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kimmortal
17606 128

怎样看待“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 [推广有奖]

11
shaohao9966 发表于 2009-5-18 22: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高考状元本来靠的就是运气。
静静的坐着,风从窗外吹过

使用道具

12
ling0617 发表于 2009-5-18 22: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haohao9966在2009-5-18 22:56:00的发言:
高考状元本来靠的就是运气。

“状元”应该是实力支撑下的运气表现吧~~~

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

使用道具

13
了了无情剑 发表于 2009-5-18 23: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教育问题啊,不是状元的错。社会追捧功利,没办法。

使用道具

14
wang658664 发表于 2009-5-18 23: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错了,lx是我发的~~~网络卡了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8 23:42:56编辑过]

使用道具

15
wang658664 发表于 2009-5-18 23: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最近在看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其中说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经商状元。下面是其中的一段,特摘来和诸君分享!!!他就是清末有名的实业家与周学熙一起被称为“南张北周”的张謇

1894年7月,中日开战,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移驾紫禁城,满朝官员都出城迎驾。当日,恰逢暴雨,路面积水颇深,文武百官个个匍匐路旁,衣帽尽湿,两膝泡在水里,顶戴上的红缨流下鲜红的水。其中有一位大臣是张之洞的堂兄张之万,已年过八十,久跪不能起身。慈禧乘轿经过众官时,竟连眼皮也没有抬过一下,眼前视若无物。百官之中,有一人目睹此景,心死如灰。多年后,他说,就在那一刻,“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其实满朝文武最不应该有这种念头的就是他了,因为便在三个月前,他刚刚“大魁天下”,成了本年恩科取士的状元。而更让人瞠目的是,一年后,这个叫张謇的江苏南通人宣布放弃仕途,转而去做一个商人。

状元下海办厂,是千百年来的一个天大的新鲜笑话。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开科取士,自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以来,殿试摘桂是中国书生一生中最大的荣耀。然而,张謇经商却颠覆了所有的光荣。他好像是往天下士人心中重重砸下了一个大锤,其震撼效应难以形容。

    张謇经商的动机,与赚钱无关。他起自农家,苦读成名,有过10年不得志的游幕生涯,最远还去过朝鲜,当状元时已年过不惑,自然不再年少轻狂。早在1886年左右,他就产生过“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想法。他把自己下海经商称为“舍身喂虎”,竟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

    状元办厂,雷声很大,但是实际上却很窘迫。他的创业资金只有区区2000两白银—其中700两还是向朋友借垫的。在官职上,他也不过是一个虚衔的翰林院编修,没有什么权力可以利用。

    张謇经商十分成功,不过作为士商代表的他却志不在此。他的精心构思是,靠一己之力量,彻底改造自己的家乡南通县。而实行的办法就是“父教育,母实业”,把南通建成一个带有自治性质的模范城市。

    1903年开春,张謇在南通创办小学。考试那天,大雨滂沱,学生都是撑着油纸伞来的。监考的教习中就有以后鼎鼎大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另外还有多位日本籍教习。张謇壁立校门,淋雨迎候每一个学生。开学前夜,张謇和一个助理逐一检查学生宿舍,月沉星稀中,助理举蜡烛,他拿锤子,在每个房间门口钉名牌,把钉子敲牢,直到后半夜。他为学校立的校训是,“坚苦自立,忠实不欺”。

    张謇经商一生,所积财富数百万两,大多用于教育和地方建设。他的平常生活十分俭朴,每餐不过一荤一素一汤,没有特别客人,不杀鸡鸭。1903年,他应日本博览会之邀去日本考察,买的是最便宜的三等舱客票。有人惊讶于他的节俭,他答曰:“三等舱位有我中国工、农、商界有志之士。一路与他们叙谈振兴实业之大事,乃极好良机,求之不得。”

    晚年的张謇从云端上坠下,在最后的岁月里竟饱受煎熬。自企业亏损之后,种种流言四起,每次开股东会他都不得不面对指责,好几次会议不欢而散。在一份写给股东的信中,张謇十分无奈地说,自己已70多岁了,为人牛马30年,也可以结束了,他欠大生的债务,可以从股息和退隐费中分年偿还。他还给自己在狼山之畔选了一块墓地,自拟对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墓上不铭不志,只简单地刻着“南通张先生之墓阙”,没有头衔,没有装饰。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还去视察江堤,为盐垦事业作最后的努力,因劳累过度,他发起高烧。

    1926年7月17日,一代“状元企业家”在无限的寂寥和落寞中黯然去世。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使用道具

16
ycs845 发表于 2009-5-19 00: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高考状元全军覆没?

一问,是事实否?

二问,全军覆没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官大、钱多、或者学问高?

三问,高考状元为优才?还是官大、钱多、或者学问高即为成功?

如果高考状元为优才,且官大、钱多、或者学问高也视为成功,且统计数据显示的是原来高考状元后来没有成为大官、富人或者高学问之学者,可以认为是全军覆没了。如果统计数据无错,而判断标准有误,比如,高考状元不一定视为优才,或者官大、钱多、学问高不应视为成功,则高考状元不能说是全军覆没。

建议表述为:高考状元成为大官、大富、大学者的可能性极低。实际上,从政上当上总理、省部级干部,从商而坐拥亿万资财,从学上获得诺奖或院士,都是小概率事件。也许,统计上看,平均而言,高考状元还是比我等更为成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9 0:39:23编辑过]

使用道具

17
景刃 发表于 2009-5-19 00: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楼主自己已经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他们并不是一直都是状元”!

大学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来进行自我的学习充实,对这项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性格,这是高考制度下无法完整评价的;而在大学的成长在人生中(至少是我们这些大部分人的人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曾经的状元很可能因为综合能力稍差于某些人而在大学的成长相对落后了,所以才在上述经济、政治、科研领域没显得那么的突出。

此外, 还涉及专业问题,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或许是因为当初选择的失误,或许是重新选择过高的机会成本,都会使得我们实际从事的与理想中的专长有所差距。这也算是楼主揭示“问题”的一个小原因吧,当然我认为是次要的。

使用道具

18
vincenhe 发表于 2009-5-19 00: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或者学前面某楼的仁兄说那些状元出家了或者进入神学领域.

可能他们太聪明,已经领悟了世界的真谛,进入了哲学的范畴,就好像读博士其实也算是哲学范畴一样.

可能是我们在笑他们全军覆没,他们在笑我们还在苦海中挣扎呢

当然,其他可能性也很多.不过LZ没有详细的报告内容,大家很难给意见的

使用道具

19
独钓江南春 发表于 2009-5-19 01: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个人而已啦。可能在别的学术方面有出色人才呢

使用道具

20
yhongl12 发表于 2009-5-19 0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hangibt在2009-5-18 22:51:00的发言:
状元二字,本来就只是虚衔,很多事本来是随机的,不要太在意

哈哈 遵循“状元随机游走'理论...

the logic of finance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21:36