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林汉扬
1471 11

“价值”究竟是什么?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6粉丝

泛时空系统价值论创始人

大师

33%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关于“我”的分析

道德经与经济学

时空经济学

威望
1
论坛币
13448 个
通用积分
3882.9053
学术水平
457 点
热心指数
447 点
信用等级
414 点
经验
303291 点
帖子
11547
精华
0
在线时间
86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6
最后登录
2024-4-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到现在还在争论这些东西有意思吗!中国人为这些无谓的概念争论已经浪费了太多的劳动,而却并没有创造出真正具有对于整个社会使用价值或者大多数成员具有效用的东西,用手指指月只是达到感觉到月的目的,并不应该纠结于并且甚至争论应该用那一个手指去指才是正确,所以,无论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是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都是作为类似于手指这种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因此,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劳动的量与效用的量都不能够单方面确定某一事物对于主体系统的价值,但相反,好像提出这个概念的经济学家或者哲学家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却是为了衡量获得某一东西对于主体系统的劳动的量(付出的)以及得到的所能够满足程度(即获得效用的量)而提出的,所以,把价值单方面定义为劳动的量与效用的量都是形而上的。根据本人多年的研究,影响价值的主要因素只能是时间、需求量、生产或者供给量、劳动力数量这几个因素,当然,不同的价值参照系(即所定义的考察主体坐标)的不同其描述会有所不同,不过,横看成岭侧成峰,并不代表客观事实改变了,事实总是那个样子,只是立场与角度变化了!

在马克思经济学哪里的“价值”,一般所指的是其“价值参照系”对应整个社会系统,为了生产维持必要的生存或者继续优化(即整个人类社会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必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产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注意:这个“必要”两个字,就是说没有不足与多余,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增不减、符号社会生存和发展需求的、适当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只有这种生产才能够称之为“必要生产”,这样从整体上每个社会成员的商品的生产都直觉或者不自觉的服从整个社会必要需求的生产,当某一个行业某一种商品的生产或者供给超过这个供给的社会系统对象时,这个行业或者这种商品的生产或者供给就会因为过量而出现绝对商品剩余,如果这个行业或者商品的生产或者供给由于信息滞后而来不及“刹车”,放慢甚至停止生产供给把多余的劳动力或者物质资源转移到另一种人类社会此时相对稀缺的商品生产以及行业的发展之中,那么,由于劳动力(包括时间资源)和物质资源由于生产和供给前面那种相对“过剩商品”而产生浪费,其实,这个社会生产与消费相互适应调节的过程同样符合边际效用递减或者递增的原理,当然,关于边际效用递减达到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化,此时,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处于没有不足与多余,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增不减状态,超过即会产生负效用,也许这种状态就类似于佛经中所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吧,从心理学角度,其实也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论,他有以下一段描述:“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高峰体验与最佳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高峰体验就是最佳状态本身。马斯洛在很多地方论述了高峰体验。他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强烈的同一性体验。为了说清楚这种同一性体验,马斯洛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来表达。而我认为这个“最佳状态”事实上就是经济学所说的主体感觉到自身在经济活动(我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为经济活动)之中获得的效用(考虑到成本应该称之为效率)最大化的体现。

的确,我的宇宙观也是认为宇宙系统的构成和能量转换过程遵循这个规律,而且,我发现老子在《道德经》之中也有一段话:“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过是在人类社会系统还是个人的生产与消费之中,我们不仅仅考虑单一行业商品或者个别商品的生产以及消费,同时,还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系统各行各业以及不同竞争和互补行业、商品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协调,最后达到平衡阴阳,实现整个社会的总效用最大化。

(关于这方面更加详细的论述可以参考 个人竞争系数与社会选择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行业总生产力提高对于价值变化的影响与行业垄断和社会进步》)

另一个,关于等价交换”的问题,许多人一看到马克思所说的“等价交换”,就只是从微观或者个人角度想到商品交换既然是“等价交换”那么资本家与消费者,或者赚不到钱!也就是购买商品的价格会和它产生的价值等额!

人们总是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之中的“效用价值论”来攻击马克思经济学的“等价交换”的荒谬,殊不知,马克思经济学之中的“等价交换”原理其中就隐含着另一个更加高层次的“效用价值论”,只不过与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的“个人主观效用价值论”不同,它是一种宏观上的“社会效用价值论”,马克思之所以忽略这个隐含的“社会效用价值”他把其构想的××主义制度之中的ZF看作为一个可以作为完全信息的组织主体,没有想象到商品的生产与需求信息对称性的成本,因此,认为生产的商品都是“社会必要”的商品,没有所谓浪费,商品的“社会边际效用”为0即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因此,所考察的这整个社会之中人们的劳动也自然而然都是“必要的”劳动,其对应的劳动时间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每个不同的劳动者生产每一个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都可以折算成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发生在张三李四的社会商品交换现象之中,从微观角度,张三用1个商品A交换李四2个商品B,并不仅仅是是因为张三对于这个商品A的效用评估等于想要交换到的李四2个商品B对于他的可能产生的效用,而是更加希望可能大于,反过来,张三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两者在交换过程之中都没有产生帕累托改进,何必多此一举来进行交换?

下面我把张三和李四符号化,张三(A)李四(B),通过公式化得到一个公式,可以发现存在一个:两方的交换可能范围则是一个交集,如果设交换价值为P、获得主观价值为J、支付成本(产生该产品所耗费的价值折算成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货币)为C。

即有公式:AP∩BP={AJ/AC}∩{BJ/BC}。

在这个公式之中,在A和B的主观个别效用价值之中必须符合:AJ≥AC和BJ≥BC,则有商品生产和交换可能,否则不存在生产更不可能存在交换,这个事实上就是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改进。

但是,在宏观角度下,如果交换成功倾向于是:AJ/AC和BJ/BC互为倒数,AJ=BC,AC=BJ,这个事实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等价交换。这样既实现提高效率又体现交换的公平。

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他在抨击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时虽然发现一些商品比如说牛奶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高层消费者来说的确过量,可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或者底层来说却是稀缺的,只不过由于他们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来购买它们,因此,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的不协调甚至进一步恶化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种雇佣劳动者不能够支付购买自己生产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矛盾现象,马克思归结为是资本家对于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因此,提出推翻资本家主导的制度而建立一种由雇佣工人自己管理的社会新制度,殊不知,问题的关键并没有解决,即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如何合理进行,社会竞争又是如何公平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经济学 社会必要劳动 边际效用递减 经济学家 劳动力 需求量 哲学家 价值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李攀 + 10 + 1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10  论坛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个人博客空间(欢迎交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cf8210100x91f.html
沙发
李攀 发表于 2014-9-5 23:40: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前一段说的有道理,没必要为这个价值定义,争吵多少年,至于楼主后面的价值观点,我保留意见。

使用道具

藤椅
罗鹏 发表于 2014-9-6 00:07: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不是劳价论,你不看争论就是了。
现在肉食者还在用劳价论荼毒年轻人,不批行吗?
你那个劳动量效用量混合价值,更没意思,根本不值一驳。

使用道具

板凳
林汉扬 发表于 2014-9-6 23:42: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4-9-6 00:07
你不是劳价论,你不看争论就是了。
现在肉食者还在用劳价论荼毒年轻人,不批行吗?
你那个劳动量效用量混 ...
罗老兄!在下所提出的“价值”,并非纯粹的什么劳动量效用量的综合,更加不是一团混沌无序浆糊,我是建立在比以往的概念更加基本的相对原子概念上推演出来的,一切的经济现象,严格上,都可以归结为物理现象,比如,时间、生产量、需求量、劳动力数量关系以及优化,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无非是一个关于“时空”之中各种要素的结构关系。但是,由于涉及到“人”作为个体单位具有相似性,因此,从宏观整体角度上来说,其差异性可以忽略不计而产生一种作为整个人类一分子的每个人都所应该具有共性,这种共性不仅仅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价值之中所提到的“劳动时间”或者“生产时间”,而是包括一个隐含的“社会使用价值”以及每个劳动力的质量或者能力,因此,平均化来进行分割统计宏观经济现象,并不是真正有意要绝对无视每个劳动力(人)的差异性,而是,为了更加方便把握、控制整体系统,也因此那些宏观经济学数学公式依此而具有意义,这就显示了社会意义上的商品的具有“价值”抽象的无差异性。
然而,作为一个完整经济学,我发现每一个个体的“人”又具有差异性,因此,从微观角度而言,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许多经济学者提出:“‘价值’是因人而差异”,甚至有的把这个归结为主观上心理学上的差异,其实, 因人而差异“价值”或者效用,不仅仅是心理主观认识上的,有时候还有没有意识到的生理层次的差异。
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疑具有这个“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特性;而西方传统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又有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味道。
我提出用“泛系”(多参照系关系)来进行全面分析,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研究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等等“复杂系统”的关系,经济学不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越来越倾向于数学分析,这样,那些争论还会存在吗!

使用道具

报纸
林汉扬 发表于 2014-9-6 23:49: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李攀 发表于 2014-9-5 23:40
楼主前一段说的有道理,没必要为这个价值定义,争吵多少年,至于楼主后面的价值观点,我保留意见。
谢谢,我的价值观点并不难明白,甚至有公式推演,以后或许会有人理解!

使用道具

地板
罗鹏 发表于 2014-9-7 00:52: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林汉扬 发表于 2014-9-6 23:42
罗老兄!在下所提出的“价值”,并非纯粹的什么劳动量效用量的综合,更加不是一团混沌无序浆糊,我是建立 ...
没有思想的数学公式,只是数学游戏罢了。跟你说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还不醒悟啊。

使用道具

7
曹国奇 发表于 2014-9-7 01:53: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4-9-7 00:52
没有思想的数学公式,只是数学游戏罢了。跟你说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还不醒悟啊。
罗批林比罗批曹要凶一些

使用道具

8
罗鹏 发表于 2014-9-7 02:4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国奇 发表于 2014-9-7 01:53
罗批林比罗批曹要凶一些
老曹,我怕你不请我喝酒啊,手下留情是必须的

使用道具

9
林汉扬 发表于 2014-9-7 20:42: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4-9-7 00:52
没有思想的数学公式,只是数学游戏罢了。跟你说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还不醒悟啊。
你认为我的公式是数学游戏,那么,只能够说你对于那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没有深入,因此,你目前还没有办法理解我所理解的那个层次。

使用道具

10
林汉扬 发表于 2014-9-7 20:46: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国奇 发表于 2014-9-7 01:53
罗批林比罗批曹要凶一些
呵呵,曹老板,这位老罗先生都没有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又如何谈得上“批”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9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