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thistory4
1918 1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与低就业 (下) [推广有奖]

警督

大师

57%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优秀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报告大全

威望
16
论坛币
2903871 个
通用积分
45520.0644
学术水平
2218 点
热心指数
2939 点
信用等级
2099 点
经验
86447 点
帖子
4775
精华
11
在线时间
55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3
最后登录
2024-3-17

三级伯乐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与低就业
——货币有效就业假说与经验检验(下)

2011-11-28

2.货币有效就业率假说的验证

根据货币有效就业的定义,要对货币的有效就业率进行实证检验,则必须需要的数据是:其一,一个货币工资标准范围,在这种货币工资标准范围之内的就业增加,才不至于恶化收入流量与资本存量的结构性均衡。这就需要收入分配的流量结构与资本存量之间关系的确切性结论,而这一点在目前的研究范式下是不可能得到的;其二,必须重新根据这一货币工资标准,对就业人数重新统计,以得到新的货币的有效就业人数。但遗憾的是,这两项数据,就目前而言是根本无法得到的。因此我们只能对由此引出的几个命题进行验证,以初步证明假说的成立。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选择1952—2008年经济增长、就业人数与职工工资等时间序列和以此为依据计算出的其它所需序列作为经验检验的基础。由于基尼系数数据只找到1978—2008年的,⑥因此在命题3的验证中,数据区间是从1978—2008年。在做检验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数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因此在这里我们为了估计潜在增长率,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如下:

命题1:如果经济增长带来货币有效的就业增长,那么必要条件是,经济增长的同时,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在上升。所以,可以说如果经济增长的同时,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了,那么经济增长带来了货币有效就业增长;反之,如果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没有上升,甚至下降了,那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货币有效的就业增长。

表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⑦

变量

ADF统计量

检验类型(c,t,1)

稳定性

结论

GDPRATE

-3.518574**

(c,0,1)

稳定

I(0)

ΔGDPRATE

-7.268151***

(c,0,1)

稳定

I(1)

LNGDPRATE

-8.909334***

(c,1,1)

稳定

I(0)

WRATE

-3.555084**

(c,0,1)

稳定

I(1)

ΔWRATE

-5.684212***

(c,0,1)

稳定

I(1)

LNWRATE

-3.929241**

(c,1,1)

稳定

I(1)

GDP

5.304619

(c,0,0)

不稳定

ΔGDP

-4.083744**

(c,1,1)

稳定

I(1)

LNGDP

-4.383027***

(c,1,1)

稳定

I(1)

EMPLOYMENT

-6.943561***

(c,1,1)

稳定

I(1)

ΔEMPLOYMENT

-8.450409***

(c,1,0)

稳定

I(0)

LNEMPLOYMENT

-6.934376***

(c,1,1)

稳定

I(1)

EMRATE

-5.058705***

(c,1,0)

稳定

I(0)

ΔEMRATE

-9.179308***

(c,1,1)

稳定

I(1)

LNEMRATE

-5.178749***

(c,1,0)

稳定

I(0)

GINI

-2.542311

(c,1,0)

不稳定

ΔGINI

-6.506562***

(c,1,1)

稳定

I(1)

LNGINI

-3.376548*

(c,1,0)

稳定

I(0)

表2  GDP增长率与工资总额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

GDP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WRATE

54

0.27302

0.7622

W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RATE

0.40357

0.6701

LNGDP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WRATE

47

0.15967

0.8529

LNW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RATE

0.07018

0.9323

DGDP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WRATE

53

0.27999

0.7570

DW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DPRATE

0.46415

0.6315

从表1可以得知,经济增长和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时间序列的一次差分是平稳的,因此无须做进一步的协整检验。因此,可以直接做双向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三组结果都表明,经济增长率不是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格兰杰原因,职工工资总额占CDP比重也不是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地,可以根据下面的模型估计经济增长对货币有效就业的推动作用。结果如下:

根据表3,从货币经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率和货币有效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并没有货币有效地促进就业增长,相反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可决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增长中确实存在奥肯定律的失效,即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并存。

命题2:如果假定所有的就业都是货币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增长导致的就业增长能够增加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对就业的需要,那么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时间序列之间应该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经济增长至少是就业人数增加的格兰杰原因。

由表4可以看出,三组结果都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原因,就业人数也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地,可以根据下面的模型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对货币有效就业的推动作用。结果如下:

表3  经济增长与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估计结果⑧

估计基本模型:WRATE=β0+β1GDPRATE+εt

β0

β1

R2

(1)

0.167199

(28.66208)

-0.146931

(-3.722641)

0.204221

(2)

-2.054641

(-32.34106)

-0.051557

(-2.028072)

0.056485

(3)

0.167335

(28.77979)

-0.143389

(-3.634888)

0.199546

注:(  )内为系数的t统计量,数据来源同表1。

表4  GDP与就业人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

EMPLOYMEN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55

0.05830

0.9434

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EMPLOYMENT

1.48618

0.2361

DEMPLOYMEN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DP

54

0.13924

0.8704

D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EMPLOYMENT

0.44813

0.6414

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EMPLOYMENT

55

0.64424

0.5294

LNEMPLOYMEN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

2.99166

0.0593

表5  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的估计结果

估计基本模型:EMPLOYMENT=β0+β1GDP+εt

β0

β1

R2

(1)

38806.90

(20.12195)

0.213360

(8.692028)

0.578710

(2)

1093.102

(5.730293)

-0.014877

(-0.879701)

0.014129

(3)

8.682491

(109.4073)

0.221191

(25.64883)

0.922846

根据表5,综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从数量关系看,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增加了,但是即便假定在宏观上每一个就业都是货币有效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从宏观和长期的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人数增加。从而可以反过来推论:中国确实存在高速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并存的局面。

从上述两个命题的论证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从宏观和长期的层面来考察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那么从原因和政策的层面必须要分析的是,是什么弱化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呢?

经济增长速度决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即就业的增长。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不降反升,较高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经济的增长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取决于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而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而经济增长的模式,实际上涉及的就是经济增长中资本存量与流量之间的矛盾。因此,考察高增长、低就业问题,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资本深化的依赖,以及这种资本深化的就业弹性。其次,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1952—2008年间的货币工资总额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是不相关的。就业增长率在近三十年的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呈下降趋势。而货币工资总额的增长,起伏很大。从总体效果来看,货币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却是下降的。货币工资总额在增长,同时就业人数在增长,货币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下降表明:相对于工资,利润、利息和折旧等分配流量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更快的上升。由此可见,要研究和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仅仅从实物的就业量来考虑是不够的。

命题3:如果所有的就业确实是货币有效的,那么就业人数的增加应该能够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差距,进而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和结构均衡。因此,如果这一命题是正确的,那么改善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有效途径就是改变“低工资,高就业”模式,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占GDP的比重。

如果所有的就业均是货币有效的,就业人数的增长就应该能够降低收入差距,即就业人数的增长与基尼系数应该成负相关的因果关系。而表6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显示,收入差距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所有的就业都是货币有效这一假定并不是真的。进一步地,对收入差距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检验:

图2  1952—2008年货币工资总额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⑨

表6  收入差距与就业增长率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

EM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INl

29

0.01516

0.9850

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EMRATE

1.53641

0.2356

DEM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INI

28

0.10480

0.9009

D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EMRATE

0.08323

0.9204

LNEMRAT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NI

29

0.01265

0.9874

LN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EMRATE

3.27163

0.0554

从表7显示的结果可知,对命题3验证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并非货币有效的,因为从宏观和长期的层面上来讲,真正货币有效的就业应该是能够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提高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扩大对就业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货币有效的就业本身能够创造对就业的需求,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中的就业,并没有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因此并非货币有效的。

表7  收入差距与就业增长的估计结果

估计基本模型:GINI=β0+β1EMRATE+εt

β0+β1

R2

(1)

0.364836

(19.13016)

-0.971497

(-1.857918)

0.106369

(2)

0.008537

(2.033421)

-0.036666

(-0.352749)

0.004424

(3)

-2.091274

(-10.16579)

-0.240265

(-4.882827)

0.451194

四、结论

在肯定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和长期的角度,将就业问题纳入到宏观有效需求中间来分析,通过对货币有效就业假说的三个命题的经验检验,得出结论认为,从货币的宏观总量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高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而且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是低工资水平的就业,并导致就业增长没有能够调节收入分配,增加有效需求总量和调节有效需求结构失衡。因此,沿着这一思路,改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低就业增长并存局面的政策建议应该是,在增加就业的同时,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占GDP的比重,从而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增加有效需求。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货币有效的就业假说,本文仅仅是一个尝试,还没有直接的经验检验能证明这一假说的正确性,但是,这应该可以是解决经济增长对就业推动不足的一条新思路。总结起来,这一思路相较于实物有效就业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将经济增长中的就业问题同收入分配状况,进而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一宏观事实逻辑一致的联系在一起,从而避免了从实物有效就业理论的单个就业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来解释宏观上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所存在的悖论。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市场、网络、权利、制度与经济不平等—湖南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116)和湖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消费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A049)的研究成果,感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冯科副教授对论文的指导,当然文责自负。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②这个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剑桥资本争论,这里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具体可见Christopher·Bliss、Avi J·Cohen and G·C·Harcourt.,2005, Capital Theorv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③“刘易斯转折点”简而言之就是在此转折点之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之后劳动供给不再是无限的,工资开始上涨,人均收入开始实质性地增长,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经济增长。

④大部分研究均以下岗职工人数作为替代指标。

⑤货币有效就业率=(MN-UMN)/GDP,其中MN为货币工资总额,UMN为货币无效工资总额。

⑥2005年以前数据是来自:尹成远.中国人身保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与预测[J].保险研究,2008,(1).

⑦检验类型中c,t,1分别表示带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GDPRATE为经济增长率,WRATE为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EMPLOYMENT表示就业人数,EMRATE表示就业人数增长率,GINI表示基尼系数。

⑧表中检验公式(1)、(2)、(3)分别表示对应变量本身,自然对数及其差分平稳阶间的估计结果,表5,表7均如此。

⑨这里有一个口径问题需要说明,货币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是城镇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而就业人数增长率,则指的是三个产业的总数。

参考文献:

[1]ANGANG, HU.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 (1978—2001) [J]. Asian Economic Papers, 2005, 3(2): 166-176.

[2]RAWSKI, THOMAS. G. 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1, 12(4): 298-302.

[3]王艾青,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问题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4]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5]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9):18-25.

[6]蔡昉.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再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1-14.

[7]常云昆,肖六亿.有效就业理论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5-12.

[8]蒲艳萍.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J].人口与经济,2006,(1):55-59.

[9]简新华,余江.基于冗员的中国就业弹性估计[J].经济研究,2007,(6):131-140.





作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光华天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尹碧波 来源:《经济学家》2011年第5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 高增长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christopher employment 就业 中国经济

感谢支持我的免费资料,请点击一下本人头像下的“加关注” 成为偶的粉丝!
沙发
磊鑫FRM 发表于 2011-11-28 16:24: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还以为是发工作论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