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论文范文
  •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关注,面对着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和对学业加重、人际关系交往、升学就业的问题以及青春期的烦恼等问题的困扰,影响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其是部分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习心理问题职业教育阶段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学习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要活动。但是,他们在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学习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2)学习方法不得当。部分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 (3)学习焦虑现象普遍。许多学生在学习上自我认知水平低,对学习缺乏自信,对有些学科和课程的学习及考试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 (二)情感心理问题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2岁。随着生理的性成熟,心理上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情绪敏感、不稳定、不协调,存在着生理的迅速发育与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遇事易兴奋、激动或愤怒、悲观。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成绩不佳的原因是在中学中早恋引起的。产生这些情感心理问题的学生,一方面也明白早恋对其学习的不良影响,但是又难以抗拒人的自然本性,因此,有时会有一种罪恶感,这种感觉如走入极端,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高职生业余上网的时间要多些,而由于现今网络管理问题的偏差,网络中到处充斥着有关性的问题。高职生渴望获得有关心理卫生特别是性心理卫生知识,但由于受年龄限制,他们往往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还有不少同学,远离故乡,倍感孤单,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压力,忽略了对异性的交往,进入高校后就可能出现一种情感的进发。 (三)人际交往与自我认识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其一是内敛而自我封闭;其二是外倾而精于事故。有自卑感的人在交往中的表现往往缺乏自信,认为交往能力不强,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进人高职院校学习,与一些学生的理想相去甚远,他们在内心中认为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同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为专科层次,就业与升学深造的空间都有较多局限,这更加深了他们的失落感。此外,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成绩不理想,因而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加之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其期望值又相对较低,自然导致他们一种自卑心理。另外家境贫困、外貌特征等因素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感。 (四)择业、就业的心理问题对高职生的各种调查显示,他们的最大压力突出地表现在对未来的就业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的工作信心不足,尤其是毕业前夕,许多学生并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许多高职学生对目前的市场调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尚未适应,加之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得本无优势而言的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上困难重重,倍感个人前途渺茫,信心丧失,甚至有些害怕走向工作岗位。当前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择业中角色错位,期望值较高,但缺乏竞争能力;择业价值观模糊,自我价值实现愿望较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择业心态失衡,就业中急躁盲动,缺乏主见。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归因分析 (一)求医心理由于升学、考试、就业、人际交往等各种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存在或多或少的紧张与焦虑感。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这种紧张、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失眠、多梦、心悸,严重的会造成神经衰弱,性格孤僻,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此种情形肯定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很多的大学生知道自己面临这样的问题或困境,所以急需通过帮助加以解决,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无疑是他们摆脱难题、寻求解脱的一种方式,因此许多学生抱着此种目的与希望选修心理健康课程。 (二)探究与好奇心理对心理学本身感兴趣,对心理学到底涉及哪些相关内容抱着听听看的想法,想通过此探究人的心理;加深对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认知程度,有的学生甚至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加深对心理学的认识。更有学生跃跃欲试,努力考取心理学的研究生,达到进一步深入研究心理学的目的。 (三)实用心理8O年代中后期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这种局面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沟通,不善交流。这些性格特征在大学之前紧张的应试学习所隐盖,到了大学阶段,学习已不是主要任务,而相反在初中、高中被忽视的东西反而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这也是大学生选修心理课程的原因之一。 (四)应景心理在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认为其他课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不上课也是无聊,而且无处可去,所以随便选修一门课程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顺便修几个学分,这也是一部分学生的心理。 三、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对策 (一)采用案例教学,带动学生积极性心理选修课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本来选修课对很多学生来讲只是抱着试试听的想法与态度来参与的,如果只是单纯、刻板的谈理论的东西,除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之外,更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 在教学方法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切忌为了达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满堂灌和一言堂。在对湖北经济学院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2%的学生喜欢案例教学,25%的学生喜欢各种专题讨论,15%的学生喜欢行为训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采用讲授、测试、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演讲、辩论、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得到学生高度评价。中国矿业大学在实践中总结出1+5教学法,即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学年论文教学法,也获得学生的高度评价,课程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因此,在心理选修课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选择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分析,最好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参加案例模拟,既能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又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更多关注特困生的心理压力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有10%的学生是经济特困生。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学校不可忽视的心理弱势群体,他们在学校中既面临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竞争等心理压力,又要承受经济贫困的生活压力。这些使他们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包括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以及精神性疾病等,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由于贫困大学生复杂而又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通常会将这些问题深藏在心里而不愿让更多人所了解。这些隐性的心理问题使他们通常无法进行自我调适,因而危害性更大。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对待贫困的正确认识和健康心态,培养其健康人格;鼓励他们通过勤工助学等各种途径自立自强,并顺利度过心理贫困期。此外,家庭问题常常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而隐性的因素,也是我们最难以把握的因素。我们应该更主动地对单亲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的学生给予关注,并在其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关心,以培养其乐观心理。 (三)行为训练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训练。因为不自信的学生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往往是优点都变成了缺点,而且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敢说不、不敢拒绝、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拒绝或坚持立场会得罪别人,结果使自己常常陷入烦恼、焦虑、矛盾之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可以采用下列训练方法: (1)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520条优点。 (2)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境。训练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不自信的学习向对方清楚地说出不,让学生学会作肯定的拒绝。 (3)训练学生学会作肯定的请求。学生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情境或指导者提供的情境,相互对应练习。 (4)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四)教会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主要有: (1)善于自我开导、排解,要经常对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2)培养乐观精神。 (3)宣泄法。宣泄法就是把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和不快倾吐出来而不是锁在心中的方法,否则会有害身心健康。

  • 院校工商管理课程体系_论文范文

    院校工商管理课程体系 一、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大部分的民办院校由独立院校转设而来,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仍然沿袭着其母体院校的现有模式,没有自身特色。为使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与其他院校同专业的毕业生有其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民办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更加具体,要使其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减少企业培训成本,满足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即来即用的迫切要求。 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不够完善。大多数民办院校的课程体系使用的是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的通用模式,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专业覆盖面狭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建设有待成熟、完善,对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措施不得力。针对上述分析,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做出如下改革。 1.改变课程结构,设计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重新审视某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考察原有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考察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贡献度大小,对于贡献度小的课程予以舍弃。在规定学时总数的前提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如,可以删掉文科学生的几门计算机课程,如VisualBasic、管理信息系统等,并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尤其是Word相关课程)放到第六学期,即撰写毕业设计之前;适当开设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类的课程,可以增加如沟通技巧、管理沟通、商务礼仪等工商管理人才需要的课程;可以将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在总学时的20%以上,核心课程总数在10~12门左右,传授本专业领域有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以科学思辨为依托的管理诊断与管理改善的核心能力;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且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在课时、学分的安排上向模拟实验、项目训练、案例讨论、职场训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倾斜。 2.增加案例教学。现阶段民办院校的部分教师在纯粹地讲授理论知识,造成了课堂效果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听课没有效果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民办院校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管理类精品课程,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效果。任课教师必须阅读大量课外资料,关注经济与管理类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将适合的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输相关信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3.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现阶段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普遍缺乏的恰恰是用人单位最需要的实践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院校就必须在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下功夫。首先,对于实践环节,民办院校应该继续贯彻校企合作的方针。现阶段校企合作这项方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应届学生数量众多,对口企业规模过小,无法承担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多数学生对实习不重视,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随便找单位盖一个章,自己给自己放假。相当一部分民办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没有与之对口的固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周的实习最终体现在一本实习手册,教师无法考证学生究竟有没有去实习,实习的过程如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院校可以在企业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可以积极争取与一些本市有良好发展趋势的大中型企业(中资或外资企业均可)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的实习生(学院必须严格设定实习生的标准,如平均分数在85分以上,无挂科、作弊记录等),待一年实习期结束后,可转正为正式员工。同时,教师必须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实习生的负责人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实习生的动态。 这样既可以确保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也为用人单位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其次,对于实训环节,民办院校应该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实训课。在一些民办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实训课程相对其他专业尤其是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来说比较少,只开设了ERP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调查与实践等几门实训课程,但这几门课程其他文科类专业也同样设置了,只是学期不同而已,很明显这种实训课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诚然,ERP实训确实是一个比较有特色且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论是沙盘ERP还是电子ERP,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但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尤其是沙盘ERP很多学生在掌握了技巧之后,单纯地为了平账而去作弊,这就失去了ERP的真正意义。同时,大多数学生感觉ERP课程更多的像一场大富翁游戏,很难将它与未来工作联系到一起,这说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因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民办院校应该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应用性,比如可以引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办公室系统软件等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应用软件,开设实训课程,增加实训学时,旨在让学生能够学到一门真正的有特色的技术,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积攒优势。综上所述,民办院校为了让自身工商管理专业更加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更多地考虑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同时对自身课程体系重新设置,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相对竞争力。

  •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脱离       目前,专业办学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工商管理专业的创立目的是什么?其到底是为谁服务的?这两个根本问题很多院校还没有考虑清楚。所以,造成各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缺乏特色。同时,有些家长和学生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而办学单位对此也不进行说明,甚至是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错误观念,造成办学理念上的偏差。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毕业生只想坐办公室而不愿到基层的好高骛远的现象。 (二)教学方向与学生需求不符 从管理学科上来说,工商管理是一级学科,下设会计、人力和营销等三个二级学科,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三个专业。而在实际办学中,工商管理专业又独立存在,这就出现了工商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叠问题。这样一来,大多办学单位为了区别其他三个专业,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只能追求面,无法实现技能的专业化,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在就业中无法与其他三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竞争。有些毕业生感慨:学了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技能,回想一下似乎又什么都没学到。 (三)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矛盾 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太注重知识结构的理论体系构建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些办学单位在课程设计中,为了追求面,而忽略了线和点,很少研究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和专业性。同时,实践教学内容过少,有的高校在四年教学中,没有任何的实习和实践,学生没有任何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广泛,但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进入公司就能胜任的人才。目前,就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 在对项目研究工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很差,就连最基本的办公室自动化操作技能有人都不具备,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同时,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有人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听话,没有主见,更缺少见解。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就没有竞争优势,人才也是如此。 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广泛地调查和研究。通过项目组的走访调查,确定黑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中层管理者。 (一)改变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顶层设计,办学理念不先进、不科学,就会出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这必然会引发学校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明确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这里就要做好社会调查,不能闭门造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立足于行业发展,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求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只有面向社会需求,努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才能树立起优秀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也只有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有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调整教学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改变以往只注重面的课程设置体系,采取面、线、点相结合。这里的面指的是知识结构的范围,在范围上以够用为主导,把握好面的度,避免由于面过大而失去了实用性和特色;线指的是专业化程度,由于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弱化专业技能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有关专业技能培养的选修课程,或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选修,实现技能的多样化培养;点指的是重点,也就是专业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特色,首先是要知道应具备什么特色?其特点在哪里?特色应强调实用性和适应性,突出为地方经济或行业发展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变革教学方法 根据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变革,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课堂就应该像新闻发布会,教师是新闻发言人,而同学们就是记者,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即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和训练,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赛。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具体如下。 1.基于问题的教学。采用提问、设问法,目的在于启迪思维。 2.案例教学。即在每讲一个问题之前,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引出所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先准确地讲述概念或理论,然后举例说明或举例分析。 3.双边互动教学。即除了教师主动授课,主动提问,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外,还可由学生们就已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请其他同学或教师回答,也可将某一较易理解的知识,先由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最后由几名同学讲解或提出问题。 4.情景模拟教学。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或管理游戏等模拟现实管理相关实践活动。 5.研讨式教学。包括讨论式提问、讨论课和学生讲课等方式。 6.网络模拟实践。通过商业企业经营实战演练沙盘教具,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实验平台,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建立实习基地,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习基地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实习方向,并由专门的实习基地教师进行指导,时间应在半年以上,提高专业技能,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力度,提高实验水平。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便捷的场所,在教学中应提高实验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把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模拟操作而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验大赛,组成项目小组,在大赛中磨炼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实践技能。 3.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强调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教师要经常进行社会调查,走进企业学习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误人子弟。请进来强调经常聘请校外企业家来学校讲座,甚至可以聘请校外相关成功人士为校内指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诊断的基础上,增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相关课程。增加ERP沙盘模拟实践课,2学分36学时;增加企业模拟大赛课程,2学分36学时,该课程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每组成员6到8人,理论和操作部分讲完后(大概需要18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按国家相关大赛的内容和规则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淘汰赛,获得冠军的小组将代表学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模拟大赛。如获得名次,将报与黑龙江大学创业学院,申请创业学分。

  • 解读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

           摘要:本文从文化与传播的定义出发,以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的结合而成的新学科民族志传播的角度分析,描述了文化增值,传播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等文化与传播互动的形式,并进而分析文化传播的产生和功能。 关键词:文化传播 民族志传播学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个对文化最简单的定义为: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符合体,这包含四层意思: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所谓特质,有两方面含义:1.人类创造物的最小独立单位;2、特质是指人类创造物的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四,文化是不同形态的特质--------[1]而传播的定义更为复杂,从观察水平或抽象性看,有的把传播定义为把生命世界不相连的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有的定义是通过电话,电报、无线电,通讯员等手段传送消息,命令的手段;从目的性看,有的定义为在这些情景中信息提供者抱着影响后者行为的意图向接收者传输信息。,有的定义这是一个把为一人或某人所垄断的变成为两人或更多的人共知的过程。;从规范性判断来看,有的定义为传播是对一个思想或想法的口头交换,有的定义为传播是信息的传递。--------[2]文化是人类群体的产物,必须是要通过传播才能成为人类群体共有的文化,而传播的媒介有了人的参与,必将成为文化的构成。文化与传播构成了互动的关系。       文化和传播都是连结人们社会交往的中介,又是社会结构的联系环节,文化与传播结合起来称之为文化传播,传统的西欧的文化传播观念认为,文化传播是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社会,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区域,是文化向外传递、扩散而超出其产生地区的一种流动现象传统的学者认为,传播是一个普遍通用的信息传递过程,和文化无关。       然而,随着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结合产生的民族志传播学的产生后,文化与传播成为一个互相影响的产物。民族志传播学的创始人是德尔*海默思,海默思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与传播现象1964年,在《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的一期特刊上,海默思第一次提出民族志传播学这一术语--------[3]海默思对民族志传播学的任务和内容做出非常明确的概括简言之,民族志传播包含了两大特征。。。。。。首先,。。。。。。它让我们注意到需要新鲜的第一手资料,需要直接考察语言在情景背景中的使用,以揭示适合语言活动无法揭示与语言活动的模式,这些模式在单独的对语法、对人格,对宗教,对亲属关系及其他类似物的研究中是无法揭示的。。。。。。其次,。。。。。。它必须把一个社区作为语境,把传播习惯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这样,任何特定的传播渠道及符码的使用都是社区成员的共享资源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的--------[4] 传统研究的民族志视野主张文化与传播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其中任何一方的考察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另外一方,传播实践也因此具有其独特性。---------       后来,又随着符号学,传播学,心理学以及信息论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概念有了新的含义:一,文化传播改变了文化的概念,以往的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或者把它看成为有个全面的、不间断的连续统一体,后来人改变了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二,符号学,信息论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学的新含义,文化在整个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文化传播是怎样受到社会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怎样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这样的含义强调了文化传播的社会过程,认为人类在文化传播的社会过程中不仅确定,认识交往的意义,而且对文化重新给予理解和界定,发展新的行为方向。 那么有如何理解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呢?我们从文化传播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四个方面内容来讨论一下: 一,文化是共享 文化的共享则指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而要共享则必须通过传播。例如,:)这个符号在网络出现之间并不具有文化意义,但是网络传播出现了,尤其在QICQ这样的互动传播工具里,:)就成了网络语言,共享成为笑的一种象征符号,成为大家都接受的符号。文化,只有成为人们共享的文化的时候,才能进入信息系统进行传播。 二,传播关系是构成文化的信道。即使是一种共享的文化,如果不发生联系,也不能发生文化传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事情,即钢铁,煤炭工业的许多能干的青年小伙找不到女朋友,而纺织工业区的许多年轻漂亮的姑娘找不到女朋友,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共同的文化要求,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彼此基础机会,因而给他们创造机会接触的婚介所给予他们产生联系的机会,因而人与人的传播必须要通过传播关系,只有传播关系的存在,才为文化的生成创造机会。 三,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中介,也是连结传播关系的工具和手段。人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最活跃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扩大了,并不受其限制。如报纸,电视,电台的出现,使得传播活动比以往更加深刻,更加广泛,也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导致文化的一体化和社会化。 四,不同的传播过程有不同的文化传播模式。最简单最基本的模式是传播者和接受着相互依存的模式和一条链式的前后运动的模式。较为复杂的是一个信息源通过四面八方的传播而形成波式传播,在现代社会里,传播总是经过层层的等级进行传播的。这样的传播也称之为根式传播。        上面只是从一般的形态讨论文化与传播是如何相互依存的,而文化与传播又并非仅是简单的信息和信息道的关系,文化在传播中可以增值,可以消失,传播也并不是普遍意义的传播,而是特定状态的传播,有其独特性和特定的规范。        文化在传播中的变形,也是是增值和消失的问题,是文化与传播互动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一种文化的创造,它的价值并不是马上就为人们所认识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和多作家和他们的名著在创作后甚至在作家的有生之年都默默无闻,然后在作家去世后的几十年,他的著作反而变成热销的商品。麦克卢汉的观点在其生前一直被认为其谈怪论,但是在当今网络传播的出现的时候,其技术决定论的思考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文化传播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重新接顶文化和认识文化的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估价和确定文化的价值,而且还使文化在传播中变形。人们的经验、意识价值观念及心理活动是社会时间的结果,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即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但是,他们并非消极的为环境所决定,而是积极地作用于环境的。文化传播也是这样,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对于传播者,还是对于接受者,只有在成为人们的需要的时候,才能被传播和接受,同时,传播或接受的主题还必须具备传播或接受的条件。文化传播虽然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是,也不可轻视人们的经验,知识,思想,意识以及爱好,情趣等心理和价值观念的作用。可以所,任何文化传播都不是机械的位移,而是受社会中的意识,心理和价值观的制约的,人们的主观交互作用在文化传播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无论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一样的。从传播者来说,当他传播一种文化时,他并非仅仅客观地不作任何改动的把这种文化介绍给别人,而是常常加上自己对它的理解,加上自己的价值观念。有时候,为了传播这种文化,为了引起社会对这种文化的注意,传播者有时候甚至极尽夸张之能事,于是,文化增值就产生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有传播者的主观作用,而且有接受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人们在接受或反映一种文化现象的时候,总是要根据自己经验的世界重新理解这种文化的意义。由于人们的社会经验不同,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社会心理不同,人们对同一文化现象的理解,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对文化意义的感受,虽然主要取决于符号载体的本文意义,但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接受者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繁衍出许多生成意义的。文化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识和心理,力图改变文化的客观性,使之符合自己的目标和利益的一种主观行为,或者说是文化需要者的一种自我满足的实现。传播学家洛克奇认为,人是受一致性需要知道的而且不一致造成作出变化的压力。从传播媒介来考虑,文化在传播中也会导致变形,群体参与是导致文化变形的一个重要力量,文化传播并不是单向性的,而是有许多参与者。群体参与不仅可以产生文化变形,而且可以形成社会文化意识。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单向流动的性质,而且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克服或打破了区域和文字的限制,最终使得文化成倍的增长。       从民族志传播学的角度来,传播并不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传播,而是有包含以下的观点的:1.传播总是一个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过程,而不是普遍性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回导致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出现。比如说,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是选择不同媒介的很重要的因素,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们选择的是报纸这样的印刷媒介,在线性阅读中通过抽象思考获得知识,而知识文化水平低的人们则选择广播,电视这样的媒介,因为这样的媒介不用思考,只需要跟着理解就可以了,所以说,传播并不是一种普遍的工具,而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2.传播会被偶然因素所影响,因而并不是总是理性的,一些民族志传播学的个案研究指出被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传播理论的荒谬,比如民族志传播学家非奇在自己的一项研究中就通过对美国及哥伦比亚进行民族志调查,然后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发现人们一直以为普遍有效的说服他人,赢得顺从的一些策略虽然在美国白人文化中行之有效,但对哥伦比亚地区并不适用。3.传播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而不仅是信息的传递,传播在其过程中,通过传播者,接受者,传播媒介的参与创造了文化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的规范4.传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产生影响的一种手段。 "

  • 谈谈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就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对策。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集中体现,它是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按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过程中,务必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结合目前汉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已经存在的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顺应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培养更多的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一、重点搞好教育理念的培训工作,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得到统一       教育理念是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教育工作实质的前提下产生的有关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信念。汉语言文学有四个方面的教育理念: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核心;努力提倡协作、自主以及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对于这种指导性的纲领广大教师必须系统而全面地进行学习,在准确掌握大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理念指导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而并非在肤浅的学习过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随意制定教学方法,从而无法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素质教育也就难以顺利实施。汉语言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教学工作更加应当遵循教学改革的理念,在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根据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顺应汉语言文学发展趋势的对策。 目前有不少教师为了适应课改的趋势,发明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创新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的观念无可厚非,然而其可行性还有待检验。问题在于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课改而随波逐流进行创新,仅仅凭着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教育理念产生较大的误解,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二、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说法众多,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主要涵盖了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文化等诸多元素的教学,是以言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活动,工具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符号性以及人文性是其辅助的特征。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的情形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工具性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努力培养学生以语言作为工具,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是其关键所在,而并非应试教育中通过考试、升学,唯分数论成败,所以,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成绩,主要体现在考试分数的高低。教师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分数是根本,对学校而言升学率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通过教学改革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质应当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等,由之前有形的的表现形式转化为有着极为深刻内涵的内在无形的形式,按照这种本质上转变来制定科学可行教学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比如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享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导向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探究式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成效非常明显。 三、确定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想,将教学法的研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运用       许多教师理论研究的能力很强,熟悉各种教学策略,各种理论如数家珍,发表了不少论文、成果,然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活动相互脱离,片面地对教改理念进行解读,制定的理论方案不切实际,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肯定无法获得明显的教学成效。汉语言文学教学绝不能空口白话,教学方法必须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形成,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在教学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传统根基非常深厚,能够汲取的教学经验也是非常丰富,前人优秀的教学理念应当加以汲取,然而要想在新时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情况,教师不断进行分析与总结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全面分析与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实际,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发挥教学策略的实际价值。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绝对不可凭空想象,只有深入领会教改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复、不断分析、总结与提炼,从而归纳出适应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方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是一场持续改进的工作,不会有终结的时候,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 民事起诉状范本

    "民事起诉状范本 "" 起诉状       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民事原告在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裁判时所提出的书面请求。 【文书样式】 民事起诉状 原告: 被告: 诉讼请求:1,      2, 事实与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起诉人: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1、当事人栏,注明自然情况。自然人要列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住址。法人或其他组织要列出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职务。填写要准确;特别是姓名(名称)栏不能有任何错字。地址要尽量详实。具体到门牌号。最好注明邮编及通讯方式。(下列文韦当事人栏要求同此) 2、诉讼请求。主要写明请求解决争议的权益和争议的事务。写明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原告一方要求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具体事项。 3、事实和理由。事实部分,要全面反映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情况。证据部分。有三项内容列述提交的有关书证、物证以及提起能够证明事实真相的材料;说明书证、物证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的来源和可靠程度;证人的证言内容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 4、在起诉状尾部,当事人是自然人的。要由本人签字,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日期要填写准确。经济纠纷起诉状 原告:××市××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男,××岁,董事长 地址:          电话: 被告:××省××县××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男,××岁,经理 地址:     电话: 请求事项: 1,要求追回被告所欠我厂贷款 137OO元及滞纳金 2713.15元。 2, 事实与理由: ××县××公司于1994年 5月派人到我厂洽谈业务,声称他公司有A0铝锭10吨,每吨单价3600 元"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运行机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运行机制       【导读】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方面:张於倩等(2006)在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加大选修课备选范围,根据学生职业趋向选择模块;不断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等有效对策。 (一)课程体系改革运行机制的内涵及要素       运行机制一般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陈胜兵(2007)对课程体系改革运行机制的内涵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课程体系改革的运行机制,是对课程改革实施实践活动的过程规范按照课程改革活动的特定过程和作用原理所结成的其要素结构、功能与相互关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属于一般课程体系的范畴,因此,本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运行机制的内涵沿用其观点。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运行机制的本质是规范与协调改革过程中相关主体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权力与权利、责任与义务以及各主体群体间相互作用的路径与原则等等。课程体系改革牵涉到的利益主体包括实践群体(学校)、理论群体(专家)、舆论群体(公众)与行政群体(政府)四大群体。 (二)国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运行机制 从理论上来说,实践(学校)、理论(专家)、舆论(公众)与教育行政(政府)四大群体都可以成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推动力,但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却呈现出行政群体主导的单一模式,课改推动力体系不足成为课改成效不显着的重要原因。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创新国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模式(即运行机制),实现国内课程改革模式的多元化。 1.行政中心推动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 行政中心推动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是指以教育行政群体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推动力的模式,该机制自上而下运行。教育行政群体具有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对优势:其一,长期的行政式教育模式是我国具有了行政课程改革的传统;其二,行政群体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我国行政群体经历了传统专制型作为方式向现代型的转变,逐步实现角色向管理及协调方向的转变,时刻抓住课程改革的前沿,紧随世界发展趋势;其三,行政群体强有力的组织力量,课程改革主体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去实现。 2.实践中心推动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 实践中心推动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是指以学校为代表的实践群体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推动力的模式。该运行机制的承担主体是以学校为代表的实践群体,其运行是自下而上的,鉴于实践群体其组织性较差、目标性模糊以及在课程改革环境中的弱势地位和被动地位,决定了这一课程改革运行机制的实施存在现实障碍,实践群体这一课改动力群体很难发挥作用。 3.四位一体课程改革运行机制 实践(学校)、理论(专家)、舆论(公众)与教育行政(政府)四大群体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运行及实施主体,对其准确定位事关课程改革长远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改运行机制现状,应逐步形成教育行政群体引导、理论群体参与、舆论群体监督、实践群体助力的角色定位格局,推动我国逐步建立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四位一体长效发展机制。

  • 本科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本科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 一下论文涉及到文学、文化、翻译、语言学、广告、法律、教育、教学法、经贸、商务等方向,内容绝对原创 论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别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DIY运动的兴起及其对西方青少年的影响 The Rise and Influence of DIY in Western Youth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Olympic Volunteers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A Cultural Insight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从服饰文化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 Reflections on Differences of Sino-US Cultu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stume 中外人名的对比研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s Name 中英姓名文化对比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中美青年价值观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ng Generations’ Values 在华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 The Enterprise Cultures of Us-based MNCs Investing in China-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lements 浅谈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Body Language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浅谈中西方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对比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 A Contras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西方思想意识对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Western Ethos upon Chinese Youth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习语中的体现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English Idioms 从不同文化角度对身势语的应用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Perspectives 笑话何以产生幽默 What Makes a Joke Funny? 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Anima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xpression 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Chinese Communication 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的应用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Outsourcing & Lease in China 论美语词汇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American Ethnocentrism and English 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Food Culture 从中西习俗看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Seen from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stoms 浅谈文化与广告翻译 Analysis on the Culture and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论网络交际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A Study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glish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中式英文在中国流行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Chi English being Popular in China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Thesis on the Differences and Mergence of Wending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Thesis on Culture and Language 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 Thesis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and Its Translation Methods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Study 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Context on Translation 浅谈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Tentative Reflections on Busines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tiquette 透过春节与圣诞节的比较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 Christmas Day 体态语在对外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On Body Language in Foreign Business Negotiation 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 Games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性 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erms of Symbolic Colors 论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On Culture Teachi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中国香港和法国学生对接受自愿安乐死立法观点的比较 A Comparison of Hong Kong Chinese Students’ and French Students’ Attitudes to and Acceptance of Voluntary Euthanasia Legislation 浅谈美国快餐文化 The American style-Fast food 文化差异及其对习语形成的影响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Idioms 1,中国香港和法国学生对接受自愿安乐死立法观点的比较 A Comparison of Hong Kong Chinese Students’ and French Students’ Attitudes to and Acceptance of Voluntary Euthanasia Legislation 2,论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Creditor of One -Man Company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死刑存废 4,论我国居住权立法的必要性 5,试谈中国法官的独立 浅析英语双关 Reflection on English Pun 浅析英语委婉语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 英语称谓词的性别含义 The Sex Connotation in English Addresses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Some Frequently Used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浅谈二语习得中的社会因素 Thesis on the Social Factor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论英语写作中的措辞用语 On the Diction of the English Writing 浅谈中西委婉语对比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uphemisms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谈商务英语及其翻译中的委婉表达方式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English and Their Translation 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笑话何以产生幽默 What Makes a Joke Funny? 试论因特网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辅助作用 The Assisting Function of Interne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系统 Value System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Anima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xpression 论美语词汇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American Ethnocentrism and English 场依赖性和场独立性对英语学习者听力的影响 The Effect of Field Depende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on English Learners’ Listening Ability 论英汉翻译中汉语方言的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Dialect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语言的歧义性:究竟是福还是祸? Language Ambiguity: A Curse and a Blessing 论英汉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 On the Disposition of Different Cultural Images in Film Translation 商务语境下表述语言的性别差异 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Expressives in Business Context 英语商业广告的词法特点分析 An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英语广告的词法特点分析 An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从句法角度对官方语言的初步探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f Official Language from the Syntax Perspective 中式英文在中国流行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Chi English being Popular in China 外贸英语句子的特点对翻译的影响 Influence of Features of Trade English Sentence on Translation 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Thesis on Culture and Language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Study 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Context on Translation 对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的认识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简明性表达方法 Approaches to Achieve Conciseness in Academic Paper Writing 浅谈英语修辞的用法 The Usage of English Rhetorical 双关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The Use of Pun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及女性主义 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Words 英语报刊标题的特色与文体风格大纲 Study on Features and Styles of English Newspaper News’ Titles 从皮尔士的符号学研究符号学的意义 A Study of Meanings of Sig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irce's Semiotics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玩偶之家〉 Analysis of A Doll’s House from the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英汉复合词的对比分析 The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Compounds and Chinese Compounds 从哈姆雷特性格分析看他悲剧的必然性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Hamlet 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分析 The Reason Analysis of Hamlet Tragedy 论哈姆雷特的悲剧 Comments on the Tragedy of Hamlet 论约翰济慈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美 The Beauty in the Works of John Keats 浅谈阿甘正传中所折射出的女权主义 The Feminism Reflected in the Novel Forrest Gump 圣地亚哥:伟大而非完美的老人-对《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性格分析 The Old Man and The Sea-Santiago-A Great Old Man Not Perfect 依莎贝尔阿彻的婚姻悲剧-对淑女的画像的主题研究 On the Marriage Tragedy of Isabel Archer-A Thematic Study of the Portrait of a Lady 论淘姆索亚的性格特征 The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m Sawyer 美国社会文化的缩影-浅谈淘姆索亚历险记中淘姆索亚的人物性格特征 The Mirror of American Social Culture-Remark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m Sawyer in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论飘中的人物魅力 On the Charm of Characters in Gone with the Wind 论飘中的女性生存意识 Thesis on Female Survival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分析飘中斯嘉丽的个人魅力 Analyze Scarlett’s Personal Fascination in Gone with the wind 浅谈《乱世佳人》中的创业精神 Remarks on the Business Spirit in Gone With the Wind 对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四个人物的性格分析 Character Analysis on the Four Characters in Magrett Mitcell’s Gone with the Wind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 Personage Analysis of Scarlett 从希斯克里夫的性格演变过程看他的艺术价值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Artistic Value through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His Character 从白鲸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from Analysis of Moby Dick 简评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 On Charlotte Brontё’s Jane Eyre 浅谈美国文化在小说阿甘正传中的反映 Tentative Reflection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Novel Forrest Gump 保尔·莫瑞尔永不消逝的恋母情结对儿子与情人中男主人公的心理研究 The Non-passing of Paul Morel’s Oedipus ComplexA Study of the Hero’s Psychology inSons and Lovers 浅析玻璃动物园中劳拉的玻璃心 An analysis on Laura's Glasslike Heart in the Glass Menagerie 论《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人物性格特点 Character Analysis of Darc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自私自恋性格的分析 Analysis of Selfishness and Narcissism in Heathcliff’s Characters-On the Theme ofWuthering Heights 浅谈简爱中的女权运动 Feminism in Jane Eyre 回到小屋-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象征意义及其特点 Back to the Cabin-analysis of symbols and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 《双城记》中西德尼伯尔顿的人物性格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f Character Sydney Carton A Tale of Two Cities 普拉斯诗中的死亡意象 The Death Image in Sylvia Plath’s Poems 对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亨利的性格分析 On the Character of Frederic Henry in A Farewell to Arms 心路历程-论雪莱的自由之路 The Heart's Progress---About Shelley's Freedom Road 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The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The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双城记中的仁爱主题 Thesis on the Kind-heartedness theme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种族主义的误解 On Misperception of Racism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论《傲慢与偏见》与《德伯家的苔丝》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 Analysis on Love of Protagonist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简爱中女主角的性格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Heroine in Jane Eyre 对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发展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ro’s Character in A Farewell to Arms 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看《宠儿》中的弑婴母题 On the Motif of Infanticide in Beloved from a Black Feminist Perspective 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伍美琴的裸体吃中餐中的母女关系 Reflections o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 the Eating Chinese Food Naked 神性与人性冲突引发的爱情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悲惨生活的根源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A Comment on the Sources of Tess’ Tragic Life 海明威,失落的一代的代言人 Ernest Hemingway"

  • 论编辑对报纸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论编辑对报纸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       《新商报》是一份综合性的报纸,我作为《新商报》的编辑已经2年了,从一个栏目的编辑到首版和中国新闻版的责任编辑,在编辑对一张报纸的重要作用及意义这个问题上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在这里做一个简要论述。 自从有了网络,它的无限空间已经成为信息横生的丛林,《新商报》作为传统传媒的一种,真正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打开报纸,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是对相近或相同新闻信息的独特开发、整合与包装。媒体靠一个或几个名记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一个超出个人层次的、结构优化的编辑集体登上与受众沟通的前台,它的竞争优势应该是媒体对社会需要和受众需要具有足够的敏感和到位的操作,它的使命是用思想和智慧过滤、整合、显影芜杂的信息,达成与受众的默契与互动,最终实现《新商报》"读到的魅力"。换句话说,报纸的发展张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编辑丰富的思想和敏感。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传播内容上,新时期强调编辑对信息的超强思维与整合,赋予繁杂无序的信息以新的生命和更大的价值       随着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追逐新闻事件本身的独家报道已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而对信息的独特思维与整合却变得越来越现实,即注重报道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和见地。 从过程上说,编辑处理信息的第一个阶段是接受信息。 编辑最初接触的信息是大量的、较为原始的、有待开发的。这些信息在与编辑无形的文化底蕴的碰撞中不断丰富化、系统化,然后经编辑认知系统的甄别,科学有序地存于记忆,以备根据需要随时取用。 选稿是一次重要的"把关"行为对要编入的稿件,编辑第一件事便是选择,从众多的稿件中选取那些质量较高,符合编辑意图的稿件奉送给读者。对一些有修改价值的稿件,编辑有责任对它作必要的修正。稿件为何要加以选择?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以《新商报》为例: 首先,我们报纸的稿源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通稿,它们都经过了审查加工,质量较高。新华社同我们报社有固定的供稿关系。第二种是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这类稿件大都能适应本报的要求,能紧密围绕本报的报道计划。第三种是外稿,包括通讯员和其他较大影响力的网站稿件。这类稿件良莠不齐,有些质量较高,但也有些是不符合要求,不能见报发表的。对不同稿源的稿件,要作不同的分析,不能不加选择地采用。即使是新华社的稿件,也要考虑其适应性。对外地与国际消息,应加以改造。对新华社的文章不能全登,有的应发摘要,有些应删节后刊登。不能给新华社办报,而是给大连的白领阶层和老百姓办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们报社有自身的办报特点,在具体任务和服务对象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对新闻稿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也与本市其余几家报纸有所不同。报社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本报特点的内容,以满足我们报纸特定的阅读对象。 最后,《新商报》也承担着舆论宣传的作用,通过新闻报道去引导舆论。所以,在选稿用稿时,应十分注意稿件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不能有闻必录,特别不能因自己的报道给社会造成负面效应。江泽民曾就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所以,报纸在登什么稿这个问题上,我们编辑应严格把关。 编辑处理信息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更重要的一个阶段,即信息的提炼、选择、加工、传递阶段,这个阶段充分体现出编辑思想的能动性。 改稿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修改对于稿件的修改,既要考虑稿件的大处,也要注意其小处。所以,大至稿件的思想政治观点,基本事实,小至词语、标点符号,都属于稿件修改的范围。概括来说,编辑修改稿件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编辑是"过滤器",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提炼对受众更有价值的传播信息。改正稿件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不当之处,使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以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受众。同时,还要注意社会效果,避免稿件中一些不适当的提法和描写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比如,有关刑事案件的报道,对作案手段、犯罪细节等,就不宜作过细的描述。 第二,编辑是"显影剂"。受信息源以及传播环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时会越来越不清晰、不全面、不确切。有别于机器的编辑,应当用自己的智慧显影信息中的缺憾,并加以修正和补充,还信息以本来面目。订正稿件中的事实。新闻报道中的所有事实,都必须完全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对来稿所涉及的事实和数据要认真查对、核实,做到真实、准确、清楚。比如说换人头假新闻的传播就是传媒编辑对受众不负责人的表现。 第三,编辑是"挖掘机",即编辑在收集到的以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大量的、零散的信息中结晶、开发,挖掘、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体现自已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判断。对稿件作文字上的修改,大至内容的表达是否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小至遣词造句是否准确得当。如对2001年江主席访美的相关报道中有这样一句:"江主席访美期间,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所到之处怎能受到热烈欢迎呢?再比如本报的一篇当地稿中一句话"哑巴二话不说"哑巴怎能说话?诸如此例,编辑如果在改稿时细心留意,就不会有这样的笑话了。 编辑在掌握改稿原则及尺度把握的重要在此可见一斑,在传播内容上的这种折射,决不是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被动反应,它是科学反映论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可以认为,能够客观地描述世界是一重境界,而能够看到客观世界的变化并对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又是一重境界。 二、在传播模式上,敏感化的编辑强调受众意识,"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开始向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转变       在报纸多样化、读者市场细分化的今天,一张报纸已无法满足所有人群的需要,只能是个体的报纸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因此,报纸的读者定位,亦即解决"给谁看"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与此相关,研究适应"这一个"读者群的报道模式,自然地提到报纸决策层的日程上来。以往由"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也就当然地开始向"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转变,具体表现为多种新闻文体的融合、多种报道手段的并用、新闻多角度多层面的横向扩张和纵向挖掘及报纸版面包装的改进等,最终的实现都是通过编辑去完成的。 编辑要认识到这种转变的进步性,它在于更真切地遵循了传播活动中受众的认知规律。强调"受众本位",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主体读者群的需求,加强对信息的整合和对报道的策划,让受众在阅读的方便与愉悦中被引导、受教育、得实惠。 三、在传播功能上,编辑在突出舆论导向这一主功能的同时,关注信息传递、沟通服务等多种功能感情因素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对这张报纸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办报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爱憎,"笔端常带感情",这对写好新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新闻宣传感动读者的重要因素,但是切忌感情用事。正确的舆论引导,要靠正确的理论,要通过理性思维来判断。编辑一定要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独立思考,保持冷静的头脑。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要靠科学的思维,不要把感情的因素放在首位。要把个人的感情和理性的思维统一起来,结合起来。不要让感情来左右舆论引导的方向,因为个人的感情常带有局限性,过分注重个人感情色彩,舆论引导容易发生摇摆,发生偏差。

  • 关于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 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       我国即将启动 MPA 项目。 因为 MPA ( Master of PublicAdministration)被译为公共管理硕士,即其中的Administration被译成管理,而不是如以往那样更多地译成 行政,因此, MPA内涵的外推使得公共管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受人关注。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公共管理都存在着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讨论清楚,十分有必要对其展开争鸣。比如,Public Administration 与Public Management都翻译成公共管理, 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难道仅仅是适用层次不同?有些学者认为,Administration指层次高的管理,Management指层次低的管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在管理科学类中, 把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定为PublicManagement , 而把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定为PublicAdministration的看法,似乎从道理上讲不通。①同样,在 MBA 中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译为工商管理, 这里所用的Administration,又如何用层次的高低来解释?也有人认为Management主要用于操作层面,更多地从技术角度讨论管理问题。如果仔细查阅中外管理学的相关?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 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 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与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与、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割裂开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即从政策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明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与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      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企业管理学院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科学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