力。在这一环境下,企业作为经济受益者,会出现偷税漏税或者是逃税的现象。所以说,工作进展程度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缺乏统一规范的核算文本   从这一方面上看,会计准则和制度对税制的改革和优化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而且在税收方面,会计核算通过所缴纳的税金可以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规定,并且税制改革过程汇总还会出现复杂多样的不同税种。每一种税种的制定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完成。所以说,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就比较明确,会计核算方法需要以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即使如此,在实际的税款缴纳的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差错的现象。   3.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人员缺乏监督   从这一点上看,税务部门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方式主要是以培训和考核等方式为主,税务机关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除了公告或者是税法宣传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方式,所以说,监督管理模式比较简单,很难从根本上发现具体的问题。另外,会计核算人员也无法全面地了解到税务会计的具体核算方式,工作受到严重地阻碍。   4.税法对财务制度和税收的调控匹配程度不高   我国现象的财务制度不进行统一的核算,但是对企业的税法的相关条例还是会采取统一的制度来执行。所以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达到一种和预期的目的不相符的效果。可见对相应条款的准确应用和宏观调控之间存在着电影的不匹配现象。   二、确定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可见,政府进行税收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获得经济效益。但是,从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上看,两者走向分离的状态是必然的。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市场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改进完善。进行税制改革或者是财务工作的改革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在确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适度分离的原则来进行。这种适度分离主要是在不损害亏阿基制度和税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协调发展的方式来缩短距离。但是二者之间的距离是比较客观的,不能任意地进行夸大。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可以积极地借鉴其他国家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原理,对本国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进行明确。   三、确立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湿度分离模式的途径1.改进企业会计制度   从企业的会计制度方面上看,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够健全,很多制度和体制都没有进行高度优化。而且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还会出现严重的舞弊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是工程资产等都应该进行改进和完善。可见,对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改进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贿赂和违法行为的出现,还可以明确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另外,还可以高效的处理部分经济损失或者是营业外支出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对企业的投资者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各种违法乱纪或者是企业不负责的现象。   2.改进企业所得税制度   从这一方面上看,我国政府主要是根据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实现着。者的高效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所得税之间的差异会出现一定的减少现象,并且还会最终消除。在全国的范围内对所得税进行具体地统一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给你做内容。所得税的改革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其发展方向,税制的改革还需要扣除相关的项目。而且,对于一些可以禁止的项目来说要进行严格地限制,尽量地简化。   3.改进税务会计核算基础   企业在选择计税基础上,一方面要考虑到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和税款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则要保证前后各期的税务处理方法保持一贯性。   4.建立统一的税收会计桥牌规范和组织机构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税收会计核算方法的相对稳定。税务会计资料来源于财计,运用的仍然是财务会计的基础方法,会计桥牌仍然要遵循会计准则。因此,税务会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财务会计凭证和账簿完成的。   四、总结   本文对当前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和分离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进而优化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马艳荣.浅析我国锐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问题田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2]周亚蕊.谈锐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田会计之友,2010(6)   [3]童锦治,介彬彬.所得锐会计模式国际实践与我国的选择田税务研究,2011(2)

  • 试析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优化策略

      【摘 要】国家财政虽然仍旧对事业单位提供财政保障,但事业单位运行以及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已经不可能再全都依靠国家财政的保障与支持,面向市场、自主创造经济效益几乎成为其唯一选择和出路。加之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管理在工作过程中也逐渐显露种种问题,作为会计水平提升主要推力之一的内控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   一、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监督机制   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检查机制,能够有效应对风险和防范风险,维护单位良好发展秩序。比如,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推广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稽查、监督工作的力度和频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力成本投入价值,提高稽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实现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为确保稽核人员能充分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其筛选应优先选择熟悉行业规范和法律规定,且从业多年的人员,全面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此外,定期组织在岗稽核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推动员工更积极、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针对条件成熟的单位还可组建一支专门的会计专家稽核团队,加快技术创新研究,不断优化监督检查流程,建立一个上下联动、权责明确的监督体系。以最快速度、最优资源构建出完善的监督工作网络体系,确保财务各环节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加快单位内控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进程   对内部财务内控队伍的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责任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异的会计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并将其与基本福利制度挂钩,集合多面共促的举措,提高全体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比如,在岗位任用筛选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能者上”的原则,择优录取具备较高人格魅力,组织能力强,且精通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但凡录用者,还应对其设定适当的实习期以考察实践工作表现,并进行适当的调岗轮班任职,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教育培训,对在岗人员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财会队伍整体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积极转变与创新,试行“单位化”财务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单位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方向,加之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在财务核算存在广泛的共性基础,所以针对两者的交叉核算也是完全可行的。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其作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除却自身经营演出节目收入之外,还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可见,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此外,2012年出台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也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作出了最新规定,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引入折旧”等相关概念,新概念的界定无疑也是进一步加大了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准则的紧密联系,同时体现出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准则间趋于统一的背景与趋势。   四、着眼于单位实际,制定相符的内控管理制度规范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全面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适应性转变与创新也成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事业单位既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也要严格地遵照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开展工作,不断地将科学化管理模式、科学化引导理念带入实际工作中,既要勇于面对市场,也要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市场经营活动制定合理规范的财务制度,制定严谨且具可行性的审查制度、检查制度、理财制度等,并使自身发展与之改革相适应是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五、加强单位财务部门现行专项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   加强财务各个环节的程序控制工作和日常工作审查,杜绝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认真贯彻执行各项会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确保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操作。同时,对会计工作重点岗位和工作环节采取严格管控,部分条件成熟的单位还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各种工作进行轮流换班,使得内控管理工作能够长期处于被检查和监督的状态之下,及时识别出各种会计风险。此外,在财务核算工作方面,必须将现金与有价单证分开,并在此岗位安排不同的人员轮值,款项的支付与账簿的记载工作必须依据有效且真实的凭证,且经专人审核。全面强化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保障机制,落实会计岗位工作的责任制度,将各个环节进行细分,将每一工作落实到具体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可“顺藤摸瓜”直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结语   身处经济发展新形势之下,相当大比例的事业单位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部分事业单位改制成为面向市场的单位性经营组织,还有部分则实行了事业管理与运行的财务分离制。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与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已显现出难以适应的疲态,实施革新之举迫在眉睫。上述建议仍有不全之处,仍需要广大财务工作者不断实践、反复探索,为财务内控事业有序发展提供后备支撑。   参考文献:   [1]孔祥永.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浅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2]许丹丹,王丽娟.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3]王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及设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2   [4]冯文文.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企业研究,2011(22)

  • 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益保护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利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教育机制;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现状   近年来,数量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同时也导致留守儿童人数的增加。截至2010年6月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①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不得不关注一个社会群体,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区域面临的问题更加明显。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但就我国目前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基本生存都很难保证,何谈其他权益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利实现现状如下:   1、生存权现状   目前农村绝大多数家庭至少有一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是和自己祖父母辈或者其他亲属一起生活,部分留守儿童甚至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其生活起居、饮食、患病等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与正常家庭孩子的差距甚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完全自理”,还有来自外界的排挤、歧视,甚至是溺水、触电、自杀、车祸、外界人身伤害、奸幼等各种悲剧屡见报端,[1]其生命健康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2、身心发展、受教育权现状   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2010年第六批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各年龄阶段所占比例:学龄前(0―5周岁)为38.7%;小学学龄(6―11周岁)占32.01%;初中学龄(12―14周岁)占16.30%;大龄(15―17周岁)占13.32%。[2]接受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但是诸多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监管缺乏、年龄所限导致的对教育认识不足而厌学、辍学,有可能造成其一生将与其父母同样的命运:达到一定年龄只能外出打工,再次成为“穷二代”。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教师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及情感精神上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导致其“随性发展”、性格内向、孤僻、内心自卑等,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是导致我国未成年违法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性。   3、受保护权现状   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歧视、被人身侵权、暴力、自杀,甚至被诱拐、贩卖等事件的曝光表明作为父母不在身边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享有的受保护的基本权利都很难得到保障,更别说身心健康、受教育权益的实现。父母不在身边,很多时候政策于他们而言显得苍白而无力。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受监护权并未完全得到实现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委托监护、无人监护四种情形。   (1)单亲监护   单亲监护,是指父母双方其中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方式。我国《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负有对孩子监护的义务。由于父母亲自身所受教育及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对孩子教育不重视,有的家庭甚至存在对留守儿童虐待的现象。据调查,由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高达5.12%,由母亲监护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3.13%。③单亲监护模式下,儿童从小就缺乏父母一方的关爱,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2)隔代监护   隔代监护,是指父母均外出务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对留守儿童照顾的一种监护方式。截止2010年,我国由祖父母辈单独监护的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3.11%,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从未上过学。④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存在明显的“养”而不“教”,受教育权并未完全得到保障。祖父母辈对孩子过于溺爱,注重对孩子的养育而忽视对其在思想观念、行为发展方面的管制和约束,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程度不高,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念偏差、品性变坏,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隔代监护中祖父母辈由于年龄差异和自身对孩子教育观念的限制,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意识来加强对孩子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塑造。其次,长期脱离双亲的监护,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阶段缺乏最基本的亲情关爱,身心健康发展不健全。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里发展异常、性格孤僻,严重的有自闭症、孤独症等,留守儿童的健康权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3)委托监护   委托监护,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将孩子委托亲友或有关部门代为照顾的一种监护方式。目前,委托监护是一种解决留守儿童基本权利保障的较为有效的监护方式,但是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委托监护制度,受托人对被监护人的监护仍然基于亲友间的互相照顾的道德观念,很难将自身受委托的义务落到实处,重“养”而轻“教”。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委托监护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受托人监护义务履行不当时的责任承担不明确(或者几乎无责任承担一说)而导致其懈怠履行监护责任。于留守儿童本身而言,由于身处另外一个家庭,如果受托人疏于对其心里健康的引导,其很可能受到来自家庭的排挤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小感受不到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4)同辈监护或者无人监护   同辈监护,是指父母双亲均外出务工没有祖父母辈,而由年长兄姐对年幼留守儿童照顾的监护方式。首先,部分家庭往往监护人也是未成年,自己是留守儿童的同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加重生活负担,这样的监护方式等同于无人监护。并且从小就有一种被父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都存在问题。其次,对于由成年兄姐监护的留守儿童而言,其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比未成年兄姐的监护更有保障,但是仍然比不上双亲监护。   2、农村教育机制不健全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就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而言,两者似乎都不太乐观。首先,家庭教育几乎不存在。单亲监护模式下,父母一方对孩子的教育相对乐观一点;隔代监护往往“养”而不“教”;委托监护重“养”而轻“教”;无人监护模式无“养”而无“教”。其次,学校教育并未得到有效开展。一方面,固定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留守儿童虽能按照规定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其入学后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监督和照顾,且自身对于接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的留守儿童辍学率较高、学习状态不佳,甚至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参与不良青年社会群体、沾染不良社会行为等,国家教育的初衷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很难实现。另一方面,流动的儿童的义务教育也存在极大问题。现有教育机制的二元分割性,导致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很大的歧视,这也是导致父母将孩子留在农村不愿带进城的原因之一。[3]以大众化为主的教育,忽视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及教育家庭背景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农村进入城市的儿童也未能很好的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   3、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针对性措施   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并非千篇一律,由于地域、家庭、父母亲受教育水平等不同,留守儿童的生活、受教育情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待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必须考虑到该群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缺少专门投身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人才。现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方式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关爱等,而真正缺乏的是一些实际投身到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照护、学校教育、心里关怀的高素质的人群,只有这些“一线”人员的存在才能真实了解和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将国家对留守儿童的福利政策落到实处。   4、缺少一个整体的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社会环境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背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年轻人均外出打工,剩下的只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没有一个对留守儿童关爱的整体社会环境。很多农村甚至出现留守儿童要照顾年迈祖父母的现象,从小就承担着很重的家庭负担,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对于很多年幼的儿童其所承受的负担与其年龄阶段应该体验的经历是不相符合的。   三、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完善   如果我国法律赋予的留守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切实保护,不仅对于留守儿童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不利,而且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恶化、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因此,对这一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不容小觑,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   留守儿童监护权的实现,是保障其享有健康生命、接受教育权的基础,就我国目前对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各种监护模式下监护主体的监护责任。目前农村中对孩子的监护观念普遍基于传统的道德伦理,绝大多数监护人(包括隔代监护人、委托监护人)意识不到对留守儿童监护是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加之监护义务履行不当时的责任追究不健全,往往只停留于留守儿童吃饱穿暖,其他方面则任由发展。因此,强化各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增强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的法律意识,将有助于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其次,完善我国现有的委托监护制度,制定专门针对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法规。双亲外出时,相对于隔代监护下的“养”而不“教”、无人监护模式“自由发展”,委托监护模式是在现有监护模式下对留守儿童的一种较为有利的监护模式。监护人是接受委托的亲友或者有关部门,不仅能保障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问题,而且代沟较小,更容易照顾到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和对受教育的监督。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现有的委托监护制度,明确我国委托监护的主体、权利、义务及责任追究机制。   最后,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监督机制。[4]由政府专门设立的留守儿童办公室根据所登记的留守儿童留守、委托监护的现状,定期对被委托监护的留守儿童进行家庭走访,并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委托监护不到位的受托人进行批评教育,发现有虐待、暴力倾向的受托人,应该及时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或者将留守儿童转移至政府有关部门的监护。   2、农村教育机制的变革   对于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一般情况无论是哪种调查,都表明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5]因此,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共同面临的问题,农村教育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完善:首先,学校应该设立有关的心里健康、安全保护、法律常识等教育课程。注重对其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其次,鼓励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尤其是对于那些以达到一定年龄的无事可做的辍学留守儿童,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技能,可以增加其就业机会、改变游手好闲的现状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其走向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最后,完善各个阶段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度。对那些脱离父母亲生活的留守儿童,寄宿学校相对来说比其在校外身心健康更有保障,增强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升其归属感。   3、加强政府政策的针对性,强化社会保障功能   政府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之间差异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的留守儿童群体制定有争对性的支持政策,做到具体政策解决具体问题。   首先,政策上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给予照顾。一方面,资金支持。农村儿童留守的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国家要在一定层次上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受教育权的实现给予不同层次的补助。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愿意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做出贡献的“一线”人才,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的实现。其次,设立专门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可以设立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留守儿童办公室”,其职责包括:(1)对本地区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数量、家庭情况、留守的方式)进行登记和掌握,便于对不同层次的留守儿童做出不同的支持;(2)该机构成员要对国家关于留守儿童的帮助和扶持政策一家一户落实到位;(3)定期对所辖区域的留守儿童召集,并组织相关的心里健康、法律常识等有益身心的教育活动。最后,增加农村的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内部团结,增强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的“互助共济,互相帮扶”的观念。充分利用农村的社会资源,政府在政策、资金上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号召村民积极投入一些村办企业、个体创业户、乡镇企业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和谐的一个措施,可以减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4、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问题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对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将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留守儿童被侵权或者侵权事件的发生。首先,呼吁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和关注。一方面,高校志愿者和专门的儿童保护基金组织的参与,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发挥现代网络的作用,由专门负责对留守儿童服务的机构建立相关的募捐网站,借用网络资源、通过网上募捐的方式,号召全社会成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其次,改善不良农村生活环境。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严格禁止未成年留守儿童的进入。另一方面,乡村社区应该多加强对社区成员的法制教育、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减少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努力为留守儿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而长期的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如何使得留守儿童“不留守”,改善农村现状,增加农民收入。笔者以上论述的出发点在于对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希望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注解:   ①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②近年来,在青少年违法犯罪分子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接近20%,部分地区甚至多达50%。足以显示,真正落实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的重要性。数据参见:安徽省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课题组:《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及法律对策研究》,青少年保护,2007年第3期。   ③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里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④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里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袁峰,崔春:《农村留守儿童全力保障初探》,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2期。   [2]杜进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东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3]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1期第147-148页。   [4]王琬:《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社会监护援助体系研究》,湖北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5]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42页。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