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近年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物价、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等。
温家宝总理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温家宝强调:全年CPI控制在4%,失业率控制在4.6%,今后五年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李建伟表示:“近年我国民生事业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农村落后的面貌必须得以全面改善。今后改变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是最大民生。”
整治农村环境是关键
记者:经过30年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城市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导致农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今后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李建伟:谈到改善民生,大家首先强调如何提高居民收入,而我认为,改善民生不能仅停留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不能与改善民生划等号,在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居住环境也要得以改善。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城市面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环境变美、变亮、变绿,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普遍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缩小城乡差距,主要是缩小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我们过去只强调收入,而忽略了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改造。
最近,我到山东威海工业新区苘山镇农村进行调研,感触很深。威海在山东省经济水平不是最高的,但其新农村建设模式却值得探索。威海市苘山镇新农村改造,从2008年筹划,2009年动工,预计2012年全部完工。他们的做法不是拆房子、让农民上楼,而是在保持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对村庄的道路、排污、垃圾处理、文化、卫生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并规划了绿化带,空地绿化,养花种草,发展经济林,种植樱桃树、大枣树等,由镇里出钱买树苗,挨家挨户分给农民栽种,并由农民自行管理和受益。
改造后,农村生活环境发生质的改变,村内交通路面全部硬化、亮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集中养殖并配套沼气池,农村面源污染和点污染得到根治。村里配套功能应有尽有,有网吧、健身房、医务室等,为村民提供各项便捷服务。虽然收入水平没有因此大幅度提高,但村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升,村民精神面貌、邻里和谐程度都有很大改进。
农村改造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一直很重视,但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贫困面还很大,改善农村环境应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从何入手?
李建伟:逐年改善民生呼吁了多年,具体还要看效果。农村改造工程为何这么多年没启动,农村环境改造需要资金,一些地方以资金不足为借口,迟迟不将农村发展纳入目标。其实,国家少投一些铁路、高速、机场等项目,多给农村投一点资金,农村面貌就大不一样。这是执政理念问题,而不完全是资金问题。
目前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污染治理和居住环境改造相继提上了日程,主要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改造还面临诸多困难。这需要中央政府牵头,各级政府财政出钱,这种投入效果是长期的,政府必须承担责任,改变执政理念。
农村环境如果不进行综合治理,城乡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过去工业基础薄弱,需要农业支持工业,现在工业经济已发展壮大,发展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时候了。发展农村,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增长点。农村综合环境治理改造需要大量投资,本身就是经济社会的新增长点。农村环境改善了,百姓住得舒心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村需求也会增加,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创造新的市场和就业机会,也会为农业发展模式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向农场式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奠定基础。
应杜绝形象或政绩工程
记者:目前改善民生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城乡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理念的提出,对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有何现实意义?
李建伟:我认为,民生改善不力的根源,一方面是资金投入太少,另一方面是政府执政理念要改变,切忌搞形象工程。解决民生,特别是农村民生问题,首先需要政府投入,因为农民收入水平低,自身无力解决诸如环境治理等问题。其次是执政理念,要把资金用于切实改善民生的方面,不能搞形象工程。一些地方为了政绩,投入很多钱建起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但农民不买账,不愿搬迁到示范村,一是搬迁意味着贷款购买新房、家庭债务负担加重,二是示范村远离原居住地,生活工作不方便。这种新农村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没有起到切实改善民生的作用。城乡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理念的提出,对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它作为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方面,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但需要严防形象工程。
威海苘山镇新农村改造经验值得推广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政府负责启动,实施三级投入。二是避免形象工程,在保留原始主体建筑的情况下进行环境治理,既降低建设成本,让农民负担最小化,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又保留了当地的人文特点。三是非常人性化,绿化按照农民自愿需求,农民门前绿化带种草或果树由农民自己选择。多余空地种苗木,由村老干部负责管理,收益归农民或村委会。这种模式两全其美:既不增加农民负担,又改善了环境。如果把农房都拆了,赶着农民上楼,最终农民背一身债,恐怕一辈子也还不了。
作者:林春霞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