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解《资本论》暂时总结(下):我的观点概要——另解《资本论》(73)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社会性潜劳动;剥削
15、我认为马克思缺失将来时态劳动概念包括社会性潜劳动概念是最大的失误。这个失误导致马克思认识不到社会性潜劳动的广泛使用是交换中表现为剩余价值的劳动主要来源,导致马克思把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超经济剥削”误作为“经济剥削”来处理,使得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片面性及漏洞极大!详见[另解《资本论》第二阶段小结(下):扩展认识剩余价值与剥削——另解《资本论》(50)]。
16、与时俱进的劳动价值论对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1)、劳动力(劳动能力):劳动力由不可分离的两部分构成,即体力和智力。劳动力中的主导方是智力而非体力。劳动者与其劳动能力是不可分离的共存亡的!详见[劳动力是能够买卖的商品吗——另解《资本论》(45)]。
(2)、科学技术的作用本质是创造性科学劳动以及社会性潜劳动的复活的作用。详见[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作用——另解《资本论》(63)]。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新论。资本增殖主要源于所使用的社会性潜劳动的复活的作用。分工、协作等等也有重要的作用。详见[社会属性的剩余价值有多种来源(上)——另解《资本论》(47)]及[ 社会属性的剩余价值有多种来源(下)——另解《资本论》(48)]。
(4)、剩余价值与剥削新论。突出了“剥削”一词的“开发、利用”的含义。社会属性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开发、利用”被“抛荒”了的社会性潜劳动。……。详见[马克思疏漏了“剥削”一词的其它重要内涵——另解《资本论》(46)]。
(5)、劳资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命运共同体!”!特别在我国在脱贫攻坚战实践中,有大量的实例是引导私有制企业大量招收等待脱贫的农民们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结果是“劳资两利”!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只是在共同生产中为了合作共赢的“分工”与“协作”,从比较利益原则出发,都不存在马克思意义的“经济剥削”可言(超经济剥削除外)。”消除“超经济剥削”只能使用“超经济”措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因此我主张和谐共享和平构建“劳资命运共同体”。详见[构建“劳资命运共同体”——另解《资本论》(64)]。
上面是我对关键的热点问题的观点暂时汇总,还有很多观点散见于其它帖子里,以我的电脑水平目前要把所有的观点进行“系统化”是做不到的。还有一些观点今后有精力的话再继续发帖补遗。马克思在他的经济理论中还使用了一些并非不妥,只是容易被误解、曲解的概念,我都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诸如1、劳动二重性2、抽象人类劳动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劳动的凝结……。这些概念在我的关键观点中可以不用它,不影响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就暂时不归入我的总结中。
特别欢迎挑错补漏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