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的理性_企业内部控制范文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的理性_企业内部控制范文 [摘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目前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频出,业界开始反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问题、途径。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现状 局限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过长期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的体系。它是对传统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制度,其内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当前企业内部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如三九事件;2005 年下半年,奶业巨头伊利集团掌门人郑俊怀挪用公款案;上市企业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等。最典型的中航油事件等都是现代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内控失调的典型案例。 本文借鉴朱荣恩等的调查(2005年)的数据,从企业规模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进行考察。 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情况(企业规模比较)总体上看,较大规模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总体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调查的样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很好和较好的有 88 家,只占 57.9%。总体水平较低,情景堪忧。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局限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经理层与一般员工之间都存在着代理关系。通俗地说,公司治理就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力制衡关系,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决定公司的政策方针,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监事会则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他们各负其责,协调运转。而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管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辐射面图当前我国很多公司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董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下属机构设置不完备,实际监控不到位、监控作用弱化,并且在具体运作上也存在不少误区:董事会中高管人员等内部董事比例过大,常有实施决策及监控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管理中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普遍,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Treaday委员会于 2004 年颁布全新的 COSO 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Risk Management,简称 ERM)中指出: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手段,董事会要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负总体责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仅仅限于公司总经理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以及公司内部各项具体事务的控制,而把董事会排除在内部控制的主体之外。虽然从内部控制日常运行的过程看,企业管理层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但现实中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对这些不确定性做出反映,由于这种用头脑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特点,管理者的行为变得比普通员工更加难以监督,为了抑制高级管理人员在获取短期利益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及时辨认、防止经理们可能的逾越控制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董事会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通过不丧失控制的授权来保证企业有效运行,实现企业的目标。 2.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企业中,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现实条件的制约,往往容易对内部控制产生误解,忽略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有效的,必须遵守,没有特例,包括制定内部控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管理者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对内部控制负最终责任,他们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能绕过有关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有效与否,与企业领导有直接关系。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很大原因是一些领导破坏现行制度,导致职责分离、控制制度失控,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和自己没有关系。事实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是管理当局良好地履行对资产委托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方法。 3.具体环节的设计实施不合理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具有: (1)全面性,即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控制死角。 (2)可操作性,即事权划分明确,有很强的操作性。 (3)规范性,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规范的机制,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 (4)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有良好的实际效果,而不仅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 为了确保制度被贯彻执行,管理当局要制定相应措施和程序,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恰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阶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 4.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不畅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不可缺少。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职责。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方面, 以及如何生效, 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 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员工必须知道企业期望他们做出哪些行为,在执行职责时, 一旦有非预期的事项发生, 除了要注意该事项本身之外,查询、解决导致该事项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流程。总之,现有的内控制度是否合理,实施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都要透过这个渠道向实施内控的上层管理机构如实畅通传递,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 5.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 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多年来, 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多数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具有进行监控所必需的权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财务会计常识,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此外由于企业内审部门都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之下,独立性不强,其监督力度也大大受到限制,尤其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常常是无能为力。从三九事件等一系列例子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缺位,导致未能有效防止违规和错弊的发生,从而造成无端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有红主编: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潘秀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马崇明贾成: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完善。当代财经,2000; [5]赵锋: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博弈论分析。财会研究,2004,2; [6]杨有红胡燕: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会计研究,2004,10。

  • 探讨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特征与功能 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舆论是社会的晴雨袁,是某种共同性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是现实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舆论彰显了独特功能。在此背景下,对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公共舆论资源的概念。提出我国公共舆论资源源于大众传媒、政治民主制度、政务公开和人际传播等途径,并因此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政治宣传、社会预警、舆论监督以及影响公共政策等诸多功能。 关键词: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特征;功能 舆论是社会的晴雨表.是某种共同性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是现实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公共管理是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对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来源、特征和功能等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公共管理中舆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意义重大。 一、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来源 一)公共管理与舆论在我国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关舆论学的着作中,对舆论一词所下的定义均不相同。刘建明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直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Ill喻国明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0’,仍陈力丹给舆论下的定义则是: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惘可见,舆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因素的复合体;依据所强调的因素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定义。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定义中看到,舆论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是一个变化的发展的过程,是意见统一与多样性的结合体。上述研究的重要成果就是舆论概念的理性化.即使公共理性成为舆论活动中的价值规范。这对我们探讨公共管理舆论资源来说。无疑提供了概念的共性特征。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舆论作为公众意志的反映在公共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设定社会目标又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评估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公共管理决策链条的良性运作。 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强制的社会力量,是实现社会控制、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因而重视舆论,关注其来源并积极获取、引导舆论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至关重要。 公共管理中的舆论资源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主流舆论是由政府、媒介和公众共同建构的,是政府、公众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通过互动对主要社会问题达成的共识。政府则是主流舆论构建的决定性因素。主流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塑造国家软实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相反,一个国家主流舆论的失控和边缘化将直接威胁到社会稳定和政权安全。 从概念的现实积极意义出发,本文对公共管 理舆论资源的来源、特征和功能的探讨,都是基于主流舆论资源的正面功能的。 二、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来源从舆论的公共理性价值出发。探讨主流舆论的特征首先要发现其来源途径,因为不同渠道形成的舆论具有各自的特点。在我国,公共管理者获取舆论资源的途径大致分四种:媒介舆论、政治民主、政务公开和人际舆论。 媒介舆论.即通过大众媒介的选择来传播一种体现自己意志的舆论。改变原有的不符合其意志的舆论氛围.并且逐渐使体现有利意志的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新的舆论生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电子传媒的出现和普及以及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得信息、感知世界的最重要来源。媒介舆论在舆论资源的获得中日益处于主导地位。 政治民主制度也是我国政府获得舆论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正规的舆论获取途径。人大代表从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中选举产生,充分代表社会各界的声音和意见。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听取社会意见,了解社会舆情。期除此之外,中国作为执政党还邀请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认真听取来自党外的意见和声音。各种意见汇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政务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拥有的政务信息和行政机关的公务活动(除了会对国家安全、公民隐私及其他合法主体利益造成侵害的)都要向公众公开。同时要求政府公开接受公众反馈信息,就政府行政过程中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政策调整以及诸环节运作情况。征询公众意见和建议。舟政府部门广泛采用诸如举行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专家论证会、民意测验调查、预告制度、听证制度等各种政务公开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在决策过程中给公众、尤其是利害关系人、异议人表达的机会。这不仅使决策能充分反映多数人的意见,广泛集中民智,也使少数人的表达自由权得到保障,使政府部门获得全面的舆论资源,为制定正确的公共决策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人际舆论也应成为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关于人际舆论,通常是指人们以口头相传的形式对社会事件发表的意见,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人际舆论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小道消息,而是来自于公民社会、以民间立场出现的声音和话语。是我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公共管理者亟待听取的普通民众的声音。 三、公共管理舆论资源的特征主流的公共管理舆论资源是政府主导的公共组织与社会各阶层信息互动的结果.因为其来源途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媒介舆论的特征.传统媒介舆论的特征政治性。传媒是政治的战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媒体都是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其传播内容都反映特定的主流舆论和价值观。无论哪个国家的主流媒体都要以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为重,这也决定了各国无一例外的对媒介舆论进行着调控。在中国。大众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舆论工具,因此我国的传统媒介舆论有着更强的政治性。 广泛性。在现代社会,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人们能够普遍接触到的最常见的发表舆论和了解舆论的工具;并且它们本身有着各自的传播优势,如报刊杂志的便于携带和易于保存性,广播、电视作为电子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兼容性大、受众面广以及感染力强的特点,这使得它们在传播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其他舆论途径不可比拟的广泛性和影响力,也使得公共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和意见。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处理。 双向沟通功能。当今社会发展的迅猛、社会活动方式的日趋复杂化和普通群众智能的提高以及对人类精神成果占有量的大幅度增加.要求公共管理者只有在广泛倾听人民的声音、征集人民的意见、集中整个社会智能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具有深厚社会根基和巨大生命力的决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主化程度的加深。传统媒介舆论在继续发挥政府宣传工具的同时。近年来也更加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舆论监督的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目前,虽然传统媒介舆论关注的领域众多,但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可以归纳为宣传和揭露。前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宣传——官方新闻,后者则是自下而上的反映~群众诉求。 2.网络媒介舆论的特征意见多元性。网络舆论的多元性,是指网络舆论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呈多元化态势。网络空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自由,这必然导致它所包含的观点是包罗万象的。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信仰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61在网络上。网民可以匿名发言,自由言论,完全不必惧怕类似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压力。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舆论一律,使网络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加之我们今天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前沿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异域文化与不同的价值观念也无可避免地相互交融、彼此渗透.这也会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网络的出现,恰好给新时代的人们一个多元化价值观念表达的平台。 交互性。网络舆论的交互性是指围绕新闻事件,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反映着受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事实上。舆论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也正因为这种交互性。舆论传播过程才得以延续和完整。网络舆论借助网络媒体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多种模式的互动讨论。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参与各方之间的互动。这种交互性使信源与信宿之间已经没有绝对的、明显的划分。任何个人在网络上都既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这种互动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透明性。网络舆论的透明性是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的意见和观点不仅完全公开、直观、透明,而且其强度和范围还是可量化的。嘲传统的社会舆论大多表现为媒体舆论.因为它只有依附于媒介才是现实可感的。才具有传播力度。然而,网络空间的出现.使舆论的形态与特性都发生了改变。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网络用户在网上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是完全透明的,网民说了什么、以什么方式说的(文字、图片、漫画、Flash、音频、视频等)都是现实可感、直观呈现的。即便是仅占少数人群的意见群体.其观点、意见也能够完整、直观地反映在网上。网络舆论的透明性,十分有利于公共管理者了解网络民情民意,把握舆论的走向。 情绪性。网络舆论多为潜舆论形态,即情绪型舆论形态。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是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如果对非理性的情绪型舆论引导不力或引导失误,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伴随着互联网而来的不仅是舆论的相对开放和自由,更有舆论的高度情绪化和粗俗化。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网民容易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二)政治民主制度下的舆论特征规范性。国家和社会稳定至少需要两个重要的因素:上面决策民主,顺乎民意,能依法办事;下面民意畅通,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能得到反映和实现.群众的不满情绪能得到排解。人民代表和民主人士把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他们能广泛地联系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沟通政府与人民的联系.把公众舆论上升为国家或行政意志。 人大代表是从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中选举产生的典型代表,整体而言.他们有着更高的知识水准和对各行各业的深入了解,能够全面正确的了解国家政策,因此他们能够在人大会上运用更加专业、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站在政治的高度上表达群众意见,形成的舆论具有专业规范化的特性:这些意见建议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权威的舆论采集制度,为政府管理者所接收采纳。 此外,中国作为执政党还邀请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在舆论场中.民主人士的各种意见相互冲突、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舆论。 利益多元化。在民主政治制度中获得的舆论资源往往具有利益多元化的特征,这是因为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或民主协商所获得的舆论资源往往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亦或利益集团的意见,特别是强势集团的利益。这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呈现出明显的趋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中有一部分人来自特定的利益群体,他们在人大或政协会议中具有话语主导权,形成的舆论往往代表了其所在的利益群体。从而形成利益多元化趋势。 

  • 论述西方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界说及其借鉴_西方公共改革研究生论文

    论述西方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界说及其借鉴_西方公共改革研究生论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第一轮改革中出现的碎片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民主社会价值观缺失等问题的出现,西方一些国家展开了第二轮政府改革实践——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本文分析了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产生的背景与内涵,批判性地指出了其理论假设存在的局限性,并借鉴其合理之处以期完善我国的的4~-8.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后新公共管理;整体政府;参与型治理 在过去的20年左右的时间中,西方各国政府无不强调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改革。从西方主要国家的治理实践中可以看出,其改革大多集中于对管理模式的改进,诸如结构性、效率、控制、合作、绩效管理和领导者能力等等,而不少人却对此存有疑虑。Curtis Ventriss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对当代公共事务的检视》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究竟是怎样处理公共行政中糟糕的事务的?I1IJ’ 可以说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复杂问题一直被基于经济学与管理主义的治道逻辑所困扰,以致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的继任者——后新公共管理。本文对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思想做一简单介绍和评价,以期引发学界对此新范式的关注。 一、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兴起的背景及其内涵 后新公共管理兴起于2O世纪90年代末期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等具有威斯敏斯特体制的西方国家,主要是对前期新公共管理改革中出现的机构碎片化和部门的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与协调,从而影响效益与效率的一种回应。它的提倡者普遍认为后新公共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第二轮浪潮,同样是基于政治经济学、制度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严格来说,后新公共管理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是在批判新公共管理范式基础上对管理主义观点的统称。具体来讲,后新公共管理从实践角度是指政府针对由于施行新公共管理中所带来的公共服务破碎化、责任问题与民主社会价值观缺失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而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 虽然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理念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并在像新西兰这样的国家激进的实施着,但很难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后新公共管理所蕴含的理论主要为一种组织结构性上的设计,如整体政府论或者协同政府论,并且这些理论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以致中国台湾学者彭锦彭认为该理论可望成为21世纪有关政府治理的大理论【2】。现笔者对这两个理论做一简单介绍。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时期的新一轮改革被称为整体政府,在改革之初也被称作协同政府。1997年,英国新一届工党政府上台,推出了新的改革举措,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提出了协同政府。在英国,协同政府是作为与碎片化和块块专政相对应的措施提出来的,它意味着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协调,消除政府间和部门间的政策冲突,有效整合资源,把各种机构的力量联合起来,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服务。这与整体政府的概念是完全吻合的。在澳大利亚,《联合政府报告》给整体政府所下的定义为:整体政府是指公共服务机构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实行的跨部门协作, 以及为解决某些特殊问题组成联合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侧重政策的制定、项目的管理或者服务的提供。【3jJ’整体政府的含义非常广泛,泛指协调与整合相互独立的各种组织以实现政府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其主旨是协调和整合。这种协调和整合是全面的,包括公私部门之间、政府与非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等。 实际上这些理论根本说不上新,整体政府只不过是合作主义的一种复兴,不过其内容更加复杂。 而且,在英国和加拿大,整体政府的一些做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就已经对有关结构性策略的设计进行过一些探讨,例如交叉功能性组织、多维度组织、自适应性组织及网络性组织等等。正如挪威学者Christensen和Lagreid指出的那样,在中央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对于控制和自治、整合与分化、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必须组,澳大利亚在1997年建立的联合中心更多的是强调结构性的重组、中央控制、部门合作及去政治化, 这些措施始终未能改变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或者是在没有根本改变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重新调整。 二、后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的差异性比较 自从2O世纪8O年代开始,新公共管理改革在英美一些主要西方国家无论是理论界或是实践界都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尤其是进入90年代更是推向了顶峰。新公共管理作为改革的第一轮浪潮,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极结果,于是作为第二轮改革浪潮的后新公共管理为了支持新公共管理便盛行起来。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目标为了纠正新公共管理产生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中央再集权和再管理,增强治理能力并改进控制和合作的能要有一种适当的平衡 钔。然而英国于1997年成立的 力。笔者现将后公共管理与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社会排斥小组和1998年成立的战略沟通小 理三种范式逐一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上表可以发现后新公共管理显然会是更受欢迎的替代方案。然而,后新公共管理对于那些珍视民主治理和公共制度,重视分权和公平正义,注重公民、私人与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制定、社区活动进行商讨式对话的国家来说,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后新公共管理显然具有较强的威斯敏斯特式色彩。与英国着眼于政府内部的整合协同比较而言,盛行于美国的网络化治理则着眼于政府与社会各类组织的联手(主要通过政府外包的方式)。这可能与两国的情况不同有关。比如两国的行政体制就不同。英国改革初期提出的私有化战略在公有制程度极低的美国是不存在的。同样,在今天,以网络为基础的合同制式的治理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治理方式。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通过合同花费大约2 000亿美元,而州和地方政府花费更多,约2 750亿美元。这样,每年通过合同花费的钱在5 000亿左右L5J。美国的网络化治理更关注的是平行关系上的问题。 三、后新公共管理:几点值得商榷的假设 克里斯滕森和拉格雷德等支持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学者认为管理驱使的理念和策略将会继续影响公共行政中的政府进程【oJ。后新公共管理是基于这样一些假设:即执政者和一些高级别的管理部门通过引入结构性、功能性和管制性的策略设计可以改变民众的行为;组织成员在执行中央政策和管理动机上都极为理性并且明确理解自身角色;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都是被动的顾客而且只要他们获得了有效率的服务就会感到满足;政府通过实施效率行政和平缓的政府合作就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及具有行政责任感。然而,笔者认为以上几点假设在复杂的公共行政生活中,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对组织现象的单维度诠释后新公共管理对组织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在结构性、功能性和制度性视角上进行一种单维度的解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行政策略主要是纠正合作和控制中带来的问题并改变政府雇员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管理主义,同时后新公共管理认为雇员角色在政府内任何机构问都是明晰的。前期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分权和断裂性会带来角色不明的问题,而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策略设计旨在通过协调机构问关系而减少角色的模棱两可。由此可以推测功能性的冗余会造成组织间合作和绩效的低效率。然而从民主角度来看,由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多中心力量、个人选择、具有不同利益和价值的行动者、人际关系的非线性以及非中心力量等原因,机构碎片化和政府雇员角色不明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保守政府的中央再集权和对角色不明的消解在某种程度上是发生在中央政府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和行政环境的背景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创造力和创新性都可以得到稳定发展。但是如果对于这样的管理和角色不明的消解发生在一个复杂、动荡的组织环境下以及政府面临着国内和国外的挑战,还会起作用吗?无论组织结构设计如何精良,合作效果和人的活动最终将依赖于雇员们对他们自身被指派的角色和他们的行政责任的一种诠释和理解,而且这种诠释和理解在不同组织、文化的背景下将会重塑他们的角色概念。 (二)结构性与制度性改革的失衡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结构性改革,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即被动的人们都会遵从外部的需求,如层级制结构、目标和任务。换句话说,高层执政者假设政府雇员(民众)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新的部门整合和层级链来修正。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政府雇员在直接的人际情境和道德支流下会对自己被指派的角色作出正确的理解当然也包括曲解。情境的如此复杂意味着雇员在实施项目的合作中,不同的场合会发生相异的角色行为。他们的绩效效果在相对的境况中也会依赖于其他部门或来自公民的声音,因为许多中、高层领导者在多元关系的执政中并不能预测其他行动者的角色行为,所以分配低层管理者的角色过于明晰和预测出他们的绩效行为通常是不明智的。也许执行官指派管理者角色最好的途径是依赖每位行动者对情境解释的技巧和依法行政的程度。并不是每一个人会盲目地遵从一个等级命令或屈从于外界的压力。相反,他们会相互协商从而达成可选择的协议。这些具有弹性、社会性的组织成员往往会对他f1"】自己的行动负责,在服务民众上也颇具有激情,而这正是制度性变革的应有之义。制度性改革强调的是组织成员在分权过程中价值、规则、技能和互动关系、公平、回应性和透明性观念的转变。后新公共管理很少关注制度性改革中人员观念转变和技巧的训练。笔者认为,后新公共管理只有将结构性改革和制度性改革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组织和机构人员的民主价值观和效率观念。经济合作组织(OECD)指出,成功的变革需要制度性改革为其提供文化和基于技巧能力的训练,而这是结构性改革中所不具备的 J。 (三)与民主型治理的碰撞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注重部门间关系、水平和纵向层面的整合,并认为控制和弹性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停留在结构层面上的整体政府并不一定就能确保人际互动关系效果的产生。机构之间频繁的互动,无论其结构性安排是横向化抑或是纵向化的,在危机时期并不意味着有效的合作。在20o5年8月美国新奥尔良市遭遇的飓风灾难中,具有中央层级链的联邦、州和当地政府在处理危机中的反应是无准备和不适应的。部门间的关系网络和沟通迟缓,当联邦和州一级的官员似乎对处理此次糟糕的状况不准备负责时,基层官员却在苦苦等待他们的命令和帮助。从结构性关系的层面来看,这是典型的中央集权,但是不同层级的官员们的角色关系却未能得到有效的内化。此外,如果缺少了在对话进程中个人责任的改进,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功能和结构层面变革则是毫无意义的。若没有民众的参与和理解,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将会具有流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美国学者Charles Fox和Huge.T.Miller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一书中设想了一种社区,在那里,有大家能普遍理解的话语规则以及参与互动型讨论会,不同观点可以相互碰撞 J。 

  • 浅谈精密铣削技术在加工中心的应用_研究生毕业论文

    浅谈精密铣削技术在加工中心的应用_研究生毕业论文 【导读】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手段,并在金属切削工艺和加工精度可靠。数控编程,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和确定切削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影响加工零件的质量,甚至可能决定成功扮演一台机器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刀具和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是建设质量的前提,处理程序。 一,引言 机械制造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金属的基本手段和电动切割工艺的精密加工和可靠的机械,电子,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古老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和使用,它的价值,我们正在谈论这里不仅是一个工具,机床,我们更关心直接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该工具是推动金属切削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关键,发展,切割技术,可以说,历史是历史发展的工具。 我单位已经推出了两款车铣加工中心,在2008年公司生产的小巨人。但未能实现的功能部件和数控铣床铣加工中心。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切削参数,编程人员,只要的参数设置,它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参数,在互动条件下,完成加工和普通机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本原则,但也要求程序员必须掌握,确定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考虑的特点数控编程。学习和掌握铣床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和加工复杂形状的回转体零件高,提升了我单位的精密数控机床和加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种类型数控铣床,数控铣床的铣刀类型常用工具,以满足要求的高速数控机床,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走向标准化,通用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开发工具,包括铣刀具和刀具的两个种大洞。为了满足高效率加工和特殊要求,特殊的工具,而且还开发各种特殊用途。数控切割机的多种方式,根据切削工具的分类,可分为:积分;②马赛克,焊接或夹紧,夹紧可分为非转置和可转位两种;特殊类型,如复合工具,减震式刀具等。根据制造刀具材料可分为:高速钢切削刀具,硬质合金铣刀,金刚石工具,其他工具的材料,例如立方氮化硼切削刀具,陶瓷刀具等。从加工工艺可分为:平端铣刀,球头立铣刀的圆角立铣刀,锥刀。 三,刀具选择,加工中心是在数控编程的相互作用。应该选择的工具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根据处理能力,性能,工件材料的加工,切割和其他相关因素。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性和高准确度。为了满足加工要求,尽量选择短柄,为了提高刀具的刚性。在生产中,部分加工的几何形状是根据不同的工具选择。 1)选用铣刀。曲面零件的加工,为了保证切割边缘和轮廓,避免干扰余量的工件在切割点和轮廓,球头铣刀进行粗加工,四刃立铣刀,铣刀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铣削平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镶嵌通用铣刀;小平面或台阶面铣键槽,以确保的槽的精度,一般用两个侧键槽铣刀; 2)孔加工刀具的选择。数控加工一般不夹紧,由于刚性和切削条件不同,选择钻头直径D应满足L/D≤5(L为钻孔深度)的条件;钻前,中心钻定位,以保证定位孔加工精度,可以选择浮动铰刀精铣刀,铰孔倒角;多刃铣刀,镗头应尽量采用对称平衡镗切削,振动,尽量选择铣刀杆粗而短,以减少切削振动。在经济型数控加工中,刀具磨削,测量和更换手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是合理安排刀具秩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减少刀具数量;刀夹紧,应完成所有加工零件可粗,刀具加工应分开使用,即使是同一尺寸的工具;第一铣床,加工后的第一二维表面整理,和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ATC功能数控机床,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和刀具的价格大大,必须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提高刀具成本,但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可以使整个过程的成本大大减少。总之,根据工件材料的热处理,切割性能和加工余量,选择刚性好,铣刀,高耐用性,充分利用数控铣床和生产效率,达到满意的加工质量。 3)确定了切割速度。数控机床中切割的进料速度是一个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材料特性,所选择的刀具工件。规定的最大速度由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在轮廓加工中,应适当的角附近,以减少进给量,为了克服惯性或处理系统的超级-或下冲的现象引起的轮廓的角变形。要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 1)当工件的质量要求可以得到保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选择较高的进给速率。范围一般在100?粗精铣外形。 2)切割,加工深孔加工的高速钢切削工具,选择进给速度低,一般在20?50mm/min的范围。 3)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高,进给速度应该是较小的,一般在20?50mm/min的取值范围为。 4)工具可以选择航空旅行,尤其是零距离,数控系统的最大进给速度。 5)深度(或侧切削深度)的决心。为了保证表面质量,切削深度(AP)应该根据机床,工件刚度和切削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切削深度等于加工工件的津贴,这样可以减少切削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四,结论 我单位的数控加工中心,轴向和颈部相电源头,可实现三个坐标联动。有效地进行补偿的程序优化和利用极坐标插补指令和圆柱插补,加工位置重复定位误差,实现了旋转体一侧的精铣是快速和可靠,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 浅谈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课程教学_研究生毕业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课程教学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议题,而整合效果的评估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争尚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形成这种整合效果的部分因素具有主观·l生和难以量化的特点,可以采用模糊层次方法进行总体评价。文章结合工商管理课程特点,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市场营销课程具体评价其整合的感知质量,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商管理课程;整合;模糊层次法 自200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点后,它便成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顾博士论文库的检索结果看,以题名/关键词搜索的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论文达1723篇,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如2000年l篇、2001年10篇、2002年43篇、2003年49篇、2004年163篇,2008年已经入网的论文有251篇,显现出学术界对该主题研究的认可和兴趣。研究的学科涉及物理、数学、大学英语、军事课程、管理等多学科课程,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整合的模式、教师在整合中的角色定位、整合途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等内容。但是涉及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类々业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不多,更是缺少该领域整合现状和效果评价的分析。丽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特点,信息技术对其教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反映在教学内容上,更是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甚至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效果的部分凶素具有不确定性或难以量化的特性,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总体评价。本研究试图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构建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方法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具体整合状况,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改草决策提供参考。 1.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新的方法和技术;整合主要是指综合、融合、一体化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教学的各个层面,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的方式(陆真,2007)。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按照工商管理本科々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课程教学需要体现专业性、技能型和实践性的特点,而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在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来源与获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意义建构;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刘智运,2008)。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有利于创设这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因而,根据学习理论尤其是建构学习理论的原理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々业课程教学整合的涵义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上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 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当前有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但整合的过程和环节的具体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整合的质量评价方面更是成果稀少,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模糊层次评价的原理及在课程整合中的运用模糊层次评价是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ttv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多层次分析决策方法。AHP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划归不同层次,从而客观上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是模糊数学的一个应用方向,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主要借助于被评价对象的指标集到评价集上的模糊映射进行评价(吴肩兵,刘祖德,赵云胜,2008 o本研究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评价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整合总体感知质量,具体的应用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评价对象指标体系和评价集。 将评价日标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解,建立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评价层。本研究中分别用T、S和F加以表示。评价集就是所确立的评价尺度,本研究将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整合的总体感知质量分五个评判等级,分为I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l,记为v={vl,v:’v3,V。,V5l。 (2)指标权重赋值。 由于各指标对上一级指标所起作用不同,需要对各指标赋予相应权重,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权重∞。 ①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在建立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后,需对上级指标所支配的下层指标按其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首先要根据标度理论(见表1),构造判断矩阵A=(al。)n×n。 ④构造模糊隶属度矩阵R,它是对各因素评价的隶属度向量的组合。本研究利用调查数据构造模糊隶属度矩阵。 ⑤模糊综合评价,采用M模型进行合成运算,即为综合评定结果。 3.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整合的评价模型本研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整合的条件因素和上商管理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各方面及其要求,搭建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来源一方面是依据有关课程整合的文献资料的整理,另一方面依据本研究组织的部分工商管理核心专业课程教师的小组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影响整合质量的冈素。 实施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整合需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构筑整合平台。这种平台既包括硬件平台,也包括软件平台(刘迁红,程金荣。2008),构成了影响整合质量的两大因素。从工商管理的课程特点看,硬件平台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和专业课程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如课程实验软件、ERP模拟沙盘等)、电子资料库(如管理学、营销学等精品课程资料库等)、校园网以及连接的网络资源。软件平台包括学校和教师对整合的态度和师生的信息素养,前者主要是分析学校是否采取了一些制度和措施来鼓励这种整合、授课教师对整合的赞同或反对强度;后者反映②相对权重的计算。权重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本研究采师生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如教师对课件的制作和专业软件的运用能力等。 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状况是评估的重要方面,但现有研究并没有形成整合内容或整合环节统一的认识。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现有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陆真,2007;张莹,2007)、信息资源如多媒体及课程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刘迁红,程金荣,2008)、学生主动或被动式的学习模式等(王琪琦,陶芳,张华,2007;陈进,高银花,2005 o本研究所进行的小组访谈结果屁示,这种整合不仪表现在课堂上(如课堂上教师课件制作的技巧和课件中非教材来源的信息量是整合的重要方面),课余的整合现象也非常明显,如教学的互动不仪体现在课堂,更多的可能集中在课余,学生在课余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等。综合考虑各方面冈素,构建了影响整合质量的指标体系,为了计算的简便,整合状况在准则层没有细分指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表3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整合的评价指标素两两之间重要性进行比较评分,评分采用表1中的标度。 然后根据各项重要性评分的平均值构造判断矩阵。首先构造的是T-S判断矩阵,对于目标层T,中间层s相对于T的判断矩阵见表4。 表4判断矩阵T-$在此基础上,采用几何平均法求权重,根据前述的AHP操作方法,计算出其权重因子分别为形=(o.1560,0.2331,0.6109)(i=1,2,3),并计算得到k=Σ等则5。_.:o.01708,C.R.=o.03023删。瞧构4.整合评价的算例本研究为得到工商管理某具体课程整合质量的评价,选取市场营销课程调查学生感知的整合环境和整合状况,向所在城市两所已经开设了市场营销学的高校的大学本科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各发放问卷5l份,收回问卷102份,剔除2份缺省项较多的问卷。对1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尽管有些指标是反映教师和学校对整合质量影响的因素。 本研究做的是学生调查,这些指标就反映学生感知的教师和学校方面的整合表现。

  • 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的探索_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的探索_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1.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很多行业出现了趋缓的态势.譬如机械电子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据统计,2012年国内机电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加快.前三个季度累计进口的机电产品为168.2亿美元.而进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国产的机械电子设备占有率下降,科技成果在市场的转换率低下。目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设备较为传统,大多数的机电产品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都比较低.而且鲜有成套的设备。 (2)新技术的研究发展进度缓慢.相比于世界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还处于低位水平.譬如科技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而在覆盖市场率比较高的品牌产品,科技含量很低.不利于科技成果在市场的转换。 (3)企业对机械电子行业的研发投入比较少,仅仅停留于低端产业阶段,而且大部分在模仿其他国家的产品,无法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产业附加值。 (4)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程度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别非常大。 (5)高新科技的应用,需要升级和改造传统的机械电子传统行业,但目前对传统产业的研发和改造力度不佳.无法发挥高新科技的应用优势。 2.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的建议措施 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具有集成化的发展趋势.而且更加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量、体积、功耗等.因此对该行业的科技创新.有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是政府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对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政府需要转变以往在该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和职能.以激励创新的手段.推动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1)目前中国的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主体,但这些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投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需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能力,以核心技术的优势.消除企业在机械电子领域的发展障碍.同时提高企业在行业当中的主观能动性。 (2)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为了奠定科技创新的基础.需要在技术研究开发的阶段,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并重新分配好企业的利润。尤其是那些比较成熟的机械电子企业.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工作.合理将获得的利润注入到科技创新研究工作当中.发挥资金链在科技研究开发当中的效用水平。 (3)加大科技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和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科技研究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丰富其知识结构和实践工作经验。 2.2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定将企业作为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主体之后,要发动中小企业的群体,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当中。 (1)培养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为机械电子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注入新的支撑力量.重点解决这些中小企业在创新体制、资金来源、科研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消除这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各种障碍。 (2)借助中小企业没有沉没成本或者沉没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地调节企业的生产,这也是中小企业适合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中小企业在某个领域中往往掌握比较高的技能,虽然在整体行业中的技能类型比较少.但借助某种深化的技能.能够为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撑.甚至可以成为规模化生产提供集中性的零部件技术服务。 2.3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了提高后续科技开发应用的水平.需要对科技的成果进行转化.提高其科技水平和技术研发效果。很多国家在机械电子行业发展中.通过转化科技成果.推动了行业的质跃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转化,企业和工科院校的合作,互相交换科技研究开发的资源.譬如企业为工科院校提供更多就业的岗位,而工科院校为企业推荐更多的机械电子人才.两者进行某项科学技术的共同研究开发:二是间接转化,机械电子行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深入技术交流,通过行业协会.推动技术转化工作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很多行业出现了趋缓的态势.譬如机械电子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表现为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低、新技术研发进度缓慢、机械电子行业研发投入少、关键技术应用程度低等.因此我们需要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全面进行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阮红坤,苟大斌,曲宴良.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研讨[J].电子世界,2012,(8):83—84. [2]张顺.浅谈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J].技术与市场,2011,(8):292—293. [3]张国平.论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7):249—250. "

  • 论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伦理秩序的政策结合_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研究生论文

    论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伦理秩序的政策结合_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研究生论文 如果单纯的从本质上来分析的话,那么财会管理中的伦理秩序并不完全归纳在经济学范畴内.它是一种具备经济活动形态和社会活动形态双重属性的管理秩序。而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细化、深化.许多事业单位特有的财会管理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又因为事业单位体制的特殊性,一些硬性的法律法规制度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于是将伦理秩序这样的私立秩序手段以镶嵌结合的方式和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政策相结合.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特殊性众所周知。 我国的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管理集团,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图收益支出项目为目标的,所以财务收益与事业单位服务项目间的矛盾冲突往往十分尖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形态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要在有限的财政拨款为前提下,依靠自身对资源的充分整合来完成自身的运作及发展,所以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既要将重点放在资产控制方向,又要将重点放在支出控制上,保持事业单位收、支两方面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也就是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特殊性所在。 二、强制政策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局限性 (一)执行成本过高的局限性在正常企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中,强制政策可以行之有效的对财会管理进行约束.通过严厉的审核及惩罚力度来减少甚至杜绝一些违规财务行为的发生。但在事业单位中,这种强制政策就显得非常局限,因为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组织,而对其财会管理的强制性政策,是需要庞大的执行成本来进行支持的。审核和惩罚的力度越大,代表着执行成本也就越高。如果把国家看成是一台不停运转的庞大机械的话,那每个事业单位就是这台庞大机械的组成零件,要对这些零件进行古按理,首先要经过繁冗的法律、法规制定程序,经过数次试点试验后进行颁布、执行;其次。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检验,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要重头再来;最后,当发现违规行为时,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来进行法律诉讼,并且要消耗数量庞大的诉讼费用。所以说庞大的执行成本直接局限了强制性政策法规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力度。 (二)形式主义过分突出利益关系在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中,如果过分使用强制性政策制度的话,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强化突出法律、法规和经济利益间的必然关系,最突出的案例就是美国安然事件,虽然安然公司的体制和事业单位有差异但其事件发生的本身是由于其首席执行官进行了大量的幕后交易产生的,这种以权某私的行为不能不为我国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敲响警钟。 三、财会管理伦理秩序的机理诠释 通过分论点2中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强制政策在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进行制约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此引入以道德为基础的伦理秩序就显得很有必要。所谓的财会管理伦理秩序通常是由声誉秩序及道德秩序两大氛围构成的。将二者在一个理想的氛围下长期进行灌输和培养,产生个体道德自律的效果是伦理秩序的根本目的。 伦理秩序的提出源自美国著名的社会学者阿克斯罗德.他通过数理模型对人的道德程度进行博弈判断,这个效用矩阵函数可以粗略的表示为 存在道德风险 不存在道德风险 强制政策效果评估 对象A (S,T) (P,P) G 评估对象B (R,R) (T,S) G 其中T表示评估对象A和B不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效用。而S表示双A和B双方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效用:P代表着评估双方均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效用,而R代表着评估双方均不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效用。所以正常的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出现违规行为时则有.T≥P≥R≥S的效果存在。如果用F来代表出现违规行为时事业单位的损失状况,则有FR> FP;而对伦理秩序的效用甬数可表示为E=U—M,其中E是表示财务管理个体的效用,U表示E管理的范畴内所囊括的财富总数。M 表示伦理秩序对个体的心理指数。这样通过这些变量来根据实际的评估数值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系统的财会管理伦理秩序数值。如果仅仅对一个独立个体进行评估时.可将矩阵中对象A的不定量项代入一个规定指标常数,用这个常数所计算出的数值来衡量评估对象B的各项伦理秩序数值。 简单的说.在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中伦理秩序可以看成一个由个体工作寿命、外界经济影响、内部体制变革、不可抗力改变等要素组成的一套数理建模体系。通过这些指标要素的数值来预测判断及解决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参与个体面临的伦理风险.当风险指标过高的必要情况发生时可及时交付给强制政策手段强行处理。 四、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伦理秩序的实质作用 虽然许多人把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的个体违规现象规为个体道德问题.以这样的观点为前提来看伦理秩序就是肤浅的道德教育;在实质上伦理秩序不仅仅包括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同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信誉进行理解,并在出现问题时对其个人的信誉加以维护,在以经济理性为前提基础的情况下为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体系,这样既避免了传统道德教育中空洞无实际作为的说教理念,又在长存的伦理秩序中得到了利益,同时还实现了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体系和经济领域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激结合。 五、将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伦理秩序与政策相互结合 (一)从思想本质上对伦理秩序的结合要重视在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实务中一般面对财会违规情况,都会采用强制性政策,这样可以在比较短的执行周期内取得相对明显的效果。或者是周期性的颁布、更新、完善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管理的相关法制法规.这虽然对治理财会管理违规行为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同时暴露出了当前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而且在非专项整治期间,强制性法制管理机制的执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在上世纪末通过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的《会计法》中,就曾经把财会职业道德写入法律条款内。这让伦理秩序守次用有了自己的明确地位定性,但从实际环境体系来看。将伦理秩序切实的与思想本质上的结合仍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二)顺应伦理秩序的执行环境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整体环境,可以说仍然处在计划竞向市场经济的过度阶段.而且再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处在这种阶段。在这种阶段里要将伦理秩序和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政策相结合,就不得不面对诸如:形式化、保守化严重;短期应付检查;普及传播手段落后、趋于表面等不利的问题。再无法改变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就要求事业单位的上层管理部门.主动承载起进行伦理秩序普及灌输和监管的任务,使伦理执行能以人性化的方式,长期、持久的进行,并形成专项的制度体系,更好的顺应所处的执行环境。 (三)通过伦理秩序与政策的结合。细化强制政策体系如文章第3节中的矩阵函数中可看出.如果没有强制政策体系的直接制裁,那么事业单位财会违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效应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将伦理秩序代人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并非要与强制性政策体系对立,而是要通过伦理秩序执行的特殊性,来弥补强制政策体系中的一些不足。如果没有强制性政策体系做为最终裁决.那么无论伦理秩序执行的如何完美也无法达到约束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目的。所以说。 对于更直观、更有威慑力的强制政策体系来说。伦理秩序的代入是一个辅佐机制。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张显于外部控制。一个隐含于内在控制。 六、结论 和正常的企业单位一样。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在从事事业单位的财会活动中时会遇到相应的伦理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中执行适当的伦理秩序是符合社会基础伦理原则的。 文章中直出,在强制政策对事业单位财会进行管理时,存在着两大弊端:执行成本过高的局限性和形式主义过分突出利益关系.这两大弊端的存在给强制政策的执行效用带来了许多压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执行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在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建立会计伦理秩序可为强制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适当的助力。 与此同时通过伦理秩序的矩阵模型可以在一个相对标准的情况下,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的个体进行数理评估,为建设标准化的财会道德工作氛围及培养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型人才都提供了数理化依据。 在文章的最后,点明了将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伦理秩序与政策相互结合的三大要点:思想上重视、顺应执行环境以及通过伦理秩序执行来细化强制政策体系。

  • 机械故障诊断中信息提取_研究生毕业论文

    机械故障诊断中信息提取_研究生毕业论文 1、机械故障诊断信息提取 1. 1信息提取是不可靠的。机械故障诊断分为直接和间接诊断诊断,但由于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条件,直接诊断往往很难。因此,采用间接诊断,这两个诊断信息来估计设备的国家重点部位的变化。诊断测试是必要的两个诊断信息的关键环节。最常见的是在振动试验(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声音测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获取的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体现在3个方面: (1)数据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2)低信号噪声比的数据,数据的(3)不完全性。如果这些不准确的数据,以及数据分析,有可能误诊。 1. 2信息处理是不准确的。功能可以快速,有效地反映故障信息提取机的关键在于机械故障诊断。主要的诊断功能,通过信号采集设备进行的收购的分析和处理。这些特征可以是一些简单的时域特性,如峰值到峰值,峰度,或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以及基于全息谱一些复杂的频域特征和功能,如旋转频率和椭圆轨道。 1. 3不完全信息。为诊断对象,如果该操作是复杂的,由于客观条件和限制等原因,可能使信息难以准确地诊断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用不完整的信息。在诊断实践中,不是一一对应的故障诊断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对应于多个不同的故障,而1个故障被表征为多个不同的信息。既要掌握足以区分不同的故障的有用信息。否则,可能会导致误诊。 (2)不一致的信息。在实际的诊断信息不一致的诊断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它们之间的冲突。这就是说,某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受支持的断层F1 ,否定作为故障F2,相反,一些其它信息支持故障F2和否定为失败的F1 。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误诊。 (3)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诊断对象的诊断信息通过传输方法很多已经不在了,不确定性可能会更小,也可能是相当大的,如传感器,传输线影响其确定性。 2、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减少误诊的措施 2. 1提高诊断试验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诊断测试的精度对数据可从以下4个方面的可靠性诊断的重要前提:传感器(1)定期检验; (2)也可以考虑使用多个传感器的测量; (3)使用传输线可靠; (4)的正确采样参数设置。 2. 2提高诊断系统的可靠性。随着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需求,各种在线,离线,远程诊断智能诊断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分析,专家系统已经应用在机械故障诊断,带来了很多方便进行故障诊断,同时也增加机械故障误诊的可能性。提高诊断系统的开发有效,提高他们在特征提取和诊断推理的可靠性,有利于降低误诊率。 2. 3加强诊断信息描述的客观性。在机械故障诊断诊断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表达和描述是合理的,准确的正确诊断推理结果还是不行。然而,在实践的诊断,诊断不仅是信息的定性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既简单又复杂的信息,包括信息,也有一定的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在诊断推理过程,定量信息常常被转化为定性的信息,例如, 70UM振动被描述为振动大等。

  • 谈谈学生主体性与工商管理教育中的素质能力培养_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谈谈学生主体性与工商管理教育中的素质能力培养_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创设管理情境、倡导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管理知识的亲验感悟是各种培养模式改革背后的基本轨迹;完整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应以课内实践作为主要形式,在操作层面上应突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管理素质和能力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工商管理教育;素质能力培养 工商管理教育的各个培养层次,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从MBA 到MM(Master of management,全日制普通管理硕士),均以应用性为共通的根本特征,均以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改进培养模式、增强实践环节成为各地高校的共同尝试。 一、实践感悟: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工商管理教育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受到忽视:管理知识和能力从哪里来,如何得来?中外管理中有一个有趣现象:许多经营大师并未接受过正规工商管理培训,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美国汽车大王老福特、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华人首富李嘉诚、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等等,莫不如此。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很多名牌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坐而论道、一步三计,不一定能成为成功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现行教育制度深怀忧虑、立志改变中国教育形式的我国着名经济学家、北京东方视野教育发展公司董事长钟朋荣先生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总结时说,那些学历不高而能叱咤商海的企业家绝不是简单地靠运气,他们天天在学习,只不过,他们不是关在大学里背书本、考高分,一背就是十几年,然后拿个硕士、博士文凭,而是边干边学。他们脑子中有关管理的知识,有关企业文化的知识,有关市场营销的知识,一点都不比博士甚至博士生导师少,他们的知识更实在,更有用。学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从书本上学知识,另一种是从实践中学知识。有些知识从书本上学更重要,有些知识从实践中学更重要。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我看从实践中学比书本上学更重要[1]。曾经主导创立我国最大啤酒集团(华润啤酒)、现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的黄铁鹰先生有着同样的深刻感触:做生意,经验比教育更重要![2] 对于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为什么实践比学校教育重要?或者说,为什么干中学比校中学重要?这是因为,首先,管理知识靠悟而不靠学。 管理从来都是具体的,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进行的,根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成不变的管理秘籍;促使A 企业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方法,不能保证相同环境下B 企业就一定会成功或失败;昨天成功的管理模式,今天也许就是失败的助推器。企业管理的成功系于很多必要条件,战略、组织架构、资源状况、企业文化、执行力、外部环境等等,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或改变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得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都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那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功夫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深刻感悟。 其次,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有些可以言传身教,有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前者称为显性知识,是书本、资料、教案上的知识,是静态的知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高度个性化、情景化、难以表达和沟通的技术诀窍、领导艺术和组织惯例等方面的知识,是动态的感性的知识。隐性知识的获取和感悟完全要在具体的管理情境中进行。 无论哪种原因,获取管理知识、培养管理能力, 都要借助具体情境。 二、创设情境:工商管理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轨迹各地高校竞相开展的工商管理培养模式改革的各种具体做法,从根本上说,都是在创设一种具体的管理情境,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或感同身受来获取管理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式改革背后的共同轨迹及规律性,可以通过SECI 模型获得说明[3]。 SECI 模型本是用以说明工商管理知识创造过程的模型,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又可用作工商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的分析模型,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情境在内,都可成为管理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和生发器。 首先,在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迁移(Socialization)环节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参观、调研、实习、见习、收听收看影音作品,将某个组织或个人蕴含的隐性知识渗透给培养对象,引发顿悟效果。这些做法已引起相当的重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增强实践环节。其次,在培养对象将其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描述,使之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外化环节(Externalization,E 环节),可组织学生撰写企业考察报告、市场调研报告、采写案例等等。此环节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进行有效的组织。再次,教育培训组织将工商管理的各类显性知识按照课程设置传授给培养对象, 这是显性知识的组合过程(Combination,C 环节)。最后,是将书本知识纳入个人认知结构、升华为培养对象个人见识的显性知识的内化过程(Internalization ,I 环节)。在最后两个环节,一般认为要通过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授,但长期形成的灌输传统往往使大多数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未能转化为实际的管理能力。 如何使抽象的管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管理能力? ———还是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感悟。所谓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决策对抗、项目教学法、ERP模拟实验室综合实践教学等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质都是让学生置身实际情境,通过亲验获取能力,可称为课内实践或校内实践。由于课堂教学占据着整个培养过程的主要部分,社会实践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困扰,因而课堂教学或传统所说的理论教学能否植入亲验内核就成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内实践与社会实践一起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课内实践应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或者说,完整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应以课内实践作为主要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促进亲验感悟应当成为统领整个培养过程的灵魂。 创设了实际情境,就一定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形成实际的管理能力吗? 三、学生主体性:工商管理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创设实际情境为工商管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是培养方案之形;要想形成实际的管理素质能力,在操作层面,还要真正突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备培养方案之神。 遇到好老师是学生的不幸。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受学生欢迎的何志毅教授似乎有些另类的话语发人深省———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好老师学识渊博、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课堂活跃,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当堂消化、课下省心;不好的老师让学生不忍卒听,只好课下自学、自己钻研,无心插柳柳成荫,躬行的结果是绝知了此事。有鉴于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造班级的组织结构,如果不营造整体的教改环境,单纯从外形上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整容手术,即使采取了所谓的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作为点缀,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邯郸学步,既未能达到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目的,又冲散了传统教学系统传授理论知识的效果。笔者曾经深入观察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营造讨论环境、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点拨,系统传授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小;教师不再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学生成为发言的主角,在灵感迸发、智慧闪烁的脑力激荡中,师生之间相互启迪、共同感悟、彼此分享体会,实际效果很好。或许是有感于此,着名的工商管理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杜先生提出,形式比内容更重要,怎么教 比教什么更重要,进而提出了超市教学法———教师只管把学生领进超市,学生要什么自己去选[4]。 其实,上述现象和做法的启发意义已不止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们要在整个培养过程包括社会实践环节在内,突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业务知识,更强调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对于管理素质的培养,我们尤其要注意推进学生与学生、主体与主体的互动———课堂上的互动,生活交往上的互动,一切培养环节上的互动。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 中早已深入论证了团队学习的效果要好于个人学习,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既害人又害己。 总而言之,让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成为模拟管理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主人,让每一个管理情境都由学生演主角,让每一次机会都构成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工商管理教育必将迎来革命意义上的变革! [ 参考文献] [ 1] 钟朋荣. 新教育模式构想[ EB/ OL] . 2009- 6- 28. [ 2] 黄铁鹰. 谁能成为领头羊[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9. [ 3] 甘大力. 基于知识创造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J] . 煤炭高等教育,2005,( 6) . [ 4] 杨杜. 现代管理理论[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 12. "

  • 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劳动合同法》在起草过程中出现了劳动法与入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社会属性以及相互关系的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是否能够用劳动法来否认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和是否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劳动法的指导思想两个焦点上。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劳动法律是否应当给人力资源管理留下足够的空闯。一些学者在保护劳动者的旗帜下,希望通过国家管制的方式,压缩社会空间。在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应当厘清三个关系,即道德责任与法律责任不应相互替代、公权干预与私权规范要有合理的界限、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不应混淆。劳动法律所要纠正的是一种由于从属关系而产生的不正当的结果,而不是要去改变从属性本身,这是我国劳动立法应当把握的基本尺度。劳动立法不应堵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空间,而是应通过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和加强工会力量,使两者产生良性竞争来规范这个空间的发展。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共存才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 [关键词]劳动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国家管制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笔者曾撰文对劳动合同法草案提出了一些质疑,并在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向全国人大递交了长篇意见。让笔者未曾预料的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的一小段话却引发了劳动法学界的争论。 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草案)》将大量的强制标准借助行政管制的力量,伸入企业的管理空间,从而使用人单位的管理空间大大压缩。当用人单位没有基本的管理权时,企业也将从追求效率的市场主体变为实现公益目标的安置机构。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中国的劳动法律制度将发生全面的碰撞。许多劳动法学者也纷纷就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社会属性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一、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社会属性 笔者这段劳动法律应当为人力资源管理留出空间的论述遭致一批劳动法学者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这是对劳动法的挑战,犯了方向性错误,难逃资方代言人之嫌,立场昭然若揭。 更有学者认为,笔者的主张若要实现,除非废除劳动法,回到民法调整时代。这种批评基本上是以我国劳动法学界广为流传的劳资冲突说为依据的。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称之为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争鸣,这一称谓正在一些学者的笔下发生着某种变化。主张劳资冲突说的学者正在用劳资关系的称谓来取代劳动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黄越钦早就指出: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劳雇关系、劳使关系这四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所要强调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劳动关系是以劳动为中心所展开,着重在劳动力、劳动者为本位的思考。 劳资关系则强调阶级冲突,含有对立意味,因为劳方资方的界限分明,其所展开的关系自然包含一致性与冲突性在内。将劳动关系的概念改造成劳资关系,是为了强调产权结构中私产已经占据相当大的地位,过分地剥削工人。笔者认为,以阶级冲突的方式来认识劳动关系是不理智的。一些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特征的国家从社会稳定出发,也尽量回避劳资对立的提法,如日本称为劳雇关系。 我国持劳资冲突说的学者故意将劳动关系改造成劳资关系,以强调我国正在出现两种值得关注的趋势:有产者阶层不仅在经济上的权利和地位不断飙升,而劳动者的权利和地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这些学者认为,有产者作为一个整体与劳动者这一整体,处在此消彼长、尖锐对立的状态,劳资矛盾越来越激化劳资冲突已经成为社会最突出的问题。这些学者所称的劳资冲突也是一种阶级冲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劳资关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并不是阶级关系,但在私有制的企业中,劳动关系即是劳资关系,具有明显的阶级关系的性质。这种劳资矛盾的性质,并不会因为我们在主观上不予承认便不存在。在劳资冲突的思维中,劳动法律被定义为姓劳,人力资源管理被定义为姓资。 劳动法律被定义为姓劳。劳资冲突说将劳动法的原则概括为单保护原则,即保护劳动者原则,强调这是与民法区别的关键原则,并将劳动合同立法理解为侵权立法,以强调劳动合同法姓劳的特点。从立法假设的角度来看,劳动法是将雇主设定为侵害劳动者权利、引发劳资冲突的最直接主体而来构建法律体制的。因而,劳动法对于雇主而言更多的是限制而不是保护。 人力资源管理被定义为姓资。按此种思维,从人力资源出发评价《劳动合同法》就等于站在资方立场上评价。常凯认为:这是从人力资源出发批判《劳动合同法》得出的结论。这么做就等于完全站在资方的立场理解劳动合同法。如果完全照此,劳动合同法就变成‘工人管理法’了,这是方向性错误。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评价劳动法的现象,形成了对劳动法的挑战,看似‘公允’的言论,似乎难逃资方代言人之嫌,尽管有学者声称无意成为劳方或资方代言人,但其立场昭然若揭。 学者的观点要归入或劳或资中做一个阶级定性,这是一种久违的现象,批评者使用的也是一种久违了的语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批评者的观点竟然成为劳动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并对我国的劳动合同立法(尤其是曾公开讨论的一审稿)产生了实际的影响。依笔者看来,劳动合同法不姓劳,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姓资,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会成为阶级对立的关系。 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本身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对双方的利益进行保护。劳动关系中由于存在着强资本、弱劳工的情形,劳动法以倾斜立法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在立法利益的分配上,劳动法也只是限定在倾斜上,仍给当事人的协商留出充分的余地。劳动合同法在法律规范上,仍应强调任意性规范的重要性。这些任意性规范与民法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受到劳动基准法中强制性规范的严格限制。劳动合同法作为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订立、履行、终止、变更、解除的法律,不能将其视为侵权法,也不能将劳动合同法理解为单保护。《劳动合同法》第1条最终的表述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这显然兼顾了两个方面。其中,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在强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各自有其权利义务,凡权利本身就是法律应当保护的,应算是保护双方当事人权利 的表达;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理解为双保护基础上的重点保护,其实也就是倾斜保护。 至于人力资源,根据考证,在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毛泽东于1956年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在按语中他写道,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可见,哪怕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无产阶级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 当然,笔者并不赞成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科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企业拥有四大资源,即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这四种资源恐怕很难说是姓劳还是姓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用空手道来完成。其中,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归根到底是通过与人力资源的结合而实现的,其实现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中人力资本的利用程度以及人力资源的质量¨3]7。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管理员工关系的战略方法,它强调开发人的潜力对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通过结合各种员工政策、活动和实践获得这种优势。如果我们放弃人力资源管理,那么其他三种资源也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劳动者的利益也不可能得到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的提出,最早源于工业关系和社会学家怀特·巴克于1958年发表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该书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普遍职能来加以讨论。当代著名管理学家、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科技与管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两大车轮。管理在20世纪兴起,是历史中的一个关键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现代管理学方面,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有着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管理科学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如果我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将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付出巨大代价。 二、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法学者从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阶级属性出发,引申出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关系的争议问题:其一,在是否可以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评价劳动法时,讨论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否定说;其二,在是否可以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劳动法指导思想时,讨论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肯定说。表面看来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学说,然而稍加分析,便会发现这是两种同根的理论,也走向同果的归宿。 (一)是否可以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评价劳动法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劳动合同法的规范下进一步完善,而不能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评判《劳动合同法》。在论述过程中,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否定说。 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的目标是增加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管理工人的一种办法,绩效管理是让工人多干活,薪酬管理就是如何少发工资。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不研究劳资关系,完全是单向度研究如何管理工人。常凯: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追求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劳动法律的目标追求则是实现劳资力量的平衡。用人力资源管理来评判劳动合同法是本末倒置,应该依据劳动合同法来改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这种观点其实和姓劳姓资的思维模式一脉相承,劳动法律姓劳自然也就姓社,人力资源管理姓资。这些学者认为,劳动法学应当具有学科的优势地位。只有劳动法学可以评判人力资源管理,而反过来则不行。 法律科学与管理科学确实是两门学科,但任何学科都应当是平等的,可以相互借鉴和批评。管理固然不是万能的,法律也不是万能的,两者应当有自己的边界。劳动合同法讨论的是两者的边界应当如何确定。为什么可以从劳动法学角度进行评价而不能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呢?只有我的学科可以干预、评价你的学科,反之则不行,这种论述本身就说明一些学者的狭隘。劳动法是社会法的组成部分,社会法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是以兼收并蓄为其基本特点的。而狭隘的学术观则与社会法的研究方法格格不入。 在论证过程中,这些学者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否定说,也充分暴露出他们对其他学科缺乏基本的了解。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强调以人为本,绝不能用绩效管理是让工人多干活,薪酬管理就是如何少发工资来概括。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完全是单向度研究如何管理工人。加里·德斯勒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管理和方针政策。具体来说,就是聘用、培训、评估、鼓励和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公平的工作环境。 尽管劳动合同立法最终并未接受劳动合同立法的单保护观点,但这种只有劳动法学可以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反之不行的理论,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否定性评价,最终还是影响了我国劳动合同立法中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导致部分世界通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我国被禁止。 (二)是否可以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劳动法指导思想 在众多对笔者的批评声中,有一种观点较为独特。它一方面强调所谓劳方、资方的阶级立场,另一方面又主张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作为劳动合同立法指导理论。在论述过程中,得出的似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肯定说,其实是借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化来否认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 一些学者在论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作为劳动合同立法指导理论的可行性时认为: 劳动合同法既是劳动关系协调法,又是人力资源配置法,保护劳动者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其双重目标。故追求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既符合劳动合同法作为人力资源配置法的要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目标相容。在具体论述时,将公开讨论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一审稿)中备受争议的内容(之后大部分被修改)均冠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名义,例如,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员工主导(原草案第51条),加强解雇保护的措施、服务期的过严限制(原草案第15条),劳动力派遣的严格管制(原草案第40条)。这些在法律科学中无法讲通的内容,均作为所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承担社会责任的措施而要求法律予以纳入。 表面看来。这种理论似乎与姓劳姓资的其他理论相反,非但不拒绝管理科学对于劳动法的评价,甚至将其视为自己的指导理论。如果这只是想强调立法应当考虑管理的要求,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惜的是,这种观点的真正用意是要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统统作为法律责任,将劳动合同法改造成人力资源配置法。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下述观点已成为共识:员工重于利润,人力资源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充分开发、利用智力资本是企业强大的竞争利器,对员工的使用应当与培训、开发相结合等等。这些观点已与劳动关系理论的追求趋同。可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作为劳动合同立法指导理论的可行性。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是否能直接变成法律规定呢?结论应当是否定的。劳动法作为一种底线性管理,对于一些企业目标的选择是不应当加以干预的。 例如,只要企业遵守法律规定,那么,该企业是通过减少员工增加利润,还是增加员工减少利润;增加智力资本投入,还是减少智力资本投入;强调培训,还是不强调培训;甚至于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些都只能由企业自主选择,法律并不能直接涉入这些目标的确定。 那种认为劳动合同法既是劳动关系协调法,又是人力资源配置法观点的核心,是将劳动关系协调法改造成人力资源配置法。其用意是要将企业应当作为管理科学的内容直接规定为法律义务。管理科学本身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可作出不同的目标选择;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与唯一性。如果我们以法律规定将所有的空间统统填塞,就等于从根本上取消了人力资源管理,其实也就回到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如果劳动合同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空间完全重合,甚至于通过法律来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国家行为与企业行为就会完全重合,最终必然是国家行为吞没企业行为,劳动合同法倒真成工人管理法了。 (三)两种理论殊途同归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