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ello2hi
769 0

[学科前沿] 生造概念群的能量从何而来(一)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7粉丝

学科带头人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44 个
通用积分
0.9698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24 点
信用等级
9 点
经验
21324 点
帖子
1082
精华
0
在线时间
3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
最后登录
2023-3-1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生造概念群的能量从何而来(一)
  该企业家越来越觉得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屡次提出来的新的概念,体系,理论,框架,下属要动脑筋动很长长时间才能接受呢?为什么下属不能正常地一次性地就接纳呢?
  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企业家不能用正常的,已经被社会公众定义了的一些概念呢?非要为什么自己开发自己的一些概念呢?
  这就起始自对管理的一个很深层的认知了。
  首先我们必须说,为什么企业家必须要自己生造一个又一个定义,这个问题其实很深奥,很有价值,但却经常被我们忽略了。
  世界上的很多概念,事实上都是具有灵活理解、多方位理解特征。我们在理解某些概念的时候,事实上就发现左也可,右也可,前也可,后也可,理解一个系统很吃力。
  既然理解一个概念很吃力,理解一个由浩如烟海般的多个概念搭成的巴比伦塔式的体系就更加吃力了,所以一个企业就发现,我们深入理解一个体系要花很大的工夫,为了达成共识要花巨大的代价,但管理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艰难而频繁的沟通的过程,怎么办?
  如果按照社会公共定义来走,大家要建立几乎一致的概念体系,建立大量的大体一致的公理,效应,提法,才能把这么大的概念盘活,组织,生动化,赋予其解释力,并慢慢在群众中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是可以管理的,但这是一个代价大,速度慢,要花巨大的代价的过程。(作者系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咨询集团 华彩咨询 企业家 伴随着 多方位 企业家 价值 开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