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一定要坚持,大学建设应“分层次、有特色”
专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施一公
高考之前,已经有许多优秀学生拿到了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留学低龄化之风日盛。这种现象合理吗?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高考?为什么大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一连串教育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日前,本报记者专程赴京,采访了咱河南老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教授。
真人·施一公: 朴素认真 没有“架子”
施一公,1967年5月出生于河南郑州,籍贯云南大姚,教授,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5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本科,1989年提前一年毕业于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1998-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曾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及终身讲席教授。2008年初全时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2009年1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前身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9年6月起,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虽然荣誉、头衔众多,但施一公在同事和学生的印象中,丝毫没有“架子”,始终是认真和蔼的谦谦学者。
真情·施一公: 难忘故乡 自认“在郑州出生的驻马店人”
“我在郑州出生,2岁半随父母下放到驻马店汝南县光明公社——现在叫老君庙乡闫砦村,后来又搬到驻马店镇(即现在的驻马店市)。在那儿,我度过了童年和小学,初一回到郑州。我对驻马店人的友好、善良、质朴和厚道记忆犹新。我经常感到,我得回报驻马店人对我们家的恩情。”谈起小时候的经历,施一公滔滔不绝,充满感恩。
他介绍,今年清明节时,当年的小学同学组织聚会,他专门忙里偷闲回了一趟驻马店。“很奇怪,我在驻马店一个亲戚都没有,但我自己的确是郑州出生的驻马店人。我觉得这次回去,更让我意识到,乡情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感情。”
真心·施一公:毅然回国是“很自然的决定”
1990年初,作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系毕业成绩第一名的学生,施一公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在美国,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参加聚会时,大家彼此会问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中国人会支支吾吾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好像说出来是件丢脸的事。我很难容忍这一点: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非常令人自豪,现在不就是穷一点吗?为什么看不起自己?”
“爱国是一种最朴素的感情。我觉得家庭和清华对我的教育都很正面,到1992年时,我决定学成后一定要回国。”施一公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决定。美国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比较清新的空气,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地方,很简单,它不是自己的祖国,我只是一个外来者。”
真话·施一公:振聋发聩建言中国教育发展
建言1:高考制度一定要坚持
精彩语录:“高考是能保证我们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对高考“一考定终身”模式的质疑越来越多,“废除高考”的言论也开始冒头。施一公对此则有清醒的认识:“高考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但必须延续下去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考是能保证我们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途径之一。高考存在缺憾,但现在不是有自主招生考试了吗?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改革尝试。”
“中国的教育是有一些问题,但不应该被全盘否定。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中国的教育叫‘熏陶’;美国等西方教育是‘启发’。我不认为熏陶式的教育不如启发式的教育,比如,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强。”施一公说。
建言2:学生填报志愿不应一味追捧热门专业
精彩语录:“大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热衷是不可靠的。”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和考生不顾个人的兴趣爱好,一味追捧所谓热门专业。其恶果显而易见:录取时,热门专业门槛水涨船高;毕业时,该领域人才过剩,造成就业难。
施一公也关注到了这种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一窝蜂对热门专业的热衷是不可靠、不应该的。”施一公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说,“很多老百姓认为,学经管的赚钱多,于是大家一窝蜂报考,很多大学的经管学院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学院,这并不合理。首先,很多国外大学根本没有管理学本科学位,也不招收本科生;第二,经济学有本科学位,但经济学往往注重理论研究,一般需要读完研究生、博士,毕业之后去金融机构、经济研究单位、大学等做研究。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孩子经管学院本科毕业,既不懂经济,也缺乏管理经验,就业情况并不一定乐观。而且这些孩子由于专业限制,将来很难选择其他专业攻读研究生或博士生。”
“很多优秀的孩子就因为盲目追捧热门专业被耽误了,这种情况并不正常。”施一公不无痛心地说,“希望媒体和社会各界能够正确引导,让中国的就业回归自然,让中国教育体系回归自然。”
建言3:大学建设应该“分层次、有特色”
精彩语录:“‘高分低能’是因为‘学无以致用’。”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有人开始哀叹“读书无用”。
对于这种消极观点,施一公予以驳斥:“我有一个问题希望所有家长都考虑:不上大学,孩子能就业吗?就什么样的业?”但施一公也坦承,确实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上以后不知道如何做,有人称之为“高分低能”,他称之为“学无以致用”。对此,施一公开出的“药方”是,大学建设要分层次、分类发展,办特色型大学,而不能像现在一样千校一面,一味求大、求全。
施一公提出,中国应该建设十至二十所世界一流大学,其教育应该为了培养国家顶尖人才,其本科毕业生多数应该继续深造,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批次的一些大学,应该致力于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拥有良好的能力,到一些重要部门任职,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第三批次大学数量应该最多,其教育应该务实、有特色,能为社会提供“螺丝钉”型人才。
建言4:尝试回答“钱学森之问”
精彩语录:“教育应‘有教有类’。”“‘名师出高徒’,不是‘严师出高徒’。”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多年来,众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找这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国内,科研教学实力应该是第一。在亚洲,现在应该是和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实力相当。”施一公说,在他详细介绍新开设的“清华学堂生命科学班”和“医学药学实验班”学生培养方式时,记者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这是在尝试回答‘钱学森之问’吗?”
“Exactly(非常正确)!”施一公忍不住说了一句英语,“我们就是在回答钱学森之问。现在的教育普遍是‘有教无类’,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思维特别快,你给他讲一节课,他5分钟就懂了,40分钟在浪费时间,肯定是需要‘因材施教’的,也就是‘有教又有类’。但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呢?因为有些学校做得过分,把学生分成‘好、中、差’,所谓的‘差生’都不管了。”
施一公表示,“钱学森之问”牵涉诸多问题,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如果什么事情都搞平均的话,肯定没前途。尤其是教育,更要分出层次来。我们学堂班的本科生刚刚开了一个研讨会,请杨振宁来给大家分享了他的学术人生,同学们很受启发——不是学堂班的学生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对不起,不是‘严师出高徒’。名师的言传身教,比学生刻苦摸索管用得多。如果认为只要严、只要刻苦就行,那是不科学的。”
建言5: 清华本科生不逊于美国麻省理工、哈佛
精彩语录:“中国最好的大学远远强于美国的一般大学,比美国顶尖大学也毫不逊色。”
作为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施一公怎样看待当下的低龄出国留学风?施一公认为:“低龄出国,很多情况下是对人才的浪费。第一,中国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没有形成时出去,容易不适应,丧失成才的机会。杨振宁是在西南联大读完本科出国的;今年美国科学院有3位大陆华人入选院士,都是在国内大学读完本科后出去的。第二,中国的大学今非昔比,中国最好的大学远远强于美国的一般大学,比美国顶尖大学也毫不逊色。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的本科毕业生整体水平不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比哈佛大学的强。很简单,我们的基础比他们强很多,创新能力只比他们略弱一点。”
建言6:希望学生能经常挑战学术权威、保持理想
精彩语录:“非常希望现在实验中学的学生和河南学生要树大志,并能够保持这种理想和初衷。”
施一公表示,他希望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经常挑战学术权威。因此,进入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他都要亲自授课,并邀请全球名师来学院讲座,以启发学生进行生命科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作为河南走出去的人才,施一公对河南学子有种特别的感情。他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河南学子见面交流,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
对母校河南省实验中学和学弟学妹们,他专程托本报记者带回三句祝愿:“第一句,感谢母校的培养。第二句,非常希望现在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和河南学生树大志,并能够保持这种理想和初衷。第三句,祝愿母校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