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enyi112982
13365 85

[求职与职场] 硕博泛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坛友圆桌谈】   [推广有奖]

编辑管理员

大师

74%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管人》精品-邂逅经管大牛

会计与财务学习答疑文库

经管类求职招聘答疑与咨询文库

威望
16
论坛币
40333 个
通用积分
47426.4811
学术水平
4872 点
热心指数
5237 点
信用等级
4486 点
经验
1880816 点
帖子
2249
精华
90
在线时间
51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5
最后登录
2024-4-26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爱问圆桌定期推送热门、高人气、有代表性的精彩问答,以飨读者。

【本期关键词】硕博泛滥?史上最难就业季?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本期精彩观点】东童坛友jianmu1986坛友crackman坛友提供过去是零坛友CN陈陈坛友小张在线坛友



【论坛坛友圆桌谈】:


东童坛友选择比方向 更重要

------就业市场上,中国的现状也就是这样了,有几点我的理解,1,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2,老板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舞台再大,人走茶凉。3,世界上有多少有才华的失败者,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的无业游民-----是因为选择错误。

jianmu1986坛友西安和武汉恐怕是经管类博士最难就业的两城市了

------根据自己和周边同学的经验,发现西安和武汉两地博士就业极难,原因如下:1.高校众多,博士供给大;2.经济远落后于北上广,导致金融业吸纳经管类博士不足,因此进高校成唯一直选,竞争激烈;我感觉在这两地读经管类博士的师兄弟姐妹们,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制约的话,毕业为何不到长三角、珠三角走一走呢?起码哪里的收入高、自然环境好、而且物价和西安、武汉已经差不多了。。。

crackman坛友提供海归人才已有泡沫化倾向,人生也会出现泡沫

------成功人士也可以只是小学毕业,也许家庭并不幸福,也可能并不高尚。唐骏“学历门”还折射出中国“海归”人才的泡沫化倾向。负笈域外,寒窗苦读。许多时候,艰难的生活境遇中是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在这种背景下,渴望一张文凭,就有可能另择“捷径”。当今,身在异域的准“海归”多数人都不甘平凡。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脱离平凡的途径不是靠踏实努力和辛勤付出,他们每天都在想法子,每刻都在设法钻空子。当某些人通过种种“捷径”达到目的、尝到甜头,对其他观望者无疑是巨大的“鼓舞”。这样,买卖学历、代发论文、代为在海外出版论文书籍、夸大成绩,各种怪事屡见不鲜。经济会出现泡沫,殊不知,人生也会出现泡沫。

过去是零坛友提供北大农村博士吐槽就业的苦恼

------虽然我对这些关注有客观的认识,但这些关注还是对我的选择产生了压力。他们跟外界沟通少,不知道世事变化,以为北大毕业的个个都能当大官给他们安排工作,以为北大毕业的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民币撞得头破血流。我感到沉重是因为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并且一定程度上具备这个能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我的选择却可能会让他们黄粱美梦一场。现在回想在北大后的生活,其实我一直孤独着。虽然读研时也觉得是一个人在奋斗,但那时感到的是孤单,因为我不能对那样的学校抱任何期望。但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对北大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如果不是抱着很大的期望,我不会在从网上看到自己进入了拟录取名单时泪如泉涌。然而,过高的期望带来的只有极大的失望。作为一个博士群体,身边本来应该都是有着明确的学术追求的同学。但我的身边很少。绝大多数人不仅仅没有学术追求,连平时的作业都是习惯性的抄答案书。

CN陈陈坛友提供什么是金融人才

------跨学科的。文理双通。理科学士工科硕士文科博士。那准是大人才。金融是什么,这里我看很多对金融的概念都太数量化了,而思考一下政治经济学,了解一下货币信用。其实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而是对大宏观的一种把握。做金融产品,做金融衍生品,懂行业懂市场才是比较好的。投资大师都是基金经理,都是能力组织者。我们股票、期货、期权的很多都需要对产业本身的经验和严谨数量分析结合才是个好的产品。这个很像艺术,说对了,这就是艺术~~不够复合的人才是工匠,顶多是工艺大师,那已经很厉害了。大师那就不一样了。

小张在线坛友提供大学生正成为“薪水上不去”的准弱势群体

------当社会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社会最弱势的农民工和退休老人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想象不到,在2003年~2010年之间,实际上是处在社会中间阶层的工薪阶层的薪水涨得最慢。这个不愁吃不愁穿、基本生活尚且过得去的阶层,占据了城市人口的大多数。,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人力资源市场总体供过于求,使得工薪阶层的薪水缺乏上涨动力。虽然劳动力充足,然而大量的投资又未帮助中小企业崛起,消化不了这么劳动力,自然薪酬就上不去。



好文分享,请看】: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上报道,说现在就业很困难。我们也经常听说很多高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景象,可是他们却同时发生在我们身边。说到人或者人才,中国似乎不应该缺少本科招了这么多,研究生也是天文数字,怎么会没有合适的人才呢?如果说没有人才,那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或者研究生毕业生都觉得委屈。如果说都是伯乐不好,公司的主管会觉得非常冤枉。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我自己的教育和用人经验,我觉得双方都有问题。先看看什么是人才,什么是当前需要的人才。


简单的谈人才是没有意义的,人能够上大学或者研究生,自然就有一定的能力,说不是人才那是要求太高。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并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高端的人才。从就业形势看,普通的人才是饱和的,高端人才极度匮乏。所谓普通的人才,就是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事务性工作或者简单的开发性工作。而高端人才则是能够独当一面,做高难度创新性工作。从当前的就业形势看,我们的同学们仅仅算是普通人才,而且绝大多数都只能算是普通人才,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需要的更多是高端人才我们看看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有绝对竞争力。


条件一、扎实的基本功。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一定的专门知识才可以胜任,对于学习来说,知道、熟悉和非常熟练,程度是非常不同的,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差异也非常巨大。我们大多数同学看似学习了一些专门知识,可是仅仅能够满足考试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有些看似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在实际工作中就表现出与自己专业表现不符合的情况。知识掌握的不深不透,浮于表面,遇到稍微复杂的问题就素手无策,这样的人才只能算是不成熟的人才。而真正的人才可能学的东西不多,但是都能够信手拈来,使用起来毫不费力。比如,编程作为很多高技术企业研发所必须的技能,大多数同学仅仅做过课程设计练习,代码量不超过千行,那怎么能够谈得上学过呢?仅仅知道一些名词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个别同学在课程之外,自己不断地锻炼,对于工具平台使用颇有心得体会,这样的同学更受欢迎。


条件二、良好地敬业精神。任何一个单位或者企业招来一个职工,都不是希望请来的是个大爷,都希望是这个单位的很好的补充,能够使得单位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新来的职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岗位的需求,并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一个学生到合格职工的转变,而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同学往往并不对。还没有开始工作,就开始跟别人比较收入,比如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比如岗位的高低等,但是对于到手的工作并不是全力以赴的开展,工作成果不尽人意。这都是没有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工作还没有成绩,就不能奢望有收获。但是也许是我们周围有不好的榜样,没有付出也照样可以获得,使得很多同学的心理失衡,失去了建立敬业精神的宝贵机会。


条件三、良好的职业素养。很多同学善于考试,但是到了单位之后,却听不懂交给他的任务,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对于开放式的工作,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可能是好事,但是对于严格的质量体系下的开发工作,不按照规矩去做,只会产生无穷无尽的错误。有个典型的说法是这样的,100个印度程序员开发同一个程序,结果就会是一个,100个中国程序员开发,会得到100个结果。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创造就要强调不同,但是对于产品开发,技术路线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这种差异就会导致产品研发周期的延长,甚至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然后就是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同学在学校里根本就不知道企业开发需要什么样的风格和素质,也没有了解基本的质量体系,这样就导致即便一些同学能够熟练的掌握工具,但是不靠谱的开发习惯可能让他失去机会。


条件四、良好的学习能力。由于我们教学大纲的缺陷,不管在学校学了多少门课程,到了工作岗位之后,总会有很多知识需要现学。这就考验我们的学习能力,如果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上手新的工具或者知识,那么企业就会很欢迎,如果还需要很久(超出了产品周期),那就等于没有能力。在开发平台不断变化的今天,这种持续提高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重的往往并不是同学已有的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活学活用能力。


条件五、起码的感恩精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员工的归属感欠缺。一个不成熟的员工经过企业锻炼,在一到两年内可能就慢慢变成了熟练员工。大多数这样的员工会选择两种做法:一是要大幅度增加薪酬,另一个是如果不满足加薪条件,就选择跳槽。并且非常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员工到其他企业去的理由仅仅是薪酬更好一点,而无视企业发展前景的差别,更无视企业在过去的时间里对他的投入和培养。过去师傅带徒弟,还有三年的服务期以补偿师傅的劳动。为什么今天的企业很少愿意花时间去培养新手,就是因为我们的新手们不给企业希望,培养都是完全的付出。


条件六、良好的自我升级能力。一个企业要发展,不仅仅是现有的队伍就能够完成发展壮大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扩大队伍,但是扩大队伍就面临管理团队的建设问题。外来的管理人员往往水土不服,这就依靠内部员工能够顺利地完成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员的转变,完成从小组长到部门经理的转变。大多数同学在就业后都会得到类似的机会,但是相当多的同学往往并不能完成这个升级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综合修养是欠缺的,不能有自知之明,不能主动的学习并理解他人。这种升级能力是对于几乎所有的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都会抱怨企业不重用他,实际上企业可能已经看到他不能完成转变。及早为未来的岗位做好自我训练和学习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等到岗位到手了,再慢慢学习,这样可能就耽误了企业发展的良好机会。


条件七、良好的团队精神。这个似乎是每个同学都意识到了,都会在简历上写明自己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误解了团队精神,他们以为团队精神就几个人能够在一起顺利的完成一个工作,这是很小的团队精神。企业需要的团队精神还需要个人服从企业的需要,个人主动满足企业的需要,在企业艰难的时候共度难关的需要。后者企业更为看重,因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里,简单的团队合作都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证,但是对于企业发展的很多关键时期,企业更需要高层的团队精神。如果员工愿意跟企业共度难关,将自己的事业和企业的事业捆绑在一起,这是最受欢迎的人。


中国的企业和单位不太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尽管有客观的理由和现实的困难,但是这是必须的。可是中国的学生也不能轻易的破坏游戏规则,对于既有的培养和锻炼缺少起码的感恩精神。在学校里,不要看自己考试如何,而是要考察自己的熟练运用能力,看自己是不是扎实。及早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不能浮躁的浪费自己的有限的青春年华。了解职业需要的基本素养,自觉自愿的向这些素养靠拢,并努力完成向一个职业人士的转变。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能够不断积累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可能的升级做好准备。在小的团队精神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拥有高层的团队精神。所有这些条件,可能恰恰就是中国今天就业难和招人难的症结所在。停止无谓的抱怨,静心去学习,去提高,只要是人才就不需要到处去找工作。中国不缺的人恰恰是拿着学位的人,缺的是现在需要的人才,尤其是高端的人才。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自省,我们是不是高端人才,想明白了,可能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后记:这些道理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或多或少见过,但是践行这些道理,越早越好。从实际效果看,没有看到本质的改善。(本部分来自转自彭思龙先生的博客,略有修改)



【小编后记】


  • 感谢各位坛友对本文提供的支持。无所不问,有问共答。爱问就有答案
  • 各位亲,积累了什么经管学习、生活疑难问题?想知道更多答案?来爱问踩踩吧l
  • 让‘爱问’成为您分享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有力工具!



注: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分享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奖励100论坛币。
4.凡分享超过10次的,另外奖励200论坛币;
凡分享超过20次的,另外奖励500论坛币;凡分享超过50次的,奖励1000论坛币。
5.逢8抢楼,凡回复的楼层尾数逢8,活动结束后,每位额外奖励10论坛币,欢迎抢楼!
6.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更多精彩内容请安装人大经济论坛手机客户端:http://www.peixun.net/misc/app.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rackman 人大经济论坛网 1000论坛币 人大经济论坛 100论坛币 人才 大学毕业生 就业形势 研究生 代表性

回帖推荐

londonpost 发表于72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前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虽然也不能说错,但要改变命运,只有知识肯定不够。混口饭吃都不容易,现在国内就业竞争太激烈了,有个学历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deng203 发表于31楼  查看完整内容

给我一个支点,我才能撬动地球,但是现实是没有这个支点,没有硕博士发挥才能的空间

vickytao 发表于25楼  查看完整内容

求职中,倍感艰辛~~中国不缺人,缺的是高端人才

yiweidon 发表于17楼  查看完整内容

君子如玉,只能慢慢打磨自己,不停学习,不停奋斗

huaxq2007 发表于10楼  查看完整内容

只将板子打在员工身上是不公平的,单位管理体制的问题可能更多:国企的任人为亲,当你成为了技术能手,但没有进入某个圈子时,你还有发展前途吗?不走等死!私企希望剥削你最后一滴血。社会是公平的,当不公平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找最合适的老板,所以大家都很无奈!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任何一种学习,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从提问开始的
爱问就有答案,酝酿好答案的感觉就像千年狐狸吐出内丹......
沙发
biff276 发表于 2014-3-11 15:52: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非常有道理啊,看样子我得好好努力了。
No Pains, No Gains!

使用道具

藤椅
哈利泼特 发表于 2014-3-11 16:04: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收藏了
所有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使用道具

板凳
lyngqng 发表于 2014-3-11 17:38: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硕博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使用道具

报纸
tolin 发表于 2014-3-11 18:59: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很好  。。。。

使用道具

地板
西征骑士团 发表于 2014-3-11 22:47: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很真切,很现实,值得借鉴下

使用道具

7
厚皮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4-3-12 00:08: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yngqng 发表于 2014-3-11 17:38
硕博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缓解就业压力吧

使用道具

8
deanne 发表于 2014-3-12 03:26: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真好

使用道具

9
liu5355776 发表于 2014-3-12 03:41: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i see

使用道具

10
huaxq2007 发表于 2014-3-12 07:04: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将板子打在员工身上是不公平的,单位管理体制的问题可能更多:国企的任人为亲,当你成为了技术能手,但没有进入某个圈子时,你还有发展前途吗?不走等死!私企希望剥削你最后一滴血。社会是公平的,当不公平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找最合适的老板,所以大家都很无奈!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yngqng + 40 精彩帖子
chenyi112982 + 10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