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论文范文
  • 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整合

    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整合 1、数学文化的概念       数学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能够长久的作用于人们,不像表面的知识和技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忘记。日本学者米山国藏说,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不到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数学教育不能还依然停留在应付考试的目的上,要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教给学生一种方法、思维模式和体会其中蕴含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探寻数学中蕴含的更为深沉的文化力量。 2、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2.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观是对数学的基本看法的总和,包括对数学的事实、内容、方法的认识以及对数学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的认识,是对数学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公式堆砌的枯燥的推导过程,数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进步。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了解,能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同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了解数学在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学生将会认识到数学的内在吸引力,感受到数学鲜活的生命力,改变数学只是僵化的固定教条的看法。学生通过对数学横向和纵向上的双重认识,真正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认识到数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种开放的数学观将会促进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和数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大学数学教学和未来数学的发展。 2.2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的转变 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认为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教学还要求学生要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精神,实现从以知识为本的数学教学向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转化。在数学教学中,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除了进行考试外,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认为数学是无用的,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作用。这种把数学同社会、现实生活分离开来,将学生限制在狭小的课堂上研究纯数学的问题,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数学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数学的产生的探讨,对数学思想、思维的认识,能够使学生的大脑更加活跃,在快乐中学习、探求数学的奥秘。学生还可以将数学思维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数学发挥促进人发展的作用。 2.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活的灵魂。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使大学数学的教与学不在枯燥无味,数学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理解力、学习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学生在数学文化魅力的吸引下,自觉自发的去探求数学的奥秘,开拓思维,进而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 3、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整合的途径 3.1树立数学文化教育观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文化育人。在这一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成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还是知识的创造者。学生不仅能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还能接受文化的熏陶,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数学文化教育观的树立,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的轻视,知识使传播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应始终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数学文化的融入,使大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3.2加强数学史的教学内容 数学绝不是一种符号、一种图形,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气息。通过数学史的教学,拓展和丰富数学文化的内涵。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些世界之最的中国数学成就,以华人命名的数学成果,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奖等,在讲授一些定理或公式时,可以先介绍下其产生、出现过程中的逸闻趣事,这样,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可以拓宽学生对这一学科发展历史的了解,探寻数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一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掌握看似无趣的数学理论知识。还可以感受数学家的人格、品质等,体悟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 3.3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整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中开展研究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确定研究课题,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地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思维的锻炼,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数学这一学科。 4、结语 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很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界也在不断地探讨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如何使二者更好地整合依然是人们未来继续研究的问题。

  • 杂志在历史教学的用途

    "杂志在历史教学的用途 "       1972年苏联爆发严重的农业危机。这一年,到国外采购粮食近3000万吨,一举打破世界的粮食平衡。1975年粮食欠收,苏联为增加粮食进口,只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并且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2]。在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作用和影响的讲解中又引用了以上几则材料,并让学生回答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虽然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但农业上的失败无疑是其直接同时也是深层次的原因,并因此认识农业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理解计划经济搞封闭是绝没有前途的,市场经济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即使是强大如苏联也不得不被动地融入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并进一步强调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而不可逆转,并验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欲与伟人试比高》(2009.4)提到毛泽东逝世后身高被演绎得越来越高的现象。《奴才的创造性》(2010.1)讲到清朝很多大臣做官的心诀为多磕头,少说话,其中多磕头竟然还成了一些大臣强身健体的锻炼方式。《愤青太监寇连材》(2009.6)叙述了慈禧的一个心腹太监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给慈禧上了一道谈论时政的折子,结果被杀的史实。这几篇轻松诙谐中又不乏思辨,其资料既可以作为史料辅助课堂教学,也可以用来活跃课堂气氛。 一、修正教材观点       中学历史教材不论是当年人教版一统天下还是现在数家共鸣,都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大到史观评价上的失误甚至错误,小到史实上的失真或错讹。我们中学教师平时细心阅读、仔细比对当然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但是,问题是多方面的甚至有的还有很大的未知性。另一方面作为中学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和史识能力及工作的压力也使得我们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随笔》中有好些文章通过对史料发掘提出的一些观点有利于修正和丰富教材观点。如林则徐在我们的教材中一直是形象高大,即使说到他的思想中有封建纲常色彩,那也是有其历史原因,并不改英雄本色。但是已经到了近代,如果仅在国内比较,那也只能是瘸子里面选将军,不能说明什么。在教学中,笔者引用了《英夷不怕林则徐》(2010.2)和《大梦谁先觉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反思林则徐的功过是非》(2011.1)中的一些材料来向学生展现全面真实的林则徐。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美利坚并无国主,只分置二十四处头人,碍难便行传檄。夷兵除枪炮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紧,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也[3]。通过以上几则材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当时对西方的真实的认识水平。但是,比起当时认为有林则徐在英国就不会得逞的很多人来说,林则徐依然还是比他们要高、比他们更清醒。毕竟林则徐在当时的中国还是最先进的人士之一。下面这则材料就很能说明问题。他(林则徐)在遣戍新疆的途中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总结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4]!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已经是近代人物的林则徐,我们对他的评价当然不能仅限于国内。而与西方又没有太大可比性。笔者就选择了日本西学领军人物渡边华山。与渡边华山相比,林则徐又相差太远。早在1830年代后期,渡边华山就认识到:西夷皆专于物理之学,故而,审度天地四方,不以一国为天下,而以天下为天下,因是,颇有广张规模之风气。古之夷狄为古之夷狄,今之夷狄为今之夷狄。时势既今非故,故议古论今者,如胶柱鼓瑟。[3]通过这样几段材料,几个环节的分析,使学生对林则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修正和丰富了教材观点。还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从当时中日双方西学领军人物之间的差别来看,日本后来超出中国绝不是偶然的。《今夜为谁流泪》(2009.2)、《奥巴马的胜利以及我们的抉择》(2009.2)、《有一种不叫非暴力》(2010.3)等篇虽然翔实史料不多,但对我们教材中有关美国种族歧视问题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还是有一定的修正作用。 二、加强史料研习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日常教学和备课中的史料研习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繁重压力及环境等的不协调,都使得史料研习方面的训练几乎没有。有意识、主动地进行史料研习训练固然必要,但是质量和效率又很难有保证。《随笔》中有关史料研习的文章有不少。如《回忆与档案》(2010.3)中有这样一段: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12月16日到达莫斯科后的当天晚上6点,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参加会见的中方翻译是师哲先生,苏方翻译是费德林先生。对参加会见和谈话的人物,两人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就有很大不同。师哲说参加会谈的有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费德林印象是除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外,只有双方的两位翻译。而根据中苏双方两份档案记录的一致说明他们两人说的都不对。[5]这样一段材料展现给学生之后,很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史料研习的兴趣以及对史料甄别的认识程度。因为通过对这一段材料的展示,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件事,即使是亲历者的记忆与表述也是有可能不准确的。这更警醒我们,即使是当事人的叙述也要详加甄别才能使用。《二次革命后的黄兴》(2010.4)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揭出黄兴许多骇人的史实。读完此文,我们即使对其推论有存疑态度,但对其中的史料分析也会印象极深。 三、引入不同的视角 历史学科专业能力的高低,其中一方面的衡量标准在于能否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新课程强调新史观也并不是否定所谓的传统史观,而是希望引入各种史学观念及行之有效的史学研究方法,开阔大家的思路,从而尽量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历史。《随笔》中有些文章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教材明显有很大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值得纪念的中国第一部宪法》(2008.5)讲的是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而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对它评价较高,这就给了和我们教材不同的视角。想想也是,为什么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日本帝国宪法是宪法,清王朝制定的就不是呢?《看哪,这个奇怪的儒家》(2010.3)主要讲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张君劢。文中谈到他不仅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宪政有内在的联系,还基于此观点并结合西方宪法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起草了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这也和我们教材中引入民主、发展民主就必然要反对儒家思想的观点是相悖的。《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2011.2)通过辛亥革命前后,慈禧弥留之际派人下手毒害光绪成功、汪精卫等人刺杀摄政王载沣失手、辛亥革命时湖广总督瑞澂处事不当、吴禄贞发动起义未遂、袁世凯遇刺未死这样五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或结果具有偶然性,从而说明影响极为深远的辛亥革命其发生和发展很大程度是偶然的。这和教材坚持辛亥革命发生是必然的显然有分歧。 四、引发思考,精神洗礼 新课程对于广大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这也导致很多老师感到很不适应。为什么?因为不论是新课改之前,还是新课改以来,可以量化的要求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不成问题的。让广大教师真正不适应的不是更高的可以量化的要求,而是如历史素养等难以量化的要求。怎么才能做一个既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又能得到学生钦佩的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只靠教材、教师用书、几种历史教学杂志是不够的,而要去读专业历史研究的论文、论著又是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精力和能力所能及的。《随笔》中有大量谈论历史文化和民主人文精神的文章。有些是单纯从文化层面出发的,更多的是从历史事件来切入的。如谈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五四与五四问责》(2009.1)、《回眸五四》(2009.3)、《革命的背后》(2009.3)、《一弹指顷去来今》(2009.3)、《告别五四,发现保守主义传统》(2009.4)、《若舟车只有两轮》(2010.4)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一个深入理解自不成问题,同时对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变迁也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对需要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师是很有利的资源。鉴于这些文章在使用时因人而异的特点,就不再一一展开了。我们知道,作为艺术家要达到更高境界需要文史哲知识,科学家要达到更高层次需要文史哲知识进入其知识框架起作用。那么,对于不求杰出但追求优秀的历史教师来说,多阅读些文史哲方面的非历史教学杂志,不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而只是一种基本的要求。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探析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探析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对比性来源于主观假定性。条件分句的指称性来源于假设句的论断性。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主观假定性、对比性、指称性和论断性。       假设句表达的是假设性虚拟范畴,是在某一主观假定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因此假设句都具有主观假定性。主观假定性不等同于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它比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的语义内涵更为丰富。如果VP的语义内涵不是[非真实]VP,也不是[非现实]VP。如果我去并不是我没去,也不是我不去,而是主观认定某一非现实或非真实情境为真实,即以[非现实]VP为真实或以[非真实]VP为真实。可以表示为[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或[主观性真实][非真实]VP。[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即可能假设,它的主观假定性低,[非现实]VP一般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主观性真实][非真实]VP为违实假设,[非真实]VP与事实或事理违背,说话人主观认定其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由于[非真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非现实],我们可以用[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来概括假设条件分句的语义特征。 有时候,假设句的条件分句可以是已知的事实,这时候,似乎不存在主观假定性。例如: (1)甲:我决定明天不去公司了。 乙:如果你不去公司,那我们就去春游吧. (2)甲:外面下雨了. 乙:如果下雨了,那我们就别出去了。 (3)甲:我昨天没去图书馆啊? 乙:如果你没去,那我看到的会是谁? 例(1)中,乙在甲已经告知其不去公司的情况下,仍然说如果你不去,似乎并没有主观假定性。但其实甲乙双方所谈论的是未来的事情,甲是否去公司并未成为既定事实,因此乙所说的话仍然是一种主观的推测,说的也是一种可能性。只不过这种可能性极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个句子具有较弱的主观假定性。例(2)谈论的虽然是当时的事情,但是很明显,乙并没有看到下雨的事实。如果乙已经看到了下雨的事实,那他绝不可能说出如果下雨了的话来。因此这个句子也具有主观假定性。例(3)谈论的是过去的事情,而且甲已经将其没有去过图书馆的事实告诉了乙,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应该再有任何的主观假定性。但是,在这个对话中,其实乙对于甲所陈述的事实并不确定,如果你没去是一种姑且认定的假设。因此,此类句子仍然具有主观假定性,也是可能假设的一类。 假设句的另一个语义特征是对比性,这种对比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假设句的对比性在排比形式的对比句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1)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荀·仲尼) (2)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广施,贫则用节。(荀·仲尼) (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离娄上)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离娄下) 例(1)中,主尊贵之、主信爱之、主专任之、主疏远之等都是假设的情形。各个分句都在前句提出某种可能的假设,后句说明在此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这种句子由于采取了排比句的形式,其对比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比属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例(2)的财利至、福事至、祸事至及富则…,贫则…与此相仿。不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中,这种排比形式的假设句都不乏其例。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对比性是由排比句式带来的,与假设句无关。但是,当假设句不采用排比形式的时候,很多假设句仍然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对比性。例如: (1)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国·周语) (2)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僖23) (3)如果你下岗了,你将如何对待? (4)我们认识到,对于这样的学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非常重要,如果你再给他们教授更多的数学之类的课程,那么你就不是在培养管理人。 (5)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最想做什么?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是一种可能性,说话人将这种可能性与现实世界对比。公子若反晋国也是一种可能性,说话人将这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即不能返回晋国相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句之前加上公子若不得反晋国,则不论也之类的话。其余几例类似:如果你下岗了是与现在的未下岗相对比的;再给他们教授更多的数学之类的课程是与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相对比;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是与事实上的明天不可能是世界末日相对比。任意一个假设句都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虚拟。说话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虚拟,是为了说明在某种特定的虚拟的条件中会有怎样的结果,以此与现实世界或别的可能条件下的情况相对比。因此,假设句对比性的根源在于其虚拟性,而虚拟性是假设句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句子没有虚拟性,那么它就不能纳入假设句的范畴。对比性也应看成是假设句的本质特征之一。 假设句前件的VP具有指称性。这一点.姚振武(1998)已经指出。他认为,分句一般总是谓词性的,并且相当一部分同时也是陈述性的。但是,有些分句,例如,以因为、假如、即使、为了等连词引导的从句以及表时间的从句,往往是指称性的。如: (1)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们没去颐和园。 (2)假如明天下雨,那我就不走了。 (3)即使他有错,你的态度也不好呀! (4)为了做好工作,他经常忙到深夜。 (5)我刚走进教室,铃响了。 例(1)表原因,可看作是对因为什么的回答。例(2)表假设,例(3)表让步,让步其实也是一种假设,因此二者实可归为一大类,即都是假设出现某种情况的意思。例(4)表目的,可以看作是对为了什么的回答。例(5)可看作是对什么时候的回答。这些分句,语法上虽然是谓词性的,但语义上都事物化了,是指称性的。值得注意的是,例(1)和(2),即便把因为假如去掉,该从句的性质也没有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指称性的。区别只是,有了连词,指称的意味更显豁些。这一事实说明,对于某些指称性分句来说,连词不是非有不可,其指称性从根本上说是在另一分句的语义制约下获得的。我们认为,假设句前件的指称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某些语言可以用名词作条件分句,这证明了条件分句的VP与名词具有相通之处。我们认为,这种相通之处在于条件分句中的VP具有指称化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言中,通常表示指称的名词可 作为假设句的条件分句。 第二,条件分句可以在VP之后加上表示自指的标记者,例如: (1)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公治长) (2)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大略) (3)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左·宣15) 近现代汉语中的的话也有自指的作用,经常用于假设句的条件分句末,例如: (1)你不去的话,我也不去。 (2)人死了的话,我唯你是问。 这里的者和的话都可以去掉,意思不变,只是去掉之后,条件分句的VP就由有标记的自指变成了无标记的自指,试看下面的变换: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鲁无君子,假设句的语义特征斯焉取斯=若鲁无君子,则斯焉取斯 义胜利者,为治世=义胜利,为治世=若义胜利,则为治世 你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你不去,我也不去=如果你不去,那我也不去 人死了的话,我唯你是问=人死了,我唯你是问=如果人死了,我就唯你是问 既然左列的带有自指标记者、的话的VP具有指称性的特点,那么中间一列和右列处于相同句法结构中而不带自指标记的VP和介词+VP也应该具有指称性的特点。 第三,具有指称性的N之VP和其VP结构也能充当假设句的条件分句。N之VP之例如: (1)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书·金媵) (2)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 (3)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书-洪范) (4)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阳货) (5)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左·宣12) (6)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僖33) (7)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左·成3) N之VP之前可以有若作为条件引导词,例如: (1)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矣。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左·成3) (2)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益(左·昭26)

  • 医学职称论文基本格式

    医学职称论文基本格式 1.医学论文格式 1 .1医学论文格式的题目 医学论文的命题       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一般论文标题的命题要求是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文题应与文章内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时还应具备可检索性、专指性、信息性,必要时可加副题,要给人一种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       一般先定题目再写论文,但亦可先写论文再定题,也可将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根据提纲再定标题,文题贵新,切忌老生常谈。别人用过的题目不要再用。题目是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鲜明的词语组合,好的命题可以使读(编)者看过题目后,能够得知论文中的梗概和主要特点,能够吸引读(编)者使之产生阅理全文的兴趣。 1.2 医学论文的署名       医学论文署名要用真名(学术论文)而不用笔名,并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和供读者咨询。集体创作应在文末署上执笔人或整理者的姓名,以明责任,便于查考。署名不可过多,一般3-5人即可。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起主要作用的人列在前面。指导者、协作者或列在姓名中,或在文末致谢中写出。不能出现一篇短文或临床报道出现十余作者的情况。 1.3 医学论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正文的高度浓缩,是医学论文内容不加注释的评论和简短陈述。便于读(编)者了解全文的要点,便于做文摘和检索。因此,摘要应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一般为200字左右,如是特殊情况字数可以略多。摘要可以独立使用,不过简亦不过繁,不要一般的套套空活,但也不要照搬图表、公式,不可用非沿用编写符号。有的期刊要求列出关键词,即选出3-5个代表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另起一行列于摘要后。医学论文关键词的选用应尽可能的用《医学主题词表》中的术语。讲座、综述、病案讨论、误诊教训、临床报道可以不使用。 1.4 医学论文的正文 医学论文由前言(引言)、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组成。各部分应妥善安排,即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互相配合,防止遗漏。正文内的小标题层次分配国内各种期刊要求不一,相当一部分医学论文都有参考文献,其附在全文结束后,顺序以右上角码的形式标注在文内相印处(即引用文献处)。 2.医学论文的内容要求 医学论文写作多是有感而发,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熟悉工作。医学论文的写作基本要求是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医学论文内容必须有材料、有概念、有判断、有观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且材料确实(经得起考证)、概念明确、判断恰当,观点正确,不含水分。即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独创性)、可读性等内容。 2:1 实用性 科学发展迅速,知识不断更新。临床医学文要做到为医学科学的发展积累资料,又要指导临床实践,就得密切注视信息,才能使医学论文兼具实用性和先进性。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临床、预防的实际,也即是对临床工作有无实际的指导作用,实际指导作用越好,实用性越强,价值越大。 2.2 科学性、真实性 医学论文的命题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取材可靠、客观真实,有计划、有设计、有对照,并通过计算,对象选择、分组处理,这样的结果有说服力,科学性强。 选题必须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设计要有充分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必要的随机性,观察研究真实、准确和全面,强调推理的逻辑性和结论的严谨性。结果忠于事实和原始资料,讨论的内容不夸张、不失实。即数据准确、引文准确、用词准确,内容观点正确无误。 2.3 新颖性、先进性(也称创新性)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一篇医学论文要有新意,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新经验等等。这样对别人(阅读者)才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所以要求论著的学术内容有别于过去已发表过的文献,应有所独创、有所发现或发明。 例如在基础研究方面,选题新、方法先进,有新发现,新观点;在临床研究方面,病例更多,观察更深,诊断治疗方法有创新,效果更好,提出新见解等等。 创,多指前人没做过或没发表过的,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凡达到国际水平、国内首创,即符合创造性。新,指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已有的,要仿中有创,推陈出新,即从新的角度阐明新的问题(如老药新用、古方今用)。有水平的医学论文必须是先进的经验或有新的见解。 2.4 可读性 言不在多,而在于精。优秀的医学论文,文字表达准确、简练、通顺,论点鲜明、论据充足、逻辑性强、术语规范、格式合适、结论可靠切题,并有一定的生动性,使读(编)者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多的收获,且爱不释手。 3.医学论文的格式构成 3.1 引言(前言) 引言是医学论文开篇的一段短文,主要介绍本文的背景、理论依据、论文的范围目的与工作的收获、结果、意义等。可根据论文的需要或长或短。要求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3.2 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是论著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对象、器具、采用什么方法、多少病例(男多少、女多少)、如何分组、诊断手断、依据、治疗方法(用药)、疗效标准、观察及随访时间等等。应说明资料来源的时限、年龄、性别、职业的可比性。说明疗效或某种方法时需设对照组,条件同等、随机分组、用药或检测采用双盲法对照,一方面便于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便于验证和仿行。任何科学成果,必须能够在方法同样条件下重复出同样结果,方能得到公认。因此,描述材料和方法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不能过分简略,也不能过分详尽。 资料中如数字较多可用统计图表表示。统计表应有表题和序号(一个表不用序号,列为附表)。统计表应按统计学原则制作,表格两端开口,不用纵线,只用一条纵线说明主语与谓语,表格左上角不用斜线。表格内避免繁杂,更不能与正文重复。 3.3 结果 结果是医学论文的中心部分。即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分析观察、调查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经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后所得的结果。这是决定论著质量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准确可靠,要求高度真实和准确,实事求是的撰写。 3.4 讨论 讨论即将所得结论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认真分析。科学的推论和评价,证实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阐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论据,从而取得大家的公认。通常讨论的问题有:阐述该文研究的原理与机制;说明该文材料与方法的特点及其得失;分析该文结果与他人的异同及优缺点;根据该文结果提出新假设、新观点;对各种不同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等等。 一篇文章通常只讨论其中的某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讨论必须紧紧扣住该文的研究结果,突出自己的新发现与新认识。 讨论的深浅、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文献的多少和分析能力。因此,必须了解本专业的近况及动向,才能比较客观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3.5 医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医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只限于自己阅读过并引用的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行的刊物),按文内引用顺序排列写在文后,文内按1.2.3……顺序在引用处标出右上角码,如在右上角标注。

  • 历史教学培养历史感的思考和建议

    "历史教学培养历史感的思考和建议 "       目前大多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总结了很多好的教学理念。不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一直以来人教版大纲要求历史教学进行发展和改革,但是很多历史教师仍然采用既定的思维定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就是教材中有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这从某种程度来说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学习毫无兴趣。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要在高中阶段进行加深,这无疑给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增添了难度。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地了解大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理论、历史概念,面对高考也只有埋头苦读,远远背离了历史教学的初衷,造成了历史教学在高考面前苍白无力。       根据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学生作为接受历史教育的主体,旨在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只有学生加强历史感的养成才能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的被动局面。而且教师作为历史教学的传达者,也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创新性的历史教学,所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历史,这门学科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支持性。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上,以历史知识的记忆为重点。只有牢记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只有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历史教学虽然说比较枯燥与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但是教师只要通过好的教学方法势必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方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要有一定的历史感。比如说以历史书中的鸦片战争为例,只有知道鸦片战争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及经过才会知道《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同时还要追根溯源去探究为什么鸦片战争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和当时的世界背景,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影响到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清朝失败的原因,都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其实历史知识看似零零散散,其实是环环相扣的,历史事件之间都有其特定的关联性,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教会他们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让他们知道历史是辩证统一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促进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世界民族的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不管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都是每个时代兴衰的见证和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所以,贯穿鲜明而深邃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培养学生历史感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图表和讲述历史故事的方法,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历史电影,用鲜明的人物角色让学生了解历史,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和风景胜地等活动来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树立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的高度。       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没有数学的严谨性和英语的国际化,历史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充满了灵活性和自由性。虽然历史事件是真实存在和发生的,但是对历史的评论只有基于客观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就没有唯一的答案,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分析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体现了历史的灵活性。所以对这样的学科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而更多的是学生对其的理解。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启发诱导,发掘出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学习潜能。课本不是唯一的工具,教师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马文婷要尽可能地把历史扩大化。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予以答复或提示,必要时则给予个别辅导。讲完每一章节让学生写学习总结,写总结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在写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和理解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苦难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像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涵盖了很多知识点,要想完全理解就需要回忆以前学过的更多的小知识,从而加以整合。所以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印象是最深的,记忆也牢,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和培养学历史感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感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引导,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备课到讲授都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接受。而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对历史教学的兴趣和历史专业知识,让自己学有所成,只有教师与学生的良好配合,不断进步,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水平逐步提升。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浅谈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浅谈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笔者发现重庆形象对其后期的创作艺术产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具有有一种重塑作用。 一、前言 张恨水是中国小说史上创作最丰的小说家,各种作品多达110多部,共计3000余万字,在重庆八年抗战中就达800余万字,享有广泛的社会声誉。著名学者刘半农称张恨水为:当今的小说大家,台湾学者赵孝萱女士称他最突出的地方是在章回体,笔记小说的改良方面,写得比刘鹗与吴敬梓还好。张恨水现象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根据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统计来看,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放在了他前期的言情小说方面,而对其后期具有社会批判性兼生活体验性的作品则关注比较少,尤其是从地域文化空间的角度来关注其作品与重庆的城市形象的关系。 西南大学文学院的肖伟胜,李怡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 -书中的《张恨水四十年代小说与重庆》一文从巴蜀文化视角着手,着重探讨了张恨水1940年代小说与重庆的关系,对重庆形象已经有部分展示;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尹莹在她的《重庆形象的文学表达张恨水创作的另一种意义》中从意象分析的角度阐释了文学表达的意义,但阐释欠充分。两者都忽视了重庆形象对其后期风格的重塑的这一具体论题。然而文学史永远是一个过程,而张恨水是现代中国最有文学过程感的作家之一。1938年1月张恨水先生到达重庆,1945年12月离开重庆,重庆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在重庆南温泉桃子沟度过了长达七年的客渝生涯,使他对寄身托命的山城有了深切的生活体验,于是才有了这些以重庆为背景的文字的产生。 独特的重庆形象进而引起了人们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具体期待。重庆是二战期间国民政府的陪都,是远东战区和国共合作的指挥中心、文化中心。现在又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江上游西部的门户和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名城。因此,笔者主要将重庆地域界定在重庆主城区。那么作为小说大家的张恨水,又是怎样展示重庆的人与城,别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城市文化性格,这种努力的背后,作者塑造重庆形象的有何寓意,以及重庆形象对其创作风格有何影响,将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阐释的重点。 二、重庆形象:下江人的生活体验与重庆想象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主要是通过下江人的生活体验与他离别重庆后对重庆所进行的城市想象来呈现的。主要是通过人与城来展现重庆的精气神,人主要是通过对具有不同风俗、生活风貌的下江人与重庆当人的对比描写来展现,而城主要是对充满寓意的重庆化符号的描摹来展现。 在张的笔下重庆是一座移民城市,作品主要展示的是自浙沪一带逃难来重庆的下江人,他在《重庆旅感录》中这样写道:四川谓客籍者为下江人,其人苟不能操西方官话(川滇黔),虽然来自甘青,亦在下江之列。又川谚谓下方日脚底,故下江人又称之日脚底下人,苟客不悉其由,乍闻之,必当勃然色变。……上下江之别,殆亦维持不易也。在下江人眼里重庆当地人比较土气。四川人,来得阔,穿长衫,打赤脚,显示出重庆人的豪爽与坚忍。重庆当地人穿戴风俗独特:川人无论男女,喜头缠白布,十九赤脚草履,在寒冬时,上衣长袍,下赤双足。显示出重庆淳朴而剽悍的民风。而在重庆本地人眼里,下江人多是家庭显赫的贵族,投机倒把的商人,斯文儒雅的文人,漂亮的交际花,他们迫不得已随着国难漂泊到重庆。张恨水的《巴山夜雨》、《牛马走》、《傲霜花》等有关重庆的国难小说都是以下江人的叙述视角写的。重庆人勤劳朴实,生活艰苦。他在《重庆回忆录·摇曳空箩下世人》中写道:在华北看小贩无往非车,在四川看小贩则无往非担,日盖山崎岖……此项负担小贩,常黎明入市,对碟挤箩筐中,高与扁杖齐……头额汗未干,拖起疲劳之步。 这种下江人视野下的重庆,是有其用意的,笔者认为张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优胜,只能走马观花地注意到重庆文化的表皮而不可能根植到本土中去,下江人对本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不适应的痛苦感。但无论是下江人还是重庆当地居民,张恨水对重庆当时骄奢淫逸的贪官污吏,投机倒把的游击商,清贫而苦闷的知识分子,占便宜的小市民,‘漂亮’的交际花等众生的态度是批判的,对清贫而苦闷的知识分子和下层老百姓是同情的。他在《牛马走、《纸醉金迷》、《巴山夜雨》中对这几类人物形象都有刻画,剖析了国民性,揭露了社会丑态,唤醒了国人的良心支持抗战。 重庆形象的外衣主要是通过重庆的文化符号来表现的,而笔者发现这些文化符号的背后的不纯粹,充满着寓意。 就房屋来看,风雨吊脚楼、茅草屋是当时重庆居住苦难的文化符号。他在《待漏斋》一文中这样写道:所居茅屋,入夏为暴风雨所侵,必漏。呼匠人补之,则辞以无草。盖乡间麦秆,既已售尽……床前无处不漏,亦无处不注。妇孺皆瓦器磁盆接漏,则淙淙铮铮,一室之中钟鼓齐名。《巴山夜雨》开篇就写道:这屋子虽是茅草盖顶,竹片和黄泥夹的墙壁,可是这茅屋一带的人,可不是天生下来就住着这种茅屋的。他们以为这种叫做国难房子的建筑,相当符合了时代需要的条件。多么戏谑的文字,风雨吊脚楼带给了他水深火热的痛苦。几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以类似的语言来描摹吊脚楼和茅草屋。然而,张在小说作品中也多次描写到达观贵人的豪宅公馆,例如《巴山夜雨》中的方院长有好几处公馆,自己经常不住公馆,只留下几个看门的副官。他把这种风雨吊脚楼和公馆加以对比,从而揭示出重庆贫富差距之大,透出作者强烈的惟富不仁的思想。 离开重庆后,他对重庆进行了回忆和想象。在《山城回忆录》中写道:重庆战都也,不可忘,且其地为嘉陵扬子二江中之半岛,依山建市,秀乃至奇。又川地,山河四阻,业而下,民风颇异于江河南北,离川二载,转念思之,为写山城回忆录。在张的心中重庆是民风独特、风景秀丽的僻壤之城。对于在平原住惯的张恨水来说,山给他带来了痛苦。《山城回忆录·无处不爬坡》中这样写道:幼读李白蜀道难之诗,闭目沉思,深疑是难不可想象,实则其在难,而不在险。盖川中山地,取石易径,大道小径,均曡长石为坡,无险不可登……上下石坡上千级,令人气踹。山是张恨水笔下最显著的重庆地貌符号,也是最具特色的重庆形象。重庆是闻名遐迩的山城,加之是一个交通不发达的码头城市,故多坡,多台阶,人们每天的出行都免不了爬坡上坎,然而重庆又是一个离不开挑抬和拉的城市,这种爬坡上坎必然造成人民如牛马般的痛苦。作者站在小市民的立场,充满了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关注着靠挑的小贩,靠抬的轿夫,靠拉的车夫,《安步当车》中这样写道:山城多坡,马路鲜有半里平坦者,设不轿而车,深令人上下艰难,其上也,人力车夫弓如落汤之蛇,颅与车把,俯伏及地,轮如胶粘作蜗牛之移动。……重庆谓为安步胜车。写出了当时重庆人力车夫生存惨状,有钱人对贫穷苦力者的残酷剥削,车夫几乎是牛马般地在供人驱使,重庆是一座可悲可悯的牛马之城。 这种书写范式下的劳苦大众形象,正是对苦难重庆的有力揭示。显然这是有十分明显的寓意的。对于具有民胞物语精神的张恨水来说,其一,表现出他对人民生活状态的关心,关心底层人民的命运。其二,由于张始终保持政治的中立,又面临当局的文字审查,所以用这种方式是既可以规避现实的政治干预又折射出社会的黑暗。其三,这是生活担子压力的一种隐射,借知识分子亚雄和西门博士的口吻,宣泄出自己的心声。在《牛马走·抬轿者坐轿》中亚雄说:轿夫不过是抬着人家走一段路,我们抬着上司走一辈子的路,轿夫是抬着人家走眼前看得见的路,我们是抬着上司走那个发财的路,轿夫自然是苦,可是他们随时都可以丢下轿杠不抬,我们不抬还不是那么容易。我坐轿子到处跑,也无非是把轿子抬人,我不要人抬,我也不去抬人……难道念书的人,他不知道拍马是可耻的事吗?西门博士在《穷则变》说:我们用脑子去抬人,混的就是两个饭钱,知识分子在挑生活重担的时候,被现实压得扭曲了灵魂。《纸醉金迷》中的魏端本在抬上司这一顶大轿的过程中不慎而深陷囹圄,丢了饭碗和老婆。在作者看来,当时重庆清贫的知识分子,为连轿夫都不如的双重牛马。 重庆全年多云雾,日照少,秋季阴雨绵绵,雨、雾作为重庆独特的自然意象,是重庆形象的重要构件。 然而雨和雾是具有深层寓意的,这是因为作者处在特定的时代,雨雾成了写作思想和环境烘托的符号。就雨的寓意来看。首先,表现出一种故乡情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借李商隐的诗句在《巴山夜雨》中表现出一种浓浓的故乡情怀,希望早日结束抗战,重返故乡。其次,雨是灾难的象征。张恨水这样描述在阴雨下的待漏斋:竹片夹着,黄泥涂起来当做屋子的墙,再将活木架着做梁柱,把篾片扎了,在山上割些草,盖着屋顶,后来他干脆把这种房子叫做待漏斋。 就雾来看,首先,表现出知识分子精神苦闷。他的作品中的雾使人扑朔迷离、精神焦躁。作为知识分子的李南泉、区庄正、唐国安、谈伯平等人每当心情苦闷的时候,其作品中雾的描写便出现了。其次,另一方面雾又是当时整个重庆社会的隐喻,他在《牛马走》开篇这样写道:天空结集着第三天的浓雾,兀自未晴,整个山城都罩在漆黑的一团里面。在《巴山夜雨》的结尾:眼前的浓雾依然浓重,四周又侵入了黑海……长夜漫漫的这是作者在小说中对重庆社会黑暗的渲染。昏暗的雾重庆笼罩在《八十一梦》、《牛马走》、《纸醉金迷》、《偶像》等暴露重庆黑暗的作品中,更加暴露了国民党的腐败。雾重庆交叠着一幅幅五花八门的社会丑图:官吏拼命抢钱,不顾人民死活,投机商操纵市场巧取豪夺,军官们利用武力走私、统治者、剥削者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官商沆瀣一气,大发国难财;市内物价飞涨,物资短缺,老百姓啼饥号寒,哀鸣遍野……凡此种种使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张恨水愤懑难忍,在他笔下的重庆社会形象犹如一幅幅讽刺漫画。他在《八十一梦》自序中说:重庆的一片乌烟瘴气,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三、重庆体验与艺术风格变化 

  • 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概念教学

    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概念教学 1.大学数学概念教学新观念 鉴于上述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特点及概念教学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着重寻求独特的教学方式或者能够从全新的角度促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对于概念教学,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的宗旨,我们要找出一条路来引导,使不知道的与知道的相关联,将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数学概念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产生自愿学习的兴趣。 2.教学实例 本着以上提出的新观念,我们来看一些笔者在概念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实例:例如,在讲解数列极限定义时,我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可以任意放大缩小金箍棒来解释所谓任意小就是你想要有多小就有多小,并且将每一时刻金箍棒变化所得到的一系列长度值记为数列yn,一支粉笔的长度记为A,这样的话,不管给出多小的ε,总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金箍棒的长度yn与A的绝对值之差小于ε,也即|yn-A|ε;同理还可以借此说明什么是任意大,即不管给出多大的M,也总存在某一时刻,使得|yn-A|M.当然这种比方并不是严格的数学定义,这样描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高等数学中任意小和任意大这两个新名词,增强数学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我们在讲解无穷级数敛散性概念时,可以把无穷级数想成是注水到浴缸里面.假设浴缸一开始是空的,然后我们用一个量杯,把相当于级数第一项的水量倒进浴缸,接着又把相当于级数第二项的水量也倒进浴缸,如此无穷次继续同一个工作,依序把级数的各项一一倒进去,如果浴缸的水终将溢出来,这就是级数发散的本意;反之,如果浴缸的水永远都不会溢出来,则级数就是收敛的.这样描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既直观又生动,从而加深了印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曲线的上凹和下凹总是分不清,于是我编了个简单的顺口溜:凹口向上干一杯,凹口向下皱眉头,学生觉得有趣也很容易就能区分上凹和下凹,再根据图形分析过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很快就能掌握曲线凹向的相关定理.另外,在讲解直角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时,我将整个推导过程描述成将一个土豆做成薯片的过程,若干块薯片(相当于公式中的截面,薯片很薄,体积可近似成面积)体积之和近似等于土豆的体积(水分忽略不计),并在课堂上用PPT示范,令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无疑为枯燥无味的推导过程增加了活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子很普遍,它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而且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搞好大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提高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在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大学数学的教学规律,探索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最佳方法,针对学生实际施以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培养重实践、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

  • 外文文献在历史学专业教学中的价值

    外文文献在历史学专业教学中的价值 一、外文文献的利用是提升历史学科整体教学效果的必要资源和工具       为提升历史学科整体教学层次,全国各地各类高校均进行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其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外文资料或文献的引用对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此类资源与新的教学方案、大纲及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其具体作用如下:其一,外文文献与课堂教学重点的结合起到了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的作用,能够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起到实质保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承担着灌输知识的主导地位,而学生扮演者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氛围和模式教学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更无法体现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氛围或文化。为了突破传统的式教学方式,引入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机会与学生开展合作和交流,从而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动向。为了能保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特定内容的教授环节时可引入外文文献。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言论时用足够的耐心倾听和引导并针对他们对外文文献的翻译和理解以及与自己观点的比较之后加以补充或引导。外文文献体现着国外学者的理解和思维模式的结晶。引入不同视界和观点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堂思维的空间,并且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各种观点缠绕的环境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并且走出理论的误区。其二,外文文献本身是历史学双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倡导及推行的创新教学方式之一。高校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课程中使用外文(主要是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汉两种教学语言讲授专业内容的教学方式。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双语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域之一开始逐渐步入各类学校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类历史学学科对应的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大流中随之应运而生且颇具特色。显然,历史学科的双语教学中根本离不开外语的频繁使用。在外语的大量使用为前提下,包含外文文献的英文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不可或缺的资料成为该种授课模式开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其实提升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设计环节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四方面能力。大部分学生对双语课如历史学专业英语、国别史或专题史等课程的授课内容的驾驭能力有限。因此在授课前课提前告知学生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在学生课前完成积极准备后,在课堂教学期间就可以发挥思维的作用,做到自由讨论,并且和学生在讨论环节一起体会原作者原语境原汁原味内容中相互交流,并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发音、词语搭配及语法进行及时纠正。 二、外文文献的甄别与使用能够提升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自身具有的独特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学在自身特性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所承担的培育新时代历史学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确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当前以实用风气为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更加需要实践能力强、社会知识全面丰富以及就业适应面广的全面型、创新性人才。在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前提下还需保持历史学独有的专业特性,这无疑凸显了新时代对历史学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在这种新背景下,历史学专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本武器无疑便是不断锤炼自身的历史学专业素养。在新环境、新挑战的要求下,历史学专业素养便与外文文献的利用密不可分。首先,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查阅历史文献及其他工具书的能力。历史学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一面。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阅读历史古籍及其他文献的基本能力。出于正确理解文献文本的需要,认识异体字、生僻字,熟悉古汉语语法,培养发展文字脱漏衍讹的能力,应当是历史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文字阅读技能。在涉及到世界史学科或者相关外国历史方向的学科时,学生还需掌握相应的英文等其他语种的阅读能力。因此,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提升英文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氛围中体验原作者的文化氛围和背景并从中获得观点性启发或者能与传统观点做比较的能力无疑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次,培养学生甄别及使用外文文献能力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衡量标准之一。众所周知,历史学资料浩如烟海,而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条件里如何能够对历史学一手资料特别是外国文献做出及时正确的反映和处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研究中这一链条本身就体现了一名历史学从业者或学习者的基本素养。再次,历史学专业教学长期以来注重中文历史资料的参阅与利用,而对外文历史文献的使用远不及前者,使得历史学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因而对历史学专业学生外文历史文献的参阅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历史文献是无数祖辈或前人研究成果的积累,除了纷繁复杂之外,对待各种文献还需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所有的历史文献包括外文文献必然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下不合理的因素。如果在对待原始材料时未作相应的反馈而囫囵吞枣式的接受则无疑失去了历史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性。最后,对外文文献的甄别和处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环节,学生不断接触外文文献的过程也是其外文(英文)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对接触的原始外文文献或资料的翻译和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该资料的使用价值的高与低。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一方面可以反映其史学功底的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当学生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对外文文献鉴别能力的提升,其外语水平特别是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会有显著提升。因此,甄别和处理外文文献的能力与外语水平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了更好的提升历史学的专业素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有必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且应明确认识到提升英语水平与专业素养二者之间有不可割裂的关系。由此可见,训练有素、功底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外文文献的甄别和使用能力,最终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在史学文献里游刃有余的畅游显然是其必备的能力。反之,对于一名历史学专业学生来讲则是明显的技能缺失。在以往的历史学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特别是外文文献进行处理的相关技能训练。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学生与活的历史直接对话交流的重要机遇。在新形势下,鼓励和教授学生掌握与历史对话的能力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 三、外文文献与历史学科未来全面和深入发展密不可分       历史学虽具有传统性和特殊性的特质,但同时也应强调其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下的发展。为了使历史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继续保持应有的发展特色,探索其长远发展的问题显然是每一位历史专业从业者或学习者的历史责任。在历史学科未来发展的道路探索中外文文献依旧是可以挖掘的重要因素。首先,在对历史学专业学生日常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中增添外文文献参阅、使用能力的锻炼有利于历史学科的深入和持续发展。随着近些年来历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学科必然需要和国外研究和交流接轨。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历史学科尤其是世界史研究与世界的接轨成为必然趋势。其次,外文文献的使用与史学研究的真正价值密切相关。历史学专业教学的目的正是为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和综合性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强调历史学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应认识到科研是高校的灵魂所在。我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在历史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但提升科研实力,增加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的研究成果任务仍然较为艰巨。目前在高等学校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外文历史资料的参阅及利用率较低。有价值和说服力的各种外文文献的较少利用率使我们的史学研究质量难以大幅度提升。一方面,外文文献在世界史学科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中国史学科。但我们的利用仅限于简单的翻译和加工,并未体现其真正的研究价值。如何在提升自身外语能力的基础上,将引入、甄别和使用外文文献作为深入理解外国学者的语境和出发点对于我们自身史学研究层次的提升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一些优秀的中国史及世界研究成果的翻译和交流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历史学研究的总体价值体现。再次,外文文献的科学利用与学术交流息息相关。在历史学科全球互动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同时坚持请进门和走出去的两手策略。对各种外文文献的甄别、使用体现了引入借鉴外文资料的重要性。同时,我们须将自己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与世界接轨。特别是在中国通史领域内我们掌握着得天独厚的史学宝库。在经历了研究环节之后我们也需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互相借鉴,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此外,为了学术交流的通畅与便利,往往需要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其中包括对大量起支撑作用的学术观点或重要史料翻译成外文,即将我们使用的中文文献转化为其他国家历史学研究者的外文文献,并使这些资源成为国外学者研究我国历史引用的不可或缺的可信或权威资料。这种互动显然既体现了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共同发展和交流合作也能够提升我们自身史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引入的外文文献和经过翻译的文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综上所述,目前在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重视对外文文献作用的发挥显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虽然在短期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各种与该主题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会随之出现,但应始终坚持发挥外文文献在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有价值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研究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研究 一、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 1.知识体系不够清晰       学案的编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方便学生预习、自学,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工具。可是一些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罗列出大量的内容,混乱庞杂,使学生常常摸不着头脑。这样的历史学案基本与历史教辅无异,根本无法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学案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辅书籍的不足之处,帮助梳理知识网络,尽管学案有类似于教辅书籍的讲解教学目标,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把学案与教辅资料等同起来。学案应当对教辅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无法取代教辅,学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比起教辅没有那么全面,但却有教辅无法实现的针对性。我们不能说学案与教辅材料孰优孰劣,因为它们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我们要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性,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查缺补漏,牢固掌握知识。例如,学习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我们就要在学案中补充与之有关的知识,如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等问题。 2.学案结构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学案有其固定的编写模式。基本上大多数学案都是分成了教学目标、重点分析、课前预习、知识点回顾、提出问题等几大部分。教师通过对这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思路,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样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在学案设计上除了按照以往模式明确学习目标,强调课程重点,强化已有知识框架外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注意对新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使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其次,要注意学案题目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像教辅材料一样以题量和覆盖面取胜,一定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编制合适的学案,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学案的编写不是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它要有一定的章法,但又不能过于教条、沉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把握好这个度,精益求精,编写出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学案。 二、对于这些误区的解决方案 1.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案编写思路要明确 教师编写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习任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想当然随意发挥,编写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具体地、详细地指出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使学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时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 2.教师编写学案时要建立简单明了的知识体系 历史的学习中知识点盘根错节,可谓相当复杂,我们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知识构架,很难使学生彻底弄通历史知识。所以,教师要把知识体系尽量编写的简单明了,至少要让学生了解一节课学习主要掌握哪几个重要的大框,进而在继续学习时不断向里面增加内容,使知识体系不断扩充。 3.教师要提高创新意识,应注重学案设计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学案设计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过于死板、枯燥的学案与教辅材料一样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无法使他们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进行学案编写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较为简单,但需要学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继而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 4.教师要做好学案的跟踪、检查工作 尽管教师们都有认真准备学案,但是有很多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却没有取得它应有的效果。因为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与学习。教师应该课前将学案分发给学生,督促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指示进行预习和复习,养成学生先预习再听课的好习惯。 三、结论 历史学案是历史教师编写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好的历史学案给学生课下预习、查缺补漏提供了重要依据,一份好的历史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的目标、学习计划,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水平。因此,认清历史学案中的常见误区,并做出改正对完善历史教学,对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多层次教学法对大学数学的影响

    多层次教学法对大学数学的影响 一、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经济学科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所有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首先接触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工具,它提供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工具,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大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大学教育已经从昔日的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化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膨胀、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当今高校教育的新形势下,我觉得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各高校招生数量大,生源分布广,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也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在高中就学会了求函数的导数和微分,而有的学生甚至不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2)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数学被应用于各个经济和科学领域,但是数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程度却有很大不同,不同的专业对数学要求也有不同。这样不同的专业实施同层次的数学教学,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学生基础不同、专业不同、个人发展方向不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二、大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大学数学的分层次教学是指通过分层教学层次的确定,制定各层次教学的教学大纲,设定各层次教学的教学目标,让基础不同、专业不同、个人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学目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目标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从基础不同、专业不同、个人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确定,同时要符合各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目标初步预计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差、较差、好三个层次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具体设计三个层次教学的教学目标。对于数学功底好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生,教学目标需要有高的要求。定义、性质略讲,重讲内涵和外延,拓宽其知识面,增补近年来名高校在相应章节的考研题,同时还给一些综合性思考题,指导学生刻苦钻研数学竞赛题,积极参加全国每年一度的数学建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数学功底较差,学生的整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基本知识点作为讲解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数学思维方法,适当地将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外延,同时给一些中等难度的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功底差且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反应能力较慢的学生,基本知识点作为讲解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反复练习高教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合理控制好教学的进度,本着够用的原则,达到高教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下面是笔者运用分层次教学来讲解知识点的实例。(1)在全微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就是掌握全微分的定义及利用求函数的全微分。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老师要求不仅要掌握以上内容还要掌握函数的可微性的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即:充要条件:函数在点可微的定义。充分条件:设函数在点的某个邻域上存在偏导数,并且偏导数在点连续,那么f在点可微。必要条件:设函数在点处可微分,那么该函数在点处的偏导存在。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在掌握以上知识后还要掌握函数的以下关系式:关系图中带→表示由前者可以推出后者,如果没有→则表示前者不一定能够推出后者。在掌握以上关系式的同时还能够举出实例证明上述关系。如:我们在证明函数在某一点连续但不一定能够推出偏导存在的关系时可以举以下实例:证明函数在(0,0)点处连续但偏导不存在。证明:函数在(0,0)点有定义且所以函数在(0,0)点连续函数在(0,0)点对于x的偏导:所以在点(0,0)处不存在。同理可知:在点(0,0)处不存在。故函数在(0,0)点连续但偏导不存在。我们在证明函数在某一点偏导存在但不连续可以举下面的例子:证明函数在点(0,0)处偏导存在但不连续。证明:在点(0,0)处:所以该函数在点(0,0)处偏导存在。该函数沿y=x路径趋于(0,0)时,极限值为:而该函数沿y=0路径趋于(0,0)时,极限值为:由于该函数在沿不同路径趋于(0,0)时极限值不同,所以该函数在点(0,0)处不连续。所以函数在点(0,0)处偏导存在但不连续。对于高层次的同学来说以上的关系图中的关系都要能举出实例来证明。(2)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教授物理学专业和数学专业为例。方法:由于数学的概念和定义一般都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介绍数学的概念和定义之前,有必要先讲它的物理学背景。在物理学背景下,对物理数量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抽象上升为数学的概念和定义。这种以物理学实际出发讲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首先能激发物理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其次,能加深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其更容易掌握概念,理解并熟记公式;最后能提高物理学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学数量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了。实例:数学上,导数的概念就比较抽象,它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的极限:如果把这个概念介绍给物理学学生,他们只能死记这个极限式,而不容易理解其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这样一个物理学实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质点M沿直线作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函数)为s=s(t),其中t是时间,s是路程,求其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出在时间间隔t0到t0+△t之间质点M的平均速率:当△t变化时,平均速度也随之变化,当|△t|较小时,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的近似值。这时,可通过取极限将近似值精确化,即当△t小到无限地趋近于零的时候,若趋于确定值,该值就是质点M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v,即在此时,便可引入导数的定义如下:对于函数y=f(x),当自变量在x0附近有增量△x时,函数值也有增量△y,如果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x0点处可导,此极限值称为函数y=f(x)在x0点处的导数,用f'(x0)表示,于是,质点M沿直线作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即为质点M在时间段t类的路程在t0处的导数s'(x0)。这样讲授,加深了物理学学生对导数概念的理解,使物理学学生掌握了导数在数学上定义为增量比的极限,在物理学上表示物理量的变化率。这种从物理学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物理学数量问题、引入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兴趣,形象具体,深入浅出。他们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学到了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学数量问题的方法。这些,正是我们期望培养的专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就这一问题,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就会从连续曲线上的割线MN的斜率(K`=)入手,N沿曲线不断移向M,其极限位置与M重合,于是将问题转化成连续曲线上过点M的斜率问题K=,事实上,这就是函数在点M的导数。这种从数学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们熟知的老问题、引入数学新概念的教学方法,使数学变得神奇、相通、水到渠成,体现了数学之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我认为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分层教学法的针对性很强,这有利于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后的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3)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总地来说,分层次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分层次教学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出了相应的学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相互适应,从而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分层次教学法真正实现了人人学数学,人人爱数学。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