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烟雨红尘
13242 84

增发的货币是属于谁的? [推广有奖]

71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3 11:09: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2-9-22 20:19
1、出借方是理所当然的主人,但是你只认为银行是个管理者,什么时候管理者可以算是出借方了?
------- ...
1、真的很无奈你又举了个没有没有相同点的例子!
  
    奖状是不需要归还的,这也不是赠送关系,校长当然不可能是前主人。
    但是央行的钱是需要归还的,因此央行应当被视为前主人——我没有否认过央行是前主人,否认的是你,是你把央行作为单纯的管理者来看而认为这新印的钱谁也不是的!

2、我不喜欢喊口号,这钱如果是借出去的,那么当然可以回来。
    问题在于这钱是不是单纯被借出去的——之所以在这里我之前提过,虽然我认为美联储的方式不是很合理,但是是可以被视为借出的,就因为有负债表在。
    但是,我们自己的那份负债表呢?

3、不管是有息还是无息,贷款的使用都是有价值的,按照利益不会凭空多出的说法,ZF为什么有理由会平白获得这个价值呢?


   美联储的负债表可以勉强可以解释的通,但是我们的情况和以前的国王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我没有看出什么区别,也想知道区别,这才是说我的问题的重点。。。。。。美国人民是否受到掠夺我关心的着么?
   

使用道具

72
linxiaozhijia 发表于 2012-9-23 12:03: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来打个酱油!!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使用道具

73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3 12:04: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2-9-23 11:38
但是央行的钱是需要归还的,因此央行应当被视为前主人——我没有否认过央行是前主人,否认的是你,是你把 ...
1、我认为央行是增发货币的前主人,但是央行是属于人民的,因此人民是央行的前主人,因此发型的钞票属于人民,这没有冲突。

2、央行购买国债的行为事实上是借贷给ZF的行为,而购买企业债券是接待给企业的行为——不管是哪种,都是把贷款的利益让渡给了ZF和企业——从而损害了奇特没有获得贷款的部分的利益。

3、美国是打着民主共和的旗号,我们也是——我想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属于谁。
   你举了一圈例子,哪怕是贷款,你也只限定在无偿供给贷款的圈子里面——这和认定人民是主人并没有多大差别,偏偏还不承认。

   因为我看到了钞票总量在增加,但是人民手中的钞票并没有增多i,而物价的疯长是现实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人民的财富被掠夺;
   但是因为我没有看到负债表,所以我没办法确定是谁在掠夺,所以我是在问问题,而不是下结论!

   所以我是在问,这多印的钱属于谁——根本就是说这钱代表的财富应该是谁的!
   我在问,          这多印的钱给了谁——是问这钱代表的财富被谁拿走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4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4 07:32: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关于央行是否属于人民这个问题都需要讨论的话我不想再扯了,没多大意思了,各保留看法吧;

2、贷款的价值不是说需要归还就没有价值的,否则何必又那么多企业争着要贷款,也罢,这个基本的金融问题问题你都有疑问,我也没办法,各保留己见吧。
    只是不要把抵押拿出来说事,你可以想一下国债的抵押物是什么。

3、我说的是谁被掠夺,这被掠夺的财富应该归谁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的问题,莫名其妙又加进这个问题,你可真有办法——有美联储的负债表,可以解释为债务,那么在通货膨胀的同时,利益被伤害,但是债务又能够体现收益,至少可以圆上这个圈。

4、我确实说了存在两国的增发货币直接给ZF卖产品,但我也没有说全部,请不要随意偷换概念。
   开贴就是提问,什么时候变成宣告了,我有这么夸张?
   在自己的问题下面说下自己的看法就理解成宣告?你可真有趣。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5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4 17:3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如果这钱全部给了人民的话,哪怕印再多的纸币,哪怕通货膨胀再厉害,老百姓分配到的物资也不会下降,这确实也就是个媒介;
    但是,现实是这多印了钱,现实是造成分配物资的减少——是因为被别人通过印钞掠夺了物资,造成的下降,不是通货膨胀!

2、好吧,我的说法不严密,改成有一部分利益给了ZF,掠夺了民财,满意否?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6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4 20:49: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2-9-24 19:43
1、如果这钱全部给了人民的话,哪怕印再多的纸币,哪怕通货膨胀再厉害,老百姓分配到的物资也不会下降,这 ...
呵呵,你又在用所谓的宏观掩盖问题:

1、如果有某方是无偿获得,那么显然是和原来的封建领主一样是掠夺,这一点你从未敢面对过;

2、哪怕仅仅是贷款,贷款是会产生利益的,这一点你是用一个莫名其妙的无偿贷款来逃避的,全然不顾无偿贷款的合理性:
    央行获得的利息算谁的?
    获得贷款方的利益算谁的?

    作为市场来说,不管获得贷款的是ZF还是企业,都在获得贷款的时候得到了使用贷款的利益,相对于没有获得贷款的其他方面,这是显然不公平的。

使用道具

77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5 16:14: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贷款的利益你都否认,那么显然我们没有经济学的基础共识,算是白说了,我不想再往下扯贷款利益问题了,受教了,我认输哈。

使用道具

78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6 17:46: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贷款:
     维持资金链稳定,给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可以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2、ZF税收是固定的,难道可以随意加税进行还贷?
    如果是增加税收,为什么要让人民为了ZF的行为加税还贷?

    管家固然是为主人服务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主人要为管家的一切行为负责,包括管家自作主张的、为主人做福利的行为!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9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7 12:35: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真没办法,是你问贷款的作用,等有人教你了,转过头你又去找别的问题了,有意思么?
  反过来说,如果贷款没有作用,要贷款干什么呢?

2、税收的原理是百姓集中一部分钱做公共事业,因此有预算之说,而反过来,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这实际上是人民通过一个组织形式在使用这笔钱,但是问题就在于这笔钱的使用是否是符合人民的意愿的。
    民主共和的基础并不意味着完美的运转,ZF仍然有可能做出不符合人民意愿的行为,没有理由人民腰围这些行为买单,即加税。

    税收的波动和铸币税的存在是两个领域的东西——事实上如果仅仅看到税收波动的话,就不存在铸币税的问题了,但是现在铸币税是现实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找到的是,按照民主共和的名义,铸币税应该归还给谁的问题!

使用道具

80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2-9-28 14:36: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2-9-27 13:09
先说说ZF这块,贷了款,给全民作了福利,然后又收了税还给央行。这中间作为贷款方的ZF到底捞到什么好处了 ...
哈哈,真高兴你会提出这种问题,看看主贴的问题,现在被你扯到哪里了?


我们需要从铸币税的概念和ZF的转变看这个问题:
    当ZF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的时候,铸币税是怎么出现的?显然,如果我们把他当贷款来看的话,就没有铸币税的说法了,——很直观,新铸的货币是无偿给了ZF,供其开销,才会有个美名,铸币税。
   
    当ZF属于人民的时候,还可以随意拥有这笔收入么?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把它当做贷款来理解——但是,有固定财税、固定预算、固定职责的ZF需要额外贷款来处理事务么?   
    只有在出问题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方式进行处理的时候,才需要用到,而掩盖错误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换个角度来说,一个管家,即使是好心的,但是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花钱把花园整理了一遍,然后再拿主人以后的收入填上,这也是应该被惩罚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4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