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7586 0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7.58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通过对麦积区5a来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中的现状进行了认真总结,探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站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1运行管理中的现状
  1.1概况
  麦积区共17个乡镇,3个办事处,村民委员会379个,村民小组1993个,全区总人口59.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5.106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5.62%,属典型的农业区。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量设计标准为40L/人·d,农村日总需水量为1.804万m3/d,按已建工程解决人数18万人计,用水量为7 199.32万m3/d,占全区日总饮用水量的30.17%,是全区水资源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尤其重要,加强供水管理是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切实体现,供好水、管好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2 村镇供水管理机制的转变
  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建集中人畜饮水工程56处,其中集中联村供水工程6处,单村工程50处,解决了17.998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随着新建特别是跨乡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增多,改变了以往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不到位、不规范、水平低,消除了供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2005年麦积区在天水市率先成立了农村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站,转变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职能,并在集中供水的中石、新阳成立了供水管理站,由区供水站统一管理,以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为重点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进行探索。
  1.3村镇供水站参与工程前期工作,使决策设计科学化
  2004年以来,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农村生活节水,目标是推进乡镇集中供水,加强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在已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周期中,区供水站从基础调查和设计阶段就参与进来,对村级管网基础数据摸底,走村进户,通过测量、丈量,对管道长度及规格参数、管径、水表、配件提出了较详细的数字,提高了项目决策的科学化,设计的精确性,从工程运行管理中总结出许多经验提供给设计人员,减少了材料浪费,节约了工程投资,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1.4村镇供水站参与施工为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从2007年开始,区供水站从基层供水站抽调人员、组成了以集中供水工程中村级管网及进户和单村施工为任务的施工队,实行区站统一筹划,领导负责,全员参与,建立施工班组,以村为单位施工。通过3a多的工程实施,供水工程管理站完成了新阳、石佛北山集中供水工程34村管网及入户工程施工,完成8个单村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解决了4.14万人的饮水问题,培养了十几名管道安装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增强了管理者的施工能力,熟悉了各村管网埋设位置,为管理中管道、管网维护维修、抢修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与施工还可以和用水户提前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关系,为以后的水费征收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减少了水事纠纷,提高了项目社会适宜性,更深切地了解村民的用需水服务要求,从管理向施工延伸,还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区供水管理站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1.5积极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管理中的作用
  近年来,区村镇供水站已在石佛、新阳等集中联村乡镇建立用水者协会,由当地人员任会长、各村村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协会机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水法、水资源利用及节约的宣传、征收水费和公布用水情况。协会式管理,加强了公众参与管理的透明度。通过宣传,群众理解了水资源的稀缺、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卫生与健康关系的密切、水利设施保护与自身利益的贴近性,增强了群众节约用水和对用水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了工程设施破坏现象的发生,使水费征收和用水不均产生的纠纷减少,加强了公众参与管理和社会监督。
  1.6基层供水站管理的方法
  1.6.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基层供水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用水者协会参与,以供水站设计人员数结合实际工作实行以事设岗、以岗定人,对人员进行岗前及工作中的培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制作了管理组织机构图,对值班,水源地保护、管线巡查、维修人员工作任务作了详尽说明和规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专管,事事有人负责;建立了值班制度、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图表上墙,人员职责一目了然,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
  1.6.2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供水站与用户签定用水协议,发放用水手册,建立用水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将管理范围内的用水人员、用水量、收费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与上级领导单位、乡镇、机电安装、材料供应、维修等相关单位的信息库,对井位、加氯消毒、上水、通讯环节配套了电脑,采用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工程水源地、主管走向、高位水池、干管走向、分水池制作了平面图。充分利用电子图准确精确的特点,使出现故障的管线更易查找,为工程管线维护提供方便。
  1.6.3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
  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是区供水站工作重要环节,基层站人员组成有本单位职工,社会招聘人员,在管理方式上借签其它地方和项目管理的先进理念,按工作岗位设计人员配备计划,对招聘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加强岗前培训,从职工的工作效率、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工作成本为考核目标,用任务跟踪、平时抽查、工作阶段总结汇报、征求用水户意见、职工互评等具体方法为手段,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提高职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管理团队的凝聚力。
  1.6.4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创新用水管理机制
  2008年区供水站对集中供水工程以提水机站级数核算水价、报区物价局核价后开始执行,通过加强电费计量、控制水量计量、管道漏水检查和对用水户水表抽查等手段,减少了管道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电费损耗,在新扩管网的工程中试装数字化水表,借鉴城市居民用水管理的成功经验,以10到20户为组安装总表为一用水计量收费单位,使用水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中石供水站于当年首次扭亏增盈。同时,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使水费征收难度减小,工程开始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也为麦积区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积累了经验。
  2农村饮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集中供水工程农户用水量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
  工程按国家农村饮用水标准规定设计每人40L/d计算出的供水规模,由于农村劳务输出等原因在实际运行中远远达不到。通过中石、新阳供水工程近几年的运行,每年3至11月随着农民工的外出,实际用水量只能达到设计用水规模的1/2左右,山区部分村庄的用水量只达到1/3,使工程在1a运行中造成了设计投资空耗增大,项目投资和资源的浪费,机组电能损耗增加并使用水成本升高,从实际上加大了农民缴纳水费的负担。
  2.2集中供水工程管网维修与管护力度不够
  中石、新阳供水工程主干管加管网总长度都在80多km以上,部分分布在山区,由于供水站管理人员有限,各村的用水者协会对用户使用、维修管护和宣传力度不够,管道破裂、跑、漏、滴和维修不及时,水量损耗的现象仍然存在。
  2.3单村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力度不够
  单村饮水工程水源(机井、截水墙)地多处在沿河阶地、沟道附近,虽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采取封闭措施,但由于农业生产生活中化肥、农药、垃圾、污水等对水源仍有一定影响。
  2.4单村工程管理机制不顺,水费征收困难
  全区人饮工程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各村管理形式各不相同,管理关系未理顺,没有形成统一可行的管理方式,工程依靠村上自主管理,管理方式简单落后,水费征收困难,在群众中还没有形成以水养水的意识,有些村在管理中无论用水多少年交费用是固定的且费用远远低于供水成本,造成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2.5单村饮水工程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水平低
  村上的管理员由村委会指定的村民兼任,工资低、杂事多、缺乏专业管理养护和运营知识,只起到了看管和简单的运行操作作用,维修、养护检修水平低,使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破管漏水、机电故障等得不到及时维修,机电设备、管道受损程度易加大,维修资金投入增加,工程设计寿命易缩短,有些工程配套维修频繁、重复建设现象较多,造成较大浪费。
  3对策及建议
  3.1根据基础调查数据结合用水人员流动情况合理确定供水规模
  建议工程设计阶段,在供水规模和用水量选择时要以规范结合群众实际用水量、用水习惯,在家用户人数和务工人员离家时间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川、山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生活用水水平合理确定,本着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结合工程设计寿命来选择供水规模、可适当降小机电设备和管材型号规格,在春节等用户达到设计人口时以延长上水时间来满足用水需求,以达到节约工程投资,降低电能消耗,降低供水成本,合理用水水价,切实达到造福于民的目的。
  3.2在施工中培养协会技术人员维修水平
  在集中供水工程管网施工中搞好与乡镇、村组配合,从村中选出知识水平较高、对管道安装维护有一定经验的人员作为用水者协会备选会员并参与施工,从施工中熟悉管网的布局,强化管道维修知识,使今后本乡、村段管道维修问题快速解决。
  3.3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单村水源地保护
  采取多种适宜方法加强水源地保护,保护方案要因地制宜,视环境而定,在沟道等不占用耕地的截水水源处可用铁丝网设置保护范围,在有资金条件且占用耕地的机井水源处可采用围墙适当扩大保护区域,减少农药、垃圾、污水的污染影响,加强水源地监控巡察,加大对群众保护水源、防污染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3.4加强用水宣传,在探索中理顺单村管理模式
  以水法和各项用水条例宣传为主,让水资源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民心,认清水资源的稀缺性,减少用水量浪费现象。确立水资源和水费交纳是国家政策和用水户义务意识, 创新转变观念,探索方法,借签外地单村工程成熟管理经验,理顺水费标准,提高单村工程管理水平,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单村工程管理的系统的、成功的经验。
  3.5建立供水站与单村联系和指导的长效机制,促进单村工程管理上水平
  建立供水站与单村饮水工程联系与维修长效机制,加强对单村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机电维护和管道维修的技术知识培训,根据群众用量科学合理上水,降低电费损耗,节约用水成本,使水费控制在群众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加大水利设施维护和进户工程投资力度,作好用水服务工作,转变用水管理观念,使单村工程运行维护逐渐走上规范化管理渠道。
  参考文献
  1康国玺, 姚进忠,闫有勇.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甘肃省水利厅2006年 8月)
  2康国玺,姚进忠,闫有勇.甘肃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甘肃省水利厅2006年 10月)
  3徐成波,赵健,王薇.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经验与体会.[J]中国水利2008,7
  4李之强,王继光,郭印坦. 临清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 2008, 13
  5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水农【2005】502号颁布)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



作者:曹黎明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第1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存在的 水资源利用 十一五规划 村民委员会 国家发改委 运行 农村 对策 工程 饮水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yinlin0379 + 4 vb

总评分: 论坛币 + 4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5 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